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及其语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9-132,共4页
“合作原则”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遵守“合作原则”是成功交际的前提,但在日常交际中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所产生的会话含义丰富了语言表达形式,增强了语言的生命力和表现力。了解和掌握“合作原则”及违反该原则产生的语用效... “合作原则”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遵守“合作原则”是成功交际的前提,但在日常交际中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所产生的会话含义丰富了语言表达形式,增强了语言的生命力和表现力。了解和掌握“合作原则”及违反该原则产生的语用效果会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并进而提高其交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原则 违反 语用效果 交际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歧义的语用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建新 梁文青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55-59,共5页
歧义现象是任何一种自然语言都无法避免的一种普遍现象。英语歧义现象大致分为三类: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结构歧义。歧义并非总是消极的,它可以被用在文学作品、诗歌、广告、日常交际、课堂教学、演说和社会评论中,能够产生积极的语用... 歧义现象是任何一种自然语言都无法避免的一种普遍现象。英语歧义现象大致分为三类: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结构歧义。歧义并非总是消极的,它可以被用在文学作品、诗歌、广告、日常交际、课堂教学、演说和社会评论中,能够产生积极的语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歧义 语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趋同现象的语用效果
3
作者 董洪学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42-44,共3页
语言趋同现象的实质是以社会心理现象为基础的语用适应。
关键词 语言趋向现象 语用效果 语义 社会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作科技论文第一人称复数代词的语用效果
4
作者 周丽艳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140-144,共5页
利用自建语料库统计了独作科技论文中第一人称复数的使用频率,结果显示,独作作者使用第一人称复数代词时其指代意义多为包容性指代,在语用效果上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体现了科技论文作者主动的交际意识和策略。
关键词 独作科技论文 第一人称复数代词 指代意义 语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参照点理论视野中的认知机制和语用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玉梅 韩卫红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89-92,96,共4页
利用当代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语言的产出和理解开展认知研究,能更加充分、具体地解释各种语言现象。以认知参照点理论为框架,探讨语言使用过程中,参照点选取的认知理据及语用效果。从参照点到目标实体是一个动态的意义建构过程,要依赖语篇... 利用当代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语言的产出和理解开展认知研究,能更加充分、具体地解释各种语言现象。以认知参照点理论为框架,探讨语言使用过程中,参照点选取的认知理据及语用效果。从参照点到目标实体是一个动态的意义建构过程,要依赖语篇语境进行识解;同时在特定场合下,参照点的使用可委婉的表达发话者的意图,最终听话人根据语境进行推理并与说话人合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参照点 动态建构 语篇语境 语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法歧义及其语用效果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欣 《外国语文》 1999年第3期64-67,共4页
本文在讨论语法歧义基本类型的基础上,主要考察了这种语言现象在相声和广告等言语交际形式中的语用效果,以及在修辞中的双关效果。
关键词 语法歧义 语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式与语义不相容的语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秀梅 《山东外语教学》 2005年第4期26-29,共4页
在实际交际中,因人们违反合作原则而常常出现言语形式与语义不相容的现象.本文根据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著名的会话含义理论中的合作原则之四准则,对交际中的一些违反准则的话语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展示了违反合作原则所产生的隐喻、... 在实际交际中,因人们违反合作原则而常常出现言语形式与语义不相容的现象.本文根据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著名的会话含义理论中的合作原则之四准则,对交际中的一些违反准则的话语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展示了违反合作原则所产生的隐喻、反语、矛盾修饰、夸张、双关等风趣幽默的语用效果--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色彩.希望此分析能有助于人们在实际交际中正确理解各种不同形式的话语的语用含义,从而达到成功交流的目的,同时领略语言表达的妙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相容 合作原则 违反 会话含义 语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主观语义及其表达方式、语用效果
8
作者 严承钧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9-41,共3页
先让我们举几个例子,用来引入话题。例一:“他是吃干饭的!”如果这句话是针对“他不爱喝稀饭”说的,那么,这句话所反映的是此人的饮食习惯,其字面意义是很清楚的。要是换一个场合,比如这个人将容易办好的事情也办砸了,这个时候有人说这... 先让我们举几个例子,用来引入话题。例一:“他是吃干饭的!”如果这句话是针对“他不爱喝稀饭”说的,那么,这句话所反映的是此人的饮食习惯,其字面意义是很清楚的。要是换一个场合,比如这个人将容易办好的事情也办砸了,这个时候有人说这样一句话,意思就大不一样了:“他是吃干饭的!”=“他是个无用的家伙!”这句话所反映的,已经不是字面的意义,而是说话人的主观思想了。很明显,这是说话人在斥责他人。我们还看到,这种斥责,不是通过说理的方式来表达的,与谩骂也有区别,它是用嘲讽的方式(活用熟语“白吃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效果 语义理论 言语环境 说话人 饮食习惯 受话人 语用 思维转换 渲泄 会话中合作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用视角下中外寒暄语言效果解读
