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语言功能和语言价值观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远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8-153,共6页
语言结构、交际和社会文化三个方面的功能构成了相互依存的互动功能系统。从语言结构的价值观看,人类语言只有结构和形式上的差异,没有"发达"与"原始"、"复杂"和"简单"之分,更没有"优秀&q... 语言结构、交际和社会文化三个方面的功能构成了相互依存的互动功能系统。从语言结构的价值观看,人类语言只有结构和形式上的差异,没有"发达"与"原始"、"复杂"和"简单"之分,更没有"优秀"与"低劣"之别。从语言社会文化价值观看,人类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以及不同的文化和文明,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只有通过渐进的、和谐共处的方式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才能真正把人类的社会文明不断推向前进。从语言研究的价值观看,各种语言变体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的不同价值取向,会影响语料获取的路径以及对语言事实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功能 语言价值观 研究方法的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价值观与语言多样性 被引量:5
2
作者 周明朗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64,共8页
文章聚焦语言价值观与语言多样性的关系,认为语言价值观呈现语言意识形态,涵盖物质价值观和精神价值观。前者生成于语言市场,凭借强势语言追逐物质利益。后者根植于对精神家园的信念,依靠母语守望精神家园。依据对中国语言文字使用调查... 文章聚焦语言价值观与语言多样性的关系,认为语言价值观呈现语言意识形态,涵盖物质价值观和精神价值观。前者生成于语言市场,凭借强势语言追逐物质利益。后者根植于对精神家园的信念,依靠母语守望精神家园。依据对中国语言文字使用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显示,物质价值观与语言的客观活力有关联,但是并不一定可以维护弱势语言的活力,因为强势语言总是享有更多资源;语言精神价值观与语言的主观活力相关,可以保护弱势语言的活力,因为健康的精神价值观可以助力个人和社区保持双语平衡。研究说明,保护语言多样性是国家、社区和个人的共同使命。只有这三者都端正语言价值观,三方合作,才可落实《岳麓宣言》达成的国际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价值观 语言多样性 物质价值观 精神价值观 客观活力 主观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语言学语言观念的新突破——论语言真理观与语言价值观的对立统一 被引量:1
3
作者 姚亚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85-90,共6页
一中国语言学的现状,似乎比任何不景气的学科都更不景气。如果将语言学置入整个科学的背景下,这种不景气局面更为明显。当今社会,各门学科互相撞击、互相渗透、互相关心,别的学科的任何动态或任何讨论都可能“一石激起干层浪”,引起其... 一中国语言学的现状,似乎比任何不景气的学科都更不景气。如果将语言学置入整个科学的背景下,这种不景气局面更为明显。当今社会,各门学科互相撞击、互相渗透、互相关心,别的学科的任何动态或任何讨论都可能“一石激起干层浪”,引起其它学科的关注、争论、批评、支持或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立统一 真理观 价值评价 事实认识 当今社会 价值属性 语言价值观 语言学家 语言交往 研究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蒙古族教育中民族语言认同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7
4
作者 金志远 陈婷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75,共6页
当前,内蒙古蒙古族语言文字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蒙古族中学出现了"避蒙趋汉"现象。由于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所致,这种现象日趋加深和严重。具体表现在蒙古族中学师生的语言价值观的变化上,他们越来越倾向于学习和认同... 当前,内蒙古蒙古族语言文字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蒙古族中学出现了"避蒙趋汉"现象。由于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所致,这种现象日趋加深和严重。具体表现在蒙古族中学师生的语言价值观的变化上,他们越来越倾向于学习和认同汉语和外语。如何在民族教育中理性地处理好蒙古语、汉语和外语的关系,既肯定民族语言的核心价值,又不过分地夸大民族语言的价值,更不否定汉语和外语的学习和掌握,使三者处于共生共存的和谐状态,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蒙古族教育 民族语言 语言认同 调查 Area IDENTITY Language 蒙古族中学 语言价值观 外语 汉语 中学师生 语言文字 学习 现象 现实意义 文化变迁 生存环境 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时代英汉两种语言发展变化探微
5
作者 瞧秀梅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4-176,共3页
语言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变化会促使语言的发展变化。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会对这一时期语言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比如:词汇、语法、句法以及社会价值观等。另一方面,语言的这种变化,尤其是人们... 语言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变化会促使语言的发展变化。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会对这一时期语言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比如:词汇、语法、句法以及社会价值观等。另一方面,语言的这种变化,尤其是人们语言价值观的变化,也会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但人类可以通过正确的语言政策和规划引导语言的发展并使其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语言 语言价值观 英语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语言规划视域下的二语动机变化--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历时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周洲 赵蓉晖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58,80,共8页
随着我国外语教育的改革转型,城市外语学习者的动机和家庭投入日益引起重视。近年来,家庭语言规划成为语言规划和外语教育研究中亟待关注的领域,但现有研究缺乏对动态视角下家庭语言规划对子女二语动机变化的关注。本研究以家庭语言规... 随着我国外语教育的改革转型,城市外语学习者的动机和家庭投入日益引起重视。近年来,家庭语言规划成为语言规划和外语教育研究中亟待关注的领域,但现有研究缺乏对动态视角下家庭语言规划对子女二语动机变化的关注。本研究以家庭语言规划为视域,基于动态系统理论,采用反溯性质化研究方法,对中国城市中间阶层的3名银行双职工家庭子女的二语动机变化开展为期3年的历时研究。结果显示:二语动机变化具有个体异质性、不规则非线性动态变化特征、情境敏感性,兼受不同阶段家庭语言价值观、家长语言干预及家庭内外部因素互动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相关展望,希望为中国家庭语言规划视域下的子女二语动机研究提供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语言规划 二语动机 动态系统理论 家庭语言价值观 家长语言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