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俄罗斯的语言立法与语言关系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何俊芳 郭亚星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1,共8页
语言立法是对语言的地位、权利、使用、发展、保存和保护等进行调节的法律行为,是国家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在法律形式上的集中体现。俄罗斯的语言立法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相对较为完整和系统,既有国家层面的《俄罗斯联邦宪法》和《俄罗斯... 语言立法是对语言的地位、权利、使用、发展、保存和保护等进行调节的法律行为,是国家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在法律形式上的集中体现。俄罗斯的语言立法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相对较为完整和系统,既有国家层面的《俄罗斯联邦宪法》和《俄罗斯联邦国语法》《俄罗斯联邦民族文化自治法》等专项立法;也有地方层面各共和国的相关立法。长期以来,俄罗斯的语言关系中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对各共和国国语的学习应遵循义务性还是自愿性原则规定不明确,联邦官方将“母语”等同于民族语言为某些共和国提供了法律操作的借口,等等,这些问题导致某些地区出现语言争端。从俄罗斯的语言立法和语言关系发展情况看,在多民族国家的语言建设中,应通过法治化建设为国家通用语的推行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并在实行双(多)官方语言的自治地方坚持国家通用语的主导地位和应有的语言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立法 语言关系 俄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功能规划视角下的新时代语言立法
2
作者 张日培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5,共10页
当前,中国语言立法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也还存在系统性不强、可操作性不强、内容有局限等不足。解决这些问题,科学推进新时代语言立法,需要加强语言功能规划研究。语言功能规划是关于多语言多功能的发挥场域、实现路径、关系协调等的规... 当前,中国语言立法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也还存在系统性不强、可操作性不强、内容有局限等不足。解决这些问题,科学推进新时代语言立法,需要加强语言功能规划研究。语言功能规划是关于多语言多功能的发挥场域、实现路径、关系协调等的规划,强调多语言多功能的有序而充分发挥,为构建语言政策和语言战略体系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语言立法的核心任务是确立语言政策体系,核心功能是为国家实施语言战略提供法律保障。语言功能规划视角下,新时代语言立法应统揽语言生活全局,协调处理好多语言多功能之间的关系,探讨构建国家义务模式;应面向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构建涵盖语言规范、语言教育、语言文化建设、语言服务等内容的全面系统的法律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规划 语言功能规划 语言立法 语言文字法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美国语言立法探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巨静 周玉忠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4-137,共4页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体,一个民族的语言集中体现了该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民族精神。因此,一国语言政策的制定、语言立法的取向必然会受其语言文化的支配。以民族优越感和使命观为价值导向、以盎格鲁—萨克逊文化为核心的美国趋同型文化有效地...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体,一个民族的语言集中体现了该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民族精神。因此,一国语言政策的制定、语言立法的取向必然会受其语言文化的支配。以民族优越感和使命观为价值导向、以盎格鲁—萨克逊文化为核心的美国趋同型文化有效地维护了英语的绝对权威,主宰了美国语言立法,一直以来以英语为唯一官方语言的主导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立法 官方语言 美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振达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3,共8页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中国语言生活依法治理的基础。该法自公布、施行至今25年,对该法的研究可分为法律解读、“良法”讨论、“善治”转向3个时期,呈现语言研究和法律研究两类视角。学界对该法的角色地位、主要功能、对象范围、特...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中国语言生活依法治理的基础。该法自公布、施行至今25年,对该法的研究可分为法律解读、“良法”讨论、“善治”转向3个时期,呈现语言研究和法律研究两类视角。学界对该法的角色地位、主要功能、对象范围、特点原则等达成了基本共识,在以下方面则尚存争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概念及界定,汉语拼音的地位性质与使用范围,语言权利和义务,“软法”属性,“非通用语言文字”立法,外国语言文字的使用及其规范。面对新时代语言文字法治建设要求,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修订工作:(1)科学研判,深究法理依据;(2)与时俱进,修订法律规定;(3)系统落地,对接执法司法;(4)共享共治,增强法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语言文字法治建设 语言立法 语言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法语言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10
