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1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猫猫的奇幻漂流》:动画电影非语言符号和无对白叙事的融合
1
作者 王苗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5-159,共5页
动画电影《猫猫的奇幻漂流》凭借其非语言符号和无对白叙事手法,成功讲述了一只小猫与动物伙伴在末世洪水中的奇幻漂流故事。影片通过视觉符号,如动物肢体动作、场景设计和光影色彩,以及听觉符号,如环境音效、音乐节奏和静默留白,构建... 动画电影《猫猫的奇幻漂流》凭借其非语言符号和无对白叙事手法,成功讲述了一只小猫与动物伙伴在末世洪水中的奇幻漂流故事。影片通过视觉符号,如动物肢体动作、场景设计和光影色彩,以及听觉符号,如环境音效、音乐节奏和静默留白,构建了完整的叙事框架。影片无对白叙事的方式为国产动画电影创作提供了新思路,包括深度挖掘视觉符号的叙事潜力、发挥听觉符号的情感共鸣功能,以及利用无对白叙事的跨文化优势实现国际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电影 《猫猫的奇幻漂流》 语言符号 无对白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符号以少驭多机制的语言哲学阐释——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说起
2
作者 唐晓东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5-61,共7页
语言符号反映人类认知。人脑对具象世界进行抽象概括,分门别类,化繁为简,反映在语言符号层面就是以少驭多机制作用下的句法限定。从拥有最少(有限多)单位的形式层和符号层,到基于聚合关系(类型)和组合关系通过句法限定所生产出的无限多... 语言符号反映人类认知。人脑对具象世界进行抽象概括,分门别类,化繁为简,反映在语言符号层面就是以少驭多机制作用下的句法限定。从拥有最少(有限多)单位的形式层和符号层,到基于聚合关系(类型)和组合关系通过句法限定所生产出的无限多的言语材料,语言符号的以少驭多机制使人类认知成为可能。经济性原则在人类探索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主导性作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我们检视语言符号以少驭多机制提供了客观性、综合性、动态性和具体性四个视角。语言符号作为人类文明的记录、传播和储存工具,其以少驭多、以不变(或渐变)应万变的省力机制也是人脑智力和智性的生动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符号 以少驭多 句法限定 语言哲学 唯物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符号与知觉符号表征对外语词汇习得的影响比较:来自行为与脑电的实验证据 被引量:4
3
作者 任维聪 杨婷 王汉林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2-554,共13页
通过行为与脑电实验技术,比较外语词汇学习过程中,语言符号与知觉符号表征对词汇记忆编码与再认的影响过程,从而考察语义表征对词汇习得的影响机制。行为结果表明,语言符号与知觉符号表征条件下被试对词汇学习效果的主观判断无显著差异... 通过行为与脑电实验技术,比较外语词汇学习过程中,语言符号与知觉符号表征对词汇记忆编码与再认的影响过程,从而考察语义表征对词汇习得的影响机制。行为结果表明,语言符号与知觉符号表征条件下被试对词汇学习效果的主观判断无显著差异,但后者比前者有更高的词汇再认正确率。脑电结果表明,对于词汇编码阶段,相较语言符号表征,知觉符号表征在编码晚期诱发更正的LPC成分;对于词汇再认阶段,知觉符号表征条件诱发更大N400成分,且脑电时频分析表明该条件下出现更为明显的μ波抑制及θ波功率增强现象。研究结果综合表明,与语言符号表征便捷但非模态化的语义加工相比,知觉符号表征加深了词汇晚期编码的深度,并通过知觉模拟,利用多模态信息提高了词汇的形象化再认,从而推动了再认阶段的语义检索,最终内隐性地提高了词汇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表征 外语词汇习得 语言符号 知觉符号 E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食之都”的城市形象感知及语言符号景观塑造 被引量:1
4
作者 石琳 董洪杰 姚成雨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8,共9页
“美食之都”的城市形象塑造和品牌建设是构建城市美食创意体系的重要动力,由语言符号景观形塑的实体空间、主体空间、文化空间与商业空间对促进美食文化传播亦具有重要作用。从旅游者视角出发,从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两个维度对“美食之... “美食之都”的城市形象塑造和品牌建设是构建城市美食创意体系的重要动力,由语言符号景观形塑的实体空间、主体空间、文化空间与商业空间对促进美食文化传播亦具有重要作用。从旅游者视角出发,从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两个维度对“美食之都”成都展开描写,分析语言符号景观对构建认知情感的影响;从旅游地视角出发,选取成都美食聚集地宽窄巷子作为调查点,考察多模态语言符号景观的分布与特征。由此,提出“美食之都”城市语言符号景观塑造的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食之都 城市形象感知 语言符号景观 城市语言治理 美食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流大语言模型呈现中华文化符号:智能拟态环境的建构 被引量:7
5
作者 何苑 张洪忠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4-75,共12页
由大模型建构的“智能拟态环境”基于海量数据和计算进行“拟真”,影响着人们对现实世界和网络虚拟世界的认知。在以ChatGPT、Bard、文心一言和智谱清言等为代表的国内外主流大模型上,中华文化仍呈现出以传统人文和古代科技要素为统领... 由大模型建构的“智能拟态环境”基于海量数据和计算进行“拟真”,影响着人们对现实世界和网络虚拟世界的认知。在以ChatGPT、Bard、文心一言和智谱清言等为代表的国内外主流大模型上,中华文化仍呈现出以传统人文和古代科技要素为统领的“符号图景”,在现当代中国风貌和科技成就上存在“数据空洞”。“中华文化符号”的呈现在国内外大模型和不同大模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同时表现出语料欠全面、偏态化曝光、文化多样性较匮乏和既有刻板印象的“表征趋同”现象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拟态环境 语言模型 文化表征 中华文化符号 数据空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言到符号——论卡西尔哲学中的康德-洪堡特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梁乐睿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58,共10页
