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诱导体对304不锈钢化学镀Ni-P合金镀层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婷 魏晓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38,85,共3页
为研究诱导体在304不锈钢化学镀镍磷合金中的作用,采用对比试验,对镀层的机械性能进行研究。在施镀过程中用铝丝和铜丝作为诱导体,分别与不锈钢试样发生接触,诱导氧化还原反应发生,使镍磷合金在基体上不断沉积。试验测试了镀层的显微硬... 为研究诱导体在304不锈钢化学镀镍磷合金中的作用,采用对比试验,对镀层的机械性能进行研究。在施镀过程中用铝丝和铜丝作为诱导体,分别与不锈钢试样发生接触,诱导氧化还原反应发生,使镍磷合金在基体上不断沉积。试验测试了镀层的显微硬度和耐蚀性能,并通过金相观察镀层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铝丝、铜丝作为诱导体都能使不锈钢基体获得厚度均匀、表面平整光洁的N i-P镀层;但分析两种诱导体作用下的镀层硬度和耐腐蚀时间,可以得出由铝丝诱导作用得到的镀层比铜丝作用得到的镀层耐蚀性能好,镀层膜厚较大,硬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NI-P合金 诱导体 氧化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花蕙兰类原球茎薄切片高频诱导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4
2
作者 孙崇波 刘玫 +3 位作者 谢鸣 蒋桂华 施季森 郭方其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313-317,共5页
通过对大花蕙兰离体诱导类原球茎几个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构建优良、高效的离体诱导体系。研究表明,不同外植体类型再生能力有显著差异,其中以类原球茎(protocorn-like body,PLB)横切片(transverse thincell layers,tTCLs)为外植体可获... 通过对大花蕙兰离体诱导类原球茎几个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构建优良、高效的离体诱导体系。研究表明,不同外植体类型再生能力有显著差异,其中以类原球茎(protocorn-like body,PLB)横切片(transverse thincell layers,tTCLs)为外植体可获得最高的PLB再生频率,叶片再生频率及数量最低。不同激素配比影响tTCLs的再生能力,其中在1/2 MS+TDZ 1.0 mg/L+KT 0.5 mg/L+NAA 0.5 mg/L上最高诱导频率为91.20%。在上述培养基中添加3.0 mg/L AgNO3可提高tTCLs上PLBs的形成,但作用不显著。可见,以tTCLs为外植体诱导大花蕙兰PLBs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蕙兰 类原球茎 薄层切片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日粮中补饲诱导体RU应用效果观察
3
作者 刘忠贤 李兴胜 +2 位作者 段虎卿 徐茂挥 石小军 《中国奶牛》 1997年第6期20-21,共2页
奶牛日粮中补饲诱导体RU应用效果观察○北京市饲料科学技术研究所(100054)刘忠贤李兴胜○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院中试奶牛场(北京102206)段虎卿○鸿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北京100027)徐茂挥石小军由于各国在引进... 奶牛日粮中补饲诱导体RU应用效果观察○北京市饲料科学技术研究所(100054)刘忠贤李兴胜○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院中试奶牛场(北京102206)段虎卿○鸿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北京100027)徐茂挥石小军由于各国在引进奶牛改良的同时,同步改善饲养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牛 日料 诱导体RU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诱导小鼠单核细胞向Kupffer细胞分化的方法建立及特征鉴定
4
作者 李伟阳 李丽英 杨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9-295,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体外诱导小鼠骨髓单核细胞向Kupffer细胞分化的方法,以用于Kupffer细胞的体外研究。方法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单核细胞,经过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目的建立一种体外诱导小鼠骨髓单核细胞向Kupffer细胞分化的方法,以用于Kupffer细胞的体外研究。方法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单核细胞,经过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1,TGF-β1)和δ样蛋白4(delta-like protein 4,DLL4)联合诱导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法检测骨髓单核细胞来源Kupffer细胞(induced monocyte-derived Kupffer cells,iMoKCs)中表面标志物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4F(C-type lectin domain family 4,member f,CLEC4F)、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1B(C-type lectin domain family 1,member b,CLEC1B)和含免疫球蛋白结构域蛋白4(V-set and immunoglobulin domain containing 4,VSIG4)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通过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iMoKCs中蛋白质CLEC4F的表达;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评估iMoKCs的吞噬功能,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iMoKCs的增殖活性。