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20世纪文化语言学著作出版回顾
- 1
-
-
作者
李亚明
-
机构
中华书局
-
出处
《出版科学》
1995年第2期14-15,共2页
-
文摘
中国语言学发展到了20世纪,形成西化与本土化、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两种倾向、两种思潮相互碰撞、相互交织的局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文化语言学的诞生和兴盛。文化语言学在本世纪从无到有、从稚嫩到成熟,至今已初步构成一门相对独立的新学科,在语言学界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它的发展同中国现代出版界结下了深厚的缘蒂。 文化语言学的开山之作,是20世纪50年代由北京大学出版部出版的罗常培著《语言与文化》(语文出版社1989年重版)。该书认同萨丕尔、帕默、泰勒和马林诺夫斯基的语言学和文化学思想,指出“语言学的研究万不能抱残守缺地局限在语言本身的资料以内,必须要扩大研究范围。
-
关键词
中国文化语言学
语言学著作
20世纪
中国语言学
民俗语言学
《语言与文化》
人文精神
科学主义
中国现代语言学
语言接触
-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闲语“中国特色的语言学”
- 2
-
-
作者
言绪军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1-61,共1页
-
文摘
闲语"中国特色的语言学"言绪军最近在阅读语言学著作时,有时会遇到建立"中国特色的语言学"之类的提法,《现代语言学系列·序》中的"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学"和《中国语言学年鉴(1992)·普通语言学概述》中提到的"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语言学著作",就...
-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现代语言学
理论与方法
传统语言学
人类语言学
语言学著作
上海师范大学
科学的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
国际语言学
-
分类号
H0-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付所长赵洵同志来校讲学
- 3
-
-
作者
向维安
-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64年第2期70-71,共2页
-
文摘
【正】 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付所长赵洵同志应我校外文系、中文系和湖北省语文学会的联合邀請,于四月底来校講学。从四月廿九日到五月十七日,赵洵同志先后作了《捍卫马克思主义语言学说》、《语言学与方法论》。
-
关键词
语言学著作
马克思主义语言学
中国科学院
方法论
语言研究所
结构主义语言学
中文系
毛泽东思想
语义学
俄语语法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汉语语音与诗的节奏
被引量:5
- 4
-
-
作者
陈本益
-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60-62,共3页
-
文摘
汉语诗歌是有鲜明整齐的节奏的。但这节奏究竟是什么,在诗歌理论界却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一般的汉语语音学著作和语言学著作,对此也没有提出较明确的看法。但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以下简称黄编《现代汉语》)一书,对汉语诗歌节奏的见解却较明确,也富启发性。它说“诗歌的节奏主要表现在‘音步’上”,“音步一般用停顿表示。也有用轻微的拖腔表示的”。书中并以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中的一段为例来说明这种节奏,这里我们摘引出前四行:
-
关键词
节奏
汉语语音
《现代汉语》
汉语诗歌节奏
梳妆台
汉语语音学
语言学著作
三门峡
廖序东
黄伯荣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反义词的同一
被引量:2
- 5
-
-
作者
严廷德
-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67-72,共6页
-
文摘
本文是拙作《同义词的对立》的姊妹篇。前文着重揭示了同义词在意义相同相近的同时所存在的矛盾对立,本文则着重揭示反义词在意义矛盾对立的同时所存在的类似和同一。一般的语言学著作都认为反义词所反映的是事物的相对立相矛盾的联系,它们是语音不同而意义相反的词。我们认为作为与同义词相区别的一种界说,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我们不能由此得出结论:反义词之间除了相对立矛盾的性质外,就不存在其他的什么联系了。
-
关键词
反义词
同义词
语言学著作
对立矛盾
矛盾对立
姊妹篇
语音
《段注》
同一性
词义类型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词义引申新探
被引量:2
- 6
-
-
作者
陈荣岚
-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66-72,共7页
-
文摘
一个词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从本义或基本义引申派生出许多意义,形成一词多义。许多语言学著作在谈及词义演变时,往往以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三个方面来说明。如何进一步考察一词多义的内部及外部联系,探究词义引申的线索和方式,无疑是词汇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语言的模糊性角度来分析词义引申的人类心理原因,并以汉语为例,按参与意义变化过程的心理活动类型对词义引申方式进行分类。
-
关键词
模糊性
词义演变
语言学著作
基本义
活动类型
中心意义
客观事物
现实现象
词义引申方式
接近联想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语法形式的定义
被引量:2
- 7
-
-
作者
沈开木
-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1991年第4期98-102,共5页
-
文摘
语法形式在自然语言中是语法意义的载体。把它反映出来,便成为句子语法学的一个概念。由于语法离不开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所以语法形式在句子语法学中便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 语言学著作早就对这个相当重要的概念下过许多定义。但是由于没有探讨过怎样给它下定义的问题,也可能还有别的原因,所以至今关于语法形式。
-
关键词
语法形式
语法学
语法意义
语言学著作
句子
自然语言
语音
语法成分
组合形式
零形式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人、社会与言语交际——读《言语交际学》
- 8
-
-
作者
林鹏
-
出处
《汉语学习》
1987年第3期31-33,共3页
-
文摘
读语言学著作,我常常会产生一种深深的疑惑:我们与之天天打交道的语言真的就是这般模样吗?如此ABCD琐碎的条分缕析的静态描写就是我们作为领先学科的语言学应该具有的本来面貌吗?我总觉得现有的语言学论著离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言语交际实际太远,于是产生了对语言学研究者的希望,希望有识之士能给语言学以另一番景象。
-
关键词
言语交际学
语言学研究
语言与言语
语言学著作
领先学科
交道
本来面貌
索绪尔
穷尽描写
社会
-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双语体”刍议
- 9
-
-
作者
李小金
李西宽
-
出处
《外国语文》
1992年第3期71-73,共3页
-
文摘
1959年,著名语言学家查尔斯。弗格森(Charles Ferguson)发表了一篇题为《双语体》(Diglossia)的论文,首次系统地向人们展示了双语体这一现象,并被国际语言学界普遍接受。《双语体》也由此成为语言学界的经典著作。 所谓双语体,是指在某一社会同一语言中存在两种界限分明的变体,它们都有各自的使用范围。双语体这一概念的价值在于:历史语言学家可以用它来研究语言的变化和发展,社会语言学家可用它来区分不同的言语共同体类型。目前一般语言学著作中提到的双语体大都延用了弗格森的定义(以下简称弗)。也有部分学者将这一概念扩大化(如弗什曼(Fishman)。
-
关键词
语体
社会语言学
历史语言学
弗格森
国际语言学
语言学著作
语言学家
使用范围
次系统
经典著作
-
分类号
H
[语言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