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6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倾角远距离航空成像的修正系统误差定位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彬 丁亚林 +2 位作者 修吉宏 李军 乔川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65-1274,共10页
针对目前对地目标定位算法在大倾角远距离航空成像应用时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修正系统误差定位方法。对大倾角远距离航空成像系统的系统误差进行分析与建模,给出了包含系统误差修正模型的对地目标定位算法,并针对残余误差的... 针对目前对地目标定位算法在大倾角远距离航空成像应用时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修正系统误差定位方法。对大倾角远距离航空成像系统的系统误差进行分析与建模,给出了包含系统误差修正模型的对地目标定位算法,并针对残余误差的获取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一种依据地面控制点估计残留误差参数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依据地面控制点估计残留误差参数,可将残留误差降为1/10。飞行试验数据验证,在进行大倾角远距离航空成像目标定位时,通过修正系统误差可将定位误差平均值从401 m缩小到97 m。修正系统误差定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在大倾角远距离航空成像应用时对地目标定位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相机 目标定位 误差修正 定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高精度惯性摩擦焊机移动夹具定位误差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宝玉 李焕震 +2 位作者 张刚 余卓成 关英俊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44,254,共8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的高精度焊接质量需求,设计了一种新型重型高精度惯性摩擦焊机移动夹具的夹紧机构,对移动夹具进行定位误差分析。建立一种移动夹具定位元件公差与焊件位姿误差映射关系的理论模型,在忽略其他影响因素(如机床误差... 针对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的高精度焊接质量需求,设计了一种新型重型高精度惯性摩擦焊机移动夹具的夹紧机构,对移动夹具进行定位误差分析。建立一种移动夹具定位元件公差与焊件位姿误差映射关系的理论模型,在忽略其他影响因素(如机床误差、焊件的定位基准面误差、夹紧力和热变形引起的误差等)对焊件焊接精度影响的情况下,利用该误差理论模型,根据某型转子要求的焊接精度,通过误差理论模型计算得到移动夹具夹紧机构定位元件的尺寸公差范围,再根据该尺寸公差范围设计移动夹具夹紧机构并夹装焊件,从而完成焊接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同轴度误差、平行度误差和轴向缩短量误差三项误差中的最大误差分别为∅0.04 mm、0.02 mm和0.12 mm,各项误差检测结果均达到所要求的焊接精度(同轴度误差:∅0.06 mm;平行度误差:0.04/300 mm;轴向缩短量误差:±0.2 mm),证明计算得到的各定位元件的公差范围合理,所建立的误差理论模型对重型惯性摩擦焊机设计中移动夹具定位元件的公差分配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夹具 定位误差 误差映射 焊接精度 公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置信椭圆的双基地声呐定位误差统计方法
3
作者 刘海燕 姜大伟 +1 位作者 王彬 丁烽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01-1608,共8页
为了解决双基地声呐系统定位误差的存在严重制约性能提升问题,本文研究其误差统计特性,利用蒙特卡罗方法验证了基于误差函数的置信椭圆是一种有效的误差分析方法,并仿真分析时延误差、接收阵测向误差以及收发节点位置误差等主要误差源... 为了解决双基地声呐系统定位误差的存在严重制约性能提升问题,本文研究其误差统计特性,利用蒙特卡罗方法验证了基于误差函数的置信椭圆是一种有效的误差分析方法,并仿真分析时延误差、接收阵测向误差以及收发节点位置误差等主要误差源对多基地定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时延和测向误差对定位精度影响显著,收发节点位置误差影响较小;分置距离超出特定阈值时定位误差显著增加,目标靠近发射节点特定接收角度时误差较大。本文分析结果可为系统定位精度分析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声呐系统 定位误差 置信椭圆 误差函数法 蒙特卡罗法 时延误差 测向误差 收发节点位置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位、速度双误差的物流无人机碰撞概率分析
4
