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语言接触与语言和谐 |
蒋颖
赵燕珍
常俊之
邱月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9
|
|
2
|
丽江市古城区七河镇共和村的语言和谐 |
戴庆厦
和智利
李旭芳
|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3
|
新型城市化进程中的方言节目与语言和谐建设——以杭州电视台《阿六头说新闻》为例 |
张先亮
王敏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4
|
耿马县景颇族和谐的多语生活——语言和谐调查研究理论方法的个案剖析 |
蒋颖
朱艳华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5
|
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的语言和谐支撑 |
陈国华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16
|
|
6
|
语言和谐的心理期待及意义——从云南省普通话与方言使用情况调查谈起 |
崔梅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7 |
2
|
|
7
|
论新中国广西各民族语言和谐的社会成因 |
刘丽静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8
|
语言和谐:交往理性的基本要义——鲁迅《伤逝》主题的新诠释 |
张春泉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7 |
0 |
|
9
|
语言和谐视角下解读《年轻的布朗》 |
吴玲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0
|
城市化进程中的语言和谐 |
张先亮
陈菲艳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1
|
|
11
|
新疆民汉语言的竞争、互补与和谐 |
赵江民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2
|
|
12
|
语言舆情视角下和谐语言生活构建策略研究 |
张挺
刘靖文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13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和谐语言生活的建构 |
郭玉梅
杜敏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7
|
|
14
|
和谐社会与和谐语言建构 |
冯广艺
张春泉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6 |
14
|
|
15
|
中原经济区和谐语言环境建设研究 |
党兰玲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16
|
和谐语言生活视角下的当前报刊语言偏误调查分析 |
亢世勇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7
|
领导者要善用和谐语言 |
薛洪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8
|
语言生态伦理视域下的“炼字”机制及其实践价值 |
杨彬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9 |
1
|
|
19
|
语言生态伦理的性质及原则 |
潘世松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6
|
|
20
|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语用和谐 |
袁蕾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