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诱发肌电图对椎弓根螺钉植入的术中监测 被引量:3
1
作者 山卫东 龚耀成 +3 位作者 梁裕 汪柳锵 张云海 吴文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 :探讨通过术中诱发肌电图监测来减少椎弓根螺钉植入并发症发生的可行性。方法 :11只新西兰兔 48个椎弓根钉术中监测 ,验证该技术的可靠性。临床 12例患者 6 2个椎弓根螺钉术中监测。术后CT扫描观察螺钉位置。结果 :动物实验发现钢... 目的 :探讨通过术中诱发肌电图监测来减少椎弓根螺钉植入并发症发生的可行性。方法 :11只新西兰兔 48个椎弓根钉术中监测 ,验证该技术的可靠性。临床 12例患者 6 2个椎弓根螺钉术中监测。术后CT扫描观察螺钉位置。结果 :动物实验发现钢针完全在椎弓根内时的刺激阈值明显高于椎弓根破裂时。临床监测螺钉位置正常 5 8个 ,异常 4个 ;位置正常的螺钉阈值均明显高于基准阈值 ,异常者与基准阈值无差异。结论 :电诱发肌电图监测能及时发现螺钉位置异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 椎弓根螺钉 术中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诱发神经肌肉电刺激在偏瘫康复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郑萍 纪树荣 +1 位作者 张勃 韩旭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10-711,共2页
目的:观察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在改善早期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和促进功能恢复方面的临床疗效;与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相比,二者的疗效是否有明显的区别。方法:选发病4周内的不能主动完成腕背伸运动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其中对照A... 目的:观察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在改善早期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和促进功能恢复方面的临床疗效;与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相比,二者的疗效是否有明显的区别。方法:选发病4周内的不能主动完成腕背伸运动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其中对照A组30例,为常规康复治疗组;对照B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次数:1次/日,5次/周,15次为一疗程。测定上述患者肌肉静态及收缩时肌电值、肌力(MMT法)应用简式Fugl-Meyer功能评价表、Barthel指数评分表对患者患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动作能力进行评测,在疗程开始与结束时分别予以记录。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肉静态及收缩时肌电值、肌力及应用Fugl-Meyer评价表、Barthel指数评分表进行评分的分值均有显著性提高,治疗组与对照1,2组疗效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是一种有效的临床康复治疗方法,可以用于偏瘫患者上肢瘫痪的肌肉的功能治疗,其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方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的神经刺激 偏瘫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诱发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 被引量:15
3
作者 郑萍 盛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肌电诱发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改善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发病4周内、不能主动完成腕背伸运动,且患侧腕背伸时所测收缩肌电值=基础肌电值的患者60例,分为2组:对照组(n=30)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组(n... 目的观察肌电诱发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改善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发病4周内、不能主动完成腕背伸运动,且患侧腕背伸时所测收缩肌电值=基础肌电值的患者60例,分为2组:对照组(n=30)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组(n=30)应用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静态及收缩时肌电值,应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Barthel指数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肌肉静态及收缩时肌电值、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00),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多(P<0.05)。结论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即使于发病早期,未检测到肌肉收缩肌电值变化的情况下也可以用于偏瘫患者上肢瘫痪肌肉的功能治疗,其疗效优于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的神经刺激 脑卒中 偏瘫 运动功能 上肢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术后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与最大舒适阈值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曹卫 郑文雯 +4 位作者 王节 张琨龄 杨克林 邱建新 夏正毅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电诱发镫骨肌反射(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ESR)及阈值(electrically evokedstapedius reflex threshold,ESRT)与人工耳蜗心理物理量测试中最大舒服级(Most Comfortable Level,M级)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低龄儿童、... 