结果从小鼠骨髓中分离的单核细胞,经过24 h的联合诱导,在mRNA水平即可表达Clec4f、Clec1b和Vsig4,并表达蛋白质CLEC4F,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吞噬生物颗粒的iMoKCs约占总细胞数量的80%,CCK-8检测在第24 h、48 h、72 h,iMoKCs数量分别为初始数量(0 h)的1.4、2.0和2.9倍。结论M-CSF、TGF-β1和DLL4联合诱导可在体外成功将骨髓单核细胞分化成为iMoKCs,并且具有吞噬与增殖的能力,可替代原代Kupffer细胞进行体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KUPFFER细胞 吞噬 增殖 诱导 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功能性胰岛β细胞的体外定向分化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馨雅 陈龙 +5 位作者 王玉姣 薛群航 冯志伟 刘志贞 周冰蕊 解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4-673,共10页
1型糖尿病是由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目前,主要通过外源性胰岛素补充来治疗,但外源性胰岛素无法精准调控血糖,严重低血糖可危及生命。胰岛移植是一种替代疗法,但面临器官供体不足和异种来源胰岛β细胞存在人畜共患病... 1型糖尿病是由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目前,主要通过外源性胰岛素补充来治疗,但外源性胰岛素无法精准调控血糖,严重低血糖可危及生命。胰岛移植是一种替代疗法,但面临器官供体不足和异种来源胰岛β细胞存在人畜共患病交叉感染风险的问题。因此,获得足量且安全的胰岛β细胞是1型糖尿病细胞治疗面临的难题。本研究旨在通过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hiPSCs)在体外向胰岛β细胞分化,提供一种潜在的1型糖尿病治疗新策略。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采用了结合2D和3D培养系统的分化策略,模拟胰岛β细胞的体内发育环境,并使用多种生长因子调节在胰腺发育和β细胞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信号包括Notch信号通路(Notch signaling pathway)、Wnt信号通路(Wnt signaling pathway)、TGF-β/Smad信号通路(TGF-β/Smad signaling pathway)等,在体外将hiPSC定向诱导分化至胰岛β细胞。结果显示,在2D、3D结合的培养条件下,分化过程中定型内胚层细胞,胰腺祖细胞,胰腺内分泌细胞及胰岛β细胞阶段的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显著提高(P<0.05),并在胰岛素含量及葡萄糖刺激后表现出显著增强的胰岛素分泌能力(P<0.05)。总之,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从hiPSC到功能性胰岛β细胞的分化策略,为1型糖尿病提供了一种新的细胞治疗途径。这种方法不仅为研究胰岛β细胞的发育生物学提供了新的工具,也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一种潜在的胰岛β细胞来源,有望解决现有治疗方法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多能干细胞 诱导分化 胰岛Β细胞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银对橡胶树次生体胚发生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田雯 张子愉 +6 位作者 徐正伟 王笑一 周权男 吉辛 吴日智 夏薇 黄天带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7-1115,共9页
橡胶树次生体胚循环增殖技术实现了橡胶树体胚苗(自根幼态无性系)规模化繁育。该技术需要将子叶胚切成2 mm×2 mm的胚块,伤口部位会产生大量的乙烯及活性氧,培养过程中也会形成较多乙烯和活性氧,乙烯及活性氧对橡胶树体胚发生产生... 橡胶树次生体胚循环增殖技术实现了橡胶树体胚苗(自根幼态无性系)规模化繁育。该技术需要将子叶胚切成2 mm×2 mm的胚块,伤口部位会产生大量的乙烯及活性氧,培养过程中也会形成较多乙烯和活性氧,乙烯及活性氧对橡胶树体胚发生产生不利影响。硝酸银(AgNO_(3))是乙烯抑制剂,同时影响酶的活性。本文研究了不同硝酸银浓度(0、2.5、5.0、10.0、15.0 mg/L)处理不同时间(7、14、21、28 d)对橡胶树胚块褐化及次生体胚发生的影响,并评估了再生植株的表型及倍性。结果表明:AgNO_(3)可明显减轻胚块褐化情况,减少胚块活性氧的产生,5.0~15.0 mg/L AgNO_(3)处理较2.5 mg/L效果更好,AgNO_(3)处理21 d较其他3个处理时间效果好;2.5~15.0 mg/L AgNO_(3)处理7~28 d未显著增加出胚胚块数,但5.0 mg/L AgNO_(3)处理21、28 d,10.0 mg/L AgNO_(3)处理21 d,15.0 mg/L AgNO_(3)处理7~21 d子叶胚数显著高于对照;出胚胚块数与褐化呈负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子叶胚数与褐化呈显著负相关;AgNO_(3)处理的再生植株表型与对照无明显差异,染色体倍性与对照相同。本研究结果为提高橡胶树次生体胚发生效率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硝酸银 褐化 乙烯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叶薯蓣组织培养及微块茎的离体诱导 被引量:34