作者 靳慧斌 刘希 +1 位作者 黄俊 陈怿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4-70,共7页
物流无人机(UAV)批量运行会存在一定的碰撞风险,为量化UAV之间在空中的碰撞概率,针对物流UAV空中运行阶段开展建模分析其碰撞风险。基于冲突区域理论,建立定位、速度双误差的UAV碰撞概率模型,分析不同夹角情况下物流UAV碰撞概率变化情... 物流无人机(UAV)批量运行会存在一定的碰撞风险,为量化UAV之间在空中的碰撞概率,针对物流UAV空中运行阶段开展建模分析其碰撞风险。基于冲突区域理论,建立定位、速度双误差的UAV碰撞概率模型,分析不同夹角情况下物流UAV碰撞概率变化情况。分析识别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官网中关于民用小型UAV的事故/事件数据中的关键风险因素。结合2万飞行小时的物流UAV故障数据建立UAV安全飞行间隔模型,给出可接受安全水平下的最短飞行间隔。探究在给定飞行间隔前提下不同航迹角以及不同风向对UAV之间碰撞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物流UAV之间最短安全间隔大于90.71 m时,所有飞行场景下UAV的风险水平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当航迹角为30、60、90°时,碰撞概率随风向变化的波动范围较小,其中,航迹夹角为90°时最稳定。而当夹角为140°时,碰撞概率的波动范围较大,UAV安全飞行对环境因素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误差 速度误差 物流无人机(UAV) 碰撞概率 冲突区域 航迹夹角 飞行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移动工作台定位精度预测的建模、仿真及实验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洪涛 秦鹏飞 +3 位作者 李莉 刘柄瑶 金磊 姜西祥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1-361,共11页
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数控机床移动工作台会出现部件磨损、失效等现象,进而导致工作台定位精度降低。为了精确预测移动工作台的精度损失,以数控机床移动工作台为研究对象,在考虑载荷、运动速度、温度和运行时间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 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数控机床移动工作台会出现部件磨损、失效等现象,进而导致工作台定位精度降低。为了精确预测移动工作台的精度损失,以数控机床移动工作台为研究对象,在考虑载荷、运动速度、温度和运行时间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作台的定位误差预测模型,对工作台定位误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理论计算、仿真分析及实验验证。首先,在分析滚动直线导轨副的摩擦磨损机理和负载作用下产生的表面接触变形的基础上,建立了导轨副表面滚珠与滚道在接触载荷作用下的磨损模型,以及滚珠丝杆在电机扭矩、轴向力和温度作用下产生的扭转变形、螺距变化及热膨胀误差模型,还建立了工作台随使用时间变化的定位误差预测模型(因导轨副磨损与滚珠丝杆变形均会使工作台产生定位误差,两部分误差之和为定位精度损失预测模型);然后,开展了不同负载、运动速度、温度等因素影响下的理论计算与仿真分析;最后,在一组特定负载、速度、温度的条件下,进行了定位误差的测量实验,验证了上述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因素影响作用下,仿真结果、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相比,其总体的变化趋势趋于一致,且经拟合对比分析,定位误差的仿真、实验与理论之间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5.9%。该误差预测模型能够有效预测工作台的定位误差,为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预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工作台运行时间 定位精度损失 定位误差模型 导轨副磨损模型 滚珠丝杆变形 热膨胀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导引头信息对无源时差定位系统的目标高度精度的影响
6
作者 王超锋 刘长江 +1 位作者 杨勇 张弛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0,共6页
无源时差定位系统能够对空中/地面/海面辐射源进行侦收定位,具有抗干扰、反侦察、防反辐射导弹和反隐身等潜在优势,由于多站在地面布站时,高度基线比较短,导致时差定位高度误差较大,降低目标指示信息的准确性,影响目标的打击效果。针对... 无源时差定位系统能够对空中/地面/海面辐射源进行侦收定位,具有抗干扰、反侦察、防反辐射导弹和反隐身等潜在优势,由于多站在地面布站时,高度基线比较短,导致时差定位高度误差较大,降低目标指示信息的准确性,影响目标的打击效果。针对地面布站的时差定位系统目标高度定位精度较差的问题,采用了基于反辐射导弹上的被动导引头的测角信息和无源时差联合定位方法,在理论上详细推导了目标高度定位误差,仿真分析了导引头位置、角度测量精度对目标高度精度的影响。最后,基于仿真实验的结果,给出一些应用性的实验结论和建议,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工程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导引头 反辐射导弹 无源定位 定位误差 联合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移动机器人抓取过程的视觉定位策略研究
