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汉语的文化性征与文化语言学方法 |
申小龙
|
《汉语学习》
|
1988 |
6
|
|
2
|
现代语言学方法与中国古籍的辨伪与断代 |
罗军凤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3
|
中国民族学研究中的语言学方法:检讨与重建 |
谭必友
李臣玲
|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4
|
汉语词汇定量研究的运用及其特点——兼谈《语言学方法论》的定量研究观 |
苏新春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5
|
词汇和短语教学的新理念:《词汇和短语教学的认知语言学方法》述评 |
谢贤德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6
|
论语言学方法的特性、作用及其在科学中的地位 |
王希杰
|
《高校教育管理》
|
1992 |
2
|
|
7
|
民族学研究中的语言学方法 |
盖兴之
|
《云南社会科学》
|
1982 |
0 |
|
8
|
评《语言学方法论》 |
周妍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9
|
论维柯诗性语言学研究方法及意义 |
姜建强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2
|
|
10
|
语言学与统计方法结合建立汉语动词SCF类型集 |
冀铁亮
孙薇薇
穗志方
|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1
|
从语言演变的角度分析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评《当代社会语言学》 |
王伟
|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2
|
西方现代诗学的语言学转向 |
余虹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0
|
|
13
|
语言学的经验科学性质 |
金立鑫
|
《语言科学》
|
2003 |
3
|
|
14
|
语言观与语言研究方法论漫谈——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赵世举教授访谈 |
赵世举
沈淑花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5
|
“鱼”“渔”兼授:谈高校语言学课程教学原则 |
林秋茗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9 |
12
|
|
16
|
语言学对文学研究的影响 |
段亚绒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7
|
《如何用R作语言学研究:数据探索与统计分析》评介 |
陈巧云
江桂英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9 |
0 |
|
18
|
21世纪──语言学的世纪 |
张杰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19
|
当代语言学研究的自然科学精神 |
张瑾
|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 |
4
|
|
20
|
“第五届全国认知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研讨会”征文通知 |
本刊记者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