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距离—小说文本分析的另一个视角
1
作者 唐跃 谭学纯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4-40,共7页
一大家知道,文本是具有潜在意义的语言实体,读者对于文本的接受首先意味着对于文本语码的破译。鉴此,我们把语言距离等同于文本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是不无根据的。具体地说浯言距离的差异在于各种语言表现方式在距离感方面的差异,有的语言... 一大家知道,文本是具有潜在意义的语言实体,读者对于文本的接受首先意味着对于文本语码的破译。鉴此,我们把语言距离等同于文本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是不无根据的。具体地说浯言距离的差异在于各种语言表现方式在距离感方面的差异,有的语言表现方式易于为读者接受,则距离较近;有的语言表现方式不易为读者接受,则距离较远。这就决定了本文的首要任务是,对各种语言表现方式在距离感方面的差异进行一番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表现 表现方式 文本分析 距离感 语言信息量 现代小说 读者接受 小说文本 小说家 潜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