7
作者 徐向丽 刘选明 +2 位作者 周朴华 易克 朱至清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82-285,共4页
用 3种不同的繁殖技术进行盾叶薯蓣组织培养 ,其中以离体诱导微块茎的形成为最有效的方法 .BA与 KT质量浓度分别为 4.0~ 8.0 ,1 .0~ 2 .0 mg/ L时 ,最有利于盾叶薯蓣微块茎的形成 ,将之接种到含有
关键词 盾叶薯蓣 组织培养 微块茎 诱导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体细胞胚胎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晏立英 陈坤荣 +6 位作者 罗莉霞 许泽永 张宗义 方小平 陈金香 RGBirch RGDietzgen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9-12,共4页
以花生成熟种胚为外植体 ,在 MS附加不同激素 ( 2 0 mg/ L 2 ,4 -D或 5mg/ L Picloram)的培养基上黑暗培养 ,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率和产胚量无明显差异。在 MS+5mg/ L Picloram培养基上 ,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率和产胚量与品种类型有关 ,珍珠... 以花生成熟种胚为外植体 ,在 MS附加不同激素 ( 2 0 mg/ L 2 ,4 -D或 5mg/ L Picloram)的培养基上黑暗培养 ,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率和产胚量无明显差异。在 MS+5mg/ L Picloram培养基上 ,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率和产胚量与品种类型有关 ,珍珠豆型花生品种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率和产胚量高于普通型花生品种。体胚在MS+1 0 mg/ L BA培养基上小苗再生达 36.3%~ 77.8%。再生小苗在 MS+0 .3mg/ L NAA培养基上生根后 ,移栽温室能正常生长并开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诱导 植株再生 外源基因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田间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5
9
作者 牛娟 骆翔 +4 位作者 陈利娜 李好先 刘贝贝 王企 曹尚银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25-1234,共10页
【目的】建立高效的石榴田间愈伤组织途径芽再生技术体系。【方法】以‘突尼斯’软籽石榴为材料,研究不同激素浓度、激素组合和枝条粗度等对石榴田间愈伤组织形成及芽再生的影响。【结果】4 mg·L-1TDZ+2 mg·L-1AgNO3+0.5mg... 【目的】建立高效的石榴田间愈伤组织途径芽再生技术体系。【方法】以‘突尼斯’软籽石榴为材料,研究不同激素浓度、激素组合和枝条粗度等对石榴田间愈伤组织形成及芽再生的影响。【结果】4 mg·L-1TDZ+2 mg·L-1AgNO3+0.5mg·L-1GA3+1 mg·L-1KT+3 mg·L-16-BA+0.3 mg·L-1IBA处理效果最佳,出芽较早,出芽数较多。另外,枝条粗度对出芽影响不大。因此,可在减少树体伤害的前提下,选择茎粗1.0~2.0 cm的枝条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及芽再生。【结论】成功建立了石榴田间愈伤组织形成及芽再生技术体系,为石榴嫁接扩繁、遗传转化、诱变育种等提供良好的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诱导 愈伤组织 芽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葡萄广西-2花药胚状体诱导与再生植株的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支玉玺 张剑侠 王跃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23,F0003,共7页
为了提供葡萄转抗病基因功能验证及遗传转化研究的再生技术体系,以中国野生华东葡萄(V.pseudoretic-ulata)感白粉病株系广西-2的花药为试材,进行了体细胞胚诱导与再生体系的建立,并探讨了次生胚的诱导与畸形萌发胚状体正常成苗的方法。... 为了提供葡萄转抗病基因功能验证及遗传转化研究的再生技术体系,以中国野生华东葡萄(V.pseudoretic-ulata)感白粉病株系广西-2的花药为试材,进行了体细胞胚诱导与再生体系的建立,并探讨了次生胚的诱导与畸形萌发胚状体正常成苗的方法。结果表明,广西-2花药在B5+6-BA4.0mg·L-1+2,4-D0.7mg·L-1+CH1.0g·L-1+PVP1.0g·L-1+蔗糖30.0g·L-1培养基上继代3个月,可诱导胚性愈伤组织产生;B5+6-BA4.0mg·L-1+CH1.0g·L-1+PVP1.0g·L-1+蔗糖15.0g·L-1培养基有利于胚状体形成;胚状体在1/2B5+CH1.0g·L-1+PVP1.0g·L-1+蔗糖15.0g·L-1的液体培养基比相同成分固体培养基中早萌发14d左右;已萌发胚状体在WPM+IBA0.15mg·L-1+AC0.5g·L-1+蔗糖15.0g·L-1培养基上可以生根成苗;MS+6-BA1.5mg·L-1+IBA0.2mg·L-1+蔗糖30.0g·L-1培养基有利于畸形萌发胚状体正常成苗。发育早期胚状体在B5+6-BA1.0mg·L-1+2,4-D0.5mg·L-1+CH1.0g·L-1+PVP1.0g·L-1+蔗糖30.0g·L-1培养基上可形成次生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野生葡萄 华东葡萄 花药 胚状诱导 再生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体胚诱导再生体系及基因枪转化条件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桂大萍 张月婷 +2 位作者 文奇根 晏立英 廖伯寿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66-1970,共5页
