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符号学视阙下的语言模糊性探源 被引量:14
1
作者 翁向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2Z期67-68,共2页
模糊性与明确性相互依存在语言这一矛盾的统一体中,构成自然语言既对立又相互联系的基本属性。语言模糊性研究源远流长,学界曾从多学科、多角度对其本源以及演化脉络进行分析探索。以索绪尔符号学为基本理论框架,以共时性研究和历时性... 模糊性与明确性相互依存在语言这一矛盾的统一体中,构成自然语言既对立又相互联系的基本属性。语言模糊性研究源远流长,学界曾从多学科、多角度对其本源以及演化脉络进行分析探索。以索绪尔符号学为基本理论框架,以共时性研究和历时性研究相结合为分析方法,从构成语言符号的能指及所指的模糊性角度对语言模糊性本源和存在理据进行进一步分析,以期丰富语言模糊性的多元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模糊性 符号学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言模糊性看文学艺术作品的翻译 被引量:2
2
作者 朱葵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3X期73-75,共3页
模糊性是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恰恰由于语言的模糊性,在语言艺术的表现手法上拓展了语言的功能,完善了语言在叙事过程中对读者阅读积极性的调动作用,留下更多的思维想象空间来传达文学作品的美感。然而,在文学艺术作品的翻译过程中,由于... 模糊性是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恰恰由于语言的模糊性,在语言艺术的表现手法上拓展了语言的功能,完善了语言在叙事过程中对读者阅读积极性的调动作用,留下更多的思维想象空间来传达文学作品的美感。然而,在文学艺术作品的翻译过程中,由于模糊性语言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区域性造成了翻译作品表达的不确定。本文从语言模糊性的角度分析文学艺术作品的翻译,以期得到广大老师的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模糊性 不确定 文学作品 召唤结构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模糊性的经验现实主义阐释 被引量:2
3
作者 秦晓雷 薛丰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6-119,共4页
包括传统经验论和唯理论在内的客观主义哲学认识论竭力主张创建一套精确的逻辑符号来完成对客观世界的描写,提倡将科学主义的方法论推广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去。通过对客观世界连续体的性质以及人类认知和语言的体验性、经济性... 包括传统经验论和唯理论在内的客观主义哲学认识论竭力主张创建一套精确的逻辑符号来完成对客观世界的描写,提倡将科学主义的方法论推广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去。通过对客观世界连续体的性质以及人类认知和语言的体验性、经济性的具体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经验现实主义认识论对语言的模糊性具有更强的解释力,纯粹的科学主义的方法论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值得怀疑和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模糊性 客观主义 科学主义 经验现实主义 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示、容错和诱发:教师课堂语言的模糊性及其运用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甘晓敏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58,共4页
教师课堂语言的模糊性是委婉、含蓄的意义表达。在课堂教学中的模糊性语言主要表现为暗示性语言、容错性语言及诱发性语言。教师有意识地使用一些模糊语言是课堂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启发知识外延的隐喻、解释和回应课堂教学的不确定性及... 教师课堂语言的模糊性是委婉、含蓄的意义表达。在课堂教学中的模糊性语言主要表现为暗示性语言、容错性语言及诱发性语言。教师有意识地使用一些模糊语言是课堂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启发知识外延的隐喻、解释和回应课堂教学的不确定性及创造学生情绪适应与艺术想象的释意空间。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叙事和语境化观察的模糊功能,基于“模糊”实现信息联结,促进学生反习惯思维的认知方式,通过扩大课堂的模糊容忍度,激发艺术想象,塑造知识和文本形象的多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课堂语言模糊 暗示 容错 诱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语言学视角下的美国宪法稳定性
5
作者 江振春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1-285,共5页
美国宪法保持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宪法文本语言模糊性是重要因素之一,两者关系密切。美国宪法文本模糊语言产生有其特定的原因,它在宪政中发挥重要功能,并通过特殊宪政机制予以消除。
关键词 美国宪法 稳定 语言模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的特性和生命力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晋 赵鸿春 刘震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6-9,共4页