卡西尔对新康德主义传统的继承与超越问题是卡西尔研究的重要范畴,然而这一问题需要在观念史的维度上进行梳理。哈曼、赫尔德与洪堡特对康德哲学中的语言缺位问题展开了批判,强调了语言对于人类精神的重要性。其中,洪堡特的语言哲学是... 卡西尔对新康德主义传统的继承与超越问题是卡西尔研究的重要范畴,然而这一问题需要在观念史的维度上进行梳理。哈曼、赫尔德与洪堡特对康德哲学中的语言缺位问题展开了批判,强调了语言对于人类精神的重要性。其中,洪堡特的语言哲学是康德观念论原则在精神科学中的具体实现。卡西尔高度评价了洪堡特对康德先验方法的坚持与运用,并基于这一原则构建了自己的符号形式哲学体系。他从洪堡特的语言哲学中发现了对康德哲学进行扩展与超越的可能性,这促使他把先验方法运用到语言之外的其他文化形式中,进而从理性批判走向了文化批判。在上述意义上,卡西尔延续并发展了德国观念论中的康德-洪堡特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洪堡特 卡西尔 语言 符号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台原始传播艺术:非语言符号传播在舞台表演艺术中的潜变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谢莎莉 曾静平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208,共7页
在演唱、弹奏、吟诵等舞台表演艺术中,演奏者的服饰、手势、表情、眼神、动作、发型以及道具、灯光、舞台、背景等非语言表达元素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些非语言表达元素是“新大众传播”理论体系中原始传播的主要符号,具有与语言符号同等... 在演唱、弹奏、吟诵等舞台表演艺术中,演奏者的服饰、手势、表情、眼神、动作、发型以及道具、灯光、舞台、背景等非语言表达元素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些非语言表达元素是“新大众传播”理论体系中原始传播的主要符号,具有与语言符号同等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从舞台表演艺术中的礼仪意象等非语言符号的渊源、现当代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出发,探究其潜变、裂变、嬗变过程,深化并升华原始传播在舞台表演艺术中的实践意义,勾画出中国元素、中国特质、中国智慧、中国主张的中国式“舞台原始传播艺术”创想。基于新文科建设背景,首创“舞台原始传播艺术”标志性概念,丰富和拓展新大众传播理论与舞台表演艺术理论的应用内涵与学术边界,突显舞台表演创新实践的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传播 语言 符号传播 舞台表演 潜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吗?来自双语控制的视角
8
作者 吴俊杰 伍新野 +2 位作者 刘倩铭 计艳楠 王启萍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0-736,760,共8页
语言与符号的关系一直是学界关注的议题。以往研究多基于哲学思辨,或局限于初级认知加工层面的实证探索,而缺乏对高级认知控制层面的深入考察。本研究借用双语切换范式分离出高级认知控制过程,结合多维指标和余弦距离算法,量化被试在中... 语言与符号的关系一直是学界关注的议题。以往研究多基于哲学思辨,或局限于初级认知加工层面的实证探索,而缺乏对高级认知控制层面的深入考察。本研究借用双语切换范式分离出高级认知控制过程,结合多维指标和余弦距离算法,量化被试在中文-符号、英文-符号和中文-英文切换任务下行为模式的相似性。结果显示,被试在任意两种切换任务下的行为模式无显著差异,等值性检验进一步支持三种任务间的行为模式具有一致性。这表明中文、英文和符号两两之间的切换所需的认知控制是相同的,意味着在高级认知控制层面,语言相较于符号无实质性的特殊之处。本研究为揭示语言的认知特性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控制 语言切换 符号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信息传递过程中非语言符号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晓东 叶伟 蔡莉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9-61,共3页
从传播学角度对体育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非语言符号的性质、类型、特点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体育信息传递过程中非语言符号可分为外貌与衣着、表情与眼神、姿态动作、触摸行为、空间与距离等5种类型。它们具有连贯性、相似性、通义... 从传播学角度对体育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非语言符号的性质、类型、特点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体育信息传递过程中非语言符号可分为外貌与衣着、表情与眼神、姿态动作、触摸行为、空间与距离等5种类型。它们具有连贯性、相似性、通义性、协同性、即时性、真实性、可控性等特点。非语言符号一方面和语言符号形成互补功能,配合语言符号完成信息的传递;另一方面,非语言符号自身又能通过信息传递实现一定的欺骗、干扰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信息 传递过程 语言符号 传播学 性质 类型 特点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信号到符号——认知语言学对人类语言起源的诠释 被引量:8
10
作者 甘世安 杨嵘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1-165,共5页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原理,考察了语言起源过程中的符号产生和语言符号系统出现的认知基础,认为语言起源于人类认知体验性的互动实践,并论证了人类语言起源的进化论观点。
关键词 认知语言 语言起源 诠释 信号 语言符号系统 认知基础 人类认知 体验性 进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言符号学到翻译符号学——王铭玉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铭玉 任伟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5-30,共6页
