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诱导三倍体太平洋牡蛎群体发育过程中三倍体率的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赟 王昭萍 王如才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66-672,共7页
借助染色体计数和流式细胞计数计对 6 - DMAP处理和冷休克两种诱导方法获得太平洋牡蛎 (Crassostrea gigas)三倍体群体在各个发育时期三倍体率进行了系统检测。结果发现 ,在 4~ 8细胞时期 ,6 - DMAP诱导三倍体率为 75 % ,冷休克诱导三... 借助染色体计数和流式细胞计数计对 6 - DMAP处理和冷休克两种诱导方法获得太平洋牡蛎 (Crassostrea gigas)三倍体群体在各个发育时期三倍体率进行了系统检测。结果发现 ,在 4~ 8细胞时期 ,6 - DMAP诱导三倍体率为 75 % ,冷休克诱导三倍体率为 5 0 % ,在发育至 D形幼虫期和稚贝期 ,两类三倍体群体的三倍体率均有所下降。如从 4~ 8细胞期发育至稚贝期 ,冷休克诱导群体下降了 5 3.0 8%以上 ,6 - DMAP诱导群体三倍体率下降了 2 7.36 %。养殖一年后 ,6 - DMAP诱导群体三倍体率仍保持在 6 0 %以上 ,而冷休克诱导群体三倍体率已下降至不足 10 %。这一结果说明 ,利用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牡蛎 诱导三倍体 6-DMAP 流式细胞计数计 染色体计数 冷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诱导细鳞鱼三倍体的研究
2
作者 孙丽莹 马瑞祥 +1 位作者 王茂林 文逊智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4年第6期42-45,共4页
为探索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三倍体育种技术,试验以健康性成熟的细鳞鱼亲鱼为材料,采用热休克法培育细鳞鱼三倍体个体,即采集其鱼卵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人工授精,试验组按照处理温度26℃、28℃、30℃,受精后起始处理时间1... 为探索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三倍体育种技术,试验以健康性成熟的细鳞鱼亲鱼为材料,采用热休克法培育细鳞鱼三倍体个体,即采集其鱼卵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人工授精,试验组按照处理温度26℃、28℃、30℃,受精后起始处理时间10,15,20 min,处理时长10,15,20 min的条件进行热休克处理,对照组不进行热休克处理,测定各组受精率、孵化率和三倍体诱导率。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受精率都在93.00%以上,平均孵化率在34.5%左右;在热休克处理温度28℃、受精后起始处理时间10 min、处理时长15 min的条件下三倍体诱导率最高,为100%。说明适宜的热休克处理温度、起始时间及处理时长对细鳞鱼三倍体的形成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 热休克蛋白(HSP) 三倍体诱导 受精率 处理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诱导太平洋牡蛎产生三倍体 被引量:7
3
作者 田传远 王如才 +2 位作者 梁英 于瑞海 王昭萍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3-55,共3页
用低温休克法诱导太平洋牡蛎产生三倍体。实验结果表明,2~7℃的低温均可获 得三倍体,其中4~5℃的效果较好,最优水平组合为,处理温度为4~5℃,处理时刻为受精 后15min,处理持续时间为15min,最高三倍体率为36... 用低温休克法诱导太平洋牡蛎产生三倍体。实验结果表明,2~7℃的低温均可获 得三倍体,其中4~5℃的效果较好,最优水平组合为,处理温度为4~5℃,处理时刻为受精 后15min,处理持续时间为15min,最高三倍体率为36.8%。影响三倍体诱导率的3因素的顺序为处理持续时间→处理时刻→处理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 牡蛎 低温休克 三倍体诱导 精卵 获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DMAP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 5.孵化率和D幼畸形率与三倍体诱导率的关系 被引量:10
4
作者 田传远 梁英 +2 位作者 王如才 王昭萍 于瑞海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3期421-425,共5页
1996~1997年,在进行6-DMAP(6-二甲基氨基嘌呤)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实验的同时,进行胚胎孵化率和D形幼虫畸形率与三倍体诱导率关系的研究。解剖法获取精卵,人工授精。三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分组的... 1996~1997年,在进行6-DMAP(6-二甲基氨基嘌呤)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实验的同时,进行胚胎孵化率和D形幼虫畸形率与三倍体诱导率关系的研究。解剖法获取精卵,人工授精。三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分组的实验结果表明:胚胎孵化率与三倍体诱导率间呈不显著的负相关(r=-0.074),y=64.925-0.056x;D形幼虫畸形率与三倍体诱导率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0.385,P<0.05),y=12.135+0.272x。三因素四水平L16(45)正交试验、分组的实验结果表明:胚胎孵化率与三倍体诱导率间呈不显著的负相关(r=-0.210),y=76.618-0.471x;D形幼虫畸形率与三倍体诱导率间呈不显著的负相关(r=-0.022),y=23.115-0.029x。讨论提出:在保证一定的三倍体诱导率的前提下,对获取的精卵进行离体促熟和必要的洗卵、缩短诱导持续时间,是提高胚胎孵化率和降低D形幼虫畸形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 牡蛎 三倍体诱导 胚胎孵化率 畸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咖啡因和热休克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 被引量:11