有史以来,在人类的科学研究中,数学和语言学开始最早,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成为当今世界两大最重要的学科。现代数学是研究数量、形式和结构等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高度精密的学科,而语言学是研究古今世界活的或过去是活的,而现在已被淘汰... 有史以来,在人类的科学研究中,数学和语言学开始最早,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成为当今世界两大最重要的学科。现代数学是研究数量、形式和结构等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高度精密的学科,而语言学是研究古今世界活的或过去是活的,而现在已被淘汰的多种形态和极其复杂语言现象的学科。它同数学相反,具有模糊性。它的模糊性是语言的特性,也是语言的生命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规则 模糊语义 研究数量 现代数学 传统语法 大脑思维 语言模糊性 莎士比亚全集 朱生豪 现代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的模糊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季益广 贺宁杉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3期70-74,共5页
l、语言的模糊性196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控制论专家查德(L.A.Zedeh)在《信息与控制)(Information and Con-trol)杂志上发表了论文《模糊集》(Fuzzy Sets),提出了著名的模糊理论,为语言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标志着科学思想方法的划... l、语言的模糊性196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控制论专家查德(L.A.Zedeh)在《信息与控制)(Information and Con-trol)杂志上发表了论文《模糊集》(Fuzzy Sets),提出了著名的模糊理论,为语言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标志着科学思想方法的划时代变革.自那以后,产生了一系列新学科:模糊数学、模糊逻辑学、模糊语言学、模糊心理学、模糊修饰学等.1.l、关于语言的模糊性,国内外学者均有一些精辟的论述.lsrael Scheffler在其Beyond the Letter(1979)一书中指出,模糊性是描写词语的一种普遍特征,它与标准逻辑之间有根本性的冲突,是与种种形式的不可确定性(indeterminacy)密切相关的;William P.Alston在Philosohy of Languase(1964)一书中指出,一个词语的模糊性(Vagueness)表现在它的应用范围不能被明确划分的这种现象;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模糊 模糊词语 广告英语 模糊限制语 模糊语言 模糊理论 模糊词语 新闻报道 广告语言 外国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人类语言的自然属性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源 《外国语文》 1992年第4期96-101,共6页
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客观存在。所谓“模糊(fuzziness)”就是语义的不可确定性(indeterminacy)或多重性(polysemy),它反映在认知过程中大脑同外部世界、认识主体同认识本体、思维、情感同表达、表达同表达愿望以及表达同理解之间... 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客观存在。所谓“模糊(fuzziness)”就是语义的不可确定性(indeterminacy)或多重性(polysemy),它反映在认知过程中大脑同外部世界、认识主体同认识本体、思维、情感同表达、表达同表达愿望以及表达同理解之间的多种层次上。从广义上讲,语言对感觉和事物的描述只能是近似的,片面的;语言符号对客体的表达和揭示也总是停留在某一个方面和程度上。本文拟着重探讨的,正是人类语言的这一特殊的自然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属 人类语言 语言模糊 认知过程 语言符号 不可确定 认识主体 多重 外部世界 客观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模糊语言的性质与功能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家齐 《外国语文》 1991年第3期40-46,共7页
近些年来,模糊语言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重视,它启发人们对一些言语现象进行多角度的观察与思考。本文拟从模糊语言与语言的模糊性的区别、模糊语言的功能、运用模糊语言应注意的问题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模糊语言 质与功能 语言模糊 言语现象 观察与思考 应注意的问题 国内学术界 多角度 模糊词语 精确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禅宗语言的模糊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育英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93-95,共3页
谈禅宗语言的模糊性张育英样宗以“不立文字”、“见性成佛”为宗旨,然而,掸宗典籍,特别各种“传灯录”,却洋洋上百卷。传经授法的“机锋”、“公案”等方式,也都离不开文字语言的作用。那么,如何理解掸宗的“不立文字”呢?原来... 谈禅宗语言的模糊性张育英样宗以“不立文字”、“见性成佛”为宗旨,然而,掸宗典籍,特别各种“传灯录”,却洋洋上百卷。传经授法的“机锋”、“公案”等方式,也都离不开文字语言的作用。那么,如何理解掸宗的“不立文字”呢?原来排宗反对的是用逻辑语言文字解释佛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十六对 语言文字 不立文字 语言方式 模糊语言 象征语 模糊语言 禅宗 非逻辑 黑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民族心理原型视角看英汉语模糊性差异 被引量:2