当前,翻译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语言符号学也日益得到学界的认可。在此背景下,长期致力于语言符号学研究的王铭玉教授大力倡导翻译符号学。翻译符号学与语言符号学有何关系?翻译符号学对语言符号学和翻译学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王铭... 当前,翻译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语言符号学也日益得到学界的认可。在此背景下,长期致力于语言符号学研究的王铭玉教授大力倡导翻译符号学。翻译符号学与语言符号学有何关系?翻译符号学对语言符号学和翻译学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王铭玉教授在访谈中,对这一系列问题做出了解读和阐释。同时,文章在分析国内外翻译符号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规划了翻译符号学所面临的任务,为构建翻译符号学学科指明了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学 语言符号 翻译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话与习得——巴赫金的语言符号理论与二语习得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谭芳 刘永兵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24,共8页
巴赫金是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和符号学家之一。近些年来,国外学界把他的理论应用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他对二语/外语教育研究的贡献却至今未受到国内学界的重视。本文对近20年来国外将巴赫金语言符号理论应用于... 巴赫金是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和符号学家之一。近些年来,国外学界把他的理论应用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他对二语/外语教育研究的贡献却至今未受到国内学界的重视。本文对近20年来国外将巴赫金语言符号理论应用于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与评述,希望拓宽国内学界对于巴赫金研究及其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认识,并为国内外语学习研究提出几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 第二语言习得 符号 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非语言符号运用的教育传播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武文颖 原茜 方明豪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文章以教师的非语言符号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传播学、教育学、教育传播学等学科知识,实证调查研究教师的非语言符号对教育传播效果的影响。通过设计4组相关量表,对大连地区53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除触觉和空间感觉非语言... 文章以教师的非语言符号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传播学、教育学、教育传播学等学科知识,实证调查研究教师的非语言符号对教育传播效果的影响。通过设计4组相关量表,对大连地区53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除触觉和空间感觉非语言符号外,当前我国教师非语言符号传播能力普遍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另外,除嗅觉和时间感觉渠道的教师非语言符号与认知性和行为性效果不相关之外,其他类型的教师非语言符号分别与各层面教育传播效果呈现出正向的、密切相关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符号 认知性学习效果 情感性学习效果 行为性学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语言史研究(Ⅰ)——化学符号的产生与发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许国良 王兵 陈占华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4期75-80,92,共7页
化学符号是描述化学物质结构、运动及其性质的语言标记系统,是研究化学运动的特征及其相互转化并进行高度抽象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自近代化学诞生以来,化学家们创造的化学符号体系包括图式、字母、数字、模型和各种记号,都被用来表示化... 化学符号是描述化学物质结构、运动及其性质的语言标记系统,是研究化学运动的特征及其相互转化并进行高度抽象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自近代化学诞生以来,化学家们创造的化学符号体系包括图式、字母、数字、模型和各种记号,都被用来表示化学元素、化学式、分子式、结构式、实验式和示牲式,以及进一步描述化学反应过程,使人们得到了一种简明易辨认的通用化学语言。化学符号现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化学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语言 化学符号 化学物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符号的诞生与符号秩序的重建——兼论实在界理论对社会文化现象的阐释 被引量:4
15
作者 霍红 张绪忠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8-143,共6页
