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的品牌命名——十类中国产品品牌名称的语言学分析 被引量:31
1
作者 陈洁光 黄月圆 严登峰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2003年第2期47-54,共8页
本文用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十类产品品名(共计1304个)的语言结构。这十类中国产品可分为三组,分别代表中国消费品的三个发展阶段:传统产品(例如火柴和酒)、传统但有新发展的产品(例如自行车、鞋类、牙膏)和现代化的产品(例如化妆品... 本文用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十类产品品名(共计1304个)的语言结构。这十类中国产品可分为三组,分别代表中国消费品的三个发展阶段:传统产品(例如火柴和酒)、传统但有新发展的产品(例如自行车、鞋类、牙膏)和现代化的产品(例如化妆品、软饮料、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本文的结论是:中国品牌命名首先受汉语语言的音节、声调及构词法的特性的支配,同时,产品在中国市场经济中的发展阶段也是品牌命名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命名 中国 品牌名称 语言学分析 汉语 研究方法 市场经济 文化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称、事实、观念--看守所在押者身份称谓的社会认知语言学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陈佳璇 胡范铸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5-143,共9页
'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是近年来西方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兴趣转向了语言的社会维度,关注语言变异。社会认知语言学有两项基本假设:其一,语言是人类认知的工具,也是认知的产物;其二,语言不仅反映个体... '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是近年来西方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兴趣转向了语言的社会维度,关注语言变异。社会认知语言学有两项基本假设:其一,语言是人类认知的工具,也是认知的产物;其二,语言不仅反映个体认知的过程,更是言语共同体的产物。据此,笔者拟由考察看守所在押者身份称谓的使用现状出发,讨论由具体的语言分析和语言规范推进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分析 言语共同体 牢头狱霸 语言变异 刑事被告人 刑事诉讼法 刑事案件 个体认知 无罪推定 法治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高粱家族》方言翻译的语言学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何丽 王筱依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70-272,共3页
以葛浩文英译本《红高粱家族》为基础,建立山东高密方言翻译语料库,探讨方言翻译中存在的失准和不充分现象,从语言学维度分析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之间的关系,结合文化语境因素,以更好地体现方言翻译的准确性及文化传递功能。
关键词 红高粱家族 方言翻译 语言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的悖离与情感的疏离--基于《野草》的语言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春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6-52,共7页
从某种程度上说,语言是作家情感抒泄的媒介,是文学作品文本解读的依托之一。语言自身的文法和句式是作品情感和基调的系连物,通过语言学分析能使特定文本的情感挖掘有据可依、有迹可循。
关键词 语言学分析 作家情感 《野草》 疏离 悖离 文本解读 文学作品 作品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食品广告语的语言学分析——评《食品专业英语》 被引量:1
5
作者 贾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I0006-I0006,共1页
食品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保障,具有满足人类物质生活需求的作用。随着食品行业飞速发展,现代食品产业链逐渐成熟。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如何扩大食品企业的影响力、竞争力,立住根基,成为商家考虑的首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企... 食品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保障,具有满足人类物质生活需求的作用。随着食品行业飞速发展,现代食品产业链逐渐成熟。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如何扩大食品企业的影响力、竞争力,立住根基,成为商家考虑的首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企业将注意力集中到广告推广上来。广告具有提升企业对外名誉形象、促进销量有效增长、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高食品知名度,扩大销量,食品广告作为食品的营销手段应运而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日趋深入,食品贸易国际化,伴随食品贸易衍生出的英语食品广告语逐渐发展为具有一定规律的完整体系。从语言学的角度加强对英语食品广告语的研究,深入挖掘食品英语广告的语言价值,有助于规范英语食品广告语、促进食品经济的稳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分析 营销手段 食品专业英语 食品广告 食品贸易 物质生活需求 广告推广 注意力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国产电影片名的语言学分析
6
作者 吴萍 刘缓缓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8期43-46,共4页