以花生上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Picloram(毒莠定)浓度处理和不同基因型对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并利用基因枪将含GUS基因的pCAMBIA2301质粒载体轰击体胚,对基因枪转化条件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外植体在添加5 mg/L Piclor... 以花生上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Picloram(毒莠定)浓度处理和不同基因型对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并利用基因枪将含GUS基因的pCAMBIA2301质粒载体轰击体胚,对基因枪转化条件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外植体在添加5 mg/L Picloram+1 mg/L Glutamine(谷氨酰胺)的MB培养基上诱导的体胚发生率、产胚数及植株再生率最高。不同基因型以‘中花8号’体胚再生率最高(体胚诱导率为55.36%,植株再生率为56.79%)。在氦气压力为1 100 psi,轰击距离为9 cm时,体细胞胚GUS瞬时表达率可达到22.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遗传转化 诱导 基因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巨桉胚状体诱导及愈伤组织差异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欧阳乐军 沙月娥 +1 位作者 黄真池 曾富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45-1351,共7页
以尾巨桉优良无性系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对多种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组合的优化,进行胚状体诱导研究;并对胚性与非胚性愈伤组织进行形态解剖学观察、相关生理指标检测以及相关基因荧光定量PCR分析,以揭示尾巨桉胚性愈伤组织非胚性化... 以尾巨桉优良无性系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对多种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组合的优化,进行胚状体诱导研究;并对胚性与非胚性愈伤组织进行形态解剖学观察、相关生理指标检测以及相关基因荧光定量PCR分析,以揭示尾巨桉胚性愈伤组织非胚性化发生的机理,为建立尾巨桉体细胞胚胎再生体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胚性愈伤组织在MS+0.1mg/L NAA+0.01mg/L TDZ培养基中诱导得到胚状体,外植体经过0.5mol/L蔗糖处理12h有助于胚性愈伤组织产生胚状体,胚状体最高发生率为16.7%。(2)尾巨桉胚性与非胚性愈伤组织石蜡切片观察发现,两者的细胞形态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胚性愈伤组织细胞体积小,排列紧密,表现出典型的胚性细胞特征,而非胚性细胞比较大,排列疏松,细胞呈不规则形状。(3)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非胚性愈伤组织中蛋白质含量、SOD、PPO及CAT活性均显著低于胚性愈伤组织,非胚性愈伤组织中木质素、可溶性糖含量以及PAL和POD活性要高于胚性愈伤组织,二者的反肉桂酸4-单加氧酶基因、淀粉磷酸化酶基因、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葡萄糖-1-磷酸腺苷酸转移酶基因、葡萄糖六磷酸异构酶基因、分支酸合酶基因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表达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 胚状诱导 分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诱导沉默复合体中的生物大分子及其装配 被引量:13
13
作者 宋雪梅 燕飞 杜立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1-766,共6页
在RNA干扰机制中,双链RNA诱导同源RNA降解的过程依赖于RNA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的活性。RISC由Dicer酶,Argonaute蛋白,siRNA等多种生物大分子装配而成,对这些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RISC的形成过程、作... 在RNA干扰机制中,双链RNA诱导同源RNA降解的过程依赖于RNA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的活性。