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苹果圆片诱导呼吸和乙烯产生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吕贵华 吕忠恕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12-117,共6页
跃变期前苹果圆片陈化后发生显著的伤诱导呼吸,乙烯也大量增生。Ag^+和AVG都明显抑制诱导呼吸发生,表明伤诱导乙烯对于诱导呼吸发生有重要作用。ACT、CHI和CHL强烈抑制乙烯和诱导呼吸。GA、IAA和ABA不同程度促进乙烯产生,但GA和IAA抑制,... 跃变期前苹果圆片陈化后发生显著的伤诱导呼吸,乙烯也大量增生。Ag^+和AVG都明显抑制诱导呼吸发生,表明伤诱导乙烯对于诱导呼吸发生有重要作用。ACT、CHI和CHL强烈抑制乙烯和诱导呼吸。GA、IAA和ABA不同程度促进乙烯产生,但GA和IAA抑制,而ABA促进诱导呼吸。对诱导呼吸、乙烯产生和蛋白质合成作用的关系及激素对它们的调节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呼吸 乙烯 蛋白 苹果 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果实在成熟前伤诱导抗氰呼吸的研究
2
作者 杨成德 曾福礼 +3 位作者 甘敏 种康 敬兰花 吕忠恕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08-113,共6页
苹果果实在成熟前期,新鲜切片的呼吸对-CN 较敏感,而对间氯苯氧肟酸(m-CLAM)不敏感,证明新鲜切片的呼吸作用主要通过细胞色素途径传递电子,但交替途径也在运行.陈化24小时,切片的伤诱导呼吸的抗—CN 程度明显提高,对 m—CLAM 较敏感,证... 苹果果实在成熟前期,新鲜切片的呼吸对-CN 较敏感,而对间氯苯氧肟酸(m-CLAM)不敏感,证明新鲜切片的呼吸作用主要通过细胞色素途径传递电子,但交替途径也在运行.陈化24小时,切片的伤诱导呼吸的抗—CN 程度明显提高,对 m—CLAM 较敏感,证明交替途径的运行程度增加,陈化切片当受—CN 抑制时的交替途径的最大运行量(Valt),大于-CN 不存在时的实际运行量(p.Valt),表明,在—CN 存在时电子流可能有一部分从细胞色素途径转向交替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果实 诱导呼吸 细胞色素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下调TRPV4/C-PLA2信号通路活性减轻呼吸机诱导的大鼠肺损伤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文法 杨泳 +5 位作者 王莉 郭欣 田玲芳 王鹤 胡玉珍 刘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86-1891,共6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抗呼吸机诱导的肺损伤(VILI)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32只SPF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8只/组):机械通气(MV)组、MV+七氟醚组(MS组)、MV+七氟醚+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4(TRPV4)激动剂组(MST组)和MV+七氟醚+溶剂组(MSV组)。E... 目的探讨七氟醚抗呼吸机诱导的肺损伤(VILI)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32只SPF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8只/组):机械通气(MV)组、MV+七氟醚组(MS组)、MV+七氟醚+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4(TRPV4)激动剂组(MST组)和MV+七氟醚+溶剂组(MSV组)。ELISA检测实验大鼠肺组织花生四烯酸(AA)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TRPV4、胞质型磷脂酶A2(C-PLA2)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蛋白表达水平;以MLCK表达水平、肺通透性指数和肺湿/干比值反映肺通透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多形核白细胞计数和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用于反映肺炎症反应程度,并对肺组织形态学进行评分。结果与其余3组相比,MV组实验大鼠肺组织TRPV4和C-PLA2表达增高(P<0.05),同时伴有明显的肺通透性增加和肺炎症反应(P<0.05);MS组与MSV组各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ST组相比,MS组和MSV组实验大鼠AA生成明显减少(P<0.05),TRPV4和C-PLA2表达下调(P<0.05),肺通透性增加和肺炎症反应明显减轻(P<0.05)。结论七氟醚下调TRPV4/C-PLA2信号通路发挥其抗VILI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呼吸诱导的肺损伤 七氟醚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4 胞质型磷脂酶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呼吸机诱导的肺损伤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帅 章利铭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6-353,共8页
