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是主体审美意识的语符化显现——文学性质的艺术哲学论析
1
作者 欧阳友权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225-229,共5页
以人类掌握世界的艺术方式为逻辑起点,把文学放到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上来考查,并充分注意到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殊性,提出了“文学是主体审美意识的语符化显现”的文学性质观。然后从艺术哲学、文艺美学和语言艺术的理论视角上。
关键词 文学性质 审美意识 语符化 显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家本体论艺术哲学辨析
2
作者 阳友权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00-106,共7页
文学是人类本体的审美延伸,是人对自身本真生存的歌唱;文学审美是人的本体生存价值的定向实现,是人的生存之美的自由创造。作家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实则是人类与文学的关系的具体化,文学的本质是历史的现实的人的本质的审美化,是对人类生... 文学是人类本体的审美延伸,是人对自身本真生存的歌唱;文学审美是人的本体生存价值的定向实现,是人的生存之美的自由创造。作家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实则是人类与文学的关系的具体化,文学的本质是历史的现实的人的本质的审美化,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感性显现。从人的本体论方面看,审美心理结构是作家的本体内容和他的艺术生命构成;从创作过程的主客体关系上看,又可以看作是作家用之于创作、成立于作品的主体体结构,文学作品便是这种结构的对象化、语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本体 本体论 文学本体 审美心理结构 艺术哲学 文学作品 文学艺术 人类 文学创造 语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意象的形态学分析——文学批评学研究系列论文之二
3
作者 胡平仁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118-123,共6页
本文将文学的基本细胞——众说纷纭的文学意象,放在整个文学活动流程中,对其作系统的、形态学的界定和分析,旨在澄清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的混乱,并在新的层面上重新确立文学意象在文学研究和创作中的核心地位。
关键词 文学意象 文本意象 文学批评学 形态学分析 研究系 作品 中心意象 创作家 主观情意 语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