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形导引头角增量误差分析及其前馈补偿 被引量:2
1
作者 姜湖海 魏群 +3 位作者 贾宏光 虞林瑶 王超 张天翼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29-836,共8页
针对共形光学导引头角增量非线性误差的补偿问题,设计了一款红外共形光学导引头.研究了共形导引头的焦距非线性和脱靶量非线性产生的原因及它们对控制系统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前馈补偿方法.根据共形导引头的特点,介绍了焦距以及脱靶... 针对共形光学导引头角增量非线性误差的补偿问题,设计了一款红外共形光学导引头.研究了共形导引头的焦距非线性和脱靶量非线性产生的原因及它们对控制系统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前馈补偿方法.根据共形导引头的特点,介绍了焦距以及脱靶量的非线性误差现象;基于提取控制角增量的方法,分析了共形导引头的非线性变量对跟踪回路跟踪误差的影响.最后,设计了基于角增量非线性模型的前馈补偿器,测试了系统的跟踪误差.结果表明:当共形光学系统的焦距为90~91.125mm,像移变化为0~1.109°时,所提出的前馈补偿器能够有效地校正跟踪误差,补偿后的跟踪误差为0.038°,满足共形光学导引头对位置回路跟踪误差≤0.1°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形光学 共形导引头 红外导引头 非线性误差 增量误差 前馈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床误差敏感度分析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范晋伟 陶浩浩 +1 位作者 邬昌军 唐宇航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4-321,共8页
目前精度设计依然停留在以设计人员感官经验设计为主的层面,已开展的误差敏感度分析工作无法对精度设计提供直接的量化指导.针对上述问题,展开了机床误差敏感度分析方法的研究.首先,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建立了数控机床的空间运动误差模型,... 目前精度设计依然停留在以设计人员感官经验设计为主的层面,已开展的误差敏感度分析工作无法对精度设计提供直接的量化指导.针对上述问题,展开了机床误差敏感度分析方法的研究.首先,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建立了数控机床的空间运动误差模型,同时构造了基于零部件公差的几何误差源参数的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部件运动增量的误差敏感度分析方法.以CA摆头五轴数控铣床为研究对象,以"S"试件为加工对象进行试验验证,利用基于机床部件运动增量的误差敏感度分析方法对五轴加工中心进行误差敏感度分析.结果表明:ε_y(x)、q_6~e、ε_x(x)、q_5~e、θ_C^e、ε_(zx)^(45)这6项误差源参数对应的误差敏感度系数之和为0. 95,其他误差源参数的敏感度系数之和仅为0. 05,因此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识别出对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关键零部件,为提升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度分析 误差增量 多体系统理论 误差源参数 公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PPER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知识获取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红军 徐小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210-213,共4页
数据挖掘技术能够从大量、不完全、有噪声、模糊、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本质的规律。为了有效地发现旋转机械故障诊断过程中的故障征兆知识,引入数据挖掘技术和方法。针对旋转机械,构建了基于重复... 数据挖掘技术能够从大量、不完全、有噪声、模糊、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本质的规律。为了有效地发现旋转机械故障诊断过程中的故障征兆知识,引入数据挖掘技术和方法。针对旋转机械,构建了基于重复增量修枝算法RIPPER(Repeated Incremental Pruning to Produce Error Reduction)的故障诊断知识获取系统。通过收集故障现象并整理成由故障征兆、故障类型等组成的故障信息样本,应用RIPPER算法对故障进行分析得到故障诊断规则集文件,实现故障诊断系统知识的获取和自动更新,并能对旋转机械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验证了算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机械 故障诊断 知识获取 规则挖掘 重复增量修剪减少误差方法(RIPP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