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监护病房语言交流障碍患者疼痛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杨霞 马俊 刘华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4期388-390,共3页
疼痛评估是做好患者疼痛管理的第一步。本文综述了重症监护病房语言交流障碍患者5个疼痛评估量表的研究与应用,包括疼痛行为量表、疼痛干预计数法、成人非语言疼痛量表、非语言疼痛评估量表及重症监护疼痛观察量表;介绍了疼痛评估生理... 疼痛评估是做好患者疼痛管理的第一步。本文综述了重症监护病房语言交流障碍患者5个疼痛评估量表的研究与应用,包括疼痛行为量表、疼痛干预计数法、成人非语言疼痛量表、非语言疼痛评估量表及重症监护疼痛观察量表;介绍了疼痛评估生理指标的意义,为我国医护工作者科学地评估该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语言交流障碍 疼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涉外护理中语言交流障碍的应对措施 被引量:4
2
作者 贾玉兰 《中国护理管理》 2007年第4期70-71,共2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交流日益扩大,来华旅游、学习、工作、居住的外国人日益增多。特别是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外国人就诊高峰也随之到来。外国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懂中文,在与我们医护人员交流时存在很多语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交流日益扩大,来华旅游、学习、工作、居住的外国人日益增多。特别是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外国人就诊高峰也随之到来。外国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懂中文,在与我们医护人员交流时存在很多语言障碍,而语言交流障碍不仅给涉外护理工作带来困难,也直接影响护理质量。所以,只有积极的应对,才能将真正的护理水平展现出来。为此,我们将语言性沟通与非语言性沟通两种形式应用于工作中,并采取一些应对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科涉外护理工作中针对语言交流障碍采取的应对措施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交流障碍 涉外护理 语言性沟通 护理工作 外国人 改革开放 对外交流 来华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具辅助口部运动训练联合语言认知训练治疗孤独症语言交流障碍患儿效果及对语言、图片表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王花敏 张素娟 陈红敏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器具辅助口部运动训练联合语言认知训练干预孤独症语言交流障碍患儿效果及对语言、图片表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孤独症语言交流障碍患儿96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器具辅助口部运动训练联合语言认知训练干预孤独症语言交流障碍患儿效果及对语言、图片表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孤独症语言交流障碍患儿96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语言认知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器具辅助口部运动,比较干预后两组的干预效果、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S-S)评分及患儿的语言、图片表达功能。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S-S评分、语言和图片表达功能评分相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S评分、总有效率及语言图片表达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器具辅助口部运动训练联合语言认知训练干预孤独症语言交流障碍效果好,能有效提高患儿语言、图片表达功能,改善语言交流障碍,有一定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具辅助口部运动训练 语言认知训练 孤独症 语言交流障碍 语言表达功能 图片表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语言交流障碍患儿采用口肌训练和感知训练治疗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4
4
作者 吴念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第7期63-65,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孤独症语言交流障碍患儿采用口肌训练和感知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4例孤独症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口肌训练)和对照组(感知训练)进行干预,比较两组6个月后疗效。结果训练后,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78.57%(P>0.0... 目的对比分析孤独症语言交流障碍患儿采用口肌训练和感知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4例孤独症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口肌训练)和对照组(感知训练)进行干预,比较两组6个月后疗效。结果训练后,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78.57%(P>0.05);训练干预前,两组患儿交流态度均为II群,干预后,两组改善率分别为80.95%和95.24%(P<0.05),改善为I群比例分别为35.71%和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患儿口部各部位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孤独症语言交流障碍患儿进行口肌训练可有效提升口部运动功能和发音水平,采用感知训练则可明显改善患儿注意力、理解表达能力和交流态度,两种方法各有侧重,若结合应用或可成为一种新的孤独症儿童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患儿 语言交流障碍 口肌训练 感知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孤独症4例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冯承芸 魏新燕 +7 位作者 刘建华 牛丽 闵杰 李丽莎 陈艾涵 谢立春 曾序春 洪旺全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58-560,共3页
儿童孤独症的典型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重复,又称Karmer三联症,常起病于30个月龄前,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发育,其症状一直延续到成人期,未经治疗及康复绝大多数预后较差。国内外的患病率报道结果不一... 儿童孤独症的典型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重复,又称Karmer三联症,常起病于30个月龄前,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发育,其症状一直延续到成人期,未经治疗及康复绝大多数预后较差。国内外的患病率报道结果不一致,但总体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其病凶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亦无特效治疗方法,及时发现、诊断和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孤独症 社会交往障碍 语言交流障碍 康复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