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程序设计语言的抽象与语言族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乃孝 郑红军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50-657,共8页
程序设计语言的模型对于研究语言的性质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语言的抽象这一概念,在建立的语言之代数模型下,给出了程序设计语言间的3种关系:继承、扩充、屏蔽的语义,并提出了在这3种关系下构成的语言族模型。
关键词 程序设计语言 语言抽象 语言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类ω-凸语言族的分层
2
作者 苏锦祥 庄雷 +1 位作者 周文俊 周清雷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共3页
本文对作者几年来先后在ω-语言族中定义的五类ω-凸语言进行了相应的分层,其结果是:
关键词 ω-凸语言 形式语言 ω-凸语言族 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语言族强替换性的一个命题
3
作者 王水汀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9-504,共6页
一个语言族能被有限分支自动机识别等价于它是自相容的且是有限可微的,而自相容的语言族又等价于它是闭的且具有替换性。自从语言族的微商运算的逆运算积分被引入到语言族的研究中以后,语言族的替换性利用语言族的积分被推广到强替换性... 一个语言族能被有限分支自动机识别等价于它是自相容的且是有限可微的,而自相容的语言族又等价于它是闭的且具有替换性。自从语言族的微商运算的逆运算积分被引入到语言族的研究中以后,语言族的替换性利用语言族的积分被推广到强替换性,从而自相容性、可识别性分别被推广到强自相容性和强可识别性。同时,自相容性与可微性这两个原本独立的概念之间产生了某种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用积分给出了语言族具有替换性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上,后来,这个充分必要条件又被推广到强替换性上。讨论了关于语言族具有强替换性的这个充分必要条件,指出其必要性不成立并给出了一个新的必要条件。本文同时给出了充分条件的一个新的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识别 语言族 强替换性 有限可微性 替换性 自相容性 逆运算积分 主滤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语言教育政策对语言少数族裔学生的影响
4
作者 张桂菊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1-46,共6页
美国的《双语教育法》尊重语言少数族裔儿童带进美国学校的母语和文化,注重追求教育公平,但忽略了教育效率,未能解决语言少数族裔儿童语言学习问题。《英语习得法》将政策追求目标转向结果或成功的平等,对语言少数族裔儿童既不公允也不... 美国的《双语教育法》尊重语言少数族裔儿童带进美国学校的母语和文化,注重追求教育公平,但忽略了教育效率,未能解决语言少数族裔儿童语言学习问题。《英语习得法》将政策追求目标转向结果或成功的平等,对语言少数族裔儿童既不公允也不公正。它是在牺牲其母语和文化的基础上追求教育效率的,未能把握好教育公平和效率的平衡,最终会延宕政策终极目标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育法 英语习得法 教育公平 语言少数裔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国家的语言政策论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廖成梅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6期101-105,共5页
中亚国家独立后在语言政策方面既有共同点,即致力于发展主体民族的语言,又有不同之处,即各国对待俄语的具体做法有所不同。中亚社会中存在的多语言现象不仅没有成为国家发展可资利用的资源,反而成为一个影响到国家的安全与稳定的政治问... 中亚国家独立后在语言政策方面既有共同点,即致力于发展主体民族的语言,又有不同之处,即各国对待俄语的具体做法有所不同。中亚社会中存在的多语言现象不仅没有成为国家发展可资利用的资源,反而成为一个影响到国家的安全与稳定的政治问题。中亚国家已经意识到多语言政策是其明智的选择,但未来中亚国家仍然面临如何不再把语言政策当作是各种政治游戏的借口,而应把它转化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利用的资源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国家 语言政策 国语 际交流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夷乐:从“献乐柔远”模式到“多元一体”格局 被引量:7
6
作者 于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9年第1期116-128,共13页
在华夏古国文明发生之初,"四夷"(也称"四裔")是相对于中原民族而言的。当它以一种集合名词的概念进入中原乐部之时,最初体现的是其对中原王朝的"献乐"以及中原王朝对彼的"柔远"模式。本文从中... 在华夏古国文明发生之初,"四夷"(也称"四裔")是相对于中原民族而言的。当它以一种集合名词的概念进入中原乐部之时,最初体现的是其对中原王朝的"献乐"以及中原王朝对彼的"柔远"模式。本文从中国舞蹈原始发生的研究角度,以时间为脉络,追溯"四夷乐"的历史变迁、接受变化以及政治相关,详述了"四夷乐"从"献乐柔远"模式到"多元一体"格局的变化,并从侧面论述了我国自古以来"乐与政通"的政治思想。不仅如此,在长期的历史交流与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取代了"献乐柔远"模式已经成为我们认知和把握"边疆民族乐舞"的准则。而语言作为民族最基本的文化生态,对考索民族的原始发生、文化演进乃至族群关系都有着决定性意义。笔者强调这一视角,旨在通过"语言族系划分法"建立梳理历史文献中我国少数民族乐舞资料的理论框架,进而还原"四夷乐"在其原生形态中的历史真实,褪去"献乐"的华丽包装而回归"在野"状态中的率性和清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夷乐 献乐柔远 多元一体 边疆民舞蹈 语言族系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有限分支自动机
7
作者 王水汀 李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4-19,共6页
本文讨论了有限分支自动机的枧范型,给出了最小有限分支自动机的概念.指出了,识别同一可识语言族的最小有限分支自动机在同构意义下是唯一的.同时还证明了,识别Σ上可识语言族 X 的最小有限分支自动机的结构被Σ上等价关系~X 唯一确定.
关键词 可识语言族 有限分支 自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