5
作者 邹玉华 杨阳 刘哲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67-73,共7页
立法语言是准确表述立法意图、立法目的和体现立法政策的一种专门载体。立法语言不仅要比一般语言严谨、规范、简洁、通俗、明确,而且它也是所有法的语言中最为严谨、规范、简洁、通俗、明确的一种语言。但是,目前的立法语言还存在着歧... 立法语言是准确表述立法意图、立法目的和体现立法政策的一种专门载体。立法语言不仅要比一般语言严谨、规范、简洁、通俗、明确,而且它也是所有法的语言中最为严谨、规范、简洁、通俗、明确的一种语言。但是,目前的立法语言还存在着歧义、晦涩、不够简练和条理等问题,立法语言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语言 现状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连词“或”看澳门中文立法语言的规范化 被引量:6
6
作者 汪国胜 白林倩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22,共7页
法律的生命在于细节,立法语言的水平直接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的法治水平.本文尝试通过和内地立法语言进行对比,细致考察澳门中文立法文本中连词“或”和“或者”的选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澳门中文立法语言的规范化问题.研究认为,... 法律的生命在于细节,立法语言的水平直接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的法治水平.本文尝试通过和内地立法语言进行对比,细致考察澳门中文立法文本中连词“或”和“或者”的选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澳门中文立法语言的规范化问题.研究认为,澳门中文立法语言的规范化工作应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即:客观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研讨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中文 “或” 立法语言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立法语言之技术特点 被引量:9
7
作者 莫洪宪 王明星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36-139,共4页
刑事立法语言具有立法语言的一般共性 ,要求准确、明确、通俗、简约、庄重及严谨。但刑事立法语言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其区别于其它立法语言的技术特点是 :第一 ,刑事立法语言突出表现罪刑关系 ;第二 ,刑事立法语言以明确性为主 ,兼顾... 刑事立法语言具有立法语言的一般共性 ,要求准确、明确、通俗、简约、庄重及严谨。但刑事立法语言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其区别于其它立法语言的技术特点是 :第一 ,刑事立法语言突出表现罪刑关系 ;第二 ,刑事立法语言以明确性为主 ,兼顾弹力性 ;第三 ,刑法用语的专门性、专业性 ;最后 ,刑事立法语言中句式的特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立法 立法语言 罪刑关系 特定性 刑法 明确性 用语 专门性 专业性 弹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立法语言审查程序的设置理据与技术——基于韩国立法的经验借鉴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玉洁 张婷婷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41-49,共9页
立法语言审查程序乃是一项对立法语词、句式、篇章结构等文本表达进行审查的立法程序。管窥韩国"语言审查程序"的立法实践可知,该程序在纠正语言错误、提高立法质量、实现法律的规范性和确定性上已经凸显出十分积极的效果。... 立法语言审查程序乃是一项对立法语词、句式、篇章结构等文本表达进行审查的立法程序。管窥韩国"语言审查程序"的立法实践可知,该程序在纠正语言错误、提高立法质量、实现法律的规范性和确定性上已经凸显出十分积极的效果。反观我国的立法语言运用现状,立法语言失范现象层出不穷且日益严重。因此,伴随"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提出以及《立法法》修改之契机,我国立法机关应当在借鉴韩国"语言审查程序"的基础上,设立立法语言审查主体,明确语言审查的内容,并建构一套完整的立法语言审查程序,以保证立法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语言 审查程序 韩国立法 科学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法》的立法语言缺陷及完善 被引量:9
9
作者 吴亮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0-334,共5页
尽快对《体育法》进行修改是目前我国体育法制建设的重要任务。我国是成文法国家,《体育法》最终必须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其立法语言规范与否对立法质量有重要影响。采用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法律语言学的视角对《体育法》... 尽快对《体育法》进行修改是目前我国体育法制建设的重要任务。我国是成文法国家,《体育法》最终必须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其立法语言规范与否对立法质量有重要影响。采用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法律语言学的视角对《体育法》的立法语言缺陷及完善对策进行研究。在分析立法语言及其要求的基础上发现,《体育法》立法语言存在的主要缺陷包括立法核心词语使用不规范、立法表述中的特定语句模式存在问题、通用语言语病以及体育自身特性引发的其他立法语言问题4方面。分析了《体育法》立法语言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基本思路、具体措施2个层面阐述了《体育法》立法语言的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语言 体育法规 体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法语言:从模糊走向明确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杨颖 《政法论丛》 2010年第6期43-49,共7页
