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腭裂术后塞音习得水平与语音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马思维 卢丽 +3 位作者 杨彬婷 任战平 侯玉霞 文抑西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0-254,共5页
目的:探讨能够预测患儿良好构音能力的"敏感音"。方法:利用"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辅音广度评估表"对同一手术者,腭裂手术年龄在12~18个月的腭裂术后28例患儿的语音进行随访研究。分别计算了术后半年、一年半(最终语音评估年龄均... 目的:探讨能够预测患儿良好构音能力的"敏感音"。方法:利用"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辅音广度评估表"对同一手术者,腭裂手术年龄在12~18个月的腭裂术后28例患儿的语音进行随访研究。分别计算了术后半年、一年半(最终语音评估年龄均不超过3岁)语料中的塞音的出现个数、声母(辅音)正确率(PCC),构音方法正确率(PCM),构音位置正确率(PCP)。并对塞音个数与PCC、PCP、PCM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腭裂术后半年的塞音个数与患儿30个月时的PCC、PCM、PCP均具有相关性。其中与PCC的相关系数为0.535。结论:塞音在汉语腭裂语音发展中可以作为预测患儿良好构音能力的"敏感音"。根据患儿在2~3岁时语音评估结果,个性化合理安排患者再次就诊及语言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语音塞音 声母出现率 语音发展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两个韵图的对比中看明清时期的语音发展变化
2
作者 李国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79-82,共4页
《康熙字典》前面列有两个韵图,这就是《字母切韵要法》和《等韵切音指南》。赵荫棠说《字母切韵要法》“由《大藏字母切韵要法》而来。”(《等韵源流》275页)据他考证乃是康熙时期的东西。(294)《等韵切音指南》,清人劳乃宣说与元代刘... 《康熙字典》前面列有两个韵图,这就是《字母切韵要法》和《等韵切音指南》。赵荫棠说《字母切韵要法》“由《大藏字母切韵要法》而来。”(《等韵源流》275页)据他考证乃是康熙时期的东西。(294)《等韵切音指南》,清人劳乃宣说与元代刘鉴的《切韵指南》“为一家之学”,“大抵两书为正德以后,康熙以前人所作。”(《等韵一得·外篇》)总之这两个图都是明清时期的产物。不过,这两个图所反映的语音系统是完全不同的。《字母切韵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韵 韵图 字母 入声 全浊声母 语音发展 明清时期 韵尾 齐齿呼 四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音识别缺陷的分类及中枢神经机制
3
作者 李娉婷 郑净 +1 位作者 薛紫炫 耿立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4-278,共5页
语音识别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交际功能,语音识别缺陷患者往往因不能准确识别说话者的身份而苦恼。语音识别缺陷指在没有听觉损伤的情况下,仅通过声音难以识别说话者的身份。从大脑损伤的情况来看,该症状分为先天性语音识别缺陷和获得性语... 语音识别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交际功能,语音识别缺陷患者往往因不能准确识别说话者的身份而苦恼。语音识别缺陷指在没有听觉损伤的情况下,仅通过声音难以识别说话者的身份。从大脑损伤的情况来看,该症状分为先天性语音识别缺陷和获得性语音识别缺陷,先天性语音识别缺陷与颞叶和杏仁核间的功能联结障碍有关,获得性语音识别缺陷患者受损脑区主要包括颞叶和额叶等。今后应重点关注语音识别缺陷患者的筛选方法、神经机制及与其他听觉认知障碍患者的差异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语音识别缺陷 发展语音识别缺陷 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母出现率在低龄腭裂术后语音评估中的运用
4
作者 马思维 卢丽 +4 位作者 滕蕊 任战平 杨彬婷 侯玉霞 文抑西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5-838,共4页
目的:探讨声母广度(consonant inventory,CI)和声母(辅音)出现率(percent correct consonants,PCC)在腭裂患儿术后汉语普通话语音发展规律研究中的运用。方法:对同一手术者,同一手术方法,腭裂手术患儿年龄在12-18个月的腭裂术... 目的:探讨声母广度(consonant inventory,CI)和声母(辅音)出现率(percent correct consonants,PCC)在腭裂患儿术后汉语普通话语音发展规律研究中的运用。方法:对同一手术者,同一手术方法,腭裂手术患儿年龄在12-18个月的腭裂术后语音进行随访研究。分别计算术后6个月、1年(最终语音评估年龄均不超过3岁)语料中CI和PCC,并考察腭裂患者与正常儿童间的差异。结果:初次与再次评估时,CI以及PCC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同龄儿童语音发展的PCC值相比较,约2岁时(初次评估)PC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约2.5岁时(再次评估)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腭裂术后特别是2-2.5岁间患儿在语音发展方面获得了显著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语音 声母出现率(PCC) 语音习得 语音发展 语音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语音区别特征的补偿机制
5
作者 胡继明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10期153-156,共4页
