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陌生化与生存新维度 被引量:13
1
作者 马大康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6-85,共10页
文学语言陌生化并非如什克洛夫斯基所说是为了增加感觉的阻力 ,延长感觉的时间 ,恰恰相反 ,它通过“否定”日常语言的指称习惯来“否定”习常的世界 ,进而引领人进入与现实异在的审美世界 ,一个豁然敞开的新世界 。
关键词 语言陌生化 什克洛夫斯基 文学语言 日常语言 存在方式 现实 感觉 自由 指称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特点研究——以《尤利西斯》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柏柯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2期33-35,共3页
陌生化语言是英美文学作品中典型的语言表达形式,主要是以现实与虚幻有机整合的形式,构建全新的文学视角,以达到表达、呈现作品情感的目的,可以深刻渲染作品内容,改善读者的阅读体会与感受。乔伊斯创作的《尤利西斯》,作为意识流典型作... 陌生化语言是英美文学作品中典型的语言表达形式,主要是以现实与虚幻有机整合的形式,构建全新的文学视角,以达到表达、呈现作品情感的目的,可以深刻渲染作品内容,改善读者的阅读体会与感受。乔伊斯创作的《尤利西斯》,作为意识流典型作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利西斯》 英美文学 作品情感 乔伊斯 文学视角 现实与虚幻 陌生化语言 语言表达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陌生化语言与陌生化语言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国华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4年第10期4-7,共4页
基于俄国形式主义论者对文学本质研究的有关成果,尝试对"陌生化语言"及"陌生化语言研究"的内涵做描述性界定,提出陌生化语言是一种审美性艺术语言,陌生化语言研究是以陌生化语言的审美性特征为研究的核心内容,研究... 基于俄国形式主义论者对文学本质研究的有关成果,尝试对"陌生化语言"及"陌生化语言研究"的内涵做描述性界定,提出陌生化语言是一种审美性艺术语言,陌生化语言研究是以陌生化语言的审美性特征为研究的核心内容,研究说写者个体是如何通过陌生化"程序",使得语言上升为迥异于日常语言的审美性艺术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化 语言陌生化 陌生化语言 陌生化语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的特点--以《尤利西斯》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史娜威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2期67-70,共4页
陌生化语言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于文学创作中具有非同寻常的艺术魅力,英美文学中的陌生化语言具有统一现实与魔幻、适度陌生化以及强吸引力的特征,此类特点在《尤利西斯》中的表现较为明显。陌生化语言在《尤利西斯》中的应用主要... 陌生化语言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于文学创作中具有非同寻常的艺术魅力,英美文学中的陌生化语言具有统一现实与魔幻、适度陌生化以及强吸引力的特征,此类特点在《尤利西斯》中的表现较为明显。陌生化语言在《尤利西斯》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语言意象可感性、语言组合超常性以及语言表达体验性方面,为《尤利西斯》的语言增加了诸多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文学 陌生化语言 语言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的特点研究——以《尤利西斯》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时亚辉 《戏剧之家》 2018年第20期217-218,共2页
文学主要是通过文字语言向读者传递作者想要表述的思想,而每一位作家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陌生化的语言实际上是大多数文学作家习惯性的一种表达。尤其是在英美文学陌生化的语言环境中,使用的频率更高,让读者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哲... 文学主要是通过文字语言向读者传递作者想要表述的思想,而每一位作家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陌生化的语言实际上是大多数文学作家习惯性的一种表达。尤其是在英美文学陌生化的语言环境中,使用的频率更高,让读者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哲理。本文以《尤利西斯》为例,首先简单介绍了陌生化语言的发展,其次分析了其中的艺术效果,重点研究了文学中陌生化的语言特点,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文学 陌生化语言 《尤利西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陌生化语言的审美性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国华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5年第12期74-75,共2页
陌生化语言是一种审美性艺术语言。本文尝试在厘清"陌生与熟悉""反映与反应""偏离与规范"这三组概念及其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就陌生化语言的审美过程、审美对象及审美效果等审美性特征做一探讨。
关键词 陌生化语言 审美特征 审美过程 审美对象 审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作品中的陌生化语言艺术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国华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2年第10期75-77,共3页
