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量特征在语言风格比较及作家判定中的应用——以韩寒《三重门》与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为例 被引量:29
1
作者 陈芯莹 李雯雯 王燕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3期137-139,208,共4页
提出了将语言计量研究成果应用于语言风格对比及作家判定中的方法。通过对两个75000字的语料中12个语言结构特征分布的统计对比,发现了7个具有显著分布差异的语言结构特征。并以这7个语言结构特征作为文本表示特征对两个75000字的未知... 提出了将语言计量研究成果应用于语言风格对比及作家判定中的方法。通过对两个75000字的语料中12个语言结构特征分布的统计对比,发现了7个具有显著分布差异的语言结构特征。并以这7个语言结构特征作为文本表示特征对两个75000字的未知作家文本做了相关性分析,并准确判定了未知作家文本的作者。以语言结果的计量特征表示文本的方法加强了语言风格对比及作家判定研究的可解释性,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以语料库和统计方法进行语言结构特征计量研究是汉语语言风格描写研究及作家判定研究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风格 语言结构特征 三重门 梦里花落知多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喻拟融合说的分析
2
作者 张潜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132-136,共5页
一、喻拟融合说的由来比喻和比拟,现代汉语修辞学把它们分别为两种辞格,然而在古代汉语修辞理论中,比喻和比拟则包容在一个“比”的概念之中。刘勰的《文心雕龙》分析《离骚》用“比”的语言事实,指出其中既有比喻,也有比拟,有的喻拟不... 一、喻拟融合说的由来比喻和比拟,现代汉语修辞学把它们分别为两种辞格,然而在古代汉语修辞理论中,比喻和比拟则包容在一个“比”的概念之中。刘勰的《文心雕龙》分析《离骚》用“比”的语言事实,指出其中既有比喻,也有比拟,有的喻拟不分,融成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喻 修辞作用 相似点 修辞格 相同点 语言结构特征 现代修辞学 客观事物 修辞效果 修辞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