一部影片能否吸引观众,片名的好坏总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电影前期宣传的广告海报上,片名总是置于一个十分醒目的位置,直接起着"导视"作用,并时刻充斥着观众的眼球,被观众反复诵读和口头传递。因此,片名既是影片的品牌... 一部影片能否吸引观众,片名的好坏总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电影前期宣传的广告海报上,片名总是置于一个十分醒目的位置,直接起着"导视"作用,并时刻充斥着观众的眼球,被观众反复诵读和口头传递。因此,片名既是影片的品牌商标,概括影片内容、揭示影片主题,又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片名 语言规则 前期宣传 品牌商标 语言学分析 影片内容 导视 电影主题 拍案惊奇 主谓短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模糊审美看诗意的传达———“功能语言学分析对翻译研究的启示”一文读后
7
作者 周建新 《山东外语教学》 2002年第6期14-17,共4页
本文论述了诗歌美在其模糊性,通过读者的模糊审美获得诗意的传达.意境是一种模糊美,诗歌翻译就是努力传达诗的意境即模糊美.对诗歌意境的把握涉及诗歌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关系以及诗歌与外部语境的关系,仅对诗歌语句内部细节进行语言学分... 本文论述了诗歌美在其模糊性,通过读者的模糊审美获得诗意的传达.意境是一种模糊美,诗歌翻译就是努力传达诗的意境即模糊美.对诗歌意境的把握涉及诗歌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关系以及诗歌与外部语境的关系,仅对诗歌语句内部细节进行语言学分析是难以把握诗歌的意境的,因而也就难以对译诗好坏做出恰当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语言学分析 诗歌 模糊美 翻译 意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天翼童话的语言学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何群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86-89,共4页
张天翼童话的语言学分析何群儿童文学的语言与成人文学的语言虽然都属于文学语言的范畴,但因为接受对象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成人文学的接受者和创作者都是思维方式和感受能力相差无几的成人,其语言从一开始就呈现出平等对话的姿态;... 张天翼童话的语言学分析何群儿童文学的语言与成人文学的语言虽然都属于文学语言的范畴,但因为接受对象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成人文学的接受者和创作者都是思维方式和感受能力相差无几的成人,其语言从一开始就呈现出平等对话的姿态;而儿童文学的接受者却是思维、感受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天翼童话 语言学分析 故事讲述人 儿童读者 儿童文学语言 陈述性 象征意义 修饰性 作品 陈述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电脑术语语言学分析
9
作者 乔伟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22-24,共3页
一出发点和问题的提出大家知道,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普通话和台湾地区的国语无论在书面形式,还是在口语方面的发展都是有差别的。这些差别,表现在语言学的各个方面,从语音到词汇到语法。这主要是因为两个地区之间几乎没有直接的接触。... 一出发点和问题的提出大家知道,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普通话和台湾地区的国语无论在书面形式,还是在口语方面的发展都是有差别的。这些差别,表现在语言学的各个方面,从语音到词汇到语法。这主要是因为两个地区之间几乎没有直接的接触。诚然,政治、意识形态和经济上的不同,也使得语言上的分歧逐渐加大。尤其明显的是,这种不统一表现在词汇方面,特别是在新创造的词汇和外来专业新词汇的翻译上,这一点可以从下面几个例子中清楚地看到。(本文主要讨论词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分析 词汇问题 台湾地区 新词汇 词汇形式 逐字翻译 翻译工作者 类词 介宾 中译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字商标设计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宝俊 魏玮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60-63,共4页
文字商标设计的社会语言学分析刘宝俊,魏玮光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其出版物中将“商标”定义为:“将一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与另一企业的产品或眼务区别开的标记。”通俗地说.商标即商品的牌子.是区别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不同质量商... 文字商标设计的社会语言学分析刘宝俊,魏玮光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其出版物中将“商标”定义为:“将一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与另一企业的产品或眼务区别开的标记。”通俗地说.商标即商品的牌子.是区别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不同质量商品的专用标志。商标按其构成可分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语言学分析 文字商标 商标名称 商标命名 商标设计 消费者 商品 文化心理 民族特征 地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语言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晓松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4X期29-31,共3页