立法语言的模糊性是必然的,其原因包括认识的局限性、语言本身的有限性、立法者的差异性以及立法技术的选择等因素。明确性的语言对于立法活动来说是一种追求和渐进实现的目标,因此,应该注重提高立法者的素质,本着简约、确定、谨慎的原... 立法语言的模糊性是必然的,其原因包括认识的局限性、语言本身的有限性、立法者的差异性以及立法技术的选择等因素。明确性的语言对于立法活动来说是一种追求和渐进实现的目标,因此,应该注重提高立法者的素质,本着简约、确定、谨慎的原则进行立法语言的选择,并通过法的解释促使立法语言从模糊走向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语言 模糊性 明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语言研究应当强化立法语言的审校服务 被引量:6
11
作者 汤啸天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3-140,共8页
法律语言研究应当以立法语言为重点,数据库的建设应当以直接服务于立法活动为主要功能。法律术语产生的规则以及术语界定应当包括创设新的法律术语、吸纳改造其他行业术语、借用民间现成的日常语三种情况。立法语言的条款句式规范应当... 法律语言研究应当以立法语言为重点,数据库的建设应当以直接服务于立法活动为主要功能。法律术语产生的规则以及术语界定应当包括创设新的法律术语、吸纳改造其他行业术语、借用民间现成的日常语三种情况。立法语言的条款句式规范应当侧重于明确规范的对象、确定主体的资格、设定权利义务、规定救济手段与罚则四个方面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语言 法律语言规范库 审校服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立法语言的模糊性特点看司法活动中的法官素质 被引量:5
12
作者 唐志容 朱涛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58-61,共4页
立法语言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大量的模糊语言,这对于法律而言具有若干积极意义。然而,这些积极意义的真正实现有赖于法律的实际操作者———法官们的功能,这一观点的被承认既推翻了人们以往关于法官只是机械将法律应用于事实得出判决的... 立法语言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大量的模糊语言,这对于法律而言具有若干积极意义。然而,这些积极意义的真正实现有赖于法律的实际操作者———法官们的功能,这一观点的被承认既推翻了人们以往关于法官只是机械将法律应用于事实得出判决的错误认识,也对法官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要求。法官作为法律的现实操作者和正义的最后实现者,必须具备专业素质、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个性素质等相关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语言 模糊语言 法官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立法语言及其翻译规范化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军峰 薛杰 张文龙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2,共9页
立法语言在法律语言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立法语言及其翻译规范与否决定着立法质量的高低,也关乎中国法治形象的国际塑造。考察中国立法语言及其翻译规范化现状可以发现:虽然中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和《立法技术规范(试行)》... 立法语言在法律语言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立法语言及其翻译规范与否决定着立法质量的高低,也关乎中国法治形象的国际塑造。考察中国立法语言及其翻译规范化现状可以发现:虽然中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和《立法技术规范(试行)》,立法语言规范工作初见成效,但立法中仍有不少语言问题,规范的体系化、制度化建设有待完善;就翻译规范而言,目前仅有学者提出的若干总体原则,尚无包含具体规则的规范性文件。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界相对忽视立法语言相关教学和研究,立法机关也轻视语言在立法技术中的地位。中国立法语言及其翻译规范建设可以借鉴境外比较成熟的规范建设经验。在比较分析境外国家和地区立法技术规范文件的基础上,建议中国进一步完善立法技术规范体系、建设立法翻译标准化术语库,完善立法语言审查制度、健全立法翻译审校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语言 法律翻译 翻译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法语言中的法律常用词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东海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9-95,101,共8页
在立法文本的词汇系统中,除法律术语外,最有研究价值的是法律常用词。根据法意表达功能,将其分为语篇连接词、法意具指词、书面语体风格词、情态词、模糊限制词、介引对象词、近义区别词、高频法律术语构成词(素)八类。准确掌握法律常... 在立法文本的词汇系统中,除法律术语外,最有研究价值的是法律常用词。根据法意表达功能,将其分为语篇连接词、法意具指词、书面语体风格词、情态词、模糊限制词、介引对象词、近义区别词、高频法律术语构成词(素)八类。准确掌握法律常用词的用法可以提高立法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语言 法律常用词 法律术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法语言规则之辨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育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9-113,共5页
