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从文学到电影:叙事视角转换、社会语言变迁与观众体验 |
李晓玲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2
|
多民族环境下的语言变迁与基础教育发展——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为例 |
王枬
古志华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
3
|
语言变迁研究综述 |
李美霞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
4
|
新时期文学语言变迁寻踪 |
张卫中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0 |
0 |
|
|
5
|
委婉语与语言变迁——论委婉语使用对语言系统的影响 |
辜同清
周榕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0 |
9
|
|
|
6
|
新旧时期文学语言探索方式对比研究——评《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
朱敏芳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
7
|
阿昌族的族群分化与语言变迁研究 |
袁焱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
8
|
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新诗体式的演变 |
孙绪敏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
9
|
主持人的话 |
朱晓进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
10
|
明代人口移徙与豫北方言——河南方言的形成(一) |
裴泽仁
|
《中州学刊》
|
1988 |
24
|
|
|
11
|
对莎诗中“summer’s day”译义的辨析 |
梁志坚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1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