"陌生化"是俄国20世纪形式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在鲁迅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陌生化语言。本文在研究鲁迅作品中陌生化语言形式特征基础上,探讨了鲁迅作品中陌生化语言表达效果:唤起读者"无理而妙"的艺术美感;增强信息刺激强度,凸显... "陌生化"是俄国20世纪形式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在鲁迅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陌生化语言。本文在研究鲁迅作品中陌生化语言形式特征基础上,探讨了鲁迅作品中陌生化语言表达效果:唤起读者"无理而妙"的艺术美感;增强信息刺激强度,凸显情感张力;诉诸多种审美感官,加深情感的浸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化 陌生化语言 无理而妙 信息刺激 统觉 幻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陌生化:语言出新一法
8
作者 彭武胜 《写作》 2001年第8期30-31,共2页
文章贵有“新意”。而这个“新”可以从结构、选材、语言三方面下功夫。怎么才能使语言富有“新味”?语言陌生化能使我们的语言具有“新味”。
关键词 语言陌生化 新意 文章 才能 选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陌生化语言的审美价值判断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国华 《现代语文》 2018年第1期148-151,共4页
陌生化语言是一种有别于日常语言的审美性艺术语言,它的审美价值体现在哪里?这些价值又是如何从其特殊的形式中作出判断?本文拟从陌生化语言"真"的审美价值判断、陌生化语言"形式美"的价值判断和陌生化语言"意... 陌生化语言是一种有别于日常语言的审美性艺术语言,它的审美价值体现在哪里?这些价值又是如何从其特殊的形式中作出判断?本文拟从陌生化语言"真"的审美价值判断、陌生化语言"形式美"的价值判断和陌生化语言"意义"的审美价值判断三个方面做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化语言 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陌生化语言的空白艺术研究
10
作者 孙国华 《现代语文》 2018年第9期83-87,共5页
陌生化语言的魅力就在于"空白"的魅力。陌生化语言空白的构成类型可分为背景性空白、缩略性空白和逻辑性空白。陌生化语言空白具有暗示功能和邀请功能。可以通过还原特定语境内的潜在内容、恢复特定语境内的逻辑联系、调动直... 陌生化语言的魅力就在于"空白"的魅力。陌生化语言空白的构成类型可分为背景性空白、缩略性空白和逻辑性空白。陌生化语言空白具有暗示功能和邀请功能。可以通过还原特定语境内的潜在内容、恢复特定语境内的逻辑联系、调动直觉体验性的记忆储存等途径实现陌生化语言空白意义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化语言 陌生化语言空白 空白类型 空白功能 空白意义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乔伊斯《尤利西斯》作品中陌生化语言特点的精华 被引量:1
11
作者 尤婷婷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90-92,共3页
小说《尤利西斯》的成功,是由很多的因素共同造就的,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作者灵活运用了陌生化语言。通过此种文学形式的创新,充分展现出了故事主人公内心复杂的情感,丰富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基于此,本文针对乔伊斯《尤利西斯》作品当... 小说《尤利西斯》的成功,是由很多的因素共同造就的,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作者灵活运用了陌生化语言。通过此种文学形式的创新,充分展现出了故事主人公内心复杂的情感,丰富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基于此,本文针对乔伊斯《尤利西斯》作品当中所应用的语言陌生化,进行了系统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利西斯》 乔伊斯 陌生化语言 语言特点 语言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乔伊斯《尤利西斯》中的陌生化语言分析
12
作者 周燕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6期50-51,共2页
文学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创作技巧,其中语言陌生化的手段相对来说,是比较有特色的,尤其是当前的文学创作的大环境中,很多作家通过运用这样一种创作手段,提升了自己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追捧。本文以爱尔... 文学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创作技巧,其中语言陌生化的手段相对来说,是比较有特色的,尤其是当前的文学创作的大环境中,很多作家通过运用这样一种创作手段,提升了自己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追捧。本文以爱尔兰著名作家乔伊斯的经典作品《尤利西斯》为例,通过对作品中的陌生化语言进行详细的解读,希望读者能够对这样一种语言特征有一个清楚的把握。但是不管是《尤利西斯》作品本身,还是语言的陌生化这样一种创作手段,我们都知之甚少,对于它们的研究目前还处于浅显的状态,有待于学者们进一步的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利西斯》 陌生化语言 欧美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童小说色彩词语的陌生化研究
13
作者 辛月 《戏剧之家》 2019年第26期226-227,共2页
苏童的小说语言一直以诡谲多变、高远奇特著称,他的作品中往往使用非常规的表现手法,注重语言的表达效果,其中,色彩词语的陌生化表现尤为突出。本文尝试运用语义学、语用学相关理论,结合心理学等学科,来探究苏童小说语言中色彩词语陌生... 苏童的小说语言一直以诡谲多变、高远奇特著称,他的作品中往往使用非常规的表现手法,注重语言的表达效果,其中,色彩词语的陌生化表现尤为突出。本文尝试运用语义学、语用学相关理论,结合心理学等学科,来探究苏童小说语言中色彩词语陌生化的成因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童小说 语言陌生化 色彩词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尘埃落定》中的“陌生化”表现手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牛刚 吕培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50-52,共3页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它通过增加艺术感知的难度和审美欣赏的时间,使读者获得独特的艺术体验与审美愉悦。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在题材、叙述视角、语言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陌生化"现象。