近年来,随着网民人数的急剧增长,网络语言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凸显出鲜明的自身特点,正在成为一个使用人数极为庞大的"社会方言",针对网络语言的支持与反对意见也呈现出对立态势。作为一种典型语言环境下的语言变体,网络语... 近年来,随着网民人数的急剧增长,网络语言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凸显出鲜明的自身特点,正在成为一个使用人数极为庞大的"社会方言",针对网络语言的支持与反对意见也呈现出对立态势。作为一种典型语言环境下的语言变体,网络语言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属性,是现实社会的产物,与现实社会之间存在"共变"关系。通过对网络语言所作的社会语言学分析,可以探寻其作为语言变体的特点与属性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语言 社会语言学分析 语言变体 社会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五届语言学研究生论坛(PRFL-5)在中国香港举行
12
作者 本刊记者 《语言科学》 CSSCI 2008年第3期307-307,共1页
关键词 语言学分析 中国香港 研究生 论坛 香港中文大学 主题报告 语言学 开幕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重要政策文本的语用学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婷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29,共7页
在后发现代化语境中,党和政府的城乡政策对中国城乡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关键性的驱动作用。本文选取了建国以来对我国城乡关系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6个代表性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政策文本的言语系统特征进行语言学分析,考察了言... 在后发现代化语境中,党和政府的城乡政策对中国城乡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关键性的驱动作用。本文选取了建国以来对我国城乡关系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6个代表性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政策文本的言语系统特征进行语言学分析,考察了言语建构与规则效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建国以来我国的城乡发展战略先后经历了"城乡兼顾——以乡支城——城乡均衡——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的转变,相关言语系统主要由对客观现状做出描述的实是语句、具有肯定性色彩的评价语句和大量的行动语句构成,政策文本通过不同类型的语句组合,影响行动者的价值判断并提供现实的行动选择,从而实现以言行事与以言取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关系 政策文本 语言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科书叙事分析: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攀峰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28,共8页
叙事分析是一种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方法论基础的文本分析方法。普洛普的直线式叙事分析、列维·斯特劳斯的二元对立叙事分析、格雷马斯的叙事语法分析是三种经典的叙事分析理论。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能指和所指、对象语言与元语言... 叙事分析是一种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方法论基础的文本分析方法。普洛普的直线式叙事分析、列维·斯特劳斯的二元对立叙事分析、格雷马斯的叙事语法分析是三种经典的叙事分析理论。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能指和所指、对象语言与元语言这三组概念体现了叙事分析二元对立的逻辑框架。叙事分析应用于教科书研究,有助于分析教科书中的叙事文本。教科书叙事分析是一种深层结构分析,是一种语言学系统分析,也是一种符号学分析。运用格雷马斯的叙事语法理论,对语文课文《祝福》的叙事角色、叙事程序和叙事意义进行全面探讨,能够揭示出隐藏在文本之中的深层结构和重要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科书叙事分析 深层结构分析 语言学系统分析 符号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德语话语研究的多层面分析模式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彬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3-98,共6页
语言学话语分析(LDA)是在德语语言学界占据主导地位的话语研究流派,体现出鲜明的语言学学科定位。LDA在话语观和方法论方面的创新对当下以批评性话语分析(CDA)为主流的话语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从历史维度梳理该流派25年以来... 语言学话语分析(LDA)是在德语语言学界占据主导地位的话语研究流派,体现出鲜明的语言学学科定位。LDA在话语观和方法论方面的创新对当下以批评性话语分析(CDA)为主流的话语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从历史维度梳理该流派25年以来的研究发展过程,厘清其以知识分析为主线的研究思路,重点考察多层面分析模式的应用现状及其局限性。本文还探讨了LDA未来如何进一步融合分析层面、完善研究方法,以及拓展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话语分析 多层面分析模式 知识 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园林文本的现代转译:园林建筑的本土探索(1945—1989年) 被引量:7
16
作者 邱冰 张帆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9-53,共5页
