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语言模式及效果分析——以《面对面》和《鲁豫有约》的量化对比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昕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47-49,共3页
作者选取央视王志主持的《面对面》和凤凰台陈鲁豫主持的《鲁豫有约》采访同一嘉宾李连杰的两次节目,就语言模式和语言效果进行量化对比分析。主持人的语言模式可以分为:陈述事实、向嘉宾发问、就同一话题追问、打断嘉宾谈话和调侃顺接... 作者选取央视王志主持的《面对面》和凤凰台陈鲁豫主持的《鲁豫有约》采访同一嘉宾李连杰的两次节目,就语言模式和语言效果进行量化对比分析。主持人的语言模式可以分为:陈述事实、向嘉宾发问、就同一话题追问、打断嘉宾谈话和调侃顺接。在新媒介时代,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可以表现得更加尖锐和简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谈话节目 主持人 语言模式 语言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阿凡提的故事》(民文版)中拟声词的语言艺术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海蓉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86-91,共6页
拟声词是模拟自然界声响而造的词汇,是世界上所有语言都具备的成分。维吾尔语中的拟声词本身表现力很强,我们要学会根据语境的需要,表达内容的需要,准确地把握其特点,恰当的运用拟声词,充分利用其具有的修辞作用。拟声词可以形象逼真地... 拟声词是模拟自然界声响而造的词汇,是世界上所有语言都具备的成分。维吾尔语中的拟声词本身表现力很强,我们要学会根据语境的需要,表达内容的需要,准确地把握其特点,恰当的运用拟声词,充分利用其具有的修辞作用。拟声词可以形象逼真地传神,起到以声传神的作用,增强语言表达的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语 拟声词 语言艺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的不可翻译性 被引量:5
3
作者 罗少京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2期95-100,共6页
本文从语言效果、语义和语用的角度,论述了由于语音、语素和语法以及历史、地理、哲学、习惯等方面的原因产生的语言的不可翻译性,认为翻译不仅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而且要使译文能让只掌握译文语言的人们所接受和理解并完整地读出原文... 本文从语言效果、语义和语用的角度,论述了由于语音、语素和语法以及历史、地理、哲学、习惯等方面的原因产生的语言的不可翻译性,认为翻译不仅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而且要使译文能让只掌握译文语言的人们所接受和理解并完整地读出原文的文采,而不需要通晓原文、结合原文、甚至完全回到原文才能做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译性 语言效果 翻译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姆雷特》的“独白”语言话语评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姚先林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Z期24-25,共2页
《哈姆雷特》中大篇幅独白的使用是这部作品最令人瞩目的闪光点之一,它对表现男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连贯故事内容和凸显戏剧主旨等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笔者透过解析其独白语言之功效,力图展示独白在表现角色心理活动与个性特点、故事发展... 《哈姆雷特》中大篇幅独白的使用是这部作品最令人瞩目的闪光点之一,它对表现男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连贯故事内容和凸显戏剧主旨等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笔者透过解析其独白语言之功效,力图展示独白在表现角色心理活动与个性特点、故事发展的起因、推进剧情发展与表现哲学道理等角度凸显戏剧主旨所发挥的作用,《哈姆雷特》因此成为展现角色真实情感的经典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姆雷特》 独白 语言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5
作者 宋萍 贾方业 《当代教育科学》 1997年第2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体育课 语言体现 教师 教学内容 自我意识 语言效果 信息传递 语言信息 积极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教学中的语言特点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洪 骆滨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2期23-24,共2页
体育教学中的语言特点赵洪,骆滨(四川省重庆师范学院体育系)体育教学包括体育课、专项训练及教学比赛几方面。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教练员使用语言的目的,是以直观示范后系统地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打开学生... 体育教学中的语言特点赵洪,骆滨(四川省重庆师范学院体育系)体育教学包括体育课、专项训练及教学比赛几方面。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教练员使用语言的目的,是以直观示范后系统地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打开学生的心灵窗户,启发他们积极思维及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语言表述 体育教师 动作技术 体育课 体育教学过程 语言特点 技术动作 体育教学内容 语言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默探幽——琐议幽默语言艺术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5