RISC由Dicer酶,Argonaute蛋白,siRNA等多种生物大分子装配而成,对这些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RISC的形成过程、作用方式,以及阐明整个RNAi过程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RISC中的Dicer具有RNaseIII结构域,在RNAi的起始阶段负责催化siRNA的产生,在RISC装配过程中起稳定RISC中间体结构和功能的作用;Argonaute蛋白是RISC中的核心蛋白,有PAZ和PIWI两个主要的结构域,前者为siRNA的传递提供结合位点,后者是RISC中的酶切割活性中心;siRNA是RISC完成特异性切割作用的向导,在成熟的RISC中虽然只包含siRNA的一条链,但siRNA在RISC形成过程中的双链结构是保证RNAi效应的决定因素。尽管RISC中还存在其他一些功能未知的蛋白质,但在RISC组分结构及功能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为建立一个可能的RISC装配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诱导沉默复合 装配 DICER Argonaute蛋白 R2D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小孢子胚状体的诱导和培养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勇 刘红雨 曾正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2-6,共5页
以网室生长的油菜为供体材料,对10个甘蓝型油菜不同品种(系)的游离小孢子进行了离体胚状体诱导和培养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分期播种对胚状体形成无明显不利影响,并能延长供花期;生长在田间的植株花蕾比温室内生长植株的单核期花... 以网室生长的油菜为供体材料,对10个甘蓝型油菜不同品种(系)的游离小孢子进行了离体胚状体诱导和培养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分期播种对胚状体形成无明显不利影响,并能延长供花期;生长在田间的植株花蕾比温室内生长植株的单核期花蕾的外部形态短0.5~1.0mm。在相同条件下,杂交品种和组培品系来源的小孢子诱导成胚率最好;前期低温冷冻处理能促进小孢子分化和提高品种的成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小孢子培养 胚状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膝多糖体外诱导人T细胞表达IFN-γ和IL-4蛋白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18
15
作者 季敬璋 彭颖 吕建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11-613,共3页
目的 :探讨牛膝多糖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 :使用牛膝多糖在不同浓度或在不同时间内对人T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培养 ,用ELISA方法测定培养上清液的IFN γ及IL 4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①人T细胞受不同浓度ABPS刺激时 ,IFN γ分泌水平随A... 目的 :探讨牛膝多糖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 :使用牛膝多糖在不同浓度或在不同时间内对人T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培养 ,用ELISA方法测定培养上清液的IFN γ及IL 4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①人T细胞受不同浓度ABPS刺激时 ,IFN γ分泌水平随ABPS浓度递增 ,在 4 0 0 μg ml时 ,IFN γ表达量最高 (P <0 0 5 ) ,而IL 4的分泌始终处于低水平 (P >0 0 5 )。②人T细胞在ABPS刺激不同时间后 ,IFN γ分泌水平逐步增高 ,在 4 8小时时与其他各时间点比较 ,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P <0 0 0 1) ,而IL 4的分泌始终处于低水平 (P >0 0 5 )。结论 :①ABPS能诱导人T细胞分泌IFN γ ,该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变化 ,而抑制IL 4的分泌。②在蛋白表达水平上证实ABPS能够促进Th1类细胞因子的分泌 ,而抑制Th2类细胞因子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多糖 诱导 T细胞 表达 IFN-Γ IL-4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诱导成熟树突状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林苹 张洁 +3 位作者 陆燕蓉 周宏远 宁其志 黄孝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2-134,共3页
目的 :探讨在体外从干细胞中诱导出成熟DC的适宜环境。方法 :分别将人胎肝、骨髓和脾细胞以及小鼠骨髓和脾细胞在体外用GM CSF和TNF α诱导 ,观察了第 3、5、7天DC的收获情况。进一步用S 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了mBmDC和fLDC有关分子表... 目的 :探讨在体外从干细胞中诱导出成熟DC的适宜环境。方法 :分别将人胎肝、骨髓和脾细胞以及小鼠骨髓和脾细胞在体外用GM CSF和TNF α诱导 ,观察了第 3、5、7天DC的收获情况。进一步用S 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了mBmDC和fLDC有关分子表达。结果 :在体外通过GM CSF和TNF α的作用 ,小鼠骨髓、人胎肝、骨髓细胞呈典型的毛刺状胞浆突起 ,第5天的收获率分别为 :39 5 %、6 7 2 %、12 9% ,而基本不能从脾细胞中诱导出成熟DC ,获得的DC能与MAbCD80、MAbCD40呈强阳性反应。结论 :在GM CSF和TNF α的共同作用下 ,能在体外从人胎肝、骨髓和小鼠骨髓干细胞中获得成熟DC ,其DC能表达高水平的B7 1和CD40分子 ,这为大量获取DC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手段 ,为研究DC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抗原提呈功能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肝细胞 骨髓细胞 成熟树突状细胞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12细胞的PSI诱导性包含体富集了真核细胞翻译因子(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兴安 张应玖 +6 位作者 胡轶虹 常明 刘韬 王丹萍 张磊 张瑜 胡林森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9,共10页