目的探讨电诱发镫骨肌反射(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ESR)及阈值(electrically evokedstapedius reflex threshold,ESRT)与人工耳蜗心理物理量测试中最大舒服级(Most Comfortable Level,M级)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低龄儿童、不合作者或多重残疾的人工耳蜗植入者的M级设定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植入美国Advanced Bionics公司的HiRes90K人工耳蜗共20例语前聋患者,使用Fidelity120通道言语编码策略至少6个月时间,有一定交流能力,对声音的响度有辨别能力,年龄为3至13岁,平均年龄为6.5岁。选择3、7、11、15号电极施加电刺激,用心理物理方法测M级,并测量植入耳对侧耳的ESRT。对四个测试电极之间的ESRT进行方差分析,并对测试电极的ESRT与M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例受试者共70个电极引出ESR,引出率为87.5%;四个测试电极之间进行方差分析(F=0.072,df=3/66,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对获得的70个ES-RT与M级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r=0.91,t=0.000,P<0.01),有显著相关性。结论ESR可以协助判断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的M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诱发镫骨反射 心理物理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术后电诱发镫骨肌反射 被引量:3
5
作者 莫玲燕 陈雪清 +7 位作者 刘莎 刘博 王硕 孔颖 赵啸天 郑军 李永新 韩德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89-290,共2页
目的 探讨电诱发镫骨肌反射 (electricallyevokedstapediusreflex ,ESR)的特性及其反应阈 (electricallyevokedstapediusreflexthreshold ,ESRT)与心理物理测量之间的关系 ,从而为心理物理难测人群人工耳蜗言语处理器的参数设定提供参... 目的 探讨电诱发镫骨肌反射 (electricallyevokedstapediusreflex ,ESR)的特性及其反应阈 (electricallyevokedstapediusreflexthreshold ,ESRT)与心理物理测量之间的关系 ,从而为心理物理难测人群人工耳蜗言语处理器的参数设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开机至少 3个月以上 ,具有一定响度辨别经验及言语交流能力的人工耳蜗植入者13名 ,年龄为 6~ 39岁 ,平均 18岁。其中ClarionS系列 2名 ,CⅠ 9名 ,CⅡ 2名。用心理物理方法分别测试其T级(thresholdlevel)、M级 (mostcomforlable) ,然后测量ESRT ,对以上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ESR的引出率为 6 1.5 % ;耳蜗顶、中、底转各电极ESRT经秩和检验 ,χ2 =0 .5 19,df=2 ,P =0 .77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ESRT远远高于T级 ,而低于M级 ,平均位于T级和M级之间动态范围的 6 5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的镫骨反射 T级 M级 人工耳蜗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功能刺激的肌电闭环控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磊 罗致诚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18-122,107,共6页
采用同步置零的方法消除刺激脉冲的伪迹,提取被刺激肌肉的诱发肌电。选取肌电的平均绝对值(MAV)反应被刺激肌肉的状态信息并且作为刺激器的反馈参量。闭环控制由PD-PID选择算法与微机系统实现。通过对10例正常人和不同程度的偏瘫志愿者... 采用同步置零的方法消除刺激脉冲的伪迹,提取被刺激肌肉的诱发肌电。选取肌电的平均绝对值(MAV)反应被刺激肌肉的状态信息并且作为刺激器的反馈参量。闭环控制由PD-PID选择算法与微机系统实现。通过对10例正常人和不同程度的偏瘫志愿者,用此新方法及常规开环神经肌肉功能刺激,进行了初步对比评价,证明本方法的响应速度,频率响应,线性度和稳定性较开环有很大改善。基于本方法的可行性与本装置的简易性,值得进一步完善,使其对慢性偏瘫病人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肌电 闭环控制 偏瘫 F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术后电诱发镫骨肌反射、神经反应电位与舒适阈值对比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洪梦迪 王倩 +3 位作者 陈艾婷 李进 李佳楠 冀飞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1-797,共7页
目的研究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 thresholds,ESRT)、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 actionpotential,ECAP)阈值与主观最大舒适阈(most comfortable leve... 目的研究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 thresholds,ESRT)、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 actionpotential,ECAP)阈值与主观最大舒适阈(most comfortable level,M值)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2020年在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研究对象,42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43耳,年龄11~58岁,男22例,女20例,人工耳蜗植入体品牌型号分别澳大利亚Cochlear公司CI512型16例,奥地利MED-EL公司SONATAti100型或Mi10xx型23例,美国Advance Bionics公司HiRes90K型4例。通过人工耳蜗调机软件映射编程模块选择M值测量,获得各个电极通道主观最大舒适阈值。使用丹麦国际听力公司Titan听力测试平台中ESRT模块测得相同通道的植入耳同侧和对侧ESRT,再利用人工耳蜗调机软件ECAP测试模块测试相同通道ECAP阈值,分析三者间的相关性。结果42耳ESRT测试植入耳同侧ESRT引出率为71.43%,对侧ESRT测试引出率为97.54%。人工耳蜗植入耳对侧ESRT与主观M值高度相关(Cochlear公司r=0.48,P<0.001;MED-EL公司r=0.76,P<0.001;AB公司r=0.78,P<0.001)。