5
作者 于瑞海 王昭萍 +1 位作者 田传远 王如才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8-522,共5页
报道采用咖啡因和热休克相结合的方法 ,抑制受精卵第二极体释放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的优化方案。实验结果表明 ,三倍体诱导率随着咖啡因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D形幼虫的孵化率却随着咖啡因浓度的增高而降低 ;所进行 30~ 36℃热休克温度试... 报道采用咖啡因和热休克相结合的方法 ,抑制受精卵第二极体释放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的优化方案。实验结果表明 ,三倍体诱导率随着咖啡因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D形幼虫的孵化率却随着咖啡因浓度的增高而降低 ;所进行 30~ 36℃热休克温度试验 ,其对三倍体诱导率影响不大 ,但对孵化率影响明显。在 2 3~ 2 5℃条件下 ,当 50 %受精卵出现第一极体时 ,用浓度为 2 g/ L的咖啡因 ,结合 33℃± 1℃的热休克 ,处理牡蛎受精卵 15min,三倍体诱导率达 80 %以上 ,孵化率在 4 5%左右。通过此法诱导的三倍体群幼虫的成活与生长情况与其二倍体群体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牡蛎 咖啡因 热休克 三倍体诱导 D幼孵化率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钾诱导中华绒螯蟹三倍体参数的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成松 李富花 +2 位作者 于奎杰 崔朝霞 相建海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6-113,共8页
基于受精卵早期发育形态学的观察,对利用氯化钾诱导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三倍体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中华绒赘蟹受精卵在产出后经历了变圆、体积膨大及卵黄团物质位置移动的过程;在15℃下,中华绒螯蟹受精卵... 基于受精卵早期发育形态学的观察,对利用氯化钾诱导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三倍体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中华绒赘蟹受精卵在产出后经历了变圆、体积膨大及卵黄团物质位置移动的过程;在15℃下,中华绒螯蟹受精卵在产出后40min左右释放第一极体,80min左右孵化膜形成并举起,5h左右第二极体释放;氯化钾诱导中华绒螯蟹三倍体的优化参数为:产卵后1.5~2.0h,用6g/L的氯化钾处理4h;孵化膜形成并举起可以作为中华绒螯蟹三倍体诱导开始点的形态学标记,其最高诱导率可以达到100%。实验结果为实现中华绒螯蟹三倍体苗种的批量生产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形态学 氯化钾 三倍体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贵栉孔扇贝的三倍体诱导及生长比较 被引量:17
7
作者 林岳光 何毛贤 +1 位作者 庆宁 姜卫国 《热带海洋》 CSCD 1995年第4期84-89,共6页
分别用细胞松弛素B(CB,浓度0.5mg·L(-1))和低温(10℃)处理诱导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nobilis产生三倍体。抑制第一极体的三倍体诱导率分别达到44.1%和31.8%;而抑制第二极体的三倍体诱... 分别用细胞松弛素B(CB,浓度0.5mg·L(-1))和低温(10℃)处理诱导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nobilis产生三倍体。抑制第一极体的三倍体诱导率分别达到44.1%和31.8%;而抑制第二极体的三倍体诱导率分别为90.2%和72.7%(胚胎初期检查)。CB处理组幼虫的日增长率显著超过二倍体(p<0.01)。养殖半年后,三倍体在壳高、壳长、壳宽和体重方面均显著大于二倍体(p<0.01);而养殖13个月后,三倍体的肉重和闭壳肌重分别比二倍体增加39.5%和67.4%。在繁殖期,三倍体在外观上没有生殖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贵栉孔扇贝 三倍体诱导 生长 扇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化学诱导剂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于瑞海 王昭萍 +1 位作者 王如才 田传远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4期589-592,共4页
