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淫羊藿甙对HL-60细胞诱导分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勇 张玲 +1 位作者 崔正言 李淑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52-352,共1页
淫羊藿又名仙灵脾,为历代常用的补益中药。为小蘖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采用的淫羊藿甙是从朝鲜淫羊藿中提取的单体成份,为寻找新的肿瘤细胞诱导分化剂,研究了淫羊藿甙对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的诱导分化作用。结果如下:
关键词 淫羊藿甙 诱导分化作用 HL-60细胞 补益中药 仙灵脾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朝鲜淫羊藿 单体 研究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的诱导分化作用及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明华 邱丙森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67-669,共3页
阐述维甲酸的诱导分化作用与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指出维甲酸对CTCL早期有较好的疗效,进展期或晚期则需与其他制剂联合应用。
关键词 维甲酸 皮肤T细胞淋巴瘤 CTCL 诱导分化作用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胺酸对不同转移性癌细胞的分化诱导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高进 韩立群 曹鉴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48-53,共6页
用新研制的维甲酸的衍生物维胺酸作为分化诱导剂。以上皮细胞来源的癌细胞,如小鼠前胃癌细胞MFC(转移率为85%)、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Z(转移率为56%)、CNE-2Z的亚系克隆株L2(高转移细胞株,转移率100%)以及L4(低转移细胞株,转移率为13... 用新研制的维甲酸的衍生物维胺酸作为分化诱导剂。以上皮细胞来源的癌细胞,如小鼠前胃癌细胞MFC(转移率为85%)、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Z(转移率为56%)、CNE-2Z的亚系克隆株L2(高转移细胞株,转移率100%)以及L4(低转移细胞株,转移率为13%)作为研究对象,用体外培养的癌细胞,以10^(-5)mol/LRⅡ作用5代后,进行了系列观察。实验结果显示,RⅡ作用于MFC细胞和CNE-2Z及其克隆株后,在生长曲线、集落形成、运动性及侵袭性均查见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对FN和LN基质的粘附性均有升高;在形态下也出现明显的微细结构的改变,主要为细胞表面的改变。这些改变说明RⅡ有一定分化诱导作用,使癌细胞有向正常分化的趋向性。对癌基因表达的影响,动物癌细胞及人癌细胞受RⅡ作用后,与转移的相关性有明显矛盾现象。如高转移的MFC细胞对nm^(23)不表达,RⅡ作用后出现表达而CNE-2Z克隆株中高转移细胞中的nm^(23)表达,在RⅡ作用后受到抑制。在CNE-2Z及其克隆株中发现fos,ras^H,nm和Rb4个基因的表达,具有共同特点。RⅡ作用后在母系及高转移的L2细胞株中的表达受抑制,而在低转移L4细胞株中均呈高表达。提示癌基因、抑癌基因在不同侵袭转移性癌细胞中引起的作用可能不尽相同,同时对RⅡ作用后不同癌细胞中其基因表达也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胺酸 转移性癌细胞 分化诱导作用 鼻咽癌 胃癌
全文增补中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出现的特殊征象——高白细胞性白血病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学文 应江山 杨志成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43-45,共3页
为了取得全反式维甲酸(RA)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成功,除了 RA 诱导分化作用的本身,使阻滞于早幼粒细胞阶段的白血病细胞分化成熟,核型趋于正常之外,还取决于防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关键词 早幼粒细胞 白血病细胞 全反式维甲酸 高白细胞白血病 诱导分化治疗 诱导分化作用 白细胞数 细胞毒化疗药物 柔红霉素 细胞百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人肺癌细胞增殖和生物大分子物质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山钟 邵泽叶 +2 位作者 李基业 陈真如 张祖贻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65-668,共4页
在体外观察全反式维甲酸对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的增殖和DNA、RNA以及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当细胞在含有5μmol/L、10μmol/L和20μmol/L维甲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时,发现细胞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细胞在含有10μmol/L维甲酸的培养液中培... 在体外观察全反式维甲酸对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的增殖和DNA、RNA以及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当细胞在含有5μmol/L、10μmol/L和20μmol/L维甲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时,发现细胞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细胞在含有10μmol/L维甲酸的培养液中培养2天后,其3H—TdR和3H-亮氨酸掺入率明显下降,而培养延长至4天后,3H—TdR、3H—UdR和3H-亮氨酸掺入率都明显下降。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经过维甲酸处理6天后的细胞,其G1/G1期的细胞(67.1%)明显高于对照组(52.1%)(P<0.01),而S期细胞(19.6%)明显低于对照组(35.8%)(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肺肿瘤 细胞增殖 诱导分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