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语言揣摩实现汉字汉语教学之思考
1
作者 刘建琼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14,共4页
中小学汉字汉语专题学习,可以在语言揣摩之类的语言实践中完成教学任务。从步骤上说,可以从收集实例、审美提炼、诵读研讨、提炼学理等来展开。从语言揣摩实现汉字汉语教学的具体内容说,可以直接选择"炼字"这一语言锤炼方法... 中小学汉字汉语专题学习,可以在语言揣摩之类的语言实践中完成教学任务。从步骤上说,可以从收集实例、审美提炼、诵读研讨、提炼学理等来展开。从语言揣摩实现汉字汉语教学的具体内容说,可以直接选择"炼字"这一语言锤炼方法来教学。炼字包括炼音和炼意。炼字教学应抓住文本炼音的和谐性和组联的变化特征,用诵读方法来实施;炼意的重点是实例归类,要注意代表性汉字和汉字创造意识。注意从汉字字形、意义发展变化来解释,强化汉字构建意识。注意在具体的语言实例中加以阐述,遵循"字不高句,句不离段,段不高篇"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汉语教学 语言揣摩 炼字 炼音 炼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译文 揣摩语言——《我有一个梦想》探究式教学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衍明 法玉娟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9期60-61,共2页
《我有一个梦想》是一篇很好的演讲稿,人教版二册、苏教版四册、山东版五册都作了编选,而且三套教材依据的译稿都是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版许立中译本。只不过人教版、山东版有改动,而且改动颇多。比较修改前后的两种文本片段,又找来... 《我有一个梦想》是一篇很好的演讲稿,人教版二册、苏教版四册、山东版五册都作了编选,而且三套教材依据的译稿都是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版许立中译本。只不过人教版、山东版有改动,而且改动颇多。比较修改前后的两种文本片段,又找来英文原稿,揣摩其翻译、修改思路,忽然灵机一动:翻译的要求、修改的目的不就是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有一个梦想》 探究式教学 揣摩语言 中央编译出版社 译文 人教版 演讲稿 苏教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入文本研读 促进学习进阶——《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
3
作者 陈其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2,共3页
【教学目标】1.理清游踪,掌握本文写景的角度和方法。2.细读文本,领会本文独特的视角、新颖的构思。3.揣摩语言,体会作者在写景中寄寓的情感和哲思。
关键词 学习进阶 细读文本 教学设计 写景 教学目标 揣摩语言 文本研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囚绿到“绿囚” 英雄永生、民族永存——《囚绿记》教学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光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1-62,共2页
【教学目标】 1.揣摩语言,理解作者丰富和细腻的情感。 2.辨析“物”与“情”的关系,体会借物抒情的作用。
关键词 《囚绿记》 教学设计 永生 英雄 民族 教学目标 揣摩语言 借物抒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体思维下散文教学意境的丧失与搭建 被引量:2
5
作者 潘建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2期49-51,共3页
在倡导文体意识、关注文体知识、聚焦体裁特质的教学思潮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要走出大一统的惯有模式,把握文本体裁的表达密码,才能真正提升学生解构文本的能力。以此观照当下的散文教学,意脉相通的文章被切割为孤立的板块,散文应有... 在倡导文体意识、关注文体知识、聚焦体裁特质的教学思潮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要走出大一统的惯有模式,把握文本体裁的表达密码,才能真正提升学生解构文本的能力。以此观照当下的散文教学,意脉相通的文章被切割为孤立的板块,散文应有的意境荡然无存。因此,应搭建意以境会的通道,揣摩语言,在穿越樊篱中感知"境由心生";统整比照,在关照心物中体悟"触景生情";揣摩体悟,在因智生幻中迈向无我之境;拓展补充,在情景成境中勾连心物视界,让散文教学走向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揣摩体悟 拓展补充 统整比照 揣摩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读:因角色换位而精彩 被引量:2
6
作者 曹建仁 《中学语文教学》 2005年第4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角色换位 资本原始积累 巴尔扎克 《守财奴》 阅读文本 揣摩语言 学生兴趣 讽刺艺术 第四册 人教版 葛朗台 资产者 旁观者 课时 人物 作品 高中 教学 议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
7
作者 彭尚炯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2-64,共3页
【教学目标】 1.了解这篇演说词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特点。 2.强化重要语段的阅读,揣摩语言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3.通过比较阅读,提高阅读理解同类文体的能力。
关键词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学设计 比较阅读 教学目标 表达效果 感情色彩 揣摩语言 阅读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