语言的发展要在新的语言要素产生和旧的语言要素消亡的过程中寻求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一方面满足越来越复杂的语言要求,一方面适应人们语言经济性的要求。汉语语音的发展表现为两个相反的过程:一些原有语音特点的消失,从而使原来可以通... 语言的发展要在新的语言要素产生和旧的语言要素消亡的过程中寻求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一方面满足越来越复杂的语言要求,一方面适应人们语言经济性的要求。汉语语音的发展表现为两个相反的过程:一些原有语音特点的消失,从而使原来可以通过消失的语音特点进行区别的不同音素变为混同;一些新的语音特点产生,从而使混同的音素得以区别。汉语语音区别特征的补偿机制是汉语语音新特点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从区别意义的角度探讨一部分汉语语音演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发展 语音特点消失 区别特征产生 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语安多方言内部语音上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华侃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107-115,共9页
§0 引言0.1 方言是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域由于演变分化而形成的变体。按照方言层次的分析,各个方言还可分成若干个次方言,次方言下面又可分若干土语。我们国内通常把藏语分成三大方言。安多藏语是从古代藏语发展演变而逐渐形成的,是... §0 引言0.1 方言是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域由于演变分化而形成的变体。按照方言层次的分析,各个方言还可分成若干个次方言,次方言下面又可分若干土语。我们国内通常把藏语分成三大方言。安多藏语是从古代藏语发展演变而逐渐形成的,是现代藏语的地方变体。方言内部尽管有自己特定的历史社会条件和发展情况,并和其他民族发生过不同程度的交流,但都是从同一语言发展而来的。由于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使方言内部土语之间呈现出种种差异;由于语音发展有严整的规律性,就使得差异之中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安多方言分布地区广阔,人口有一百多万,方言内部差别不大,都能相互通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多方言 半农半牧区 农区 差异性 古代藏语 一致性 语音发展 辅音韵尾 单元音 塞擦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戚林八音》的语音系统——同赵日和先生商榷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升魁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60-64,共5页
1980年第3期《中国语文》发表了赵日和先生的《闽音斟疑》,批评李如龙等人把《戚参军八音字义便览》(下简称戚书)和《太史林碧山珠玉同声》(下简称林书)“不加区别地当成差不多同一时代的一本书”。赵先生认为:“戚林相隔一百多年,是代... 1980年第3期《中国语文》发表了赵日和先生的《闽音斟疑》,批评李如龙等人把《戚参军八音字义便览》(下简称戚书)和《太史林碧山珠玉同声》(下简称林书)“不加区别地当成差不多同一时代的一本书”。赵先生认为:“戚林相隔一百多年,是代表着两个不同时代语音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的”两本书。戚书“所记录的可能是十六世纪中叶的福州话”,林书“反映了清初的语音实际。”总之,赵先生认为戚林二书反映的语音系统是不相同的。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赵先生把戚林二书的韵部划分加以对比: “戚书:之 孤 须 嘉 歌 初 西 林书:箕 姑 车 佳 高 梳 街 开 催 郊 沟 山 缸 东 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戚林八音 语音系统 福州话 文白异读 声母系统 语音发展 口语 排列顺序 声韵调系统 《中国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语音教学初探
8
作者 陈智慧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3-54,共2页
幼儿园语音教学初探陈智慧成都地区一份语音调查资料表明:3—6岁是幼儿语音掌握最迅速的时期,六岁半幼儿声母、韵母发音准确率分别达到78%和86%,其中两岁半到四岁半又是关键时期,声、韵母发音准确率分别达70%、80%。... 幼儿园语音教学初探陈智慧成都地区一份语音调查资料表明:3—6岁是幼儿语音掌握最迅速的时期,六岁半幼儿声母、韵母发音准确率分别达到78%和86%,其中两岁半到四岁半又是关键时期,声、韵母发音准确率分别达70%、80%。因此,幼儿园(尤其是小班)应抓住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教学 幼儿园 语音学习 幼儿学习 语音掌握 儿童文学作品 语音练习 语音发展 日常生活 幼儿口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普通话教学路径研究——评《普通话教学新路》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恒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I0001-I0001,共1页
普通话是中华民族方言的“地平线”,是平衡各地方言之后形成的一种精良语音状态,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精神气韵。然而,我国国土幅员辽阔,语言文化呈现多样性特点,普通话的教学及推广困难重重。由中国传媒大学赵俐教授主编的《普通话教学新... 普通话是中华民族方言的“地平线”,是平衡各地方言之后形成的一种精良语音状态,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精神气韵。然而,我国国土幅员辽阔,语言文化呈现多样性特点,普通话的教学及推广困难重重。由中国传媒大学赵俐教授主编的《普通话教学新路》一书,凝结了赵老师数十年一线专业教学经验,致力于集中解决一线教师在普通话教学中的困惑和迷茫。该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立足实践,方法普适。全书共三章,十六个小节。编者从普通话的一般概念的流变切入,论述了普通话的常规训练与教学方法、普通话教学中的难点、普通话在当代所面临的语音、语调、语流的变化及相关困境等问题。作为常年奋斗在一线的普通话教师、普通话教学理论研究的先行者,编者特别注重教学方法的普适性。编者提出,普通话教学应当从语音入手:语音发展变化最快,但最易学会,通过快速学会普通话发音而学会说基本的普通话,可得到正反馈,以第一个正反馈为基础,教师不断增大教学难度,以增强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编者循循善诱,“以例释理”,使理论具有普适性,有助于一线教师快速上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媒大学 一线教师 普通话教学 教学理论研究 语音发展 路径研究 正反馈 例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音韵阐微》到普通话的撮口呼