关键词 《尘埃落定》 陌生化题材 叙事视角的陌生化 语言陌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生代散文的语言狂欢 被引量:1
15
作者 章妮 《当代文坛》 CSSCI 2005年第6期73-75,共3页
关键词 新生代散文 文学创作 语言陌生化 中国 当代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语言的"熟"与"生"
16
作者 孙春旻 《写作》 2005年第4期6-8,共3页
小说创作中语言的运用,有一个从生(生疏)到熟(熟练)的过程,可能大家都有所体会。但是,还有一个从“熟”到“生”的过程。就不是每个人都能认识到的了。
关键词 小说创作 陌生化语言 形式主义 文学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到五四,回归文学,立足文本——评田建民《启蒙先驱心态录:<野草>解读与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阎浩岗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3-96,共4页
由于内容隐晦、表达曲折、语言陌生化程度高,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是其最难解的作品。虽然只有薄薄一册,连同卷首题辞不过24篇短文,解读它的论著却有很多,专门解读《野草》的国内外专著就不下十几种。有关论文则达一千多篇。其解读方... 由于内容隐晦、表达曲折、语言陌生化程度高,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是其最难解的作品。虽然只有薄薄一册,连同卷首题辞不过24篇短文,解读它的论著却有很多,专门解读《野草》的国内外专著就不下十几种。有关论文则达一千多篇。其解读方式,主要有以政治革命标准臧否的,有以生命哲学思想解析梳理的,有就个人情感与人际关系索隐的,也有套用西方最新理论框架以西方术语诠释的。这些解读都各有其道理,也有一说服力,能给读者新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草》 散文诗集 语言陌生化 解读方式 思想解析 个人情感 生命哲学 回归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的馈赠——田樾诗集《情依然》解读
18
作者 冯源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17,共3页
对于田樾,人将中年而坠入诗神缪斯的情网,显得似乎有点“错位”,但他不仅跨越了年龄的拘囿,而且较为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所长,诸如对于生活的整体把握和别具只眼的观察,从现实的土壤与历史的尘泥中咀嚼出别样的意蕴,在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 对于田樾,人将中年而坠入诗神缪斯的情网,显得似乎有点“错位”,但他不仅跨越了年龄的拘囿,而且较为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所长,诸如对于生活的整体把握和别具只眼的观察,从现实的土壤与历史的尘泥中咀嚼出别样的意蕴,在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与景象里敏锐而细致地发现它们的独特等,这些正是诗人较之一般人所不同而又必须具有的特质,这或许也正是他能够从丰富的生活宝藏中提炼出诗集《情依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形式美 诗歌创作 语言陌生化 意象美 诗歌语言 诗集 黑土地 传统诗歌 艺术审美能力 意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评《第一次亲密接触》
19
作者 陈志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83-84,共2页
作为网络小说的代表作,《第一次亲密接触》用"另类"的话语,讲述了一个"另类"的爱情故事,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期待和美好的憧憬。其是理想爱情模式的破灭,让人长嘘短叹,感慨万千,难以释怀;其"陌生化"的语言... 作为网络小说的代表作,《第一次亲密接触》用"另类"的话语,讲述了一个"另类"的爱情故事,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期待和美好的憧憬。其是理想爱情模式的破灭,让人长嘘短叹,感慨万千,难以释怀;其"陌生化"的语言,俯拾皆是,让人回味无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次亲密接触》 爱情模式 陌生化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自荒原中破土的“朦胧诗”
20
作者 李晶炎 《今古文创》 2021年第40期26-27,共2页
发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朦胧诗",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经历了时代动乱的青年作家们遭受了巨大的精神痛苦,对社会上的黑暗产生质疑,提倡追求自我追求幸福的人文主义精神,并在诗中以丰富饱满的意象、含蓄朦胧的手法将这种质... 发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朦胧诗",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经历了时代动乱的青年作家们遭受了巨大的精神痛苦,对社会上的黑暗产生质疑,提倡追求自我追求幸福的人文主义精神,并在诗中以丰富饱满的意象、含蓄朦胧的手法将这种质疑与追求表现出来,造就了崭新的"朦胧诗"。"朦胧诗"具有意象含蓄朦胧、语言新奇陌生化、注重对自我的追寻等特点,是时代留给后世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朦胧诗 意象朦胧 语言陌生化 自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