肺保护性通气(如低潮气量、应用呼气末正压等)对急性肺损伤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有益,已成为重症监护病房的标准治疗方法。然而,现在一些专家对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保护性通气策略是否同样有益于手术后患者提出质... 肺保护性通气(如低潮气量、应用呼气末正压等)对急性肺损伤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有益,已成为重症监护病房的标准治疗方法。然而,现在一些专家对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保护性通气策略是否同样有益于手术后患者提出质疑,特别是那些大多数术前无肺部病变者。本综述将讨论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肺保护策略,以期降低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呼吸诱导的肺损伤 肺保护 潮气量 呼气末正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呼吸抑制技术在土壤细菌和真菌生物量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林启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21-926,共6页
放线菌酮和链霉素可以选择性地抑制土壤中真菌和细菌的葡萄糖诱导呼吸作用,但抑制效果仅50% 左右。二者的最适用量每克土分别为8~12m g 和4~8m g,培养时间以低于4h 为好。在两个土壤上选择性呼吸抑制方法测定的结果... 放线菌酮和链霉素可以选择性地抑制土壤中真菌和细菌的葡萄糖诱导呼吸作用,但抑制效果仅50% 左右。二者的最适用量每克土分别为8~12m g 和4~8m g,培养时间以低于4h 为好。在两个土壤上选择性呼吸抑制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直接显微镜计数法所得的结果相当,但是,加入链霉素时,一个粘性土壤的葡萄糖诱导呼吸量不但不被抑制,反而随链霉素加入量的增加,诱导呼吸量增加,是否与其高的粘粒含量有关乃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另还详细地讨论了应用此方法的有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生物量 真菌生物量 诱导呼吸抑制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山区花椒林小生境类型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0
6
作者 廖洪凯 李娟 +2 位作者 龙健 张文娟 刘灵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29-2435,共7页
以贵州西南部典型喀斯特山区花椒林下不同小生境类型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小生境类别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与一般土壤相比,石坑和石沟小生境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和基质底物诱导呼吸量增加明显,... 以贵州西南部典型喀斯特山区花椒林下不同小生境类型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小生境类别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与一般土壤相比,石坑和石沟小生境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和基质底物诱导呼吸量增加明显,并体现出良好的正向累积效应,而石洞、石缝和石槽则相反;土壤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例变幅范围在12.61%-15.73%之间,以石槽最高,石沟次之,一般土壤最低;不同小生境类型下,土壤团聚体均以大团聚体为主,〈0.25mm粒级团聚体含量极为低下,不足5%。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基质诱导呼吸作用最重要的因素是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次之,其通径系数分别可达1.530和0.869。总体上,花椒林下小生境可划分沟坑型、一般土及槽缝型三类,与槽缝型相比,沟坑型生境类型土壤有机碳、底物诱导呼吸、全氮、碱解氮、活性有机碳分别可高出73.38%、110.26%、37.01%、44.44%和59.73%。沟坑型小生境对喀斯特山区生态恢复及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小生境 花椒林 土壤有机碳 基质诱导呼吸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的微生物量属性 被引量:7
7
作者 文倩 李培培 +1 位作者 林启美 李青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7403-7410,共8页
团聚体是土壤基本结构单元,是土壤质量和肥力的基础,研究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团聚体的生物学属性,有助于深入了解土壤肥力本质,以及不同土壤肥力差异的根本原因。采集半干旱地区林地、旱地、灌溉耕地和草地4种土壤利用类型的表... 团聚体是土壤基本结构单元,是土壤质量和肥力的基础,研究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团聚体的生物学属性,有助于深入了解土壤肥力本质,以及不同土壤肥力差异的根本原因。采集半干旱地区林地、旱地、灌溉耕地和草地4种土壤利用类型的表层土壤,用干筛法获得6级团聚体,测定微生物量碳(MBC)、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基础呼吸速率(BR)和基质诱导呼吸量(SIR)等指标。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ATP浓度在7.79—9.26μmol ATP/g Cmic,灌溉耕地最高、林地最低;微生物代谢熵(q CO2)和SIR分别为0.35—0.69μL CO2g-1Cmicd-1和88.7—132.2μg CO2g-1d-1,灌溉耕地最高、旱地最低。