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超精密蜗轮副加工的误差诱导重塑与精准抵消新工艺 被引量:2
1
作者 彭东林 周启武 +3 位作者 郑永 杨继森 张天恒 王阳阳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326-2330,共5页
提出了将智能全微机化传动误差检测仪器(iFMT仪器)以仪器单元的形式嵌入蜗轮母机各环节,再采用动态检测技术贯穿精密蜗轮副形成全过程的全新工艺。在iFMT仪器的实时监测下,实现了各环节独自精度的提高,尤其是通过诱导相关误差的改变来... 提出了将智能全微机化传动误差检测仪器(iFMT仪器)以仪器单元的形式嵌入蜗轮母机各环节,再采用动态检测技术贯穿精密蜗轮副形成全过程的全新工艺。在iFMT仪器的实时监测下,实现了各环节独自精度的提高,尤其是通过诱导相关误差的改变来抵消其原始误差,从而显著降低对高端加工装备和个人特殊技能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蜗轮与蜗杆及刀具的成套性、测试仪器与辅助测试装置的成套性、尤其是测试技术与加工工艺的成套性,可保证所提新工艺能任意复制、放大或移植到其他相类似的应用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蜗轮副 新工艺 误差诱导 误差抵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体船阻力计算的改进方法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康 黄德波 李云波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6-131,共6页
为了提高三体船的阻力计算精度,采用CFD技术分析了网格、湍流模型、对流项离散格式等3个因素对三体船阻力性能计算的影响,探讨了开展网格收敛研究、运用网格自适应技术、选取适用的湍流模型及对流项离散格式等措施来改进三体船阻力性能... 为了提高三体船的阻力计算精度,采用CFD技术分析了网格、湍流模型、对流项离散格式等3个因素对三体船阻力性能计算的影响,探讨了开展网格收敛研究、运用网格自适应技术、选取适用的湍流模型及对流项离散格式等措施来改进三体船阻力性能预报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分别从网格、湍流模型及对流项离散格式等角度改进三体船阻力性能预报的难度极大,并且收效不明显.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模拟误差无法完全避免,基于各因素导致的误差及偏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相互抵消的想法提出一种改进三体船模型阻力性能预报的方法,计算结果及验证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改进三体船模型的阻力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体船阻力计算 网格生成 湍流模型 对流项离散格式 误差抵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外信息转移图的多输入多输出迭代接收机分析
3
作者 林文峰 何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4-648,共5页
在不同的相关系数下,比较了软干扰抵消-最小均方误差(SIC-MMSE)检测器的外信息转移(EXIT)图.分析信道相关系数对迭代接收机收敛特性的影响,确定不同相关系数的迭代接收机工作所需信噪比门限.仿真结果表明,信道的相关系数越大,SIC-MMSE... 在不同的相关系数下,比较了软干扰抵消-最小均方误差(SIC-MMSE)检测器的外信息转移(EXIT)图.分析信道相关系数对迭代接收机收敛特性的影响,确定不同相关系数的迭代接收机工作所需信噪比门限.仿真结果表明,信道的相关系数越大,SIC-MMSE检测器工作所需的信噪比门限就越大;通过比较相关信道和非相关信道的系统误码率性能,在误码率为10-4时,相关系数ρ=0.5时的信道有2 dB的性能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信道相关系数 外信息转移图 软干扰抵消-最小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