从三倍体率、D幼孵化率、幼虫生长速度、生产成本等方面比较了细胞松驰素 B、二甲基氨基嘌呤、咖啡因三种化学诱导剂诱导太平洋牡蛎产生三倍体的效果。 CB的三倍诱导率最高 ,为91.5% ,但 D幼孵化率最低 ,仅为 5.8% ,且成本最高 ,为 6 - ... 从三倍体率、D幼孵化率、幼虫生长速度、生产成本等方面比较了细胞松驰素 B、二甲基氨基嘌呤、咖啡因三种化学诱导剂诱导太平洋牡蛎产生三倍体的效果。 CB的三倍诱导率最高 ,为91.5% ,但 D幼孵化率最低 ,仅为 5.8% ,且成本最高 ,为 6 - DMAP和咖啡因的 4倍和 50倍。 6 -DMAP的三倍体诱导率略低于 CB,为 88.0 % ,但 D幼孵化率最高 ,为 6 0 .5% ,其成本仅为 CB的1/ 4。咖啡因的三倍体诱导率最低 ,为 82 .4 % ,幼虫孵化率为 30 .2 % ,但其成本最低 ,仅为 CB的 2 %和 6 - DMAP的 8%。三种诱导剂诱导的三倍体群幼虫在生长速度及成活率方面无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松弛素B 6-二甲基氨基嘌呤 咖啡因 太平洋牡蛎 三倍体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休克诱导泥鳅三倍体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康绍乐 职金华 +1 位作者 杜启艳 常重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79,共4页
采用冷休克抑制第二极体排出的方法研究了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三倍体,并探讨了诱导泥鳅三倍体形成的最佳条件。结果显示:受精后3-5 min,用2℃冷水休克处理30 min,不仅可以得到较高的三倍化率,还可维持相当高的成活率。... 采用冷休克抑制第二极体排出的方法研究了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三倍体,并探讨了诱导泥鳅三倍体形成的最佳条件。结果显示:受精后3-5 min,用2℃冷水休克处理30 min,不仅可以得到较高的三倍化率,还可维持相当高的成活率。另外,本实验发现泥鳅间期细胞核Ag-NORs的最高数目与染色体组数目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可以作为判断胚胎倍性的简单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倍体诱导 冷休克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AG-N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颡鱼三倍体的诱导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彩卿 韩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8118-8119,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黄颡鱼三倍体诱导率的因素和关键技术。[方法]采用6-DMAP抑制受精卵极体的释放,诱导黄颡鱼产生三倍体;按6-DMAP浓度(3004、50和600μmol/L),诱导时机(即精卵混合后的时间分别为10和30 min)和诱导持续时间(101、52、0 min)... [目的]探讨影响黄颡鱼三倍体诱导率的因素和关键技术。[方法]采用6-DMAP抑制受精卵极体的释放,诱导黄颡鱼产生三倍体;按6-DMAP浓度(3004、50和600μmol/L),诱导时机(即精卵混合后的时间分别为10和30 min)和诱导持续时间(101、52、0 min),设计正交实验,寻求诱导黄颡鱼三倍体的最优水平组合。[结果]黄颡鱼三倍体诱导明显受6-DMAP的浓度、诱导时机和诱导持续时间3因子的影响,而诱导持续时间的长短将直接影响受精卵的诱导率。诱导黄颡鱼三倍体各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为:6-DMAP诱导浓度为450μmol/L,精卵混合10 min,诱导持续时间15 min。[结论]在黄颡鱼三倍体诱导中,应尽可能地采取温和的手段催产来获得所需要的精卵,以获得高又稳定的三倍体倍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三倍体诱导 6-DMAP 受精卵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鲷三倍体诱导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蔡国雄 《热带海洋》 CSCD 1997年第4期95-98,共4页
在真鲷Pagrosomusmajor三倍体诱导研究中,对染色体倍数的分析表明,受精卵受精5min后,在1.5℃冰水中处理5min,可获得17%的三倍体诱导率和28%的嵌合体比率,染色体数分别是:2N=48,3N=7Z,嵌合体50—68。仔鱼红血细胞测量和组... 在真鲷Pagrosomusmajor三倍体诱导研究中,对染色体倍数的分析表明,受精卵受精5min后,在1.5℃冰水中处理5min,可获得17%的三倍体诱导率和28%的嵌合体比率,染色体数分别是:2N=48,3N=7Z,嵌合体50—68。仔鱼红血细胞测量和组织切片分析显示,三倍体和二倍体的红血细胞核直径(长径,下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核直径和中脑细胞核直径大小存在差异,其比率分别是1.42,1.35和1.41,这种差别必然导致三倍体鱼和二倍体鱼在代谢与功能方面的差异。应加强对鱼类三倍体形成机制及应用潜力的研究,同时注意开展其生理学、生化学和行为学的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红血细胞 真鲷 三倍体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概率加权回归和主成分分析评估低盐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幼虫的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阳春 王昭萍 +1 位作者 刘剑 马培振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1-28,共8页
