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猫猫的奇幻漂流》:动画电影非语言符号和无对白叙事的融合 |
王苗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语言符号以少驭多机制的语言哲学阐释——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说起 |
唐晓东
|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语言符号与知觉符号表征对外语词汇习得的影响比较:来自行为与脑电的实验证据 |
任维聪
杨婷
王汉林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4
|
“美食之都”的城市形象感知及语言符号景观塑造 |
石琳
董洪杰
姚成雨
|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5
|
主流大语言模型呈现中华文化符号:智能拟态环境的建构 |
何苑
张洪忠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
6
|
从语言到符号——论卡西尔哲学中的康德-洪堡特因素 |
梁乐睿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7
|
舞台原始传播艺术:非语言符号传播在舞台表演艺术中的潜变价值 |
谢莎莉
曾静平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8
|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吗?来自双语控制的视角 |
吴俊杰
伍新野
刘倩铭
计艳楠
王启萍
|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9
|
体育信息传递过程中非语言符号的初步研究 |
王晓东
叶伟
蔡莉
|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
10
|
从信号到符号——认知语言学对人类语言起源的诠释 |
甘世安
杨嵘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
11
|
从语言符号学到翻译符号学——王铭玉教授访谈录 |
王铭玉
任伟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
12
|
对话与习得——巴赫金的语言符号理论与二语习得研究 |
谭芳
刘永兵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1
|
|
|
13
|
教师非语言符号运用的教育传播效果研究 |
武文颖
原茜
方明豪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8
|
|
|
14
|
化学语言史研究(Ⅰ)——化学符号的产生与发展 |
许国良
王兵
陈占华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1 |
9
|
|
|
15
|
语言符号的诞生与符号秩序的重建——兼论实在界理论对社会文化现象的阐释 |
霍红
张绪忠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
16
|
网络语言符号的传播特征及其形成 |
梅龙宝
范焕珍
桑龙扬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
2005 |
4
|
|
|
17
|
语言符号价值的哲学探索 |
谢刚
吕明臣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
18
|
语言符号学:索绪尔遗志的继承与发展 |
吕红周
单红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
19
|
任意符号系统和自然符号系统——索绪尔与韩礼德语言哲学思想探索 |
张绍杰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8
|
|
|
20
|
论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
刘国辉
王君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