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借语言知识 抓语感训练
1
作者 邓绍雄 《教育学报》 1998年第6期26-27,共2页
借语言知识抓语感训练湖北潜江市教研室邓绍雄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语文学科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创造具有深刻的感受力的丰富的全面的人”,其教学的中心任务应该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良好的语言习惯。然而,我们有很多语... 借语言知识抓语感训练湖北潜江市教研室邓绍雄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语文学科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创造具有深刻的感受力的丰富的全面的人”,其教学的中心任务应该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良好的语言习惯。然而,我们有很多语文教师,却没有很好地把握这一点,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知识 语言运用 语感训练 《语文》 人教版 语言文字 训练学 修辞手法 学习语言 语言感受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音中的“无意隐含性对比” 被引量:1
2
作者 傅程 彭力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1-43,共3页
播音中的“无意隐含性对比”傅程,彭力今年1月21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生活空间》栏自主持人,在话题的最后充满感情他说了这样一段话:“家”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宁静的港湾。不管你在天涯海角,只要一想到家,心... 播音中的“无意隐含性对比”傅程,彭力今年1月21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生活空间》栏自主持人,在话题的最后充满感情他说了这样一段话:“家”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宁静的港湾。不管你在天涯海角,只要一想到家,心里就会感到一丝温暖。(着重号表示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性 有声语言 奥林匹克学校 语句重音 电台播音员 节目主持 语言目的 语言感受能力 残疾人 感情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一辆纺车》的教学片段
3
作者 胡绮霞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2-12,共1页
《记一辆纺车》的教学片段海口市第一中学胡绮霞从事民族班教学工作的老师总有一个同感,就是作文难改。主要表现是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差,语句不连贯,语序混乱,语病多。如在《家乡赞》一文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些语句:A、家乡的月夜... 《记一辆纺车》的教学片段海口市第一中学胡绮霞从事民族班教学工作的老师总有一个同感,就是作文难改。主要表现是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差,语句不连贯,语序混乱,语病多。如在《家乡赞》一文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些语句:A、家乡的月夜,是多么思念啊!B、他的知识记载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习惯 教学片段 纺车 辅助教学 艺术创作 学生语感 海口市 语言感受能力 民族班 黎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尝试错误原则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4
作者 姜广平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3-4,共2页
关键词 尝试错误 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法 阅读教学 语文教师 语言感受能力 弱智儿童 培养目标 语文学科 语文教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