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语语音象征探新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玉华 《山东外语教学》 2006年第2期63-65,70,共4页
语音象征指语言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依据语言符号象似性的原理,某些语音常用于表示某种意思,给人某种语义联想,这些语音似乎具有了自己固定的象征含义。这类象征,不论是直接的还是联觉的,在文学语言中都被作为一种富于表现力的形... 语音象征指语言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依据语言符号象似性的原理,某些语音常用于表示某种意思,给人某种语义联想,这些语音似乎具有了自己固定的象征含义。这类象征,不论是直接的还是联觉的,在文学语言中都被作为一种富于表现力的形象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象征 语言符号 象似性 象征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绘本语音象征及其翻译 被引量:1
2
作者 喻旭东 丁静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92-95,共4页
语音象征在儿童绘本中不可或缺,它构建了绘本特有的语言魅力,体现了以儿童为本的创作原则。文章将绘本中常见的语音象征概括为三大类:动物话语声音、动物行为声音和物体运动声音。提出儿童绘本中的语音象征可以采用对应和调整两种译法... 语音象征在儿童绘本中不可或缺,它构建了绘本特有的语言魅力,体现了以儿童为本的创作原则。文章将绘本中常见的语音象征概括为三大类:动物话语声音、动物行为声音和物体运动声音。提出儿童绘本中的语音象征可以采用对应和调整两种译法。对应是指译文和原文语音象征在能指上直接对应或在所指上间接对应;调整是指译文可对原文语音象征的语法或语义功能作出改变,将其转换为发音主体、音源动作或语用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本 翻译 语音象征 对应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英汉比较的语音象征研究——以辅音丛gl-/gr-的音义分化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保培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65-68,共4页
语言起源于拟声,拟声词是语言之根。通过汉英比较研究,将汉语语源学研究成果应用于英语词汇音义分析,从语言发展的角度对gl-/gr-的音义及其分化作出解释:汉语"果蠃"源于原始人对果实之类圆形物体滚落时的声音/g-l-/的模仿,在... 语言起源于拟声,拟声词是语言之根。通过汉英比较研究,将汉语语源学研究成果应用于英语词汇音义分析,从语言发展的角度对gl-/gr-的音义及其分化作出解释:汉语"果蠃"源于原始人对果实之类圆形物体滚落时的声音/g-l-/的模仿,在英语里体现为联觉音组gl-/gr-,汉英语都可省去前音或后音而成为"果/g"或"蠃/l"。汉英是完全不同的语言,却有如此之大的相似之处,可以说明语言的共性。语源是语言共性的本源,只有语源研究才能说明语言的形成和发展。相信随着语源研究的深入,语言音义的理据性观点会更具有说服力和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象征 汉英比较 联觉音组 语源 理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诗的语音象征与英诗教学
4
作者 田野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5期150-151,共2页
语音象征指的是音具有意义这样一个概念,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注意到声音象征意义的存在并进行了相关研究。英诗与语音象征有着密切的关系,期中单个音和音组都具有相应的象征意义,并且音和音之间,以及语音和语篇之间都密不可分,同时,语音... 语音象征指的是音具有意义这样一个概念,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注意到声音象征意义的存在并进行了相关研究。英诗与语音象征有着密切的关系,期中单个音和音组都具有相应的象征意义,并且音和音之间,以及语音和语篇之间都密不可分,同时,语音象征也可应用于英诗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象征 英诗 英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音象征的产生机制:基于敏感期的先天后天作用模型
5
作者 马亚男 黄艳利 +1 位作者 石宇婧 谢久书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87-2496,共10页
Bouba-Kiki效应(简称BK效应)指语音和形状特征之间的映射关系。针对BK效应的产生机制,先天论和后天论之间争论激烈。先天论的观点认为人们对语音象征的敏感性是出生时便存在的一种语言机制。而后天论的观点则强调语音象征是语言经验的... Bouba-Kiki效应(简称BK效应)指语音和形状特征之间的映射关系。针对BK效应的产生机制,先天论和后天论之间争论激烈。先天论的观点认为人们对语音象征的敏感性是出生时便存在的一种语言机制。而后天论的观点则强调语音象征是语言经验的产物。上述理论均获得大量研究证据的支持,且均无法完全否定对方。这表明,上述理论可能均未完整揭示语音象征的产生机制。鉴于此,针对BK效应的产生机制,梳理先天论与后天论的支持证据,并率先提出语言相关的BK效应敏感期假设。同时,梳理了支持BK效应敏感期的初步研究证据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而,以语言相关的BK效应敏感期假设为基础,提出语音象征产生的先天后天相互作用模型,以整合以往研究中的矛盾。最后,展望了语音象征的未来研究进展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象征 Bouba-Kiki 效应 敏感期 语言任意性 跨模态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音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小成 《外语研究》 2004年第5期32-35,共4页
本文讨论语音意义问题。文章在总结语音意义问题的研究历史和方法后 ,分析了语音意义的性质。
关键词 语音象征 语音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篇章语音意义
7
作者 周小成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50,共4页
