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报纸标题陌生化的语言手段 被引量:3
1
作者 盛新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2-136,共5页
"陌生化"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理论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报纸常常以制作的陌生标题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报纸标题陌生化的语言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标题所用的是新词或新义,标题表达的内容奇特或奇怪,其句法结构常... "陌生化"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理论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报纸常常以制作的陌生标题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报纸标题陌生化的语言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标题所用的是新词或新义,标题表达的内容奇特或奇怪,其句法结构常用词语超常搭配的方法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纸 标题 陌生化 语言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动作语言手段 加强师生双向交流
2
作者 姜峰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22-22,共1页
动作语言,指通过人们的动作和表情来表达含义的符号。它包括人身体的全部或局部的任何反应。动作语言主要由动作和表情构成。人们对动作语言学的研究起步较晚,是本世纪70年代才建立起来的学科,因而这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够。然而在教... 动作语言,指通过人们的动作和表情来表达含义的符号。它包括人身体的全部或局部的任何反应。动作语言主要由动作和表情构成。人们对动作语言学的研究起步较晚,是本世纪70年代才建立起来的学科,因而这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够。然而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无论是引导学生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语言 语言手段 课堂教学 有声语言 教师的情感 表达效果 视动 思想品德教育 象思维 师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句成群的语言手段及其使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史锡尧 《汉语学习》 1987年第5期19-21,共3页
把两个以上的句子(单句、复句或多重复句)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更大的语言单位(也是最大的语法单位),那就是句群,也有人称之为句组或语段。 句群中句子的组合,有凭借意义依靠语序的组合,也有依靠一些语言手段的组合。 现在仅就句与句组... 把两个以上的句子(单句、复句或多重复句)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更大的语言单位(也是最大的语法单位),那就是句群,也有人称之为句组或语段。 句群中句子的组合,有凭借意义依靠语序的组合,也有依靠一些语言手段的组合。 现在仅就句与句组合成群时,使用的语言手段以及如何使用这些语言手段作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手段 句群 句子 樱花赞 多重复句 句组 阿Q 群时 鲁迅 合成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与社会的同步共变——德语中表达时间语言手段的发展与完善 被引量:1
4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79-82,共4页
语言不是自然现象或个人现象,而是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对此人们早有定论。语言依据于社会而存在,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变化而变化,也将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变化而变化,也将随着社会的消亡而消亡。语言反映意识中的客... 语言不是自然现象或个人现象,而是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对此人们早有定论。语言依据于社会而存在,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变化而变化,也将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变化而变化,也将随着社会的消亡而消亡。语言反映意识中的客观现实,反映需要,反映社会结构。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手段 语言与社会 表达时间 现代德语 高地德语 日耳曼人 时间概念 语法形式 过去完成时 中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喜剧《寻求欢乐》中滑稽语言手段的运用
5
作者 史铁强 《外国语文》 1984年第1期30-33,44,共5页