7
作者 段悦 陈强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3-70,共8页
为了提高移动机器人远距离抓取物体的视觉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单目机器视觉和高斯过程回归的高精度定位策略。将标记的目标物放置在视场内的固定位置,采用校准板上的定位标记目标代替目标对象识别的方法,解决了目标物尺寸受限的问题... 为了提高移动机器人远距离抓取物体的视觉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单目机器视觉和高斯过程回归的高精度定位策略。将标记的目标物放置在视场内的固定位置,采用校准板上的定位标记目标代替目标对象识别的方法,解决了目标物尺寸受限的问题。利用单目视觉解决了大目校准位误差放大的不对中问题,构建了机器人相对坐标系的位移与图像坐标系的对应关系。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曲面拟合方法,建立视觉定位误差的补偿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机器人的定位误差进行了有效的补偿和修正。最后通过移动机器人实验,验证所提控制策略定位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误差补偿模型,定位误差从-0.90~0.80 mm减小到-0.10~0.20 mm,角度误差从-0.060°~0.060°减小到-0.015°~0.015°,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提升机器人的视觉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定位 单目视觉 高斯过程回归 定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测向系统的测向误差及其定位误差计算方法
8
作者 黄凯 尤明懿 +1 位作者 陆安南 楼财义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88-1497,共10页
针对星载测向系统可通过单次测向实现对地面/海面辐射源瞬时定位的特点,基于星载测向系统的定位模型,推导任意二维阵型的相位干涉仪测向误差表达式。分别从方位角与俯仰角以及空间夹角详细推导了单星测向定位误差公式,并结合球面约束推... 针对星载测向系统可通过单次测向实现对地面/海面辐射源瞬时定位的特点,基于星载测向系统的定位模型,推导任意二维阵型的相位干涉仪测向误差表达式。分别从方位角与俯仰角以及空间夹角详细推导了单星测向定位误差公式,并结合球面约束推导单星直接定位的误差表达式。数值仿真表明,基于测向角度的定位误差计算方法结果逼近理论误差值,从而可基于任意二维测向阵型,快速评估卫星观测区域内的测向误差及其定位误差,而单星直接定位相较于测向定位,定位误差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测向系统 测向误差 定位误差 单星直接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冲击波引起的声定位误差
9
作者 张梁栋 蒋海燕 +1 位作者 姬建荣 苏健军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45,共9页
动态炸点定位是毁伤评估的重要内容,爆炸声波由冲击波衰减产生,冲击波为超声速且有一定影响范围,因此炸点声定位的精度会受到爆炸冲击波的影响。为探究炸点定位过程中爆炸冲击波段对声定位结果的影响,基于爆炸冲击波压力衰减规律,构建... 动态炸点定位是毁伤评估的重要内容,爆炸声波由冲击波衰减产生,冲击波为超声速且有一定影响范围,因此炸点声定位的精度会受到爆炸冲击波的影响。为探究炸点定位过程中爆炸冲击波段对声定位结果的影响,基于爆炸冲击波压力衰减规律,构建了冲击波衰减为声波的波至时间-距离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基于时间到达差的定位方法中。以典型的布设方式为例,预设炸点和声传感器基阵位置,计算得到相应的波至时间。基于时间到达差(TDOA)的定位方式反演得到炸点相对于声传感器基阵的位置,比较反演位置与预设位置得到炸点的声定位误差。进一步通过调整预设的炸点位置以及装药质量,分析爆炸冲击波对声定位误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装药质量和爆心距离是影响定位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随比例距离增大,冲击波引起的定位误差呈现减小趋势,当比例距离大于18.45时,相对距离误差可降至1%以下。以期为炸点声定位的系统误差修正提供参考,提高炸点声定位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衰减 波至时间 时间距离模型 定位 炸点定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空间位置差异的机床直线轴定位误差快速辨识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传进 姚思涵 高卫国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152,共5页