分析1945—1989年中国园林建筑设计师在园林建筑设计中延续园林传统的方法,认为其本质是对传统园林文本的转译,并从词形、句法2个方面分析了具体的转译方法。结果表明:园林建筑实践者对传统园林文本的转译倾向于"显性"的方式... 分析1945—1989年中国园林建筑设计师在园林建筑设计中延续园林传统的方法,认为其本质是对传统园林文本的转译,并从词形、句法2个方面分析了具体的转译方法。结果表明:园林建筑实践者对传统园林文本的转译倾向于"显性"的方式,将传统园林建筑外部特征与传统园林文本的表层结构融入园林建筑设计。结论认为在技术层面上,转译手法对当下的实践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林建筑 模式归纳 语言学分析 转译 传统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农民”走向“公民”:农民工符号的内涵及农民工问题的本质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健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30,共6页
农民工概念包含"农民"与"打工"两个异质性范畴,表明当前中国存在着前现代性与现代性两种因素;中国语境下的农民工现象,不是一般现代化意义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其本质具有双重性,即既要实现农民的&q... 农民工概念包含"农民"与"打工"两个异质性范畴,表明当前中国存在着前现代性与现代性两种因素;中国语境下的农民工现象,不是一般现代化意义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其本质具有双重性,即既要实现农民的"市民化意愿",又要满足农民的"公民化诉求",二者复合于当前新生代农民工身上;基于上述双重本质,当前农民工问题的解决思路应该是,如何实现"农民"向现代"市民"和"公民"的转换;相应地,在实践上衡量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是否有效,其基本尺度也至少包括两个方面:是否推进了"乡村农民"向"城市市民"的转变;能否促进"城市市民"向"现代公民"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语言学分析 公民社会 市民化意愿 公民化诉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岭方言中侯韵字读音的内部差异及其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阮咏梅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0-55,96,共6页
吴语温岭方言中侯韵字的读音是有内部差异的,一类以太平镇为代表,一类以泽国镇为代表,它们在主要元音、声韵拼合特征以及与流摄三等韵的关系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与其他同类汉语方言相比,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特殊性。"走—狗&qu... 吴语温岭方言中侯韵字的读音是有内部差异的,一类以太平镇为代表,一类以泽国镇为代表,它们在主要元音、声韵拼合特征以及与流摄三等韵的关系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与其他同类汉语方言相比,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特殊性。"走—狗"同音一直是温岭泽国话区别于太平话的焦点特征,但是我们的社会语言学的调查统计分析显示,越来越多的泽国人在侯韵字的读音上开始向太平话靠拢,这种语音变化的速度受地理位置、推普以及职业、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社会变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岭方言 侯韵 内部差异 语音变化 社会语言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合法性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新颜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14,共5页
在语言学分析框架中,"合法性"意味着评断事物的正当性需要两种尺度,即真理标准与道义标准。政府合法性问题的本质即是政府的正当性来源问题。在实践中,衡量一个政府是否具有正当性,可以从三个方面考察,即看它是否符合历史发... 在语言学分析框架中,"合法性"意味着评断事物的正当性需要两种尺度,即真理标准与道义标准。政府合法性问题的本质即是政府的正当性来源问题。在实践中,衡量一个政府是否具有正当性,可以从三个方面考察,即看它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能否说服公众、能否获得民意认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政府要构建新时期的合法性基础,需要把推进公民社会转型作为自身合法的历史依据,需要通过意识形态的改善来提高公众对自身的接受程度,需要获取民意资源来增强自身的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分析 合法性 政府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拉格学派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锺陵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57,共16页
承认外部因素的影响,却又坚持文学艺术的自主性,这是布拉格学派的基本观点。它是从俄国形式主义沿承嬗变而来。这一观点向着作品论的展开,便产生了穆卡若夫斯基的受到现象学影响的艺术的意向性与非意向性的理论。意向性是指作品涵义的... 承认外部因素的影响,却又坚持文学艺术的自主性,这是布拉格学派的基本观点。它是从俄国形式主义沿承嬗变而来。这一观点向着作品论的展开,便产生了穆卡若夫斯基的受到现象学影响的艺术的意向性与非意向性的理论。意向性是指作品涵义的统一性;为此,穆卡若夫斯基将作者转化为了泛化的欣赏者,艺术作品就变成了独立的符号。非意向性是指艺术作品中一切抵制、打破涵义统一性的东西,其作用是使艺术作品能够予读者以仿佛得自现实的印象,即是使艺术作品成为一个"物"。穆卡若夫斯基的作品论,便是将艺术作品视为符号与物的结合。不过,后者却是附属于前者的,被视为前者的一定的形式。上述基本观点向着文学史观的展开,便产生沃季奇卡的"视作品为文学史研究的核心"的文学史观。这一文学史观所关注的是作为符号的文学作品的接受情况,更具体地说,就是关注作品在接受过程中具体化方式的变化。贯串结构主义三阶段发展的语言学家雅可布逊的作品分析,不仅纷繁琐碎,而且是硬加裁割、拼凑与乱加省略的。尽管如此,布拉格学派的上述观念仍然构成了从俄国形式主义到巴黎结构主义的过渡。巴黎结构主义进一步发展了非主体化的观念,对作品的具体化方式的变化作了相当细致的考察,并在广度与深度上,将符号学用作分析作品、研究文学史的一种方法,甚至将文学纳入为符号学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论 文学史观 语言学作品分析 结构 非主体化 现象学影响 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