7
作者 徐吉润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6-119,共4页
幽默大致可以分作情景幽默、态势幽默和语言幽默等类别。本文侧重后者,主要探讨幽默语言的缀合技巧,即如何超常地借助于修辞、逻辑等要素,取得幽默风趣的语言效果,以便为幽默欣赏、运用,为艺术语言的发展,提供一点借鉴。语言幽默的形成... 幽默大致可以分作情景幽默、态势幽默和语言幽默等类别。本文侧重后者,主要探讨幽默语言的缀合技巧,即如何超常地借助于修辞、逻辑等要素,取得幽默风趣的语言效果,以便为幽默欣赏、运用,为艺术语言的发展,提供一点借鉴。语言幽默的形成机制是复杂的,多渠道、全方位的,是综合性的语言艺术。本文拟从修辞和形式逻辑这两个角度来展示它的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默语言艺术 语言幽默 修辞效果 语言效果 幽默风趣 幽默感 形式逻辑 形成机制 关联词语 情景幽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傈汉翻译中的语言形象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盖兴之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92-94,91,共4页
文学语言是有形象性的。文学作品不仅要有内容,还得要有动人的语言形象,用语言形象去感动人。翻译也同样如此,必须重视语言的形象性。翻译是一种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最忌机械式的复制,词汇加语法式的翻译腔是与艺术创作水火不相容的。... 文学语言是有形象性的。文学作品不仅要有内容,还得要有动人的语言形象,用语言形象去感动人。翻译也同样如此,必须重视语言的形象性。翻译是一种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最忌机械式的复制,词汇加语法式的翻译腔是与艺术创作水火不相容的。民族语文翻译是社会主义的新兴事业。僳汉翻译刚刚起步,对译文要求词语的对等、两种文字字母的一对一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形象 成语 青松 谚语的翻译 形象性 词语的对等 语言效果 傈僳语 译文 等值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展言子 被引量:1
9
作者 史柳坡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10,共3页
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展言子史柳坡贵州省东北部思南县,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民间艺术多姿多彩,在当地广为流传的“展言子”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家喻户晓,运用自如。一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展言子多用于民间口头表达,适用于问话... 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展言子史柳坡贵州省东北部思南县,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民间艺术多姿多彩,在当地广为流传的“展言子”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家喻户晓,运用自如。一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展言子多用于民间口头表达,适用于问话、回答和启发、劝告等。它以现代汉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表达形式 口头表达 思南县 现代汉语 语用特征 连汤带水 间接表达 语言能力 语言效果 南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要的功夫在语言——谈语法、逻辑、修辞知识在财经写作中的综合运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贺绥世 《财会月刊》 1996年第2期40-41,共2页
上次谈怎样写好财经应用文时,强调了阅读写作实践的重要性。在写作实践中,大家可能体会到重要的功夫在语言。语言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推敲的是语法、逻辑、修辞知识的综合运用。这是因为人们要将日常生活工作中看到的人和事写成文章,... 上次谈怎样写好财经应用文时,强调了阅读写作实践的重要性。在写作实践中,大家可能体会到重要的功夫在语言。语言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推敲的是语法、逻辑、修辞知识的综合运用。这是因为人们要将日常生活工作中看到的人和事写成文章,总得积词(字)成句,积句成段。句、段在组接时,就会出现句子通不通,逻辑对不对,修辞好不好的问题。这就是说,用字词组成文章的句子,从句子结构看,存在合不合乎语法规律的情况;从表达的事理着眼,有符不符合逻辑规律的问题;从语言效果审察,又有修辞技巧的好坏问题。例如,文章中复句和各分句之间的关联词语是配套的。如“因为……所以”在句子中,有时可以省去“因为”,有时又可省去“所以”。如果要详细解释它,就需要运用语法知识。又如,“因为……所以”是表示因果关系,“虽然……但是”是表示让步关系,“不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经写作 修辞技巧 综合运用能力 语言效果 逻辑规律 财经应用文 关联词语 写作实践 阅读写作 修辞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慕课背景下高校语言教学的得与失 被引量:2
11
作者 田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Z期79-80,共2页
