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要歪曲我国语言文字界的现状 被引量:1
1
作者 伍铁平 《北方论丛》 CSSCI 1995年第4期87-90,共4页
不要歪曲我国语言文字界的现状──对李敏生的答复的答复伍铁平李敏生(后面称李君)在《北方论丛》1994年第1期发表了一篇文章,副题是“兼答伍铁平先生”,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对他的文章进行评论。安子介先生提出“21世纪应是... 不要歪曲我国语言文字界的现状──对李敏生的答复的答复伍铁平李敏生(后面称李君)在《北方论丛》1994年第1期发表了一篇文章,副题是“兼答伍铁平先生”,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对他的文章进行评论。安子介先生提出“21世纪应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对他热爱汉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字 《汉字文化》 汉字落后论 西方语言 语言和文字 拼音文字 汉字拉丁化 文字 伍铁平 甲骨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的前景究竟如何
2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0-50,共1页
《光明日报》(94年7月5日)发表武维春、王元华对作家陆文夫的访问记,题为《文学,不可替代》,陆文夫对文学的前景这样看:文学的前景究竟如何?怎样看待目前面临的挑战?陆文夫认为现在文学的地盘小了,这是很正常的.传媒特别是电视给人们极... 《光明日报》(94年7月5日)发表武维春、王元华对作家陆文夫的访问记,题为《文学,不可替代》,陆文夫对文学的前景这样看:文学的前景究竟如何?怎样看待目前面临的挑战?陆文夫认为现在文学的地盘小了,这是很正常的.传媒特别是电视给人们极大的方便,将来电视还会发展,文学作品的文字和戏剧的演唱不及电子传播快捷,单靠文字语言的输入输出,人们嫌慢,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发生,表现在读书的人相应减少.过去文字是唯一手段,现在你的领地被别的传媒分掉,人家在争夺你的阵地.文学要发展,要研究传播手段,研究其不可替代性.陆文夫特别对不可替代性作了说明,他说在手段上研究,不是指学某种流派.文字和语言不完全相等,阅读和收看(听)是两种享受,小说搞故事、情节搞不过影视,高品位文学作品在手段上要靠语言文字来取胜,优美的语言和文字是其它传播媒介无法替代的,他认为真正的好作品难以改成影视作品,古典名著的改编大都如此,这就是文学的不可替代性.如果文学学影视、搞武打,岂不是自取灭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文夫 不可替代性 文学作品 传播媒介 语言和文字 影视作品 面临的挑战 文字语言 古典名著 输入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崭”和“嗲”用得不错
3
作者 贾树森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4-45,共2页
由于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冲击,社会上原本就未彻底纠正的乱用汉字现象进一步泛滥起来了。广播、电影、电视、书刊杂志都有发生,“有识之士”时加揭载,并呼吁要纯洁祖国语言和文字的使用。笔者对此深有同感。 但对张舒同志在一篇文章... 由于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冲击,社会上原本就未彻底纠正的乱用汉字现象进一步泛滥起来了。广播、电影、电视、书刊杂志都有发生,“有识之士”时加揭载,并呼吁要纯洁祖国语言和文字的使用。笔者对此深有同感。 但对张舒同志在一篇文章中就《文汇报》于1988.9.6第4版所刊登的一则香水广告中“崭”和“嗲”的用法认为不妥(对“崭”字只认为“还勉强过得去”)的看法,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不能令人同意的。(张文原载《汉语学习》1988年第6期) 好在广告不长,为叙述和理解方便,复引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水 吴方言词 引例 新的“读书无用论” 释义 语言和文字 上海方言 抗感冒 汉语学习 《现代汉语词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部正确认识、公正评价汉字的《现代汉语》——评钱乃荣主编的《现代汉语》第七章
4
作者 王心欢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0-41,共2页
以前所有的现代汉语教材,对我们天天看、天天用的汉字的评价是欠客观的。他们的基本论点是: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与现代汉语不相适应,汉字难读、难记、难写、难学、难输入,妨碍扫盲,妨碍全民文化科学水平提高,妨碍现代化建设,“表形——... 以前所有的现代汉语教材,对我们天天看、天天用的汉字的评价是欠客观的。他们的基本论点是: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与现代汉语不相适应,汉字难读、难记、难写、难学、难输入,妨碍扫盲,妨碍全民文化科学水平提高,妨碍现代化建设,“表形——表意——表音”是文字演变必然规律。因此,汉字必须走拼音化道路。 最近,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钱乃荣主编,由一群80年代初毕业的研究生联合编写的《现代汉语》新教材第七章“汉字和汉字文化”,用比较科学的方法全面正确地评价了汉字,纠正了对汉字的许多错误的认识,使人耳目为之一新。 该书对汉字的评价是基于对语言和文字本质的正确认识之上的。开章第一段编者就指出,语言具有二层性,“任何话语,既是该语言音位的一个配列,同时又是该语言语素的一个配列。”这对有的同志认为“语言首先是一串声音,文字是用来传写语音的”这种片面认识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匡正。接着,编者说:“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与语言的音位配列相联系的是音位文字,与语言的语素配例相联系的是语素文字。汉语是语素文字。”“形声字的广泛采用使汉字记录语言成为可能,它的一部分表示语素的音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现代汉语》 语素文字 公正评价 语言和文字 汉字文化 现代汉字 正确认识 音位配列 表意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规范意识提高影视语文水平