机床直线轴在空间不同位置处的定位误差难以全面快速测量,而机床加工过程中工件安装位置各异,单一位置的定位误差测量结果难以全面客观反映机床直线轴和工作空间的真实精度;同时,空间体对角线误差测量需长时间的光路调整,亦大幅降低了... 机床直线轴在空间不同位置处的定位误差难以全面快速测量,而机床加工过程中工件安装位置各异,单一位置的定位误差测量结果难以全面客观反映机床直线轴和工作空间的真实精度;同时,空间体对角线误差测量需长时间的光路调整,亦大幅降低了测量效率。为此,本文提出考虑空间位置差异的机床直线轴定位误差及空间体对角线误差快速辨识方法。该方法基于多站分时测量原理,采用激光跟踪干涉仪测量三轴机床的空间误差,根据空间误差差异辨识不同位置处的直线轴定位误差;同时,通过测量点与初始点理论距离与真实距离偏差计算空间体对角线误差,进而全面评估机床空间精度。相较于传统测量方法,该方法可快速辨识不同空间位置处的直线轴定位误差和工作空间体对角线误差,为机床直线轴和空间精度的快速测量和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轴 定位误差 位置差异 误差辨识 激光跟踪干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多列车虚拟编组控制系统的列车定位误差估计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莹 温博为 王志卓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0-275,共6页
[目的]虚拟编组技术对列车定位精度和准确性的要求极高,传统定位技术手段难以满足虚拟编组SIL4(安全完整性等级为4级)的安全需求,因此有必要对定位算法进一步研究,估算出更加精确的定位误差包络,缩短虚拟编组追车距离,提高编组安全性。... [目的]虚拟编组技术对列车定位精度和准确性的要求极高,传统定位技术手段难以满足虚拟编组SIL4(安全完整性等级为4级)的安全需求,因此有必要对定位算法进一步研究,估算出更加精确的定位误差包络,缩短虚拟编组追车距离,提高编组安全性。[方法]基于传统列车定位技术,将定位过程拆分为列车测速、测距与初始定位3个部分,基于定位过程各部分中所存在的误差因素,提出一种新的列车定位误差包络计算方法,采用数理推导的方式,分别对各类误差因素进行推导计算,得到定位过程各部分的上下界包络。[结果及结论]所提方法充分考虑了列车测速、测距与初始定位中的误差因素,使得定位误差上下界包络更加精确,降低传统定位误差计算的保守性,同时所提方法能够满足SIL4要求,满足虚拟编组控制系统在近距离追车场景下的安全需求,并进一步缩短追车距离,提高运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列车定位 虚拟编组 定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场景下的瞬时多普勒定位性能分析
12
作者 施星宇 陈明剑 +3 位作者 李广云 沈洋 吕葳 蔚佳树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7,共8页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易受电磁环境干扰和落地信号功率弱等问题,对静态场景下的瞬时多普勒定位性能进行分析:指出低地球轨道(LEO)卫星提供的机会信号可作为定位备份手段,通过仿真轨道通信卫星星座、依星系统和全球星系统等3个LEO...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易受电磁环境干扰和落地信号功率弱等问题,对静态场景下的瞬时多普勒定位性能进行分析:指出低地球轨道(LEO)卫星提供的机会信号可作为定位备份手段,通过仿真轨道通信卫星星座、依星系统和全球星系统等3个LEO星座,选取一点观测12 h,截取高度角为5°的观测数据,探讨卫星可见数和多普勒位置精度因子(DPDOP)的影响;然后在考虑卫星钟差变化率、电离层延迟变化率、对流层延迟变化率、地球旋转效应误差变化率等误差的基础上,模拟真实环境不同量级下轨道误差、卫星速度误差、多普勒频移误差对单历元定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卫星可见数和DPDOP呈负相关,在轨道误差为50 m,卫星速度误差为0.1 m/s,多普勒频移误差为1 Hz的正常大气环境下,可得到80 m左右的定位精度,证明LEO卫星多普勒定位能够作为GNSS的备份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导航 低地球轨道卫星 多普勒精度衰减因子 多普勒定位 机会信号 定位误差 多星座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式光电望远镜目标定位误差的预测 被引量:11
13
作者 韩雪冰 张景旭 +5 位作者 赵金宇 王志 宋云夺 王志臣 赵勇志 吴小霞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95-1604,共10页
