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现代汉语新词汇在语言生态建设中的体现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朱萍
-
机构
义乌工商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Z期62-63,共2页
-
基金
金华社科联2014年度课题"‘生态义乌’建设中语言生态建设研究"(2014Y149)
-
文摘
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总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产生变化的,而词汇是语言中最为活跃的要素,总能及时地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走在社会的最前沿,换个角度说,社会的发展变化也不断激发了新词汇的产生与发展。正如19世纪德国语言学家施莱歇尔(A.Schleicher)所说:"语言和生物一样,也要经历生、长、老、死的生物生命过程",这产生的词语才能更好地反映新时代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据国家语委语言应用研究所统计,当代汉语每年出现1000个左右的语文性新词,平均每天出现三个(《文汇报》2002年8月28日)。语言多样性不断地对汉语语汇系统的丰富和发展,更好地维护语言生态系统,分析并详加探讨现代汉语新词汇在语言生态建设中的体现,有利于帮助人们从新的视角审视语言现象,从而更好地了解语言的发展规律。
-
关键词
现代汉语新词汇
语言生态建设
体现
-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生态语言学视野下网络流行语的语言污染及治理探究
被引量:40
- 2
-
-
作者
杨勇
张泉
-
机构
阜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机械工程系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7-141,共5页
-
基金
国家语委科研基地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基地项目
+2 种基金
安徽省社科联2014年课题"语言生态学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研究"(A2014012)
安徽省质量工程"英语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3zy181)
阜阳师范学院校级重点科研项目(2014FSSK04ZD)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以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网络媒体为研究对象,以生态语言学作为理论基础,考量近年来的网络流行语。首先界定其内涵和外延,明确网络流行语对现代汉语发展的贡献,指出网络流行语对现代汉语已经构成大面积污染,需要多方合作,加强网络跟踪、评估和监管,才能提升网络语言的规范度,捍卫母语的纯洁性,保障现代汉语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
关键词
生态语言学
网络流行语
语言污染
规范
语言生态建设
-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