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报纸标题陌生化的语言手段 |
盛新华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2
|
重视动作语言手段 加强师生双向交流 |
姜峰
|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3
|
组句成群的语言手段及其使用 |
史锡尧
|
《汉语学习》
|
1987 |
1
|
|
4
|
语言与社会的同步共变——德语中表达时间语言手段的发展与完善 |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1998 |
1
|
|
5
|
浅谈喜剧《寻求欢乐》中滑稽语言手段的运用 |
史铁强
|
《外国语文》
|
1984 |
0 |
|
6
|
言语动词形象具体化的语言手段 |
丛亚平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0 |
|
7
|
由语言风格手段的表现看唐代边塞诗的语言风格 |
黄晓东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8
|
试析罗佐夫《永生的人》中的语言修辞手段与文学形象塑造 |
胡世雄
|
《外国语文》
|
1997 |
0 |
|
9
|
汉语强调研究60年:手段、概念和体系 |
鲁莹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10
|
关于语言的“陌生化” |
肖贤彬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0
|
|
11
|
语言的功能及篇章分析 |
邓军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7 |
4
|
|
12
|
试论陈列语言的基本特征及实现方法 |
项隆元
|
《中国博物馆》
|
1996 |
4
|
|
13
|
外媒新闻标题语言的受众引导策略 |
严玲
何梦珂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4
|
论文学艺术的副语言方式 |
曲彦斌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8 |
0 |
|
15
|
模糊语言与模糊心理 |
郑通涛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17
|
|
16
|
电影语言的特点 |
孙汉军
|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
1994 |
4
|
|
17
|
自媒体时代网络募捐语篇的语言学分析——以罗一笑事件为例 |
胡延伟
申丹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8
|
辩护词的语言表达方式及其运用 |
汪晓萍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9
|
非言语手段在交际活动中的运用——以《色·戒》为例 |
于涛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20
|
试论毛泽东语言运作的美学风貌 |
刘业超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