植入耳同侧ESRT与主观M值相关性低。ECAP阈值与主观M值有显著的相关性(Cochlear r=0.78,P<0.001;MED-EL公司r=0.43,P<0.01;Advance Bionics公司r=0.78 P=0.07)。人工耳蜗植入侧对侧ESRT与ECAP阈值有显著相关性。Cochlear公司r=0.78,P<0.001;MED-EL公司r=0.44,P<0.05,Advance Bionics公司r=0.53,P=0.27)。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植入耳对侧ESRT测试所得结果与主观M值相关性高,临床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编程调试中ESRT可以用于对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最大舒适阈电刺激参数调整的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调机 诱发镫骨反射 刺激最大舒适阈 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皮神经肱肌肌支移位术的电生理研究
8
作者 胡韶楠 顾玉东 +3 位作者 陈亮 徐建光 张凯莉 朱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1-221,共1页
目的应用电生理技术研究肱肌肌支的神经根来源及探索肱肌肌支移位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10名臂丛损伤作健侧C7移位术的患者,术中暴露正常的臂丛神经,用Reporter四道程肌电诱发电位仪,刺激C5~T1神经根。在肱肌记录诱发电位并... 目的应用电生理技术研究肱肌肌支的神经根来源及探索肱肌肌支移位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10名臂丛损伤作健侧C7移位术的患者,术中暴露正常的臂丛神经,用Reporter四道程肌电诱发电位仪,刺激C5~T1神经根。在肱肌记录诱发电位并计算其潜伏期及波幅。对1例肩外展、屈肘功能正常而手部无功能的C7脊髓损伤患者。在右侧上肢行肌皮神经肱肌肌支移位术,术中将肱肌肌支移至骨间前神经,以恢复手指屈曲功能。结果10名行健侧C7移位者术中刺激C5~C7均记录到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而刺激C8T1则无CMAP出现。C5~7CMAP的潜伏期为[(6.32±1.50)ms。^x±s,下同]、(6.51±1.36)ms和(6.99±1.33)ms,波幅为(2.81±3.17)mV、(3.01±3.20)mV和(1.54±1.99)mV。其中以C6的波幅最大。提示C6支配肱肌的纤维数可能最多,但经统计学处理。各神经根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术后第2天检查屈肘功能正常,电生理检测肱二头肌为单纯相。术后1年半随访。术侧拇示指出现屈曲动作。结论肱肌同时接受来自C5-7,神经纤维的支配 ,该肌支移位至C8T1为主支配的正中神经是可行及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7移位术 皮神经 生理研究 诱发位仪 脊髓损伤患者 经统计学处理 肉动作 功能正常 生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感受性刺激增强肢体骨骼肌运动能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敏芝 黄民 +1 位作者 宋洪臣 刘世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97-99,共3页
22次家兔实验证明,电刺激坐骨神经可使肱二头肌的自发放电增多,由刺激大脑皮层运动区诱发的肌电反应持续时间延长。表明本体感受性刺激对不同脊髓节段的骨骼肌的兴奋性和主动运动均有易化作用。对本体感受性刺激的易化作用的机制进... 22次家兔实验证明,电刺激坐骨神经可使肱二头肌的自发放电增多,由刺激大脑皮层运动区诱发的肌电反应持续时间延长。表明本体感受性刺激对不同脊髓节段的骨骼肌的兴奋性和主动运动均有易化作用。对本体感受性刺激的易化作用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受性 刺激 诱发肌电 骨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者EABR、NRT与ESR检测 被引量:24
10
作者 张道行 张岩昆 +1 位作者 田昊 王亮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客观检测方法评价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听觉传导功能并指导术后调试的可行性。方法对39名人工耳蜗植入者分别选取第3、10、20电极,进行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 allyevok edaudito rybrainstem responses,EABR)、神经... 目的探讨应用客观检测方法评价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听觉传导功能并指导术后调试的可行性。方法对39名人工耳蜗植入者分别选取第3、10、20电极,进行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 allyevok edaudito rybrainstem responses,EABR)、神经反应遥测(neuralresponset elemetry,NRT)、电刺激镫骨肌反射(electricall yevokedstap ediusresponses,ESR)检测及主观心理物理测试,测定EABR、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evokedcompoundactionpotentials,ECAP)、ESR阈值、主观阈值(T-levels)和主观最大舒适强度(C-levels),分别对EABR、ECAP阈值与主观阈值,ESR阈值与主观最大舒适强度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EABR平均阈值分别为158.63±10.86、159.71±11.17、152.92±10.82电流级(currentlevel,CL);ECAP平均阈值分别为188.71±15.19、194.61±10.21、185.07±11.52CL;ESR平均阈值分别为210.10±16.16、209.81±14.24、204.55±12.90CL。EABR阈值与主观阈值间、ESR阈值与最大舒适强度间显著相关(P<0.01);ECAP阈值与主观阈值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EABR是判断人工耳蜗植入者听觉传导功能的有效客观方法;EABR和ESR阈值的测定可协助判断人工耳蜗植入者的主观阈值和最大舒适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神经反应遥测 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 诱发镫骨反射 主观心理物理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调试及效果评估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江波 陶宝鸿 +2 位作者 蔡志毅 郑皓 丁巍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60-1162,共3页