B.罗佐夫是当代苏联著名的剧作家。他的剧作在苏联观众和读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不仅是由于他作品的思想内容健康、情节生动逼真,而且也因为他的语言幽默含蓄、诙谐滑稽,使观众和读者在笑声中受到启迪与熏陶,获得美的享受。这里,我们... B.罗佐夫是当代苏联著名的剧作家。他的剧作在苏联观众和读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不仅是由于他作品的思想内容健康、情节生动逼真,而且也因为他的语言幽默含蓄、诙谐滑稽,使观众和读者在笑声中受到启迪与熏陶,获得美的享受。这里,我们试对两幕喜剧《寻求欢乐》中人物语言的滑稽成分作些浅显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关语 语言手段 根纳季 语体 喜剧 熟语 转义 奥列格 道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动词形象具体化的语言手段
6
作者 丛亚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92-95,共4页
言语动词形象具体化的语言手段丛亚平语言是文学的建筑材料,是文学的具体表现。因此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剧本等,通常具有自己惯用的词汇、表情达意的语言手段,以及独特的语言特点。本文试图从一个小的方面──小说中... 言语动词形象具体化的语言手段丛亚平语言是文学的建筑材料,是文学的具体表现。因此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剧本等,通常具有自己惯用的词汇、表情达意的语言手段,以及独特的语言特点。本文试图从一个小的方面──小说中的人物话语,谈谈言语动词在文学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动词 人物话语 形象具体化 语言手段 副动词短语 名词间接格形式 前置词 行为方式 语气词 限定副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语言风格手段的表现看唐代边塞诗的语言风格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晓东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1-126,共6页
唐代边塞诗为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其语言风格并非单一地表现为雄健豪放的阳刚类,而是根据表达内容的不同呈现出复杂多样性:以"从军报国的壮志豪情"、"绝异中原的边塞风情"为主题的边塞诗,整体体现出"刚中带柔&qu... 唐代边塞诗为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其语言风格并非单一地表现为雄健豪放的阳刚类,而是根据表达内容的不同呈现出复杂多样性:以"从军报国的壮志豪情"、"绝异中原的边塞风情"为主题的边塞诗,整体体现出"刚中带柔"的风格特点;而以"战争带来的忧愤思怨"为主题的边塞诗,整体表现出"刚柔相济"的风格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风格手段 唐代边塞诗 语言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罗佐夫《永生的人》中的语言修辞手段与文学形象塑造
8
作者 胡世雄 《外国语文》 1997年第2期71-76,共6页
试析罗佐夫《永生的人》中的语言修辞手段与文学形象塑造□胡世雄维克多·谢尔盖耶维奇·罗佐夫ВСРозов(1913—)是俄国当代著名戏剧作家,前苏联国家奖金获得者(1967年)。他的作品积极反映社会现实,注... 试析罗佐夫《永生的人》中的语言修辞手段与文学形象塑造□胡世雄维克多·谢尔盖耶维奇·罗佐夫ВСРозов(1913—)是俄国当代著名戏剧作家,前苏联国家奖金获得者(1967年)。他的作品积极反映社会现实,注重道德探索,表现时代精神,富于教育意义,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手段 文学形象 罗佐夫 语言修辞 形象塑造 书面语 直线部分 文学作品 说话人 剧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强调研究60年:手段、概念和体系 被引量:8
9
作者 鲁莹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8-81,共14页
本文全面深入地介绍了60年来汉语强调研究及相关重要概念。文章从强调表达的语言手段谈起,总结了汉语强调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其重要观点进行了评述,包括对强调表达的韵律、词汇、句法和篇章手段的研究,对强调概念的理论思考,以及... 本文全面深入地介绍了60年来汉语强调研究及相关重要概念。文章从强调表达的语言手段谈起,总结了汉语强调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其重要观点进行了评述,包括对强调表达的韵律、词汇、句法和篇章手段的研究,对强调概念的理论思考,以及强调范畴的体系构建。同时,焦点、主观性等相关研究也为我们认识、区分与其相胶着的强调概念提出了新的问题。不仅如此,概念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语义类型的深耕与细化,相关语义来源的考察,都是汉语强调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调 语言手段 理论思考 范畴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语言的“陌生化” 被引量:10
10
作者 肖贤彬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0-31,共2页
关于语言的“陌生化”肖贤彬"水在燃烧,皮鞋疯了,树走进血管"、"因为爱着你的爱,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对于近些年文艺作品中出现的类似的句子,每每总有人感到"奇怪",感到"莫名其妙",进而群... 关于语言的“陌生化”肖贤彬"水在燃烧,皮鞋疯了,树走进血管"、"因为爱着你的爱,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对于近些年文艺作品中出现的类似的句子,每每总有人感到"奇怪",感到"莫名其妙",进而群起而攻之,以为它们"不合语法",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化 语言手段 修辞格 普通语言 语义搭配 语法规则 孔乙己 “陌生化” 创造性 枣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的功能及篇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邓军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3期83-88,共6页
