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意对人体大脑听觉诱发电位晚成分的影响
1
作者 魏景汉 汤慈美 《心理学报》 1982年第2期246-252,共7页
本工作在尽量减少其它对注意过程可能发生影响的心理因素的实验条件下,于同一组被试同时研究了选择性注意与实验次序对人体大脑听觉诱发电位晚成份的影响。观察到:选择性注意使N_1波与P_2波潜伏期延长,波幅增高;P_3波波幅增高。先试组N_... 本工作在尽量减少其它对注意过程可能发生影响的心理因素的实验条件下,于同一组被试同时研究了选择性注意与实验次序对人体大脑听觉诱发电位晚成份的影响。观察到:选择性注意使N_1波与P_2波潜伏期延长,波幅增高;P_3波波幅增高。先试组N_1波潜伏期延长,波幅增高;P_2、N_2、P_3波波幅增高。实验中观察到一些不符合刺激强度规律的现象。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注意 实验方法 听觉诱发电位 选择性注意 波幅 诱发电位晚成分 大脑 潜伏期延长 实验条件 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与心理活动相关的脑电波
2
作者 魏景汉 郑连兴 《心理学报》 1986年第3期295-302,共8页
对14名青年进行了普通的CNV实验和无运动CNV实验。发现了一种与心理负荷解脱伴随出现的脑电波——解脱波EML。EML波不同于普通CNV后形成的Ⅴ波,不含诱发电位外源性成分和运动成分,代表心理负荷的解脱,纯属一种只与心理活动相关的脑电波... 对14名青年进行了普通的CNV实验和无运动CNV实验。发现了一种与心理负荷解脱伴随出现的脑电波——解脱波EML。EML波不同于普通CNV后形成的Ⅴ波,不含诱发电位外源性成分和运动成分,代表心理负荷的解脱,纯属一种只与心理活动相关的脑电波。目前尚无理由将EML波视为LPC(LatePositive ComPlex)的一员。提出CNV心理因素的性质,可能是在完成同种任务时由期待、意动、动机、朝向和觉醒等多种心理因素综合构成的心理负荷加重。本工作采取了离线式排除伪迹程序,在数据处理上做出了总平均图(Grand Average Reco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L 实验结果 心理因素 脑电波 运动反应 心理负荷 伪迹 潜伏期 诱发电位晚成分 心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