本文在论述篇章语音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成篇章语音意义的典型手段和语言学依据。
关键词 语音意义 语音象征 篇章语音意义 篇章语音意义的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词汇的音义联系 被引量:7
8
作者 李玉华 《山东外语教学》 2002年第4期88-90,共3页
本文对某些英语单词的发音与词义之间所存在的联系作了论析和探讨.英语词汇的音义是一种社会的约定俗成,并在长期的语言运用中固定下来.绝大多数英语单词,其发音与词义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有一定数量的词汇,由于某些字母或字母组合... 本文对某些英语单词的发音与词义之间所存在的联系作了论析和探讨.英语词汇的音义是一种社会的约定俗成,并在长期的语言运用中固定下来.绝大多数英语单词,其发音与词义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有一定数量的词汇,由于某些字母或字母组合所产生的读音能够象征某种概念或意境,形成一定的语言氛图让人产生联想,给人们带来一些声音方面的感受和启发,使得音义间产生了某些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词汇 音义联系 语音象征 意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语言中“音响形象”的理据性研究
9
作者 张淑芳 贾卫章 《语言教育》 2016年第2期53-58,共6页
"音响形象"这个说法是索绪尔最早提出的,是指语言的声音。后来他用"能指"这个表达代替了"音响形象"说法。他认为"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逻辑的必然联系,完全是任意性的。任意性被看... "音响形象"这个说法是索绪尔最早提出的,是指语言的声音。后来他用"能指"这个表达代替了"音响形象"说法。他认为"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逻辑的必然联系,完全是任意性的。任意性被看作是语言的根本属性。但随着人们对语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尤其是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在语言的多个层面上,象似性与理据性也是不可忽视的。事实上,语言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等对语音象征(或联觉通感、音义学)的研究由来已久。英汉两种语言即使从"音响形象"的音素层面与单音节(或词根)层面上看,语言的理据性也是有理可证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两种语言的理据性是互通的。语言的任意性应该指语言的约定俗成性。承认语言的任意性,为研究语言的结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就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语言提供了一个缺省值。但探究人类语音的理据性无论对人类语言理论的研究完善还是对实际的语言教学都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响形象 语音象征 理据性 任意性 约定俗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源学视角下英语-er类言说方式动词研究
10
作者 戴志军 《宜春学院学报》 2022年第11期84-88,共5页
基于词源学理论视角,英语-er类言说方式动词词尾-er在形态上不是通常所认为的后缀,而是一种语音象征现象,表达“屡次,反复,一再”等抽象意义或图式意义。-er类言说方式动词词尾-er是口头话语中有声停顿er投射的结果,有其认知体验基础。... 基于词源学理论视角,英语-er类言说方式动词词尾-er在形态上不是通常所认为的后缀,而是一种语音象征现象,表达“屡次,反复,一再”等抽象意义或图式意义。-er类言说方式动词词尾-er是口头话语中有声停顿er投射的结果,有其认知体验基础。而且,言说方式动词突显言说方式,因而在使用方面会受到认知语用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类言说方式动词 语音象征 认知语用限制 词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语法对音系学研究的新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公博 《海外英语》 2015年第18期173-174,179,共3页
认知音系学以认知语法的研究范式考察人类语言的语音系统,是认知科学跨界延伸到音系学的产物。认知音系学不仅对音系学的经典概念予以重新审视,同时也对音系-句法平行现象、语音与语义关联性这两个传统生成语法鲜有探讨的音系学问题有... 认知音系学以认知语法的研究范式考察人类语言的语音系统,是认知科学跨界延伸到音系学的产物。认知音系学不仅对音系学的经典概念予以重新审视,同时也对音系-句法平行现象、语音与语义关联性这两个传统生成语法鲜有探讨的音系学问题有重要的启示。此外,认知派的研究框架也给音系学研究提供了众多的全新路向,打破了语言本体各大层面之间、语言结构与语言使用之间、语言学与其他学科之间长期隔绝的状态。总之,认知语言学对音系学的本体论和方法论皆带来一场大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音系学 认知语法 音系-句法平行 语音象征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英语拟声辞格
12
作者 鞠玉梅 陈慈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6年第3期86-92,共7页
试论英语拟声辞格鞠玉梅陈慈拟声(Onomatopoeia)是英语修辞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指摹拟某种非语言的声音,其发音近似所描写事物所特有的声音或某种动作所产生的声音。如:crack,bang,cackle,tin... 试论英语拟声辞格鞠玉梅陈慈拟声(Onomatopoeia)是英语修辞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指摹拟某种非语言的声音,其发音近似所描写事物所特有的声音或某种动作所产生的声音。如:crack,bang,cackle,tinkle,fizla等。拟声词由于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声 语音象征 英语修辞 《现代英语文体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麦克白夫人 《现代英语词汇学》 大学出版社 文体色彩 情感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