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型期大学生过激行为的社会诱因结构探析——案例与反思 被引量:3
1
作者 龚波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3-106,共4页
在社会急剧转型和价值多元时代,大学生过激行为的出现已非空穴来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视过激行为的存在和危害,深入分析其内涵和特征,剖析其诱发行为过激的内部结构,从社会环境性诱因、实务性诱因、心理性诱因和价值性诱因等... 在社会急剧转型和价值多元时代,大学生过激行为的出现已非空穴来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视过激行为的存在和危害,深入分析其内涵和特征,剖析其诱发行为过激的内部结构,从社会环境性诱因、实务性诱因、心理性诱因和价值性诱因等四个维度进行深层探析,并对过激行为进行预警管理,有利于加强高校危机管理和决策服务,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过激 行为特质 诱因内容 诱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文化抑或排斥:西部民族地区特困农牧民的致贫机理 被引量:4
2
作者 万国威 高丽茹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82,共13页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农村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他们在分享改革开放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逐步摆脱了贫困。但是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仍然有广大农牧民受到贫困的现实威胁,亟须通过体系化的政策推动来脱贫致富。本研究利...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农村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他们在分享改革开放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逐步摆脱了贫困。但是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仍然有广大农牧民受到贫困的现实威胁,亟须通过体系化的政策推动来脱贫致富。本研究利用实证研究方式,通过对877名特困农牧民群众的问卷调查深入挖掘该群体的致贫机理。研究发现,西部民族地区特困农牧民的收入、存款和物资状况令人担忧,该群体的致贫机理以结构性贫困和文化性贫困为主,基本按照文化性诱因、结构性诱因和排斥性诱因的顺序逐步递减。研究认为,我国应当进一步明晰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工作的重要意义,突出文化性与结构性反贫政策的重要地位,强化反贫政策与人口政策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困农牧民 致贫机理 结构诱因 文化性诱因 排斥性诱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工资超劳动生产率增长背后的故事——基于省份面板模型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吕光明 李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3-98,共16页
近十多年来,我国实际工资增长率持续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这种现象不仅和我国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历史情况不符,也和经典的新古典理论相悖,值得深入研究。为此,本文首先纳入相对生产率、劳动力供给、劳动力转移、投资规模占比与投资结... 近十多年来,我国实际工资增长率持续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这种现象不仅和我国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历史情况不符,也和经典的新古典理论相悖,值得深入研究。为此,本文首先纳入相对生产率、劳动力供给、劳动力转移、投资规模占比与投资结构三类五大结构因素,搭建工资与劳动生产率的非一致性变动分析框架,然后采集1998—2014年我国31个省份数据构建省份面板模型,从全国和地区两个层面定量揭示工资超劳动生产率增长背后的结构诱因及其驱动机理。研究发现:(1)从全国层面看,五大结构因素引入模型后,工资对劳动生产率的弹性下降40%以上,且每一结构因素均显著驱动工资超增长,但在趋势表现上有很大差异。(2)从地区层面看,劳动生产率水平越高的地区,结构因素对工资超增长的驱动作用越强。东部地区工资超增长的结构诱因是相对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供给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减少,中部地区的结构诱因是投资规模占比扩大,而西部地区的工资增长则较少受结构因素驱动。上述结论意味着:我国应在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和借助结构诱因促使劳动者工资合理增长,从而更好地实现共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 劳动生产率 结构诱因 省份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