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留学生的汉语写作教学刍议 被引量:7
1
作者 南勇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2-53,共2页
留学生的汉语写作教学刍议南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写作教学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提高对于留学生的汉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尽快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体系,编写一部写作教材,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留学生... 留学生的汉语写作教学刍议南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写作教学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提高对于留学生的汉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尽快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体系,编写一部写作教材,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留学生的汉语写作教学是汉语教学不可缺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写作教学 留学生 语言片断 对外汉语教学 写作训练 写作教材 文章写作 初级汉语教材 教学阶段 教材编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回环式的新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平 《汉语学习》 1988年第2期33-37,共5页
所谓回环,是指“采用变换次序的方法,把两个词语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的语言片断,紧紧连在一起”的修辞手法。(参见倪宝元先生《修辞》一书)这种修辞手法,便于反映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体现事物间的辩证关系。由于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导致... 所谓回环,是指“采用变换次序的方法,把两个词语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的语言片断,紧紧连在一起”的修辞手法。(参见倪宝元先生《修辞》一书)这种修辞手法,便于反映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体现事物间的辩证关系。由于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导致人们认识上的深化和思想方式的深刻变化,人们更善于用辩证的观点、事物之间互相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了。更善于对社会生活进行富于哲理性的深刻思考了,因而回环这种言语组织形式在新的时代又有了新的发展。随手翻看一下近几年的报刊、杂志就不难发现:整齐的回环形式(严式回环)更加多种多样;不整齐的回环形式(宽式回环和错综式回环)出现频率大为增加;复句的回环和回环的连用也屡见不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手法 语言片断 汉语 出现频率 排列次序 互相联系 社会生活 新发展 环式 词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维语中的
3
作者 沈利德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直接成分 语法组合 语素构成 语言片断 维语 现代维吾尔语 层次分析法 一个语素 名词 手工织布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义分类的可喜成果——《简明汉语义类词典》序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志公 《汉语学习》 1987年第5期1-2,共2页
语言是语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意义是由大小不等的语言片断表示的,这大小不等的语言片断的基础是词。无论学习一种语言或者研究一种语言,词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学习或者研究词,都包含着多方面的问题——语音问题(口头上怎么说)、文字问... 语言是语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意义是由大小不等的语言片断表示的,这大小不等的语言片断的基础是词。无论学习一种语言或者研究一种语言,词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学习或者研究词,都包含着多方面的问题——语音问题(口头上怎么说)、文字问题(书面上怎么写)、语义问题、组合的法则问题,等等。其中语义问题和组合的法则问题特别复杂。所谓组合的法则,包含着进行组合的词的语义搭配问题,这在任何语言里都是十分麻烦的,因为,既有比较客观的、在各种语言中或多或少带有共同性的因素,例如,词所指称的客观事物能不能那样搭配,逻辑事理上容许不容许那样搭配,又有特定语言社会中比较独特的因素,例如社会风习,文化背景,思维习惯,语言心理,等等。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组合法则中没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类 词典 可喜成果 汉语 词义 语义问题 语言片断 语言心理 语义搭配 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语切分中“替代”法的得失
5
作者 王芃 《汉语学习》 1988年第2期20-22,共3页
描写语言学家十分重视语素的分析。他们认为:话语是由最小的有意义的成份——语素组合而成的,语素和语素的组合(或叫“配列”),可以解释话语的全部意义。既如此,那末话语的切分实际也就是语素的切分,语素的切分是进行语素分析所要做的... 描写语言学家十分重视语素的分析。他们认为:话语是由最小的有意义的成份——语素组合而成的,语素和语素的组合(或叫“配列”),可以解释话语的全部意义。既如此,那末话语的切分实际也就是语素的切分,语素的切分是进行语素分析所要做的第一步工作。 目前所采用的切分语素的办法,主要是通过跟别的语素进行比较,比较又是通过“替换”的方法,即看话语里的某一语音片断在相同的环境里能否用别的语素代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素组合 描写语言 语音片 配列 “花” 替换法 语言片断 环境 语言现象 语言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排比句”的答疑
6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86-86,共1页
凉山民族干部学校的唐恒念同志问:修辞手法中的排比句,到底是由三个以上的词组或句子构成,还是由两个以上的词组或句子构成?因为目前的出版物上,两种说法都有,所以要求答疑。
关键词 对偶句 词组 句子 修辞手法 语言片断 字数 民族干部 修辞效果 串句 分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扩展”
7
作者 但罗 《汉语学习》 1982年第1期9-14,共6页
对一个语言片段进行切分,有的语法学家比作修表的工人拆卸表的零件,陆志韦先生比作“庖丁解牛”,可见切分语言片段,是语法分析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用什么方法来切分语言片段,历来是语法学界十分注视的问题。自从引进国外新的... 对一个语言片段进行切分,有的语法学家比作修表的工人拆卸表的零件,陆志韦先生比作“庖丁解牛”,可见切分语言片段,是语法分析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用什么方法来切分语言片段,历来是语法学界十分注视的问题。自从引进国外新的语言学理论和方法以后,我国不少语法学者试图用“扩展”的方法来切分汉语的语言片段,从而摆脱了传统语言学的羁绊,使汉语语法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顶 行切分 语言片断 分饲 扩展形式 羊身 广川 非词 合成词 卿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段该怎样阅读
8
作者 陈立志 陈保证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9-20,共2页
语段是指文章中内容相对独立、形式自成体系的语言片断。它往往是文章内容的重心所在,也常常是文章分析的突破口。因此,阅读教学要十分重视指导学生语段分析的方法。语段分析的基本方法就是反复阅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是只见... 语段是指文章中内容相对独立、形式自成体系的语言片断。它往往是文章内容的重心所在,也常常是文章分析的突破口。因此,阅读教学要十分重视指导学生语段分析的方法。语段分析的基本方法就是反复阅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是只见其义不明其理是不行的,语段分析应教给学生更为科学的方法。一般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内容,即作品的思想性,作者写作的主旨;二是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段 中心句 阅读教学 相对独立 艺术技巧 议论文 综合分析 分析语 基本方法 语言片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听写中的任务要求对学习者注意的影响
9
作者 王佩 《安康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19-122,共4页
"注意"是语言习得的重要先决条件,而任务要求有引导学习者注意力的作用。本文通过教学实验,研究了整体听写活动框架下不同任务要求对学习者注意的影响。结果表明,"构建的短文必须语法正确"这一任务要求与短文中的... "注意"是语言习得的重要先决条件,而任务要求有引导学习者注意力的作用。本文通过教学实验,研究了整体听写活动框架下不同任务要求对学习者注意的影响。结果表明,"构建的短文必须语法正确"这一任务要求与短文中的输入强化相结合不能有效地将学习者的注意聚焦到目标语言形式上,而只有在任务要求中明确目标语言形式才可以达到提升对该语言形式注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 整体听写 任务要求 语言形式相关的片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