拉康提出了实在界的概念,他通过逻辑性回溯发现,不能被符号所象征的实在界是语言符号诞生的源头。齐泽克继承并发展了拉康有关实在界的理论,阐述了实在界的三种表现形式,创造性地提出只有来自实在界的决断式行动才能摧毁和重建符号秩序... 拉康提出了实在界的概念,他通过逻辑性回溯发现,不能被符号所象征的实在界是语言符号诞生的源头。齐泽克继承并发展了拉康有关实在界的理论,阐述了实在界的三种表现形式,创造性地提出只有来自实在界的决断式行动才能摧毁和重建符号秩序。拉康-齐泽克的实在界理论可以被应用于阐释许多与语言符号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如新型文体的诞生等,同时实在界理论也为如何应对当前层出不穷的社会文化现象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在界 语言符号 决断式行动 符号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语言符号的传播特征及其形成 被引量:4
16
作者 梅龙宝 范焕珍 桑龙扬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5年第3期48-50,共3页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传播的人越来越多,为了通过网络方便快捷地传达信息和交流感情,形成了独特的网络语言符号和传播方式。本文全面概括了网络语言符号的传播特征,并对网络语言符号的形成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 网络语言符号 传播特征 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符号价值的哲学探索 被引量:4
17
作者 谢刚 吕明臣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28,共4页
语言符号价值理论是索绪尔语言学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深刻揭示了语言的本质特征。语言符号的价值同一般价值既存在相同点又存在差异。语言符号价值存在的前提是语言具有任意性和规约性。语言符号的价值存在是语言实现其价值的必要条... 语言符号价值理论是索绪尔语言学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深刻揭示了语言的本质特征。语言符号的价值同一般价值既存在相同点又存在差异。语言符号价值存在的前提是语言具有任意性和规约性。语言符号的价值存在是语言实现其价值的必要条件。语言符号的价值实现问题就是从价值存在到意义。语言符号的价值就是从意义到价值,再到意义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两个要素:人和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符号 价值 任意性 规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符号学:索绪尔遗志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吕红周 单红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52,共6页
语言符号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是对索绪尔符号学遗志的继承和发展,是语言学与符号学内在发展要求的必然产物。它以语言这种最典型的元符号系统为研究对象,用符号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语言学问题。语言符号学把语言理解为人使... 语言符号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是对索绪尔符号学遗志的继承和发展,是语言学与符号学内在发展要求的必然产物。它以语言这种最典型的元符号系统为研究对象,用符号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语言学问题。语言符号学把语言理解为人使用符号动态的建构意义、赋予世界以文化秩序的过程,从而突破了仅把语言视为描述世界和表达思维工具的窠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符号 符号 理论建构 索绪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符号系统和自然符号系统——索绪尔与韩礼德语言哲学思想探索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绍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0-85,共6页
学术界有人认为 ,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索绪尔和 2 0世纪发起语言学革命的乔姆斯基之间存在着继承的关系 :他们的语言学思考都属于结构主义或形式主义 ,而功能主义的代表韩礼德似乎和索绪尔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看法... 学术界有人认为 ,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索绪尔和 2 0世纪发起语言学革命的乔姆斯基之间存在着继承的关系 :他们的语言学思考都属于结构主义或形式主义 ,而功能主义的代表韩礼德似乎和索绪尔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看法被证明是一种误解 ,至少是不全面的。如果从对语言系统本质的认识上来分析 ,或者从哲学认识论的层面上来看 ,与其说索绪尔和乔姆斯基 ,倒不如说索绪尔和韩礼德之间存在着相似性 ,更确切地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语言符号 索绪尔 韩礼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国辉 王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81-85,共5页
自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音义之间的任意性原则以来,在语言学界引起了极大争议。然而根据如下语言现实:(1)语言符号的初创期并非完全任意;(2)人类语言共性事实;(3)具体语言系统的限制性;(4)语言之间的翻译;(5)儿童语言习得中的"泛化现... 自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音义之间的任意性原则以来,在语言学界引起了极大争议。然而根据如下语言现实:(1)语言符号的初创期并非完全任意;(2)人类语言共性事实;(3)具体语言系统的限制性;(4)语言之间的翻译;(5)儿童语言习得中的"泛化现象";(6)语言系统的非自主性;(7)语体间的任意性限制,我们认为语言符号的基本特性不是任意性为主,而是限制性为主,任意性仅限于限制范围内的任意性,是第二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符号 任意性 限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