本文乃作者博士论文的内容摘要。作者认为,语言学的发展特别是话语语言的发展,有赖于对语言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从语言的功能入手研究篇章,目的在于完整地获取篇章信息,将读者的视线集中到语言如何有效地发挥其各种潜能。文章所提... 本文乃作者博士论文的内容摘要。作者认为,语言学的发展特别是话语语言的发展,有赖于对语言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从语言的功能入手研究篇章,目的在于完整地获取篇章信息,将读者的视线集中到语言如何有效地发挥其各种潜能。文章所提出的课题在国内外话语语言学界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对语言的每一功能在篇章中的体现以实例进行论证,并作具体剖析。其观点为篇章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开辟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篇章分析 雅柯布森 语言功能 诗学功能 语言代码 表情功能 语言学研究 语言 话语语言 语言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陈列语言的基本特征及实现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项隆元 《中国博物馆》 1996年第2期41-44,共4页
一、陈列语言的双重特征在论及陈列语言的特征时,一些同行较为注重陈列语言的表现性特征。有的甚至认为,一切能够表现或再现历史文化信息的手段都可纳入陈列语言的范畴。的确。
关键词 陈列主题 博物馆陈列 实现方法 基本特征 语言手段 陈列内容 表现性 性特征 陈列设计 文化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媒新闻标题语言的受众引导策略
13
作者 严玲 何梦珂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1-152,共2页
在快餐式信息消费时代,新闻标题的作用愈发突出。如何在简短凝炼的新闻标题中,巧妙地利用各种语言手段,达到吸引眼球、展示立场、引导受众的目的,是新闻写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本研究利用各国报纸对“斯诺登获俄罗斯庇护”消息的报道,... 在快餐式信息消费时代,新闻标题的作用愈发突出。如何在简短凝炼的新闻标题中,巧妙地利用各种语言手段,达到吸引眼球、展示立场、引导受众的目的,是新闻写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本研究利用各国报纸对“斯诺登获俄罗斯庇护”消息的报道,分析标题语言的受众引导策略。选取该报道语料为研究对象,是因其短时间内高频出现于各国报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标题 引导策略 标题语言 受众 消费时代 语言手段 写作者 俄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学艺术的副语言方式
14
作者 曲彦斌 《社会科学辑刊》 1988年第3期141-146,共6页
文学艺术是语言艺术,而在古今大量文学作品的摹情状物、描述记叙中,客观存在着一种非言语的艺术现象,即副语言艺术。宋苏轼《怪石供》云:“口不能言,而相喻以形,其以形语也捷于口。”东坡所谓“相喻以形”者,即副语言手段,但并非“口不... 文学艺术是语言艺术,而在古今大量文学作品的摹情状物、描述记叙中,客观存在着一种非言语的艺术现象,即副语言艺术。宋苏轼《怪石供》云:“口不能言,而相喻以形,其以形语也捷于口。”东坡所谓“相喻以形”者,即副语言手段,但并非“口不能言”,而是文学艺术的一种必要的艺术方法。副语言艺术作为文学描写的一种艺术方式,是有目的的按照作品题旨情趣所需而选择人物的典型身势情态,如手势、姿态、表情等行为,以及事物、景物的典型形象特征,将其从非言语的隐喻或象征的副语言符号集合,转换为文学语言的形象或意境。例如方纪的著名散文《挥手之间》,描写毛泽东同志赴重庆谈判登机后与群众挥手告别的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艺术 语言符号 语言艺术 艺术方式 语言方式 文学语言 文学作品 艺术手段 情态 语言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语言与模糊心理 被引量:17
15
作者 郑通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140-146,共7页
马尔提曾分析过语言的这种模糊现象,他说:“我们所说的模糊性,就是指某些名称的应用范围不是严格地划出的这种现象。”马尔提只谈到名称,而麦·布莱克却正确地把这个问题扩大到包括一般的语词:一个模糊的语词,就是一个没有严格地划... 马尔提曾分析过语言的这种模糊现象,他说:“我们所说的模糊性,就是指某些名称的应用范围不是严格地划出的这种现象。”马尔提只谈到名称,而麦·布莱克却正确地把这个问题扩大到包括一般的语词:一个模糊的语词,就是一个没有严格地划出应用范围的普遍语词,模糊的语词总是有某种“交界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语言 心理过程 语言手段 语言模糊性 模糊现象 模糊语词 心理现象 差别性 模糊集合 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语言的特点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汉军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4-21,共8页