10
作者 黄雪晴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0-123,共4页
清初官修韵书《音韵阐微》标注撮口呼2266字,其中1069字现代汉语普通话不读撮口呼。《阐微》不标"撮口呼",普通话读撮口呼的有172字。分析表明,《阐微》既传存中古韵书的音系框架,又兼顾时音的特点,其撮口呼范围较为宽泛,处... 清初官修韵书《音韵阐微》标注撮口呼2266字,其中1069字现代汉语普通话不读撮口呼。《阐微》不标"撮口呼",普通话读撮口呼的有172字。分析表明,《阐微》既传存中古韵书的音系框架,又兼顾时音的特点,其撮口呼范围较为宽泛,处于发展变动之中,还未稳定成为以[y]为标记的撮口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韵阐微 普通话 撮口呼 语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泰韵》的零声母和声母[V]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笑山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120-126,共7页
吕坤的《交泰韵》(1603)是反映明代中原河洛一带语音的著作。过去对此书的研究,大多较注重它对传统反切的改良,对于它所反映的语音系统研究则较少。笔者试着对《交泰韵》作了全面分析。限于篇幅这里只讨论与题目有关的声母问题。
关键词 零声母 反切下字 语音发展 明代 微母 方言 中原 河洛 考察 全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声通假叠韵通假说质疑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长楫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175-180,共6页
现在有些教科书、辞典、文章谈到古音通假,总要提出双声通假和迭韵通假的说法,甚至还有旁纽双声通假的说法。持双声通假者,认为有些字由于声母相同,可以通假;迭韵通假者,认为有些字由于韵母相同,可以通假。持旁纽双声通假者,认为有些字... 现在有些教科书、辞典、文章谈到古音通假,总要提出双声通假和迭韵通假的说法,甚至还有旁纽双声通假的说法。持双声通假者,认为有些字由于声母相同,可以通假;迭韵通假者,认为有些字由于韵母相同,可以通假。持旁纽双声通假者,认为有些字由于声母发音部位相同,可以通假。上述这些说法,笔者未敢苟同,借此提出来商榷,以求正于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要素 音近通假 语音发展 汉语 古音通假 通假字 声母 同音字 普通话 发音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格里木定律到维尔纳定律的历史性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明仪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29-32,共4页
笔者认为在欧洲语言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格里木定律”和“维尔纳定律”,各种语言学史专著均有详尽论述,但对从“格里木定律”如何演进到“维尔纳定律”的过程,却语焉不详。该文较详尽地论述了“格里木定律”之后三组例外相继得... 笔者认为在欧洲语言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格里木定律”和“维尔纳定律”,各种语言学史专著均有详尽论述,但对从“格里木定律”如何演进到“维尔纳定律”的过程,却语焉不详。该文较详尽地论述了“格里木定律”之后三组例外相继得到说明,从中概括总结欧洲学者对音变规律研究在理论认识和研究方法上的逐步深化和不断完善的经验,对我国语言研究者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尔纳定律 语言学史 拉丁语 拉斯克 高地德语 语言研究 语音发展 日耳曼 送气音 语言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韵》韵部特多的原因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毅夫 《齐鲁学刊》 1984年第1期92-100,共9页
(一)《切韵》的性质、撰写目的和立韵原则《切韵》是一部重要的韵书,弄清楚了它的性质、撰写目的和立韵原则,对于了解汉语语音发展的过程会大有裨益;反之,如果弄不清或弄错了,它就会成为汉语语音史研究中的一块大而且重的绊脚石,阻碍我... (一)《切韵》的性质、撰写目的和立韵原则《切韵》是一部重要的韵书,弄清楚了它的性质、撰写目的和立韵原则,对于了解汉语语音发展的过程会大有裨益;反之,如果弄不清或弄错了,它就会成为汉语语音史研究中的一块大而且重的绊脚石,阻碍我们认清南北朝、隋、唐这个阶段的语音演变。《切韵》里有那么多的韵部,毫无疑问是有根据的。因为,如果那些韵部是杜撰的,就绝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诗人盲目追随而据之以为诗赋。事理当然如此。可是,如果认为《切韵》是一时一地之音,却又于理难通。据学者们的多年研究,上古韵部总共不过三十一,即使把舒声韵部都分为平上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韵 上古韵部 南北朝 方言区 韵字 汉语语音 综合音系 语音演变 语音发展 独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音对转浅谈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纶鑫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102-108,共7页