11
作者 范武邱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6-160,共5页
虽说"模糊"是语言的共性之一,但英汉语的模糊性在审美价值和生成机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看,与英语中"模糊"相对的词是"精确",而在汉语中与"模糊"相对的词是"直露"。人们在... 虽说"模糊"是语言的共性之一,但英汉语的模糊性在审美价值和生成机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看,与英语中"模糊"相对的词是"精确",而在汉语中与"模糊"相对的词是"直露"。人们在探讨引发英汉语模糊性差异的原因时,往往将视线更多地投向导致这种差异的有形的外部表现如风俗习惯、历史典故等文化壁垒,而对其内在的、无形的表现—民族心理原型差异,则较少关注。这种只注重外在动因的就事论事的研究往往无法反映出一种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母体的民族性,英汉语表达在模糊性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及相关成因只有着眼民族心理原型差异的分析,才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模糊性 英汉语比较 民族心理原型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模糊语言学视角解析《天净沙·秋思》
12
作者 于二慧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Z期45-47,共3页
模糊是语言的一种自然属性,模糊语言学则以语言的模糊性作为研究范畴,采用模糊集合理论这一方法具体切入,它临界于模糊学与语言学之间,启发人们透过模糊的视角去寻找事物的规律与本质,实现模糊审美的作用和功效。模糊性其实也是诗歌的... 模糊是语言的一种自然属性,模糊语言学则以语言的模糊性作为研究范畴,采用模糊集合理论这一方法具体切入,它临界于模糊学与语言学之间,启发人们透过模糊的视角去寻找事物的规律与本质,实现模糊审美的作用和功效。模糊性其实也是诗歌的主要特征之一,能够体现诗歌语言模糊性的内容主要集中于语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语言 语言模糊性 秋思 解析 模糊集合理论 自然属 模糊 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英语食品广告中模糊语言的应用及汉译方法
13
作者 舒斌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I0023-I0023,共1页
模糊性作为语言的一种基本属性,不仅是人们在社会交际中的实际应用需要,而且也可以通过语言模糊性更为真实、生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进而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广告最重要的价值便在于要有强烈的语言说服力和吸引力,一方面,广告要对产品进... 模糊性作为语言的一种基本属性,不仅是人们在社会交际中的实际应用需要,而且也可以通过语言模糊性更为真实、生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进而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广告最重要的价值便在于要有强烈的语言说服力和吸引力,一方面,广告要对产品进行真实介绍,让消费者对产品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另一方面,广告语言又要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借助于模糊语言丰富的外延性给予消费者内蕴丰富、意味绵长的美学享受,引发消费欲望。许多成功的英语食品广告往往离不开模糊语言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广告 消费欲望 语言模糊性 外延 模糊语言 实际应用需要 广告语言 清晰准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从认知角度研究模糊语言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38
14
作者 吴世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74-79,共6页
语言模糊性是一种较普遍的语言现象。模糊语言在语言表达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不仅能表达模糊概念,有时也能表达精确概念。语言模糊性源自人类的认知心理。把模糊语言放到人类的认知过程中去研究,不仅可以揭示人类思维和认知的某些机制... 语言模糊性是一种较普遍的语言现象。模糊语言在语言表达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不仅能表达模糊概念,有时也能表达精确概念。语言模糊性源自人类的认知心理。把模糊语言放到人类的认知过程中去研究,不仅可以揭示人类思维和认知的某些机制,同时也可以揭示模糊语言的认知特点。这项研究的结果在人工智能、词典编纂、外语教学以及文学翻译等学科上均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语言 语言模糊性 认知角度 词典编纂 文学作品 人工智能 认知心理 外语教学 乔姆斯基 文学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语言与模糊心理 被引量:17
15
作者 郑通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140-146,共7页
