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SmartGrain软件的小麦NaN_3诱变群体籽粒性状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娜
李明飞
+6 位作者
王超杰
杨佳秀
李倩倩
许喜棠
王怡
王成社
谢彦周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22-1228,共7页
为了解小麦NaN3诱变后代籽粒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利用高通量表型分析软件SmartGrain对小麦新品种陕农33NaN3诱变群体(M3)籽粒性状进行测量,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M3代籽粒性状变异系数表现为千粒重>密度因...
为了解小麦NaN3诱变后代籽粒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利用高通量表型分析软件SmartGrain对小麦新品种陕农33NaN3诱变群体(M3)籽粒性状进行测量,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M3代籽粒性状变异系数表现为千粒重>密度因子>表面积>长宽比>粒宽>圆度>周长>粒长,诱变群体籽粒性状均值除长宽比外均较陕农33不同程度下降。千粒重与籽粒表面积、周长、粒长、粒宽、圆度、密度因子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经通径分析,7个籽粒性状对千粒重直接贡献表现为密度因子>粒宽>表面积>周长>长宽比>圆度>粒长,其中,密度因子、粒宽和表面积对千粒重有较大的正效应。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2个主成分(籽粒大小和籽粒形状)累计贡献率达到94.10%,说明2个主成分已经覆盖诱变群体所有籽粒性状的主要变异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诱变群体
籽粒性状
SmartGrain软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氮离子束小麦诱变群体氮素利用和籽粒品质的变化
被引量:
3
2
作者
樊继伟
郭明明
+7 位作者
王康君
孙中伟
张广旭
李强
李筠
章跃树
代丹丹
陈凤
《北方农业学报》
2020年第3期47-54,共8页
【目的】探明氮离子束注入后,小麦诱变群体(M1代群体)氮素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变化趋势,为小麦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品种连麦7号和烟农19为供试材料,通过注入不同剂量氮离子束(0、2×10^16、3×10^16、4×10^1...
【目的】探明氮离子束注入后,小麦诱变群体(M1代群体)氮素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变化趋势,为小麦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品种连麦7号和烟农19为供试材料,通过注入不同剂量氮离子束(0、2×10^16、3×10^16、4×10^16N+/cm^2),分析不同小麦品种诱变群体氮素利用、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加工品质的变化趋势。【结果】连麦7号和烟农19小麦品种进行氮离子束注入后,诱变群体籽粒氮素积累、氮收获指数、氮素利用效率、氮素生产效率、产量、蛋白质含量及加工品质较对照均有所降低,且随注入剂量的增加,诱变群体产量和品质的负效应不断增大。2个小麦品种处理群体的氮素积累和籽粒产量在注入剂量超过2×10^16N+/cm^2条件下显著下降,蛋白质含量及加工品质在剂量超过3×10^16N+/cm^2时下降较为显著。同时,在高剂量条件下,连麦7号诱变群体氮素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下降幅度较烟农19诱变群体小,在氮素积累和籽粒品质方面连麦7号诱变群体下降较为显著。【结论】氮离子束注入引起小麦籽粒产量、氮素利用及品质下降,且注入剂量越大,对小麦的损伤越显著;氮离子束诱变群体中,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损伤表现为烟农19大于连麦7号,但氮素积累及加工品质方面连麦7号诱变群体下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离子束
注入剂量
小麦
诱变群体
氮素利用
籽粒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秋水仙素处理澳洲坚果种子后的苗期诱变效应
被引量:
2
3
作者
孔广红
贺熙勇
+1 位作者
倪书邦
柳觐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6-191,共6页
为探讨秋水仙素对不同澳洲坚果品种萌动种子的诱变效应,将4个澳洲坚果品种'云澳57''云澳51''云澳41'和'云澳58'的种子经催芽裂壳后,用不同质量浓度(0.1%、0.2%、0.3%)秋水仙素浸泡,进行不同时间(48、7...