为提供一种更科学、全面的三倍体诱导盐度综合评价方法,本研究采用了两种新的统计学方法对低盐诱导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幼虫三倍体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利用概率加权回归拟合构建了低盐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过程中卵裂率、孵化... 为提供一种更科学、全面的三倍体诱导盐度综合评价方法,本研究采用了两种新的统计学方法对低盐诱导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幼虫三倍体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利用概率加权回归拟合构建了低盐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过程中卵裂率、孵化率与盐度的Probit回归模型,得到了不同诱导盐度条件下卵裂率及孵化率的估计值,其中50%卵裂率及50%孵化率的诱导盐度估计值分别为5.648和8.644,对该模型的可信性进行了验证。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了两个可以代表卵裂率、孵化率和三倍体率的主成分和不同诱导盐度的综合评价指数,其中盐度8得分最高,为0.67,其次为盐度10,得分为0.54。研究结果表明,要达到50%孵化率,诱导盐度需大于8.644;盐度8和10均为合适的诱导盐度,其中盐度8诱导率更高、存活率较低,盐度10存活率更高、诱导率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牡蛎 低盐 三倍体诱导 概率加权回归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与三倍体诱导对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幼虫的复合作用
13
作者 张守都 邹杰 +4 位作者 丛文虎 李娟 姜勇 徐科凤 李莉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8-34,共7页
基于2×2交叉实验设计,通过杂交和6-DMAP等诱导处理,构建了二倍体自交组、二倍体杂交组、三倍体诱导自交组和三倍体诱导杂交组等四个实验组家系,探讨了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幼虫期生长及存活的杂种优势和6-DMAP诱导处理... 基于2×2交叉实验设计,通过杂交和6-DMAP等诱导处理,构建了二倍体自交组、二倍体杂交组、三倍体诱导自交组和三倍体诱导杂交组等四个实验组家系,探讨了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幼虫期生长及存活的杂种优势和6-DMAP诱导处理效应的复合作用。分别计算各家系的孵化率,测定了各家系幼虫期第1、5、10天幼虫个体的壳长以及第5天和第10天各家系幼虫的存活率。利用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GLM))计算表型变量的原因方差组分,评估了杂交和6-DMAP处理对扇贝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显示:6-DMAP处理组孵化率要显著低于非处理实验组(P<0.05)。三倍体诱导自交组第5天幼虫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到第10天三倍体自交组全部死亡。三倍体诱导杂交组第10天存活率低于二倍体组但不显著(P>0.05)。在第1天幼虫生长中,三倍体诱导杂交组幼虫壳长显著小于其他组(P<0.05),第5天幼虫生长中,三倍体诱导杂交组壳长则显著大于其他组,而三倍体诱导自交组则显著小于其他组(P<0.05)。在第10天幼虫生长中,二倍体自交组显著小于二倍体杂交组和三倍体诱导杂交组组(P<0.05)。上述结果显示扇贝幼虫生长期的杂种优势和三倍体诱导效应间存在一定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 杂种优势 三倍体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牡蛎三倍体诱导在生产的应用初探
14
作者 林位琅 《海洋渔业》 CSCD 2001年第4期174-175,共2页
用细胞松弛素B抑制长牡蛎第二极体释放,诱导产生三倍体,在生产中得以应用,并对药物处理的浓度、时间、操作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 长牡蛎 细胞松驰素B 三倍体诱导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含氧量对二倍体和三倍体大西洋鲑鱼二龄鲑性能的影响
15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71,共1页
三倍体诱导不孕可防止逃逸的养殖鲑鱼和野生鲑鱼种群之间的杂交繁殖,但有报道高海水温度下三倍体鲑鱼的性能下降。由于高水温可能随之带来网箱中的供氧受限,本研究针对含氧从100%氧饱和度降至70%饱和度(称为缺氧)对饲养在高海水温度... 三倍体诱导不孕可防止逃逸的养殖鲑鱼和野生鲑鱼种群之间的杂交繁殖,但有报道高海水温度下三倍体鲑鱼的性能下降。由于高水温可能随之带来网箱中的供氧受限,本研究针对含氧从100%氧饱和度降至70%饱和度(称为缺氧)对饲养在高海水温度(19℃)下的三倍体鲑鱼和二倍体鲑鱼的养殖生产性能参数(摄食率,生长,饲料转化率,死亡率)和生理状态(血浆K+,Cl-,Na+,渗透压,葡萄糖,肌酸酐(Cr),胆红素,三酰甘油(TAG)和碱性磷酸酶(ALP)浓度)的不同影响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鲑鱼 三倍体诱导 性能参数 二倍体 含氧量 水体 海水温度 养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细胞工程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光荣 肖克宇 +1 位作者 翁波 邓时铭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6,共3页