电影语言的特点孙汉军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包括文学、绘画、摄影、音乐、舞蹈、戏剧、雕塑诸多艺术领域。电影具备认知的、美学的和教育的功能。电影艺术的生命力取决于它本身的感染力。具有感染力,便具有生命力,反之,则无生命力... 电影语言的特点孙汉军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包括文学、绘画、摄影、音乐、舞蹈、戏剧、雕塑诸多艺术领域。电影具备认知的、美学的和教育的功能。电影艺术的生命力取决于它本身的感染力。具有感染力,便具有生命力,反之,则无生命力。电影作品的感染力的强弱与其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语言 口头交际 电影艺术 感叹词 文化层次 语言手段 西伯利亚 称呼形式 典型性 语言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媒体时代网络募捐语篇的语言学分析——以罗一笑事件为例
17
作者 胡延伟 申丹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29,共10页
进入自媒体时代,微信朋友圈成为大众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个人网络募捐是借助微信朋友圈发展起来的新型募捐形式,同时也出现了不少诈捐事件。迄今为止,尚未见对网络募捐(遑论诈捐)这种新的言语交际类型展开语言学研究。本文... 进入自媒体时代,微信朋友圈成为大众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个人网络募捐是借助微信朋友圈发展起来的新型募捐形式,同时也出现了不少诈捐事件。迄今为止,尚未见对网络募捐(遑论诈捐)这种新的言语交际类型展开语言学研究。本文尝试采用相关语言学理论,对一起网络诈捐事件“罗一笑事件”进行系统的语言学分析,揭示募捐文本《罗一笑,你给我站住》误导读者、实现感人效果的语言手段。研究发现,与传统意义上的募捐(即组织机构发起的募捐)不同,个人网络募捐注重的是通过特定语言选择表达情感诉求。募捐目标的实现不仅有赖于与读者的信息交流,而且更加有赖于通过语言与读者进行的情感交流。《罗一笑,你给我站住》不仅突出体现了如何通过语言手段来误导读者从而进行诈捐的特点,而且也很好地体现了个人网络募捐这一文类注重营造感人效果的语篇特点。本文旨在聚焦自媒体时代的新型言语交际类型,探索其语言学研究路径,同时也希望通过分析诈捐语言手段和涉及的情感交流,从一个新的角度丰富相关语用学和语篇人际功能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网络募捐 诈捐 信息交流 情感交流 语言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护词的语言表达方式及其运用
18
作者 汪晓萍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112-113,共2页
辩护词的语言表达方式及其运用汪晓萍从总体看,语言表达方式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的也是主要的思想交流方式是有其共同性的:叙述议论说明是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或单独运用或综合运用。但是,由于各类语言所包容的思想内容的不同及使用... 辩护词的语言表达方式及其运用汪晓萍从总体看,语言表达方式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的也是主要的思想交流方式是有其共同性的:叙述议论说明是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或单独运用或综合运用。但是,由于各类语言所包容的思想内容的不同及使用环境目的的不同,其表达的要求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方式 辩护词 词的语言 法律语言 语言形式 中心词 语言风格 感情色彩 说理性 语言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言语手段在交际活动中的运用——以《色·戒》为例
19
作者 于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24,共2页
非言语手段是个十分复杂的符号系统和信息载体。李安在影片《色·戒》中运用了丰富的非言语手段,有包括眼神、手势在内的"体态语";包括停顿、沉默、转换话题、乐曲在内的"辅助语";包括座次安排、空间取向、时... 非言语手段是个十分复杂的符号系统和信息载体。李安在影片《色·戒》中运用了丰富的非言语手段,有包括眼神、手势在内的"体态语";包括停顿、沉默、转换话题、乐曲在内的"辅助语";包括座次安排、空间取向、时间特点在内的时空选择。这些非言语手段对语言信息起着支持、补充和修饰作用,同样可以表达丰富的交际功能和交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手段 交际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毛泽东语言运作的美学风貌
20
作者 刘业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63-67,共5页
本文认为:毛泽东语言运作的美学风格是雄健阳刚型的,它与前人的阳刚之美有继承、但更主要的是对传统的突破,体现了无产阶级群体的文化性格;这种雄奇瑰丽的美学风貌,是我们民族语言运作中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全新的文化条件下的... 本文认为:毛泽东语言运作的美学风格是雄健阳刚型的,它与前人的阳刚之美有继承、但更主要的是对传统的突破,体现了无产阶级群体的文化性格;这种雄奇瑰丽的美学风貌,是我们民族语言运作中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全新的文化条件下的完美的典范,具有巨大的理性折服力和美学震撼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运作 美学风貌 毛泽东 雄奇瑰丽 语言手段 “奇” 语言风格 阳刚之美 无产阶级 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