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生态学的几个概念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艳玲 冯广艺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5-127,共3页
语言生态学是一门全新的交叉学科。研究语言生态学必须弄清生态、语言生态、语言生态学等概念的真正含义。在当今社会里,"生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语言生态"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良好的语言生态环... 语言生态学是一门全新的交叉学科。研究语言生态学必须弄清生态、语言生态、语言生态学等概念的真正含义。在当今社会里,"生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语言生态"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连,"语言生态学"是一门具有同质性、综合性、应用性、前沿性等特征的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语言生态 语言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生态学和生态语言学辨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陈茜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6-140,共5页
国内外语言学界在研究语言与生态之间相互关系问题上,长期认为豪根理论与韩礼德理论为两种研究范式,同时将语言生态学与生态语言学称之为等同术语。豪根理论与韩礼德理论这两种研究范式实为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相对独立的学... 国内外语言学界在研究语言与生态之间相互关系问题上,长期认为豪根理论与韩礼德理论为两种研究范式,同时将语言生态学与生态语言学称之为等同术语。豪根理论与韩礼德理论这两种研究范式实为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相对独立的学科分支,即语言生态学和生态语言学,它们有各自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无论是语言生态学还是生态语言学,都是很年轻的学科,严密、完整的学科体系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对语言生态学和生态语言学两个概念进行辨析,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生态学 生态语言 豪根理论 韩礼德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生态学视野下的民族双语教育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马丽君 周芳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0-92,共3页
语言的多样性是数千年来人类适应环境的结果,保护语言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双语教育是多民族国家中各少数民族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的重要基础。本文在语言生态学的视野下对于保护语言多样性措施之一的双语教育发展... 语言的多样性是数千年来人类适应环境的结果,保护语言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双语教育是多民族国家中各少数民族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的重要基础。本文在语言生态学的视野下对于保护语言多样性措施之一的双语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应通过树立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加强双语教育理论研究、制定保障双语教育的法律法规、加大双语教育投入、培养高素质的双语教师队伍、设置多样化的双语课程等方面来提升双语教育质量,寻求语言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生态学 双语教育 影响因素 分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生态学视角下的中国英语变体的存在与发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茜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7-202,共6页
英语变体在中国已经存在三百多年,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变迁对中国英语变体的演化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概述英语变体在中国的简要历史,并按照语言生态学的观点分析英语变体在中国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 英语变体 中国英语变体 语言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生态学视角下方言电影的价值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何芳芝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3-85,共3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生态危机现象日益加剧,大陆两极冰川融化现象严重,人们也已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中。然而我国在语言文化方面...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生态危机现象日益加剧,大陆两极冰川融化现象严重,人们也已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中。然而我国在语言文化方面的保护力度却较为欠缺,很多地区对外来文化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而对本土文化却避而远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生态学 化现 经济全球化 全球生态 危机现象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语言学科 地区方言 擦皮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生态学视域下河北方言长效保护机制探究
6
作者 魏青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第10期74-76,共3页
本文依托“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专题思想,以促进河北生态文明建设及地方文化传承为目的,运用语言生态学理论,探讨如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建立河北方言长期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本文认为:宏观上,河北方言生态环境的建立需... 本文依托“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专题思想,以促进河北生态文明建设及地方文化传承为目的,运用语言生态学理论,探讨如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建立河北方言长期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本文认为:宏观上,河北方言生态环境的建立需要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发展地方经济,加强方言保护学术研究;微观上,需要优化特定方言使用环境,转变个体对方言的态度。语言生态学为方言保护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生态学 河北方言 保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语言学的产生、发源、发展与趋势 被引量:16
7
作者 赵奎英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50,共10页