为了确定水平式光电望远镜的各主要误差对观测精度的影响,提高望远镜的指向精度,对它的目标定位误差进行了分析。针对水平式望远镜的结构特点,通过分析从被测目标到望远镜相面产生目标定位误差的光、机、电等各种误差因素,建立了水平式... 为了确定水平式光电望远镜的各主要误差对观测精度的影响,提高望远镜的指向精度,对它的目标定位误差进行了分析。针对水平式望远镜的结构特点,通过分析从被测目标到望远镜相面产生目标定位误差的光、机、电等各种误差因素,建立了水平式望远镜目标定位测量方程。应用蒙特卡罗法进行误差仿真,预测出水平式望远镜的目标定位误差,并对各误差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选取敏感性高的误差项建立误差补偿模型,对实拍星体误差进行补偿实验,结果表明:补偿后经轴转角误差标准差从66.4″降低到3.3″,下降了95%;纬轴转角误差标准差从49.4″降低到5.6″,下降了89%。所用方法和模型能够对主要误差进行分析和预测,可为水平式光电望远镜的总体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望远镜 定位误差 蒙特卡罗法 误差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定位误差分析与状态估计 被引量:21
14
作者 关桂霞 朱虹 +1 位作者 关永 吴敏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6-237,249,共3页
通过分析GPS定位误差的统计特性,可将GPS定位误差作为二阶Markov随机过程处理。该文结合载体的Singer模型,利用扩展Kalman滤波算法,对系统状态进行估计。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扩展Kalman滤波算法比标准Kalman滤波算法在定位精度上有较大程... 通过分析GPS定位误差的统计特性,可将GPS定位误差作为二阶Markov随机过程处理。该文结合载体的Singer模型,利用扩展Kalman滤波算法,对系统状态进行估计。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扩展Kalman滤波算法比标准Kalman滤波算法在定位精度上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对于低动态用户消除相关误差的影响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定位 定位误差 MARKOV过程 扩展Kalman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补偿并联机器人定位误差 被引量:30
15
作者 马立 于瀛洁 +2 位作者 程维明 荣伟彬 孙立宁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8-883,共6页
分析了6-DOF精密并联机器人末端位姿的误差来源及以往误差补偿方法的局限性。通过测量末端位姿,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在精密定位的局部工作空间内对机器人关节空间进行误差补偿的方法。确定了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误差补偿的数据样本,... 分析了6-DOF精密并联机器人末端位姿的误差来源及以往误差补偿方法的局限性。通过测量末端位姿,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在精密定位的局部工作空间内对机器人关节空间进行误差补偿的方法。确定了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误差补偿的数据样本,并对数据样本进行了标准化。用实验对比的方法确定了隐层神经元的个数,同时对网络的推广能力进行了验证。经过误差补偿,6-DOF精密并联机器人的平移定位误差下降了80%,转角定位误差下降了60%。实验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误差补偿方法对机器人局部工作空间的补偿具有明显的效果,能够满足精密并联机器人工作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BP神经网络 定位误差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光电跟踪测量设备的目标定位误差分析 被引量:124
16
作者 王家骐 金光 颜昌翔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5-116,共12页
光电跟踪和测量设备用于测量飞行器在空中的飞行轨迹,作为飞行器飞行性能的评价。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对飞行器性能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从而也对跟踪和测量飞行器飞行轨迹的光电跟踪和测量设备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进步要求,特别是对其测量... 光电跟踪和测量设备用于测量飞行器在空中的飞行轨迹,作为飞行器飞行性能的评价。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对飞行器性能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从而也对跟踪和测量飞行器飞行轨迹的光电跟踪和测量设备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进步要求,特别是对其测量精度指标。如何做好和完善误差分析、误差分配和误差综合,成为研制更高性能的光电跟踪测量设备总体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贯穿从可行性论证、方案论证、方案设计、设计、制造、装调、直到试验等整个研制过程。就这一类设备中最为复杂的机载光电跟踪测量设备的目标定位误差(即3轴上的测量误差),通过建立从被测目标到地面中心测量站9 个坐标系,进行31次线性变换,构造35个变量的统一测量方程;进行测量误差因素的分析和分配,以及用蒙特卡洛法来分析和计算系统的目标定位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分析 蒙特卡洛法 定位误差分析 光电跟踪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脉动观测台阵定位误差影响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廖成旺 邓涛 +2 位作者 丁炜 谭耀银 陈亮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95,共5页