为探讨秋水仙素对不同澳洲坚果品种萌动种子的诱变效应,将4个澳洲坚果品种'云澳57''云澳51''云澳41'和'云澳58'的种子经催芽裂壳后,用不同质量浓度(0.1%、0.2%、0.3%)秋水仙素浸泡,进行不同时间(48、72h)的诱导处理,以种子萌发生长成的苗木(诱变苗)为研究对象,研究秋水仙素对不同澳洲坚果品种诱变群体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秋水仙素增大诱变群体地径的变异系数,增大诱变群体内地径的极差,使品种间及品种内的变异更加丰富;通过对不同澳洲坚果品种试验苗开花植株比例和结实植株比例的比较,从诱变苗木中筛选出4株性状优良的突变单株,对照中未筛选出优良突变单株;不同品种对秋水仙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秋水仙素
诱变群体
诱变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SmartGrain软件的小麦NaN_3诱变群体籽粒性状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娜
李明飞
王超杰
杨佳秀
李倩倩
许喜棠
王怡
王成社
谢彦周
机构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22-1228,共7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AA1012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1139)
+2 种基金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项目(2014KTZB02-01-0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阳小麦试验示范站建设项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唐仲英育种基金项目
文摘
为了解小麦NaN3诱变后代籽粒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利用高通量表型分析软件SmartGrain对小麦新品种陕农33NaN3诱变群体(M3)籽粒性状进行测量,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M3代籽粒性状变异系数表现为千粒重>密度因子>表面积>长宽比>粒宽>圆度>周长>粒长,诱变群体籽粒性状均值除长宽比外均较陕农33不同程度下降。千粒重与籽粒表面积、周长、粒长、粒宽、圆度、密度因子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经通径分析,7个籽粒性状对千粒重直接贡献表现为密度因子>粒宽>表面积>周长>长宽比>圆度>粒长,其中,密度因子、粒宽和表面积对千粒重有较大的正效应。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2个主成分(籽粒大小和籽粒形状)累计贡献率达到94.10%,说明2个主成分已经覆盖诱变群体所有籽粒性状的主要变异信息。
关键词
小麦
诱变群体
籽粒性状
SmartGrain软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主成分分析
Keywords
Mutagenized population; Grain traits; SmartGrain Software; Correlation analysis; Path a- nalysi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35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氮离子束小麦诱变群体氮素利用和籽粒品质的变化
被引量:
3
2
作者
樊继伟
郭明明
王康君
孙中伟
张广旭
李强
李筠
章跃树
代丹丹
陈凤
机构
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
出处
《北方农业学报》
2020年第3期47-54,共8页
基金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18)1001]
江苏省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JATS[2019]157)
连云港市财政局专项资金项目(QNJJ1914)。
文摘
【目的】探明氮离子束注入后,小麦诱变群体(M1代群体)氮素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变化趋势,为小麦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品种连麦7号和烟农19为供试材料,通过注入不同剂量氮离子束(0、2×10^16、3×10^16、4×10^16N+/cm^2),分析不同小麦品种诱变群体氮素利用、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加工品质的变化趋势。【结果】连麦7号和烟农19小麦品种进行氮离子束注入后,诱变群体籽粒氮素积累、氮收获指数、氮素利用效率、氮素生产效率、产量、蛋白质含量及加工品质较对照均有所降低,且随注入剂量的增加,诱变群体产量和品质的负效应不断增大。2个小麦品种处理群体的氮素积累和籽粒产量在注入剂量超过2×10^16N+/cm^2条件下显著下降,蛋白质含量及加工品质在剂量超过3×10^16N+/cm^2时下降较为显著。同时,在高剂量条件下,连麦7号诱变群体氮素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下降幅度较烟农19诱变群体小,在氮素积累和籽粒品质方面连麦7号诱变群体下降较为显著。【结论】氮离子束注入引起小麦籽粒产量、氮素利用及品质下降,且注入剂量越大,对小麦的损伤越显著;氮离子束诱变群体中,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损伤表现为烟农19大于连麦7号,但氮素积累及加工品质方面连麦7号诱变群体下降较为显著。
关键词
氮离子束
注入剂量
小麦
诱变群体
氮素利用
籽粒品质
Keywords
N^+ion beam
Implantation dose
Wheat mutation population
Nitrogen utilization
Grain quality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秋水仙素处理澳洲坚果种子后的苗期诱变效应
被引量:
2
3
作者
孔广红
贺熙勇
倪书邦
柳觐
机构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出处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6-19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215)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RF2018/RF2019)
文摘
为探讨秋水仙素对不同澳洲坚果品种萌动种子的诱变效应,将4个澳洲坚果品种'云澳57''云澳51''云澳41'和'云澳58'的种子经催芽裂壳后,用不同质量浓度(0.1%、0.2%、0.3%)秋水仙素浸泡,进行不同时间(48、72h)的诱导处理,以种子萌发生长成的苗木(诱变苗)为研究对象,研究秋水仙素对不同澳洲坚果品种诱变群体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秋水仙素增大诱变群体地径的变异系数,增大诱变群体内地径的极差,使品种间及品种内的变异更加丰富;通过对不同澳洲坚果品种试验苗开花植株比例和结实植株比例的比较,从诱变苗木中筛选出4株性状优良的突变单株,对照中未筛选出优良突变单株;不同品种对秋水仙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关键词
澳洲坚果
秋水仙素
诱变群体
诱变
效应
Keywords
Macadamia spp.
colchicine
mutation populations
mutagenic effect
分类号
S664.9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SmartGrain软件的小麦NaN_3诱变群体籽粒性状分析
王娜
李明飞
王超杰
杨佳秀
李倩倩
许喜棠
王怡
王成社
谢彦周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氮离子束小麦诱变群体氮素利用和籽粒品质的变化
樊继伟
郭明明
王康君
孙中伟
张广旭
李强
李筠
章跃树
代丹丹
陈凤
《北方农业学报》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秋水仙素处理澳洲坚果种子后的苗期诱变效应
孔广红
贺熙勇
倪书邦
柳觐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