路易小体(Lewy body, LB) ,位于神经细胞核周(perikaryon)的嗜酸性包含体(eosinophilic inclusion) ,含有广泛的蛋白质组分,其中一部分是组成型蛋白质(consistent organization) ,另外一部分则是选择型蛋白质(selective composition) .... 路易小体(Lewy body, LB) ,位于神经细胞核周(perikaryon)的嗜酸性包含体(eosinophilic inclusion) ,含有广泛的蛋白质组分,其中一部分是组成型蛋白质(consistent organization) ,另外一部分则是选择型蛋白质(selective composition) .为了在体外获得LB中未知蛋白质的新线索,通过人工合成蛋白酶体抑制剂PSI(proteasomal inhibitor ,10μmol/L)作用PC 12细胞48 h,使其产生嗜酸性(staining for eosin)和抗α-synuclein阳性(immunostaining for α-synuclein)的PSI诱导性包含体(PSI-inducedinclusion) ,通过成功的分级分离(fractionation)纯化了完整、纯净的包含体,通过有效的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2-DE)分离了包含体蛋白质,通过无偏差的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spectrometry,MALDITOF MS)鉴定了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3亚单位5(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3 subunit 5 ,eIF-3ε)、真核细胞延伸因子-2 (eukaryotic elongation factor 2 , eEF-2)和线粒体延伸因子-Tu(mitochondrial elongation factor Tu, EF-Tumt)等真核细胞翻译因子(eukaryotic translation factors) .这一结果提示,当蛋白酶体受到抑制时真核细胞翻译因子被富集到PSI诱导性包含体中,并且可能影响其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抑制 PSI诱导性包含 真核细胞翻译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体细胞胚胎发生 被引量:31
18
作者 宋跃 甄成 +1 位作者 张含国 李淑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5-54,共10页
【目的】以长白落叶松的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进行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培养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相关研究,揭示影响长白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关键因素,并探讨继代培养过程中添加不同种类、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胚性愈伤组织增殖... 【目的】以长白落叶松的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进行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培养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相关研究,揭示影响长白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关键因素,并探讨继代培养过程中添加不同种类、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胚性愈伤组织增殖及体胚发生的影响。【方法】采集长白落叶松3个家系优良单株的种子,诱导胚性愈伤组织,比较外植体采集时间、家系、2,4-D浓度及基本培养基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诱导出的胚性愈伤组织继代于含不同种类、浓度生长调节剂的增殖培养基,通过体胚发生途径获得体细胞胚。选取发育正常的体胚进行萌发,待体胚生根后移栽。【结果】不同时间采集的未成熟合子胚,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存在较大差别,授粉后63天的合子胚诱导率为5.61%,授粉后70天诱导率为22.35%,而授粉后80天未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长77-22’、‘长77-37’和‘长73-50’3个家系胚性愈伤组织的平均诱导率分别为6.69%,11.17%和3.11%;2,4-D浓度对长白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具有一定影响,在一定范围内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会随2,4-D浓度升高而升高,当其浓度为1.5 mg·L^(-1)时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达到11.11%,而当2,4-D浓度超过1.5 mg·L^(-1)时,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则开始下降;BM,MS,S培养基均能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其中,BM培养基的诱导率最高,S培养基的诱导率次之,MS培养基的诱导率最低。