马尔提曾分析过语言的这种模糊现象,他说:“我们所说的模糊性,就是指某些名称的应用范围不是严格地划出的这种现象。”马尔提只谈到名称,而麦·布莱克却正确地把这个问题扩大到包括一般的语词:一个模糊的语词,就是一个没有严格地划... 马尔提曾分析过语言的这种模糊现象,他说:“我们所说的模糊性,就是指某些名称的应用范围不是严格地划出的这种现象。”马尔提只谈到名称,而麦·布莱克却正确地把这个问题扩大到包括一般的语词:一个模糊的语词,就是一个没有严格地划出应用范围的普遍语词,模糊的语词总是有某种“交界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语言 心理过程 语言手段 语言模糊性 模糊现象 模糊语词 心理现象 差别 模糊集合 相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歌翻译的模糊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古绪满 欧阳俊岭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Z1期36-41,共6页
(一)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辩证法不知道什么绝对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不知道什么无条件的普遍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
关键词 诗歌翻译 语言模糊性 《自然辩证法》 不知道 POETRY 文学作品 句法层面 美学角度 审美客体 《春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词的模糊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先珍 王玲玲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7-39,共3页
量词的模糊性郭先珍,王玲玲1.1"模糊语言"这一理论,是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的扎德(C.A.Zadeh)教授于1965年提出来的。伍铁平教授于1979年和1980年发表了《模糊语言初探》和《模糊语言再探》两文,第一次将... 量词的模糊性郭先珍,王玲玲1.1"模糊语言"这一理论,是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的扎德(C.A.Zadeh)教授于1965年提出来的。伍铁平教授于1979年和1980年发表了《模糊语言初探》和《模糊语言再探》两文,第一次将模糊语言理论介绍到我国,并运用到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模糊 个体量词 模糊语言理论 语义指向 量度形容词 模糊 抽象事物 朦胧模糊 《现代汉语词典》 语言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告词语的模糊性及其修辞作用
18
作者 朱嘉瑞 《河北财经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85-88,84,共5页
美国数学家扎德(L·A·Zadeh)在1965年发表的有关模糊集合的论文,导致了关干模糊概念的一系列学科的产生,诸如,模糊数学、模糊逻辑、模糊语言学等等。利用模糊概念来解决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很多问题,给许多学科的研究和发... 美国数学家扎德(L·A·Zadeh)在1965年发表的有关模糊集合的论文,导致了关干模糊概念的一系列学科的产生,诸如,模糊数学、模糊逻辑、模糊语言学等等。利用模糊概念来解决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很多问题,给许多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带来了生机。语言学家在语言模糊性的研究方面已做了不少工作,如用模糊理论说明语言本身所具有的重要牝征,解泽人的大脑对模糊概念的接受、理解和容忍的程度,分析模糊词语的使用语境、范围、修辞功能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模糊性 模糊词语 修辞作用 模糊语言 广告 模糊概念 模糊集合 模糊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教学中模糊语言探讨
19
作者 朱伟中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2-43,共2页
模糊语言是语言研究中的一个新的重要领域。模糊乃是自然语言的必然存在的属性,因为要用语言来反映的客观事物是具体的,无穷无尽的,而语言是抽象概括的,其单位不能无限增加。化学研究的对象繁多复杂,在化学教学中,概念、定义、名词、术... 模糊语言是语言研究中的一个新的重要领域。模糊乃是自然语言的必然存在的属性,因为要用语言来反映的客观事物是具体的,无穷无尽的,而语言是抽象概括的,其单位不能无限增加。化学研究的对象繁多复杂,在化学教学中,概念、定义、名词、术语、性质、变化等方面的描述,大量运用着模糊语言,因为只有模糊语言才能胜任。所以,正确地认识和运用模糊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模糊性 语言研究 考试要求 最外层电子数 氧化物 平均原子量 辩证统一 氧化物 边缘部分 非金属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语言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9
20
作者 程千山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9,共4页
模糊语言的哲学思考程千山所谓模糊语言,主要是指语义模糊。如:夜间下了一场大雨。这句话便出现了两个模糊概念:1.何为“夜间”?从几时到几时才算“夜间,?可见,“夜间”缺乏准确的时段界限,只表明一个大致的范围;2.“大雨... 模糊语言的哲学思考程千山所谓模糊语言,主要是指语义模糊。如:夜间下了一场大雨。这句话便出现了两个模糊概念:1.何为“夜间”?从几时到几时才算“夜间,?可见,“夜间”缺乏准确的时段界限,只表明一个大致的范围;2.“大雨”的“大”若不是作为专门的气象术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语言 模糊语言 语言模糊 言语交际 精确语言 语言学纲要》 语义范围 交际活动 精确 哲学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