慕课是“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音译词,即“大型开放式的在线课程”。这一概念于2008年被加拿大学者提出,2013年传播到中国,一些高校加盟慕课平台并发布涵盖多个学科的课程,受到不同地区在线学生的广泛欢迎。慕课学习的... 慕课是“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音译词,即“大型开放式的在线课程”。这一概念于2008年被加拿大学者提出,2013年传播到中国,一些高校加盟慕课平台并发布涵盖多个学科的课程,受到不同地区在线学生的广泛欢迎。慕课学习的流程包括观看在线视频、课后练习、论坛讨论和在线测试等,视频时长一般在15分钟之内,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讲授,围绕学科重点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习效果 得与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日语交际语言中的语感问题
12
作者 杨行夫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2-44,共3页
日本民族素以感觉、感情细腻而著称。他们在语言表达上处处小心谨慎,以免使对方产生不良感觉或伤害对方感情。因此,日语语言表达,特别是交际语言的表达,十分注意尊重对方,讲究使听者感觉舒畅的语言效果。其中语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日本民族素以感觉、感情细腻而著称。他们在语言表达上处处小心谨慎,以免使对方产生不良感觉或伤害对方感情。因此,日语语言表达,特别是交际语言的表达,十分注意尊重对方,讲究使听者感觉舒畅的语言效果。其中语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语言的词汇,除了本身的词义之外,还内涵一种给人某种感觉、知觉或唤起某种感情的情绪意义或主观意义。以笔者之见,可把此类意义视为语感。语言中产生语感的因素极为复杂微妙,而各种不同的语感给人的感觉又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感情和情绪。因此,在交际语言中十分注意语感效果。本文主要谈谈这方面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一、寒喧语的语感有些寒喧语的意思相似或近似。可在语感方面却有较大差异。例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际语言 语言表达 寒喧语 日语 主观意义 语言效果 日本人 词汇 语言习惯 词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日语专业教学非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13
作者 张晓华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6-68,共3页
在交际中伴随着语言出现的姿态、手势等非语言的表达形式,对人们进行交际起着很大的影响。笔者在日语专业的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非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做了一点尝试。培养学生的非语言表达能力,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其国家的一些基本的姿态、... 在交际中伴随着语言出现的姿态、手势等非语言的表达形式,对人们进行交际起着很大的影响。笔者在日语专业的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非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做了一点尝试。培养学生的非语言表达能力,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其国家的一些基本的姿态、手势及该国的文化与本国有哪些不同。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来说,在交际中不但能尽量减少误会,还能对交际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专业 语言表达能力 文化知识 语言使用能力 语言交际 母语环境 异国文化 语言效果 外语环境 学习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在“河”与“岸”的边上——电影《河边的错误》对小说原著的叙事改编
14
作者 孙心怡 刘艳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4-142,共9页
作为余华早期创作的叙事实验性质较强、追求独到的叙事技巧与语言效果的小说,《河边的错误》曾一度引起影视界的关注。张艺谋曾有意将它翻拍为电影,却最终放弃,并选择了拍摄《活着》。2023年,经由导演魏书钧执导拍摄,余华小说《河边的... 作为余华早期创作的叙事实验性质较强、追求独到的叙事技巧与语言效果的小说,《河边的错误》曾一度引起影视界的关注。张艺谋曾有意将它翻拍为电影,却最终放弃,并选择了拍摄《活着》。2023年,经由导演魏书钧执导拍摄,余华小说《河边的错误》终于被搬上银幕。对这部电影及其原著中各类谜团的分析及相关论断纷呈,显示出犹如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所呈现的那种繁复性,比如可以从案件实际上横跨了七年的时空等角度来自行“脑补”①多个谜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着》 博尔赫斯 语言效果 叙事技巧 叙事实验 余华小说 张艺谋 叙事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承担的诗歌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光明 《东南学术》 CSSCI 1999年第2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诗歌本体 后新诗潮 诗歌语言 后朦胧诗 主流意识形态 “朦胧诗” 语言效果 炼金术士 政治抒情诗 新古典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赏析英语谚语中的音乐美
16
作者 崔传明 夏卫萍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71,共2页