5
作者 许嘉璐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6-11,共6页
增强规范意识提高影视语文水平许嘉璐听了家正同志的讲话以后,我只补充性地和同志们谈三个问题:一个是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一个是现在社会上存在的妨碍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几种认识和我的... 增强规范意识提高影视语文水平许嘉璐听了家正同志的讲话以后,我只补充性地和同志们谈三个问题:一个是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一个是现在社会上存在的妨碍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几种认识和我的看法;一个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字规范化 推广普通话 规范意识 语言和文字 简化字 中文信息处理 方言 《汉语拼音方案》 语言文字工作 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学要“语”和“文”并重
6
《高校教育管理》 1981年第1期78-78,共1页
“语文”,顾名思义,是指语言和文字。这里说的“语言”,是指口头语言;这里说的“文字”,是就广义而言,泛指一切成篇的书面语言,包括各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在内。“语文”一名,始用于一九四九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 “语文”,顾名思义,是指语言和文字。这里说的“语言”,是指口头语言;这里说的“文字”,是就广义而言,泛指一切成篇的书面语言,包括各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在内。“语文”一名,始用于一九四九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在这之前,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为什么要改称“语文”呢?当时主持教材工作的叶圣陶同志有过一段极好的说明。他说:“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 语文教学 “语文” 叶圣陶 教材工作 “国语” 文字 顾名 语言和文字 口头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思维方式看音乐的美
7
作者 罗可曼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9年第3期32-33,共2页
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的文化足迹之后,几乎是在同时就存在着音乐的痕迹.这主要是因为人类随着自身的不断进化,以及人类社会在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与发展中,在语言和文字的逐步建立与完善的同时,人类自身也迫切需要寻找与探索一种更为恰当... 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的文化足迹之后,几乎是在同时就存在着音乐的痕迹.这主要是因为人类随着自身的不断进化,以及人类社会在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与发展中,在语言和文字的逐步建立与完善的同时,人类自身也迫切需要寻找与探索一种更为恰当、更为准确的情感表达方式.于是,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人种的人们,几乎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音乐.音乐成了人们在语言和文字都无法更完美地表达事物和人类自身的情感时,唯一可供选择与使用的情感表达手段.它是人类除了语言、文字之外的,将自身的思想情感表达给观众的第三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人类通过音乐,将人们情感上的喜怒哀乐,以及情感体验和造型想象,高度凝练而形象地展现出来.同时,它也成了把人类与动物区别开来的重要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方式 音乐作品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情感表达 音乐艺术 音乐创作 语言和文字 音响造型 音乐形象 艺术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这宝贝
8
作者 北董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03年第12期4-5,共2页
语文是件宝, 千万要学好, 受益一辈子, 处处离不了。 这是我编的顺口溜,送给亲爱的少年读者朋友们。 可能有人会说,我没打算当作家,也没打算当秘书,学语文干啥? 这样的提问,是把语文的用处看窄了。语文是什么?就是语言和文字。语言就是... 语文是件宝, 千万要学好, 受益一辈子, 处处离不了。 这是我编的顺口溜,送给亲爱的少年读者朋友们。 可能有人会说,我没打算当作家,也没打算当秘书,学语文干啥? 这样的提问,是把语文的用处看窄了。语文是什么?就是语言和文字。语言就是“话”,话可以写,更可以说,说的远比写的多;你只要开口说话,就离不开语文。同时,还有个阅读的问题。谁能一辈子不读书看报,与读和写绝缘呢? 单是关于“说话”:义正词严,能言善辩,能说会道,夸夸其谈,滔滔不绝,花言巧语,强词夺理,拙嘴笨舌,语无伦次……看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 拙嘴笨舌 顺口溜 语言和文字 少年读者 “说话” 建设任务 建筑教 专业课 开口说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往今来话通信
9
作者 李龙臣 《太空探索》 1997年第5期28-29,共2页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随着活动领域的扩大和协作交往的增加,通信成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生活素质的不断提高,又促使通信手段的不断发展,但通信的本质—传递语言和文字—不变。在通信手段中,对“波的利用似乎也是永恒的。
关键词 通信手段 文字信息 日常生活 语言和文字 生活素质 中转站 城市交通 《封神演义》 发展过程 远距离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