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符号学理论下影视艺术肢体语言的符号意义 |
戚姚云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2
|
语言符号学:索绪尔遗志的继承与发展 |
吕红周
单红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3
|
论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发展演变理论——纪念《普通语言学教程》出版百年之二 |
聂志平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4
|
西方符号学法律理论述评 |
吕世伦
徐爱国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1 |
2
|
|
5
|
对外社会新闻的英语编译——社会符号学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实践 |
庄琴芳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6
|
麦茨电影符号学理论的读解 |
李小斌
|
《电影评介》
|
2013 |
6
|
|
7
|
Semiotic理论在农业生态观光园景观构建中的应用 |
蔡翰林
张继兰
|
《林业调查规划》
|
2018 |
0 |
|
8
|
现代图形创意设计中的形式语言探析 |
撒后余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9
|
符号学的理论基础 |
朱志方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1
|
|
10
|
文化比较和符号学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
徐继宁
|
《山东外语教学》
|
1999 |
2
|
|
11
|
第六届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讨会将在中国青岛召开 |
|
《语言科学》
|
2004 |
0 |
|
12
|
符号学与交际理论的结晶——评法语教材《新编无边界》 |
张新木
|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3
|
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理论的交集 |
封宗信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20 |
3
|
|
14
|
“海峡两岸符号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
李启军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15
|
符号论电影美学与中国电影理论的研究现状 |
管斌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6
|
从《论语言的二元本质》看索绪尔的语言哲学 |
聂志平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17
|
话语分析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
贾正传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1993 |
9
|
|
18
|
我与应用语言学 |
乐眉云
|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19
|
《文学性:雅各布森语言诗学研究》 |
江飞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20
|
语言哲学与语言逻辑 |
李先焜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