谚语(Proverbs)是俗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言简而意赅的话语。大多数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流传下来的,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许多英语谚语读起来犹如唱歌,富有旋律与节奏。英语... 谚语(Proverbs)是俗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言简而意赅的话语。大多数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流传下来的,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许多英语谚语读起来犹如唱歌,富有旋律与节奏。英语谚语之所以有这样好的语言效果,就是因为在其字里行间运用了许多语音修辞手段(Phonetic devices)。其中运用最多的手段是“韵”,分别有头韵、腹韵、尾韵和脚韵。了解和掌握这些语音修辞手段在英语谚语中的应用,对提高英语语言的鉴赏能力以及陶冶情操大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谚语 音乐美 赏析 修辞手段 实践经验 劳动人民 语言效果 陶冶情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述英语谚语中的比喻手段
17
作者 崔传明 李晓梅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5-76,共2页
英语谚语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描述生动,非常具有感染力和意象美。英语谚语之所以有如此良好的语言效果,就是因为在其字里行间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段。运用最多的修辞手段是比喻,其中又分为明喻、隐喻和借喻。这三种比喻手段时常置于形... 英语谚语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描述生动,非常具有感染力和意象美。英语谚语之所以有如此良好的语言效果,就是因为在其字里行间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段。运用最多的修辞手段是比喻,其中又分为明喻、隐喻和借喻。这三种比喻手段时常置于形形色色的英语谚语中,使语言生动形象、喻意鲜明,或托物言志、发人深省。了解和掌握这些比喻手段对提高我们的英语语言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大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谚语 比喻手段 语言理解能力 语言效果 修辞手段 生动形象 托物言志 鉴赏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词句歧义浅析
18
作者 熊惠珍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101-106,116,共7页
在英语中,当一个词有两种以上的词义,且这些词义不互为释义时,这个词就有歧义。同理,如果一个句子有两种以上的句义,且这些句义不互为释义,这个句子就有歧义。 可能引起误解的歧义,应该在语言使用中予以避免。但是,如果我们要是知道什... 在英语中,当一个词有两种以上的词义,且这些词义不互为释义时,这个词就有歧义。同理,如果一个句子有两种以上的句义,且这些句义不互为释义,这个句子就有歧义。 可能引起误解的歧义,应该在语言使用中予以避免。但是,如果我们要是知道什么词和句容易产生歧义,以及歧义是如何产生的,就可以主动地避免歧义或运用歧义来达到某种特殊语言效果。本文主要依据语义学理论从词汇和句子结构上对歧义作些粗浅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义词 英语词句 同形异义词 同音异义词 词义 多义词 中心意义 概念词 层次结构 语言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英语的矛盾修辞法
19
作者 翁时雄 金丽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81-86,共6页
矛盾修辞法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将表面上看来互相矛盾、互相排斥的两个概念或判断巧妙地连在一起,以表达复杂的思想,往往产生一种独特的语言效果。从形式上来看,英语的矛盾修辞法可分为二类,一是 Oxymoron,即意义相对的两字组合在一... 矛盾修辞法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将表面上看来互相矛盾、互相排斥的两个概念或判断巧妙地连在一起,以表达复杂的思想,往往产生一种独特的语言效果。从形式上来看,英语的矛盾修辞法可分为二类,一是 Oxymoron,即意义相对的两字组合在一起,二是 Paradox,即意义相对的两个概念组合在陈述句中。本文将对矛盾修辞法的构成、功能及其翻译方法做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修辞法 英语 语言效果 翻译方法 语言现象 意义 概念组合 两字组 互相排斥 深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孔子的修辞术
20
作者 张宗舜 《齐鲁学刊》 1987年第3期55-58,共4页
孔子虽然不知修辞学为何物,但在他那里修辞的观念却已萌芽,而且在其语言实践中也有运用,例如,他说“虽百世,可知也”,就是运用了夸张修辞格。夫子虽主张“辞达而已矣”,然其言辞文彩斐然,简洁生动。这是应当加以继承和发扬的。 (一) 孔... 孔子虽然不知修辞学为何物,但在他那里修辞的观念却已萌芽,而且在其语言实践中也有运用,例如,他说“虽百世,可知也”,就是运用了夸张修辞格。夫子虽主张“辞达而已矣”,然其言辞文彩斐然,简洁生动。这是应当加以继承和发扬的。 (一) 孔子主张和坚持“述而不作”(《论语·述而》,以下只注篇名)的原则,不仅满足于“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中庸》),而且甚至于说“予欲无言。”(《阳货》)连话也不想说了。他再三地教弟子“慎于言”(《学而》),“慎言”(《为政》),说话要谨慎小心。对于有点“改革”、“开拓”精神的宰我,尤其是直爽好言的子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修辞格 君子 论语 辞达 运用 语言实践 修辞学发凡 语言效果 生动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