胚性愈伤组织在含2,4-D 0.3 mg·L^(-1)、6-BA0.1 mg·L^(-1)及KT 0.1 mg·L^(-1)的BM培养基上增殖15天可获得相对较多的胚性愈伤组织,增殖率为345.93%;在含2,4-D 1.5 mg·L^(-1)、6-BA 0.5 mg·L^(-1)及KT 0.5 mg·L^(-1)的BM培养基上培养14天,再经诱导可获得较多的体细胞胚胎,每克愈伤组织平均诱导179.87个体胚,并且这些体胚的萌发率及植株再生率相对较高,分别为75.00%,66.67%;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为27.08%。【结论】不同长白落叶松家系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不同,散粉后70天的合子胚适合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基本培养基为BM,添加2,4-D 1.5 mg·L^(-1)。胚性愈伤组织长期继代在含高浓度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易丧失胚性,且增殖速度慢,但体胚的发生量及萌发率相对较高;适当降低生长调节剂浓度利于愈伤组织保持胚性及增殖,但体胚的发生量及体胚的萌发率有所下降;当培养基中生长调节剂浓度较低时,不利于愈伤组织的增殖,但仍能使其胚性长期保持;采用浓度为0.5 mg·L^(-1)的NAA代替0.15 mg·L^(-1)的2,4-D有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体胚的萌发率。因此,可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的,选择添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生长调节剂的增殖培养基进行继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诱导 胚性愈伤组织 细胞胚胎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荷茎段不定芽离体诱导影响因素分析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盱 梁呈元 +2 位作者 刘艳 王海棠 李维林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6-59,共4页
以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茎段为外植体,研究激素种类与浓度、外植体位置和品种等因素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建立高再生率的薄荷离体培养植株再生体系,并确定2种抗生素的选择压。试验结果表明:激素种类和浓度、外植体位置和品种对... 以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茎段为外植体,研究激素种类与浓度、外植体位置和品种等因素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建立高再生率的薄荷离体培养植株再生体系,并确定2种抗生素的选择压。试验结果表明:激素种类和浓度、外植体位置和品种对薄荷离体不定芽诱导率存在显著影响;适合薄荷离体不定芽再生最佳培养基为MS培养基(添加3.0 mg/L TDZ+0.2 mg/L IAA+25%椰乳),最佳外植体为薄荷品种73-8的第2至第4节间茎段;潮霉素对薄荷3个品种73-8、68-7和沪-39的选择压分别为4、3、2 mg/L,卡那霉素的选择压分别为50、40、4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 茎段 不定芽 诱导 植株再生 抗生素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体外分层的途径及机制 被引量:5
20
作者 连小华 杨恬 +1 位作者 蔡绍皙 杨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01-1203,共3页
目的 探讨诱导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体外分层途径及机制。方法 在体外培养状态下,利用气液界面培养法及高浓度钙离子诱导胎鼠皮片、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层,借助冰冻切片、免疫荧光及激光共聚焦等技术检测其分层层数及分化程度。结果 胚胎... 目的 探讨诱导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体外分层途径及机制。方法 在体外培养状态下,利用气液界面培养法及高浓度钙离子诱导胎鼠皮片、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层,借助冰冻切片、免疫荧光及激光共聚焦等技术检测其分层层数及分化程度。结果 胚胎龄16d的胎鼠皮片经气液界面培养3d后,其表皮基底上角质形成细胞由2层增加为5层;经气液界面培养7d后,胎鼠皮片表皮基底上角质形成细胞的局部区域分层已可达8层,细胞呈现更为分化的形态。在高浓度Ca2 + (1 5mmol L)条件下培养7d后,培养角质形成细胞发生了分层,分化标记物角蛋白K10在分层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气液界面培养法及高浓度钙离子能诱导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体外分层,同时促进其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角质形成细胞 表皮分层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