介绍了鱼类细胞工程育种的研究状况,主要包括雌核发育、三倍体诱导、核移植、细胞融合4种育种技术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关键词 鱼类 细胞工程 遗传育种 雌核发育 三倍体诱导 核移植 细胞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帆蚌卵子超微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弭忠祥 赵小钒 王秀珍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31-431,共1页
关键词 三角帆蚌 超微结构 卵子 扫描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 三倍体诱导 淡水珍珠 发育时期 人工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动物染色体组操作的新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戴继勋 王海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4-6,共3页
水产动物染色体组操作的新进展戴继勋王海(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青岛266003)水产动物主要是指鱼贝虾类。染色体组操作又称染色体组工程。其内容包括:人工雌核生殖、人工雄核生殖、三倍体的诱导和四倍体的诱导。近年来水... 水产动物染色体组操作的新进展戴继勋王海(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青岛266003)水产动物主要是指鱼贝虾类。染色体组操作又称染色体组工程。其内容包括:人工雌核生殖、人工雄核生殖、三倍体的诱导和四倍体的诱导。近年来水产动物的染色体组操作,除三倍体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组操作 水产动物 三倍体诱导 四倍体诱导 二倍体 中国对虾 雌核生殖 第一次卵裂 细胞松弛素 太平洋牡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休克和静水压胁迫对鲤卵受精和胚胎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19
作者 薛淑群 王星然 +3 位作者 李池陶 贾智英 韩英 石连玉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2-37,共6页
将部分人工催产和授精的优质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受精卵在0~2℃的冰水中,冷休克胁迫15 min后于23~25℃水中发育;同批另一部分受精卵撒在细目筛网上,人工受精4 min后,迅速折叠筛网放入600 kg/cm2压力的静水压力器中3 min后,... 将部分人工催产和授精的优质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受精卵在0~2℃的冰水中,冷休克胁迫15 min后于23~25℃水中发育;同批另一部分受精卵撒在细目筛网上,人工受精4 min后,迅速折叠筛网放入600 kg/cm2压力的静水压力器中3 min后,取出筛网于同温水中孵化。冷休克和静水压胁迫诱导开始后3 min、20 min、45 min、120 min、24 h和48 h各取10粒卵,固定在2.5%戊二醛中,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与诱导组同期取样和同温水中孵化的受精卵为对照,研究三倍体制种方法对受精卵和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冷休克和静水压诱导组受精卵孵化率分别为51%和39%;仔鱼畸形率为15%和23%,死亡率为10%和17%。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诱导后3~20 min,诱导组胚胎线粒体等细胞器严重受损,不同程度地破坏线粒体的内膜与嵴结构;静水压胁迫组尤为严重:细胞器空泡化,核糖体异常致密;这一现象在45 min之后逐渐好转;45~120 min可以观察到诱导组胚胎细胞器损伤水平开始逐渐恢复,空泡化细胞器大量减少,逐渐出现完整结构的线粒体,静水压胁迫组核糖体仍稍显致密;24~48 h时,诱导组细胞器损伤已经基本恢复;细胞器形态、数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鱼类三倍体制种技术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倍体诱导 受精卵 细胞器 亚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地渔业科技成果
20
作者 海浪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70,共2页
典型水域浮游生物群落分析与养殖环境生态调控;对虾白斑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水产品中药残多组分的检测技术研究;吉奥罗非鱼的亲本选育与规模化制种技术研究;三角帆蚌三倍体诱导育珠技术的研究;海水养殖鱼类的补偿生长机制及... 典型水域浮游生物群落分析与养殖环境生态调控;对虾白斑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水产品中药残多组分的检测技术研究;吉奥罗非鱼的亲本选育与规模化制种技术研究;三角帆蚌三倍体诱导育珠技术的研究;海水养殖鱼类的补偿生长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 渔业 综合防控技术 海水养殖鱼类 三倍体诱导 生态调控 养殖环境 群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