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向克里奥尔语转移中的差异与重复:情感表达》述评
1
作者 葛平平 《语言战略研究》 2020年第5期92-96,共5页
该书通过对语言转移两端的语言克里奥语^①(澳大利亚北部以英语为基础的克里奥尔语)和达拉邦语(被取代的澳大利亚土著语)中情感表达的个案研究,探讨了语言转移对言语社区说话者的语言习惯、社会生活和世界观等方面的影响。该书采用涵盖... 该书通过对语言转移两端的语言克里奥语^①(澳大利亚北部以英语为基础的克里奥尔语)和达拉邦语(被取代的澳大利亚土著语)中情感表达的个案研究,探讨了语言转移对言语社区说话者的语言习惯、社会生活和世界观等方面的影响。该书采用涵盖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方法,突破了“语言转移是一种损失”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实证研究表明使用一种新语言对说话者的交流方式、身份认同和共享价值观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是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转移 克里奥尔语 土著语言 情感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说“他”的来源 被引量:1
2
作者 金中歧 《汉语学习》 1984年第3期38-39,共2页
“他”在现代汉语中用为第三人称代词,这并非自古就如此,而是有一个形成过程的。 “他”本作“它”。《说文》:“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段注:“相问无它,犹后人之不恙、无恙也。语言转移,则... “他”在现代汉语中用为第三人称代词,这并非自古就如此,而是有一个形成过程的。 “他”本作“它”。《说文》:“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段注:“相问无它,犹后人之不恙、无恙也。语言转移,则以无别故当之。而其字或假‘佗’为之,又俗作‘他’,经典多作‘它’,……。” 可见,“它”的本义是虫,引申为“别故”。“他”是“它”的俗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人称代词 无它 语言转移 《晋书》 段注 驴乳 本义 现代汉语 《说文》 《百喻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