阴阳对转是汉语音韵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是清代学者孔广森提出来的。他在谈到上古韵部之间的关系时说:“此九部者(指阳声九部、阴声九部),各以阴阳相配而可以对转。”①但是他对此并没有作多少理论上的说明。接着,严可均著《说文声类》,... 阴阳对转是汉语音韵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是清代学者孔广森提出来的。他在谈到上古韵部之间的关系时说:“此九部者(指阳声九部、阴声九部),各以阴阳相配而可以对转。”①但是他对此并没有作多少理论上的说明。接着,严可均著《说文声类》,运用阴阳对转理论分析《说文解字》中形声字阴阳互谐的现象。后来,章太炎著《文始》、《国故论衡》,编制《成均图》,发展了孔、严的学说,以此阐明文字转注假借及孳乳的道理。近代语言学家杨树达著《古音对转疏证》一文,用实例对上古六组阴、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对转 语音发展 说文解字 清代学者 历史音变 古音 形声字 近代语言学 语音韵学 阳声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音段细化——基于元音/ɑ:/和/?/的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钟彩顺 《山东外语教学》 2018年第5期61-72,共12页
在母语音系发展中,音段细化是一个包含音段分化和特征几何完善的过程。但外语音系发展因受母语迁移作用及关键期后语言机制丧失的影响,其多数音段并非通过分化得来,现有特征几何理论并不能充分解释外语音段细化的过程。本研究认为,外语... 在母语音系发展中,音段细化是一个包含音段分化和特征几何完善的过程。但外语音系发展因受母语迁移作用及关键期后语言机制丧失的影响,其多数音段并非通过分化得来,现有特征几何理论并不能充分解释外语音段细化的过程。本研究认为,外语音系发展是对现有母语音段的部分特征进行重新赋值的一个过程。通过对56位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和4位英语母语者所产出的元音/ɑ:/和/?/进行特征对比分析,本研究发现,受试具有较好的特征区分意识,对音长、舌位和口腔张合度三个特征都进行了相对区分。但从区分准确度来看,她们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其中,音长特征区分相对较好,舌位次之,口腔张合度最差。这显示,外语学习者音段细化是从特征值的相对区分走向绝对区分,受特征标记性、学习者认知、教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特征在赋值的准确度上会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段细化 语音发展 音段特征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铗歌》韵释
17
作者 郗政民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82-85,共4页
《战国策·齐策》有段文字:“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鱼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 《战国策·齐策》有段文字:“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鱼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盂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 文字 孟尝君 语音发展 韵脚 战国策 上古 韵母 口语 归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唇腭裂易感基因研究取得新进展
18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22-1122,共1页
唇腭裂是人类最常见的颅颌面出生缺陷,其引起的软组织畸形和不同程度的骨组织缺损,会对患儿的进食、面部美观、语音发展、心理和社会交往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医疗负担。
关键词 唇腭裂 易感基因 骨组织缺损 软组织畸形 出生缺陷 语音发展 社会交往 医疗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古知系声母的拟音问题
19
作者 都兴宙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128-129,共2页
自清初顾炎武奠基以来,我国传统的音韵学已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古今中外的音韵学家们从“考古”开始,在掌握、分析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步步深入的科学研究,使得我国古代几个时期的汉语声、韵系统基本建立,对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也... 自清初顾炎武奠基以来,我国传统的音韵学已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古今中外的音韵学家们从“考古”开始,在掌握、分析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步步深入的科学研究,使得我国古代几个时期的汉语声、韵系统基本建立,对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也已理出一个比较清晰的线索,取得的成就是很大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在整个体系基本建立的前提下,在一些个别的技节问题上仍处在探索讨论之中,这也是在所难免的。和古代汉语各时期韵部的划分、声类体系的建立工作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母 音韵学 我国古代 舌上音 舌尖后音 古代汉语 王力 拟音 语音发展 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古“日纽不归泥”说质疑
20
作者 寻仲臣 《齐鲁学刊》 1987年第6期114-117,59,共5页
上古是否有庄章二系和日以二母,这是音韵学上古声母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上古音是研究汉语语音发展史的起点,起点有若干声母还弄不清楚,语音发展史从何谈起?本文就日母是否归泥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请方家指正。
关键词 日母 语音发展 广韵 上古音 声母系统 上古声母 单音节词 语音演变 形声字 谐声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