土壤团聚体的微生物量ATP浓度在6.54—9.32μmol/g Cmic之间,平均值为8.22μmol/g Cmic;q CO2和SIR分别为0.29—0.71μL/g Cmic和64—120μg CO2/g土,大团聚体含量总体上高于小团聚体,可能暗示不同团聚体土壤微生物群落活性及生理状态存在差异。土壤ATP含量、SIR和q CO2与微生物量碳呈显著相关性(r=0.929、0.865、0.885,P<0.01),SIR和BR之间也有存在较高的相关性(r=0.828、P<0.01),说明尽管各级团聚体微生物学属性的绝对值存在很大的差异,但相互关系并未随团聚体大小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ATP 基础呼吸速率 基质诱导呼吸 微生物量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微生物生物量与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吴晓晨 李忠佩 +1 位作者 张桃林 车玉萍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4-599,共6页
土壤微生物及其活性是指示土壤增肥过程和土壤环境变化的灵敏指标。本文研究了红壤荒地开垦为水田后不同施肥制度定位施肥16年后水稻土的微生物生物量与活性特征,结果表明:经16年水稻耕植,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和活性还处... 土壤微生物及其活性是指示土壤增肥过程和土壤环境变化的灵敏指标。本文研究了红壤荒地开垦为水田后不同施肥制度定位施肥16年后水稻土的微生物生物量与活性特征,结果表明:经16年水稻耕植,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和活性还处于较低水平。施肥制度显著影响了水稻土的微生物生物量C和基质诱导呼吸,但对基础呼吸的影响还不明显。只施用N、K肥对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活性没有显著效果,在不施肥或施用化肥的基础上配合有机循环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代谢活性和微生物呼吸的温度敏感性,N、P、K肥配合有机循环的施肥制度对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代谢活性的作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性水稻土 微生物生物量碳 基质诱导呼吸 温度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活动和秸秆施用方式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焦加国 朱玲 +2 位作者 李辉信 刘满强 胡锋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9-213,218,共6页
通过实验室短期培养研究接种蚯蚓和有机物不同施用方式(混施与表施)对土壤微生物类群、土壤微生物量以及呼吸强度等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蚯蚓对土壤可培养酵母菌、细菌数量和土壤底物诱导呼吸强度有明显促进作用。最高... 通过实验室短期培养研究接种蚯蚓和有机物不同施用方式(混施与表施)对土壤微生物类群、土壤微生物量以及呼吸强度等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蚯蚓对土壤可培养酵母菌、细菌数量和土壤底物诱导呼吸强度有明显促进作用。最高增幅分别达到相应未接种蚯蚓处理的5.18,8.88,2.50倍。蚯蚓活动对土壤微生物量及真菌数量的影响受到秸秆施用的影响:在混施和不施秸秆的处理(SRME、SE)中显著抑制丝状真菌数量;在混施秸秆处理中蚯蚓活动降低了SMBC含量。秸秆的施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性状也有较大影响。混施秸秆处理中,土壤酵母菌、细菌数量、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呼吸强度增加也最为明显,而丝状真菌数量的增加幅度却不如表施秸秆处理。各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随时间变化趋势比较一致,呈现先降(第4周)后增的变化趋势,其他测定项目没有一致的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方差分析表明秸秆施用对土壤微生物量氮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变化的贡献最大,分别达到96.5%(SMBN)、77.9%(细菌)、69.4%(酵母菌)和85.3%(丝状真菌)。并且时间、秸秆和蚯蚓因子间存在强烈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土壤微生物类群 土壤微生物量 底物诱导呼吸强度 秸秆施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果实采后成熟期间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吕贵华 吕忠恕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40-246,共7页
番茄果实采后成熟期间和跃变期前果实圆片在陈化期间,乙烯产生和呼吸速率都发生显著跃升现象:乙烯峰都在呼吸峰之前出现。伤诱导呼吸和不受KCN抑制的呼吸以及乙烯产生的发展都受到氯霉素、环己亚胺、放线菌素D和5—氟尿嘧啶的显著抑制... 番茄果实采后成熟期间和跃变期前果实圆片在陈化期间,乙烯产生和呼吸速率都发生显著跃升现象:乙烯峰都在呼吸峰之前出现。伤诱导呼吸和不受KCN抑制的呼吸以及乙烯产生的发展都受到氯霉素、环己亚胺、放线菌素D和5—氟尿嘧啶的显著抑制。跃变期间过氧化物酶、苹果酸脱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及酶谱都有改变,并有新的同工酶产生。这些结果表明,呼吸跃变和诱导呼吸的发生及乙烯产生与蛋白质(酶)的合成作用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果实成熟 呼吸诱导 乙烯产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