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边疆地区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数据库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青丽 《现代情报》 2004年第4期88-89,共2页
探讨了西部地区高校图书馆建立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数据库的作用和意义 ,分析了如何建立这一特色数据库的问题。
关键词 边疆地区 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 特色数据库 高校 图书馆 民族信息管理 网站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问题思索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美霞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74-79,共6页
本文主要从学科方向划分、课程设置两方面探讨了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个人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教育 课程设置 学科方向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语言文化专业要加强文化课建设 被引量:2
3
作者 何道宽 《外国语文》 1991年第4期19-21,共3页
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本科专业日录》,确定外国语言文学类外语语言文学专业只在个别学校设置,大多数院校设置外语语言文化专业。它突破了长期以来把外语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培养外语人材唯一路子的模式。这是80年... 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本科专业日录》,确定外国语言文学类外语语言文学专业只在个别学校设置,大多数院校设置外语语言文化专业。它突破了长期以来把外语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培养外语人材唯一路子的模式。这是80年代以来,外语院校在专业结构改革上的重大进展。如何进一步加强外语语言文化专业的建设,真正把它办好办出特色,培养出适合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需要的外语人材,乃是当前我们要着力研究解决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化 加强文化 语言文学专业 社会主义现代化 外语院校 外语人 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设置 专业结构 本科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续前进,争取更大的成绩——祝贺北京外国语大学东欧语系保加利亚语专业创建35周年
4
作者 苏欣 《国际论坛》 1996年第3期51-56,共6页
【正】 1961年9月的一个星期一,来自全国各地的15位男女青年和一位青年教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当时称北京外国语学院)东院教学楼三层的一个教室里,开始学习保加利亚语字母。
关键词 保加利亚语 外国语 大学 语言文学专业 教研室主任 教学工作 反法西斯文学 东欧 成绩 语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天塔的建设者──记南京大学年轻的博士生导师许钧教授
5
作者 张小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5年第5期11-12,34,共3页
通天塔的建设者──记南京大学年轻的博士生导师许钧教授张小明传说当诺亚的子孙正忙于在他们的巴比伦城中建造一座高塔作为所有部落集会之所时,耶和华突然使他们忘掉了共同语言,脚手架上却响起了各种不同的语音。通天塔没有建成,人... 通天塔的建设者──记南京大学年轻的博士生导师许钧教授张小明传说当诺亚的子孙正忙于在他们的巴比伦城中建造一座高塔作为所有部落集会之所时,耶和华突然使他们忘掉了共同语言,脚手架上却响起了各种不同的语音。通天塔没有建成,人们按照耶和华的意愿,分散到世界的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博士生导师 南京大学 建设者 当代翻译理论 文学翻译批评 语言文学专业 《追忆似水年华》 翻译教学 翻译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俏皮话大全》序
6
作者 马识途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1-41,共1页
王陶宇,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托人送来他新编的《俏皮话大全》稿子,要我作序,同时送来他已经出版的几本书中的两本书,其中一本是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歇后语大辞典》。我年事已高,无力看外稿,也不大愿为人作序。因为我过去... 王陶宇,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托人送来他新编的《俏皮话大全》稿子,要我作序,同时送来他已经出版的几本书中的两本书,其中一本是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歇后语大辞典》。我年事已高,无力看外稿,也不大愿为人作序。因为我过去为别人的书作序,没有看完原稿并且觉得的确有话要说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歇后语 语言文学专业 四川 辞书出版 有心人 作家 作品 文学创作 外稿 中国民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简介
7
作者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及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后期。1938年初,西南联大迁至昆明办学,使昆明成为抗战时期国内高等教育的中心,对诸多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是年,国立云南大学文法学院文史系设...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及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后期。1938年初,西南联大迁至昆明办学,使昆明成为抗战时期国内高等教育的中心,对诸多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是年,国立云南大学文法学院文史系设立外国语文组,即云南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前身,1945年正式扩建为外语系;1972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创立法语语言文学专业;1978年创立俄语语言文学专业;1988年开设日语语言文学专业;1999年开设阿拉伯语言文学专业。非通用语种类专业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此后一度停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语语言文学 云南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高等教育 文法学院 非通用语种 西南联大 语言文学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湖学术信息