为研究地脉动观测台阵中观测点之间的定位误差带来的影响,计算了在两种瑞利波频散模型、3种不同的圆周半径以及19种观测位置等多种情况下由6种定位误差引起的瑞利波相速度相对误差,结果表明:由于圆周上观测点数目有限,在不存在定位... 为研究地脉动观测台阵中观测点之间的定位误差带来的影响,计算了在两种瑞利波频散模型、3种不同的圆周半径以及19种观测位置等多种情况下由6种定位误差引起的瑞利波相速度相对误差,结果表明:由于圆周上观测点数目有限,在不存在定位误差时,相速度误差也是存在的,随观测点位置的不同,相速度相对误差存在差异,其最大值约为最小值的3倍。减除这种由于圆周上观测点数目限制带来的误差因素之后发现:当定位误差小于1%时,定位误差的影响不是很明显;在定位误差为1%时,其引起的相速度相对误差为0.4%左右;定位误差为1%~10%时,其引起的相速度相对误差随定位误差的增大近似成比例地上升,比例因子为2.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脉动 台阵 定位误差 相速度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电定位系统定位误差分析 被引量:35
18
作者 樊灵孟 李志峰 +1 位作者 何宏明 杨楚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1-63,共3页
利用广东省电力系统线路雷击故障定点数据分析了雷电定位系统的定位误差 ,运行 7年、90 3次线路雷击故障杆塔的数据分析表明 ,该系统定位误差算术平均值为 0 .93km ,定位误差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关键词 雷电定位系统 故障定位 运行数据分析 定位精度 定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LIDAR点云定位误差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峰 崔希民 +2 位作者 刘小阳 卫爱霞 吴燕雄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42-1849,共8页
在机载LIDAR点云定位方程的基础上建立其定位误差方程,依据定位误差方程,将点云的误差分类为系统误差、任务误差和随机误差3类。详细分析了平地、下坡面、上坡面3种情形下地形坡度和扫描角对测距误差和点云定位误差的影响大小,探讨了扫... 在机载LIDAR点云定位方程的基础上建立其定位误差方程,依据定位误差方程,将点云的误差分类为系统误差、任务误差和随机误差3类。详细分析了平地、下坡面、上坡面3种情形下地形坡度和扫描角对测距误差和点云定位误差的影响大小,探讨了扫描角误差、安置角误差、姿态角误差以及扫描角对点云定位误差的影响。除了分析系统误差外,还着重分析了时间偏差、GPS定位误差、偏心分量误差以及随机误差对点云定位误差的影响大小。研究发现:航高和扫描角是点云定位误差的重要误差源,下坡面地形和瞬时扫描角误差对点云定位误差的影响较大,安置角误差可以通过检校来消除,姿态角误差取决于IMU自身的硬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LIDAR 点云 定位误差 系统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定位系统动态误差灰色模型补偿方法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鸣鸣 龚振邦 +1 位作者 程维明 孙麟治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9-93,共5页
对等步距多工位工作的纳米工作台,采用灰色模型能够同时对定位误差中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进行动态补偿。讨论了提高灰色模型精度的方法,建立了改进背景值的等维新息GM(1,1)灰色预测模型。用5μm步距定位误差进行了一步预测分析,结果表... 对等步距多工位工作的纳米工作台,采用灰色模型能够同时对定位误差中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进行动态补偿。讨论了提高灰色模型精度的方法,建立了改进背景值的等维新息GM(1,1)灰色预测模型。用5μm步距定位误差进行了一步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5μm和3μm步距的定位误差预测补偿实验表明,工作台的定位误差可以控制在40 nm以内。实验证明了灰色预测模型用于纳米定位系统动态补偿的有效性,且需要的建模数据很少、计算量小,适用于具有时变特征的精密定位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定位 定位误差 灰色模型 预测 动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