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监护病房语言交流障碍患者疼痛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杨霞 马俊 刘华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4期388-390,共3页
疼痛评估是做好患者疼痛管理的第一步。本文综述了重症监护病房语言交流障碍患者5个疼痛评估量表的研究与应用,包括疼痛行为量表、疼痛干预计数法、成人非语言疼痛量表、非语言疼痛评估量表及重症监护疼痛观察量表;介绍了疼痛评估生理... 疼痛评估是做好患者疼痛管理的第一步。本文综述了重症监护病房语言交流障碍患者5个疼痛评估量表的研究与应用,包括疼痛行为量表、疼痛干预计数法、成人非语言疼痛量表、非语言疼痛评估量表及重症监护疼痛观察量表;介绍了疼痛评估生理指标的意义,为我国医护工作者科学地评估该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语言交流障碍 疼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涉外护理中语言交流障碍的应对措施 被引量:4
2
作者 贾玉兰 《中国护理管理》 2007年第4期70-71,共2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交流日益扩大,来华旅游、学习、工作、居住的外国人日益增多。特别是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外国人就诊高峰也随之到来。外国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懂中文,在与我们医护人员交流时存在很多语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交流日益扩大,来华旅游、学习、工作、居住的外国人日益增多。特别是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外国人就诊高峰也随之到来。外国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懂中文,在与我们医护人员交流时存在很多语言障碍,而语言交流障碍不仅给涉外护理工作带来困难,也直接影响护理质量。所以,只有积极的应对,才能将真正的护理水平展现出来。为此,我们将语言性沟通与非语言性沟通两种形式应用于工作中,并采取一些应对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科涉外护理工作中针对语言交流障碍采取的应对措施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交流障碍 涉外护理 语言性沟通 护理工作 外国人 改革开放 对外交流 来华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交流中现代辅助沟通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3例报告
3
作者 蔡隆学 陈卓铭 黄伟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73-1175,共3页
语言交流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涉及人对语言信息的获取、转化、贮存、衍生及表达.在语言交流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损害均可导致语言功能的缺失,出现语言交流障碍[1].临床上有许多语言障碍的患者,他们通过言语康复训练后仍无法完成正常... 语言交流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涉及人对语言信息的获取、转化、贮存、衍生及表达.在语言交流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损害均可导致语言功能的缺失,出现语言交流障碍[1].临床上有许多语言障碍的患者,他们通过言语康复训练后仍无法完成正常沟通,这时就需要通过辅助沟通技术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交流障碍 临床应用效果 沟通技术 心理活动 语言信息 语言功能 语言障碍 言语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 被引量:31
4
作者 徐秀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99-1100,共2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组以社交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自1943年Leo Kanner首次报道以来,随着对其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有关的名称和...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组以社交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自1943年Leo Kanner首次报道以来,随着对其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有关的名称和诊断标准也相应发生演变。早期曾有过的名称包括“Kanner综合征”“、儿童精神分裂样反应”等。1980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三版(DSM-Ⅲ)首次将孤独症-广泛性发育障碍从精神分裂症中区分开来,称之为“广泛性发育障碍(PDD)”。1987年的DSM-Ⅲ修订版进一步将其归属于发育障碍,命名为“孤独样障碍”。1994年的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中将孤独症、未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Asperger综合症,归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1]。2013年5月美国精神病学会发布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DSM-Ⅴ),正式提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广泛性发育障碍 精神分裂样 语言交流障碍 统计手册 疾病诊断 发育性障碍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耳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学文 孙虹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1-315,共5页
由于先天性异常、后天性损伤如病毒性疾病和耳毒性药物以及老年退行性变等原因,内耳疾病患者不断增多。内耳疾病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和眩晕,重者导致语言交流障碍和行动困难,是一类严重影响人类正常生活的常见难治性、致残性疾病。内... 由于先天性异常、后天性损伤如病毒性疾病和耳毒性药物以及老年退行性变等原因,内耳疾病患者不断增多。内耳疾病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和眩晕,重者导致语言交流障碍和行动困难,是一类严重影响人类正常生活的常见难治性、致残性疾病。内耳疾病的病理以耳蜗和/或前庭感觉上皮的细胞(如毛细胞和支持细胞)及神经元不同程度受损为主,在临床上表现为各种感音神经性聋(如遗传性聋、突发性聋、噪声性聋、药物性聋、老年性聋和自身免疫性聋等)及各类前庭周围性眩晕(如梅尼埃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疾病 基因治疗 前庭周围性眩晕 病毒性疾病 老年退行性变 语言交流障碍 前庭感觉上皮 感音神经性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耳聋为首发症状的脑梗塞一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马玉起 孔祥春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09-309,共1页
关键词 首发症状 脑梗塞 耳聋 语言交流障碍 中西药物治疗 感音神经性聋 纯音听阈测试 听力下降 心肌受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