8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变调构词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优秀博士论文 学术功底 沙湖 语言文学专业 上古汉语 汉语研究 学位委员会 论证严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孜孜求索 匍匐前进——刘文性教授简况
9
作者 拉措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127-127,共1页
刘文性教授,祖籍河北宣化县,1935年8月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回族。现任我院汉语系教授,同时兼任中国突厥语研究会理事、甘肃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甘肃西北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甘肃编委、《西北民族研... 刘文性教授,祖籍河北宣化县,1935年8月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回族。现任我院汉语系教授,同时兼任中国突厥语研究会理事、甘肃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甘肃西北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甘肃编委、《西北民族研究》杂志特邀编辑等职。刘教授于1956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语文系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究 教授 语言文学专业 语言 民族研究 地名词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 突厥语 甘肃省 民族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现代俄语研究生培养经验交流会在长春举行
10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84年第2期87-87,共1页
东北地区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现代俄语研究生培养工作经验交流会,于1984年10月10日至14日,在长春吉林大学举行。参加会议的有东北地区七所高等院校的20位俄语专业教师,其中不少是直接培养研究生的导师,洛阳外院也派代表列席了会议。会议着... 东北地区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现代俄语研究生培养工作经验交流会,于1984年10月10日至14日,在长春吉林大学举行。参加会议的有东北地区七所高等院校的20位俄语专业教师,其中不少是直接培养研究生的导师,洛阳外院也派代表列席了会议。会议着重交流了各校培养现代俄语研究生的情况和打算,讨论了从招生到分配各个环节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现代俄语 经验交流会 研究生工作 改进建议 研究生培养工作 语言文学专业 高等院校 会议决定 专业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尘的圣地——魏玛忆旅(上)
11
作者 杨武能 《出版广角》 1999年第5期64-66,共3页
1998年夏天,我又到了魏玛,终于到了魏玛,到了多少年令我魂牵梦萦的心中的圣地,到了歌德在那儿生活和思考了半个多世纪,在那儿完成了旷世不朽的《浮士德》和其它许多巨著杰作的德意志小城!四十多年前,在成为南京大学德国语言文学专业的... 1998年夏天,我又到了魏玛,终于到了魏玛,到了多少年令我魂牵梦萦的心中的圣地,到了歌德在那儿生活和思考了半个多世纪,在那儿完成了旷世不朽的《浮士德》和其它许多巨著杰作的德意志小城!四十多年前,在成为南京大学德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名学生以后,特别是二十年前,在开始跟随冯至老师从事歌德研究以后,我便期盼着,期盼着有一天能像个虔诚的教徒似的去他老人家的魏玛朝朝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德 社会主义 浮士德 汉学家 语言文学专业 二十年 民主德国 火车站 德意志 南京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勤学不辍苦修炼
12
作者 祝翠轩 《出版科学》 1998年第1期51-51,共1页
我是1994年开始做编辑工作的,至今只有三年多的时间,还是编辑队伍中的一名新兵。谈起编辑的甘苦得失,远比不上老编辑们那样多,但亦有几分体验。 我是学习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进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后做英语编辑。我担任责编的第一本书是... 我是1994年开始做编辑工作的,至今只有三年多的时间,还是编辑队伍中的一名新兵。谈起编辑的甘苦得失,远比不上老编辑们那样多,但亦有几分体验。 我是学习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进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后做英语编辑。我担任责编的第一本书是《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考前指导与仿真训练》。初出茅庐,跃跃欲试,我怀着新奇和兴奋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工作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研究生入学考试 语言文学专业 英语专业 仿真训练 编辑队伍 勤学 第一本书 翻译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者的追求(五)
13
作者 李振中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4年第4期3-5,共3页
七、艰难的岁月1939年夏,马坚乘轮船离开埃及,经香港回国,一项重要的工作正等待着他.马坚在其所译《古兰经》译者序中说:“1939年我从埃及回国,杨福洲先生在香港听见这个消息,就写信给哈德成阿衡和资助我出国的马晋卿先生说:‘我们中国... 七、艰难的岁月1939年夏,马坚乘轮船离开埃及,经香港回国,一项重要的工作正等待着他.马坚在其所译《古兰经》译者序中说:“1939年我从埃及回国,杨福洲先生在香港听见这个消息,就写信给哈德成阿衡和资助我出国的马晋卿先生说:‘我们中国回教学会选送出国专攻阿拉伯文的人快要回国了,我们多年的译经志愿,大概可以实现了.’哈德成阿衡便代表回教学会亲自到香港去欢迎我,并且和我谈谈译经的事.他告诉我学会已拟定译经的工作计划,马晋卿先生自愿捐出房产一份,作译经的经费.他说:‘伍特公先生担任申报总主笔,在申报上拼命的抨击日本人和南京伪政府,屡次警告,都置之不理,伪政府通辑令上的一百零八人中有他的姓名,现在他隐匿在沙善余先生家里,路透社的工作,由沙先生一人负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兰经》 国民党 阿拉伯文学 白寿彝 北京大学 伊斯兰 阿拉伯语 高年级 译经 语言文学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