立法语言作为表述立法意图、设定法律规范的特殊语言文字,在行文表述方面必然有其特定的规则。立法语言规则的确立与明确有益于规范的立法语言的形成,且对立法活动的效果具有积极影响。当前我国立法语言中的众多失范现象,均与立法语言... 立法语言作为表述立法意图、设定法律规范的特殊语言文字,在行文表述方面必然有其特定的规则。立法语言规则的确立与明确有益于规范的立法语言的形成,且对立法活动的效果具有积极影响。当前我国立法语言中的众多失范现象,均与立法语言规则的缺失有关,故确立与明确我国立法语言的规则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语言规则 立法技术 成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法语言情态模糊限制语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蒋婷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5-131,164,共7页
精确性是立法语言的灵魂,而模糊性又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立法语言中究竟应当如何认识、把握、协调这两种特性之间的关系,值得深究。通过创建英国成文法语料库,依赖于语料库的分析路径,围绕情态模糊限制语这一语言现象,我们得以透过观... 精确性是立法语言的灵魂,而模糊性又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立法语言中究竟应当如何认识、把握、协调这两种特性之间的关系,值得深究。通过创建英国成文法语料库,依赖于语料库的分析路径,围绕情态模糊限制语这一语言现象,我们得以透过观念的误解和事物的表象,清晰地看到:立法语言内蕴的"模糊性"是无法回避或消除的;这些"模糊性"极强的情态模糊限制语具有其他词语所不可替代的语用功能;较通用语言而言,立法语言中的情态模糊语的情态意义更明确,更具有强调意义,以便概括复杂多变的法律现象,从而保证法律的广泛适用性,进而实现法律的精准性和权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语言 模糊性 情态模糊限制语 英国成文法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军事立法语言的特有风格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世洪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2期115-117,共3页
我国的军事立法语言,具有宣言化、口号化和艺术化等特有风格。它的形成,既有其历史原因,也有其现实需要。军事立法中的语言表达,应该坚守法的本质体现在语言上的要求,更多地保证和彰显军事立法语言的“一般风格”,而对其“特有风格”,... 我国的军事立法语言,具有宣言化、口号化和艺术化等特有风格。它的形成,既有其历史原因,也有其现实需要。军事立法中的语言表达,应该坚守法的本质体现在语言上的要求,更多地保证和彰显军事立法语言的“一般风格”,而对其“特有风格”,则应尽量减少和严格限制使用,以增强军事法律条文的确定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语言 立法技术 军事立法 军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立法语言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世洁 《中州学刊》 CSSCI 2001年第5期124-126,共3页
我国法律文本和司法活动中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 :立法条文语义含混 ,歧义现象时有发生 ;法律文书辞不达意 ,错误百出 ;司法活动用语混乱等。由此影响了法律的正确执行 ,亵渎法律的尊严 ,损害国家的声誉 ,阻碍依法治国的进程 ,甚至引起新... 我国法律文本和司法活动中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 :立法条文语义含混 ,歧义现象时有发生 ;法律文书辞不达意 ,错误百出 ;司法活动用语混乱等。由此影响了法律的正确执行 ,亵渎法律的尊严 ,损害国家的声誉 ,阻碍依法治国的进程 ,甚至引起新的法律争讼。为此 ,有必要加强立法语言的研究 ,尤其是尽快编撰出一本可供法庭鉴定使用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语言 法律规范 法律语言词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立法语言的创新与规范 被引量:3
19
作者 汤啸天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82-87,96,共7页
规范与创新是法律语言的永恒主题,鉴于法律的特性,应当允许立法语言在吸纳新词汇时保持“慢半拍”的稳健姿态。普通语言被吸纳规范为法律语言的常见模式是:欲弃之,渐进之;欲用之,慎择之;欲借之,赋新之。立法活动中语言表述应当正确处理... 规范与创新是法律语言的永恒主题,鉴于法律的特性,应当允许立法语言在吸纳新词汇时保持“慢半拍”的稳健姿态。普通语言被吸纳规范为法律语言的常见模式是:欲弃之,渐进之;欲用之,慎择之;欲借之,赋新之。立法活动中语言表述应当正确处理如下关系:刚性与弹性;宜粗与宜细;约定与俗成;简约与准确;借用与确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语言 立法语言 创新 规范 刚性 弹性 简约性 准确性 借用 确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于立法科学化、规范化的《立法语言句典》编纂研究
20
作者 王东海 王洁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1-127,共7页
《立法语言句典》的编纂服务于立法的科学化、规范化,是立法语言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是法律语言学学科资源建设的重要工作,要以规范化、标准化为根本原则,采取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句型的提取有三种主要途径: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吸收... 《立法语言句典》的编纂服务于立法的科学化、规范化,是立法语言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是法律语言学学科资源建设的重要工作,要以规范化、标准化为根本原则,采取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句型的提取有三种主要途径: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吸收、依靠高频词和相关词性的稳定用法来确定常用句型、依靠粘着搭配提取句型。总的编纂体例要以法律知识本体(Ontology)为分类依据,按句型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进行再次聚类,每个具体句型的解释采用学习词典的编纂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科学化 立法规范化 立法语言句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