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庭审话语目的语用距离关系分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吴红军
-
机构
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128-133,共6页
-
基金
2014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研究基地一般项目"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庭审话语语用距离研究"(XJEDU010714C01)
2013年度新疆大学博士毕业生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新疆庭审话语礼貌现象研究"(BS130209)
-
文摘
文章对语用距离的定义、分类和功能进行了尝试性描述,构建了语用距离空间模型,提出了目的语用距离论。基于真实的庭审话语语料,应用目的语用距离论,对庭审话语目的语用距离关系进行了实证性分析。研究发现,目的一致、目的中立和目的冲突的庭审各方会形成相应的积极语用距离、中立语用距离和消极语用距离关系,再采取相应的缩短语用距离、维持语用距离和增加语用距离的话语策略,目的语用距离论完全适用于庭审话语分析。
-
关键词
庭审话语
语用距离
空间模型
目的语用距离论
-
Keywords
Court Discourse
Pragma-Proxemics
Space Model
The Theory of Goal-Pragma-Proxemics
-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委婉语的语用小议
被引量:20
- 2
-
-
作者
沈彤
-
出处
《外国语文》
1998年第4期72-75,共4页
-
文摘
委婉语(Euphemism)是指人们在语言交际中运用一些温和的、令人感到愉快的、吉利的、间接的词语来替代一些让人听起来感到难听、可怕、痛苦、不吉利或失礼的词语。委婉语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eu”的意思是“好的”或“听起来好听”,“pheme”是指“话...
-
关键词
委婉语
语用效果
词语
语用学
禁忌语
语用目的
降格陈述
礼貌原则
语言艺术
积极型
-
分类号
H314
[语言文字—英语]
H314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论“目的”、“用途”、“语气”的关系
- 3
-
-
作者
孙汝建
-
出处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48-52,共5页
-
文摘
论“目的”、“用途”、“语气”的关系孙汝建关于句类划分的标准,大致有三种说法:(1)“目的”说。①(2)“用途”说。②(3)“语气”说。③以上诸说分别把“目的”、“用途”、“语气”作为句类划分的标准,并且都把句子分为四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
-
关键词
语旨行为
用途
疑问语气
感叹句
疑问句
陈述句
言语行为理论
句子
语用目的
句类
-
分类号
H02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动量词与宾语的语序选择问题
被引量:7
- 4
-
-
作者
吴怀成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
出处
《汉语学报》
CSSCI
2011年第1期56-61,96,共7页
-
文摘
动量词和宾语的语序选择问题是动量词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先后有不少学者撰文对此加以讨论。但是总的来说,各家的解释都有一种把动量词与宾语的语序选择问题归因于其中某一类词的倾向,如动词(马庆株1984)、名词(吕叔湘1980,朱德熙1982,方梅1993)、动量词(刘月华1983,王静2001)。前贤的这种静态考察动量词和宾语的语序选择问题虽然可以加深我们对这一现象的认识,但往往无法对灵活多样的动量词与宾语的语序选择问题作出一个统一的解释。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联系古代汉语,从动态的角度考察动量词在句子中的语序演变情况。我们认为,动量词与宾语之间的语序选择问题是由现代汉语对古代汉语的句法格式的继承和该格式自身演变的双重力量决定的,根据不同的语用目的而选择不同的语序。
-
关键词
动量词
宾语
语序
继承
演变
语用目的
-
Keywords
verb-classifier
object
word order
inheritance
evolution
pragmatic purpose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句子的衔接及其制约因素
- 5
-
-
作者
晓东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90-93,共4页
-
文摘
篇章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篇章的连贯,是近年来各国语言学家感兴趣的课题。 篇章的联结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语法手段,词汇手段,逻辑联系语,以及语用和语义上的意涵等等。 德国语言学家德拉赫(E.Drach)曾把句子分成“联结段”(定式动词之前的句段)及“印象段”(定式动词之后的句段),他认为表示已知信息的“联接段”在篇章中起接应作用。因此,句子的话题、述题传递信息的情况,对于研究连贯性篇章的结构,分析篇章中句与句之间的内部联系,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我们探索和揭示篇章的构成规律,了解发话者组织语句的手段及其语用意图,从而更好地探索句子组合与句子内容之间的关系。
-
关键词
后续句
述题
语义关系
句子
已知信息
衔接方式
语用目的
制约因素
定式动词
语用因素
-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