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前山铁矿主采区露天转地下诱导冒落法开采方案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任凤玉 李楠 +3 位作者 常帅 姜科 肖景辉 刘显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45,共4页
眼前山铁矿主采区为节理裂隙比较发育的急倾斜厚大矿体,矿岩具有良好的可冒性。结合露天开采的边界条件与露天转地下开拓系统条件,提出诱导冒落法高效开采方案。分析表明,该方案可实现露天转地下增产衔接,并可使矿石损失率与贫化率分别... 眼前山铁矿主采区为节理裂隙比较发育的急倾斜厚大矿体,矿岩具有良好的可冒性。结合露天开采的边界条件与露天转地下开拓系统条件,提出诱导冒落法高效开采方案。分析表明,该方案可实现露天转地下增产衔接,并可使矿石损失率与贫化率分别降低到8%和10%以下,生产能力提高30%以上,直接生产成本比同类矿山降低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转地下 诱导冒落法 采场结构 措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冒落法回采挂帮矿引发的边坡失稳 被引量:10
2
作者 任凤玉 谭宝会 +1 位作者 付煜 朱强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3-277,283,共6页
在露天转地下过渡期利用诱导冒落法回采挂帮矿时将引发边坡大规模失稳,这将对坑底的露天采矿、露天运输系统以及地表设施和建筑产生威胁.岩体结构对边坡失稳的发展有着关键的控制作用,通过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研究了不同边坡岩体结... 在露天转地下过渡期利用诱导冒落法回采挂帮矿时将引发边坡大规模失稳,这将对坑底的露天采矿、露天运输系统以及地表设施和建筑产生威胁.岩体结构对边坡失稳的发展有着关键的控制作用,通过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研究了不同边坡岩体结构下,采用诱导冒落法回采挂帮矿时引发的边坡失稳过程.通过7组岩体结构各不相同的边坡模型,得到三种边坡失稳模式:滑移失稳、倾倒失稳、复合失稳,不同的边坡失稳模式导致不同的边坡破坏程度及破坏规模.最后以海南铁矿为背景,对诱导冒落法回采挂帮矿引发的边坡失稳过程进行了实例分析,为挂帮矿的开采设计和边坡失稳风险预测及预防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挂帮矿 诱导冒落法 边坡失稳 岩体结构 非连续变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鸭山铁矿诱导冒落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马姣阳 任凤玉 +1 位作者 何荣兴 闫喜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3,共5页
针对双鸭山铁矿北区急倾斜破碎中厚矿体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采准、切割工程难以形成,采场安全条件极差,损失、贫化大等问题,提出了切割巷+斜排炮孔拉槽、两端退采的诱导冒落法开采方案.给出了适合该类矿体的诱导工程参数,分析研究了其冒落... 针对双鸭山铁矿北区急倾斜破碎中厚矿体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采准、切割工程难以形成,采场安全条件极差,损失、贫化大等问题,提出了切割巷+斜排炮孔拉槽、两端退采的诱导冒落法开采方案.给出了适合该类矿体的诱导工程参数,分析研究了其冒落进程、冒落块度,并预算了崩矿损失率、贫化率,依此在双鸭山铁矿S5采场进行试验.跟班标定表明,回采初期,回收率较高,冒落块度良好,与分析情况基本吻合;诱导区顶板冒透后,混岩率呈交替上升趋势变化,其现象与爆破块度及凿岩巷道位置有关.该法回收指标较好,可有效解决急倾斜破碎中厚矿体开采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破碎中厚矿体 诱导冒落法 损失率 贫化率 块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北山铁矿分区开采方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任凤玉 刘洋 +3 位作者 曹建立 何荣兴 周颜军 刘欢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5-49,共5页
大北山铁矿现用浅孔留矿法采矿,存在着效率低、安全条件差、矿柱损失大等问题,不能满足安全高效开采要求。此外,部分工业设施与生活区、尾矿库、县级道路等,位于矿体水平投影范围之内。但浅孔留矿法不具备保护地表不被破坏的功能。根据... 大北山铁矿现用浅孔留矿法采矿,存在着效率低、安全条件差、矿柱损失大等问题,不能满足安全高效开采要求。此外,部分工业设施与生活区、尾矿库、县级道路等,位于矿体水平投影范围之内。但浅孔留矿法不具备保护地表不被破坏的功能。根据临界散体柱理论和现场调查结果,确定出保护区间,并将矿体分为东南区、中央区及西北区协同开采。中央区采用分段诱导冒落法,最大化提升采矿效率,减小矿石积压。东南区和西北区采用上向分层干式充填法,保障了地表建筑物安全并限制了地表移动范围的增大。根据现场调查和平衡拱应力分析得出中央区采场的上盘诱导冒落工程长度,为类似矿山开采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区开采 临界散体柱理论 分段诱导冒落法 上向分层干式充填法 临界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公铁矿采空区安全经济治理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任思潼 丁航行 +1 位作者 刘欢 吕如常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3-56,共4页
毛公铁矿存在着由采空区批量冒落而引起的气浪冲击危害。根据矿山的地质条件、开采现状以及监测结果,分析了采空区冒落的发生条件以及冒落发生的主要地点,在此基础上,按崩落法本质安全理念,研究提出在分段之间上盘面之下的矿体里掘进沿... 毛公铁矿存在着由采空区批量冒落而引起的气浪冲击危害。根据矿山的地质条件、开采现状以及监测结果,分析了采空区冒落的发生条件以及冒落发生的主要地点,在此基础上,按崩落法本质安全理念,研究提出在分段之间上盘面之下的矿体里掘进沿脉切割巷道,布置扇形中深孔回采形成切割空间,并与回采进路协同退采的方案,保障采空区顶板的零星冒落。同时,在新老空区连通时,采取控制冒落形式与工作面防护相结合的方法,严防空区冒落冲击危害。提出的治理方法,既有利于对新增空区顶板冒落形式控制,也有利于降低上盘侧采出矿石的贫化率,实现了采空区的安全经济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冒落法 采空区 气浪冲击 切割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倾斜厚石膏矿低贫化放矿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贾海波 任凤玉 +1 位作者 何荣兴 丁航行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17-1622,共6页
为解决石膏矿贫损问题,采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优化了采场放矿底部结构.主要研究了端部放矿时石膏矿石散体流动迹线和覆岩下放矿时矿石厚度、堑沟间距及出矿横穿间距对矿石回收率的影响.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矿石散体厚度超过20 m时,... 为解决石膏矿贫损问题,采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优化了采场放矿底部结构.主要研究了端部放矿时石膏矿石散体流动迹线和覆岩下放矿时矿石厚度、堑沟间距及出矿横穿间距对矿石回收率的影响.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矿石散体厚度超过20 m时,宜采用平底堑沟诱导冒落,矿石回收率随堑沟间距变大而增加,且在堑沟间距取18 m时最大;散体厚度小于20 m时,宜采用串联堑沟诱导冒落法,回收率随堑沟间距增大而减小,为提高回收率,堑沟间距取10 m,出矿横穿间距取8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贫化放矿 散体流动规律 堑沟间距 出矿横穿间距 诱导冒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