目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儿童调试方法探讨及效果评估。方法在对6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进行为期2年的调试过程中,应用主观心理物理测试和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ESRT)、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等客观检测方法进... 目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儿童调试方法探讨及效果评估。方法在对6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进行为期2年的调试过程中,应用主观心理物理测试和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ESRT)、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等客观检测方法进行调试。结果 6例患者均获得较满意的结果。结论我们可应用ECAP、ESRT、EABR等客观检测方法对儿童人工耳蜗术后进行调试,结合主观心理物理测试,获得较为准确的客观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调试 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诱发复合动作 诱发镫骨反射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人工耳蜗与助听器双模干预的调试与客观评估 被引量:6
12
作者 晏小惠 周梦莹 +2 位作者 赵燕 史文迪 王永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2-276,共5页
双耳双模式干预优势已经广泛的被听障患者接受,不过目前针对于婴幼儿如何匹配与调试助听器和耳蜗,才能让双耳双模式优势最大化还没有标准,因此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外有关论文,并总结临床经验,整理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 双耳双模式干预优势已经广泛的被听障患者接受,不过目前针对于婴幼儿如何匹配与调试助听器和耳蜗,才能让双耳双模式优势最大化还没有标准,因此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外有关论文,并总结临床经验,整理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电诱发镫骨肌反应阈值(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 threshold,ESRT)、真耳分析、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客观测试方法,并将其运用于助听器与人工耳蜗的联动技术进展,以期为双耳双模式匹配调试提供参考,为助听后效果评估提供依据,进一步补充并推动了相关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耳双模式 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诱发镫骨反应阈值 皮层听觉诱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儿童1000 Hz探测音ESR测试刺激持续时间的研究
13
作者 郭浩伟 危艳萍 +2 位作者 林碧玉 李燕萍 陈婷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2-525,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1000 Hz探测音电诱发镫骨肌反射(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ESR)测试中刺激持续时间的最佳设置,及其阈值(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 threshold,ESRT)与最大舒适阈值(most comfortable ...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1000 Hz探测音电诱发镫骨肌反射(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ESR)测试中刺激持续时间的最佳设置,及其阈值(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 threshold,ESRT)与最大舒适阈值(most comfortable level,MCL值)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植入MED-EL SonataTi100型人工耳蜗的患儿21例(年龄2~11岁,平均7.80±2.21岁,人工耳蜗至少使用一年且效果良好)。对17例受试者进行刺激持续时间分别为300、500、800和1000 ms的1000 Hz探测音ESR测试,对其余4例受试者进行500 ms刺激持续时间的ESR测试,测试电极为2、6、11号电极,获取相应的ESRT,并记录相应电极的MCL值。对三个电极四种刺激持续时间的ESRT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500 ms刺激持续时间的ESRT和MCL值进行相关性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21例受试者500 ms刺激持续时间的ESR总引出率为90.48%(57/63)。17例受试者每个电极300 ms刺激持续时间的ESRT均显著高于500、800和1000 ms刺激持续时间的ESRT(P<0.05);而每个电极500、800及1000 ms刺激持续时间的ESRT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每种刺激持续时间的三个电极之间的ES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号电极的ESRT最大,6号次之,2号最小。500 ms刺激持续时间的三个电极的ESRT与MCL值均显著相关(P<0.01)。结论人工耳蜗植入儿童1000 Hz探测音ESR测试中推荐使用≥500 ms的刺激持续时间,其阈值可指导MCL值的调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镫骨反射 刺激持续时间 最大舒适阈值 人工耳蜗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耳科学杂志2008年第6卷主题词索引
14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480-486,共7页
关键词 耳蜗 韩东一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豚鼠耳蜗 耳蜗植入 庆大霉素耳毒性 听神经病 分泌性中耳炎 孔维佳 儿童外耳道胆脂瘤 普通话儿童 戴朴 外毛细胞 诱发镫骨反射 感音神经性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