语言与生态的关系是生态文学、文化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生态语言学为认识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和依据,但国内文艺学、美学界对它一直较少论及。生态语言学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国内外语学界对它关注激增,但这一学科发展仍面临不... 语言与生态的关系是生态文学、文化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生态语言学为认识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和依据,但国内文艺学、美学界对它一直较少论及。生态语言学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国内外语学界对它关注激增,但这一学科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这使得无论从生态语言学与生态文学、文化理论的结合研究来看,还是从生态语言学自身发展来说,都需要我们对这一学科的产生、发源、发展与趋势有更清晰的把握。生态语言学的产生经历了从'语言生态学'到'生态语言学'的概念转换,这两个概念标志着两种不同的问题领域和研究范式,在环境概念理解上也有差异。产生之初的生态语言学与社会、心理、地理等表现出一种复杂关联,当今的生态语言学在批评范式、批评对象和学科属性等方面则出现一些新的趋势。对此加以钩沉描画,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的未来发展及其对生态文学、文化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语言 语言生态学 学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语言学的研究范式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宏军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4-89,共6页
生态语言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将生态科学和语言学结合在一起。本研究探讨语言学与生态学的接口问题,讨论生态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与原则,阐述生态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分析生态语言学的研究途径(范式):豪根范式、韩礼德范式和认知范... 生态语言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将生态科学和语言学结合在一起。本研究探讨语言学与生态学的接口问题,讨论生态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与原则,阐述生态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分析生态语言学的研究途径(范式):豪根范式、韩礼德范式和认知范式并对生态语言学的学科性质作了分析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语言 生态语言 语言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反映生态语言学最新进展的权威论著——《劳特利奇生态语言学手册》述评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美霞 沈维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29-140,共12页
生态语言学是一门由生态学和语言学联姻而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语言和生态之间的相互关系。目前生态语言学内部有两个主要的研究路径:“豪根模式”与“韩礼德模式”,即“隐喻模式”与“非隐喻模式”。“豪根模式”又称为“语... 生态语言学是一门由生态学和语言学联姻而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语言和生态之间的相互关系。目前生态语言学内部有两个主要的研究路径:“豪根模式”与“韩礼德模式”,即“隐喻模式”与“非隐喻模式”。“豪根模式”又称为“语言生态学”,主要研究特定语言与其环境的交互作用以及如何保护语言的多样性;“韩礼德模式”主要研究语言或话语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在解决环境问题中所起的作用。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从生态的角度审视语言问题,而后者则从语言的角度审视生态问题。由Alwin Fill和Hermine Penz倾力主编的《劳特利奇生态语言学手册》作为目前第一本全面探索该领域的权威论著,不仅对生态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前沿成果与发展趋势做了全方位的审视,还集中体现了学界对于生态语言学发展的回顾、思考与展望,对于生态语言学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总结和指引作用。全书规模宏大、内容广泛、视角新颖、前瞻性强,对从事生态语言学研究的学者、教师和学生而言极具学术参考价值。鉴于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本文拟对这一最新力作进行介绍和述评,以期为国内学界开展生态语言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和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特利奇生态语言学手册》 生态语言 语言生态学 豪根模式 韩礼德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言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跨境语言规划:框架与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阎莉 文旭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37,共12页
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存在相当数量的跨境语言,它们与“非通用”外语多有交叉和融汇之处,但由于对其缺乏合理规划,跨境语言资源服务国家战略的作用尚未彰显。本文以语言生态观为指导,以中华民族语言命运共同体建设为着眼点,聚焦我国本土... 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存在相当数量的跨境语言,它们与“非通用”外语多有交叉和融汇之处,但由于对其缺乏合理规划,跨境语言资源服务国家战略的作用尚未彰显。本文以语言生态观为指导,以中华民族语言命运共同体建设为着眼点,聚焦我国本土跨境语言的价值,从地位规划、本体规划、教育规划、服务规划等维度构拟跨境语言规划框架及内容。该规划在建设国家多语能力、构建我国国家认同、促进国家语言生态平衡、助力国家安全维护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命运共同体 跨境语言 语言生态学 跨境语言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私人标牌中的语言权势与文化权势 被引量:29
11
作者 苏杰 《语言战略研究》 2017年第2期27-34,共8页
本文主要探讨上海的城市语言生态系统中的私人标牌所体现出的语言权势与该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文化权势的关系。研究发现,官方领域语言景观能够较准确地体现出官方意识形态中的语言权势与所对应的群体的社会地位,而私人领域的语言景观中的... 本文主要探讨上海的城市语言生态系统中的私人标牌所体现出的语言权势与该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文化权势的关系。研究发现,官方领域语言景观能够较准确地体现出官方意识形态中的语言权势与所对应的群体的社会地位,而私人领域的语言景观中的语言权势则与群体社会地位存在错位,这种错位主要是由文化权势的影响造成的。在分析文化权势时,由于现实条件所迫,应避免过度追求对标牌作者内心动因的深入研究,而应从文本入手进行诠释,尝试结合现实社会语境进行分析。同时,在通过私人标牌的语言权势分析文化权势时,要注意文本中所包含的对应其他文化的文化先例所体现的文化权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景观 语言生态学 语言权势 文化权势 文化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