9
作者 张晨霞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Z期95-96,共2页
日常交流中,寒暄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语言,是在特定语境及行为中产生的会话。从语用学视角来讲,寒暄语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对话交流而存在的。本文从语用学视角出发对寒暄语的语言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加深对语言的深入理解。
关键词 语用 寒暄语言 语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辞反讽理解的认知语用阐释
10
作者 吴萍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18-120,125,共4页
反讽的研究目前在语言学界颇受重视。反讽的识别与使用具有很强的认知性与语用效力。RT、CB与Im plicitDisplayTheory对解释语辞反讽有着各自的理论优势,将它们结合起来更有价值。语境的制约作用与认知的偏差作用阐释了反讽的对立本质... 反讽的研究目前在语言学界颇受重视。反讽的识别与使用具有很强的认知性与语用效力。RT、CB与Im plicitDisplayTheory对解释语辞反讽有着各自的理论优势,将它们结合起来更有价值。语境的制约作用与认知的偏差作用阐释了反讽的对立本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讽 理解 认知阐释 语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委婉语的语用小议 被引量:20
11
作者 沈彤 《外国语文》 1998年第4期72-75,共4页
委婉语(Euphemism)是指人们在语言交际中运用一些温和的、令人感到愉快的、吉利的、间接的词语来替代一些让人听起来感到难听、可怕、痛苦、不吉利或失礼的词语。委婉语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eu”的意思是“好的”或“听... 委婉语(Euphemism)是指人们在语言交际中运用一些温和的、令人感到愉快的、吉利的、间接的词语来替代一些让人听起来感到难听、可怕、痛苦、不吉利或失礼的词语。委婉语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eu”的意思是“好的”或“听起来好听”,“pheme”是指“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婉语 语用效果 词语 语用 禁忌语 语用目的 降格陈述 礼貌原则 语言艺术 积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句“服务忌语”的语用特点
12
作者 程凯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29-29,共1页
50句“服务忌语”的语用特点程凯今年8月7日,北京、上海、铁道部、国内贸易部、卫生部、邮电部、中国民航总局与光明日报社共同推出了窗口行业50句“服务忌语”。它是两市五部的评委们从社会各界推荐的“服务忌语”中确定出的最... 50句“服务忌语”的语用特点程凯今年8月7日,北京、上海、铁道部、国内贸易部、卫生部、邮电部、中国民航总局与光明日报社共同推出了窗口行业50句“服务忌语”。它是两市五部的评委们从社会各界推荐的“服务忌语”中确定出的最有代表性、普遍性和通用性的50句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忌语 语用特点 语用效果 “没” “别” “去” “不” 语用涵义 “来” 服务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关何以为构式:词汇—构式语用学视角
13
作者 刘小红 侯国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48-162,共15页
本文在“词汇—构式语用学”框架下,把传统修辞学的“双关”当作“双关触发器”,而把真正的双关当作“双关构式”进行研究,以双关构式的音形义效为语用修辞参数,将双关构式分为3类:(1){X+同音同形异义异效词+X}双关构式;(2){X+同/近音... 本文在“词汇—构式语用学”框架下,把传统修辞学的“双关”当作“双关触发器”,而把真正的双关当作“双关构式”进行研究,以双关构式的音形义效为语用修辞参数,将双关构式分为3类:(1){X+同音同形异义异效词+X}双关构式;(2){X+同/近音近形异义异效词+X}双关构式;(3){X+同/近音异形异义异效词+X}双关构式。对于语效,除了前人指出的风趣幽默、新颖别致以及让人产生联想等修辞效果之外,本文还发现并阐述了双关构式表达说话者的情感态度、避实就婉、刻意曲解、缓解尴尬等语用功能,浅论了双关构式的语义—语用模糊性、传承性、网络性以及语用修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关构式 词汇—构式语用 音形义效统一体 语义—语用模糊 语用修辞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逻辑角度解构“独语句”的魅力 被引量:4
14
作者 韦世林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03-105,共3页
独语句 ,是只用一个词 (或短语 )就独立成句的特殊句式。它那明快、利索、干脆、果断的特殊魅力来源于其逻辑结构。本文从逻辑学及语用学的角度剖析了独语句 ,首次揭示了独语句特殊结构及语用效果的逻辑奥秘 。
关键词 独语句 逻辑学 逻辑结构 语用 句式结构 语用效果 语义 语形 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观照下的言语规范与言语创新——当下言语规范状况的检视与批评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红燕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3-141,309,共9页
新世纪以来,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便利的公众言语平台,个体言语与公众言语之间的界定越来越模糊。因对公众言语规范标准、言语语用效果与言语影响缺乏认识,诸多言语个体,尤其是具有言语表率作用的大众传媒、公众人物与部门缺乏规范观... 新世纪以来,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便利的公众言语平台,个体言语与公众言语之间的界定越来越模糊。因对公众言语规范标准、言语语用效果与言语影响缺乏认识,诸多言语个体,尤其是具有言语表率作用的大众传媒、公众人物与部门缺乏规范观念,言语频频失范,拥趸者盲目模仿、推衍,又因公众言语规范管理相对滞后,造成汉语言语质量严重下降。公众言语失范主要表现在言语失误、言语偏误、语用偏误三方面。解决言语失范问题需要深究言语失范的原因、剖析言语失范的影响;需要正确认识语言能力与语言创新,辨明言语创新的语用价值;需要确定公众言语规范的基准、语效、伦理三项衡量尺度,言语规范的衡量标准要向公众普及;需要加强言语规范的法律监督与公众监督,划清公众言语责任范围,以使公众逐步提高言语规范意识,改善社会言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言语规范 推衍 语域 语用效果 伦理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秘书挡驾情境中模糊语言的巧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韦晓军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3-196,200,共5页
在诸多的语义修辞学、外语教学与文学翻译研究角度下,本文另僻踒径,试以模糊语言和秘书挡驾情境、沟通技能相结合作为关注的视角,将挡驾过程中普遍运用的模糊语言从词义、限制语、句义等方面探讨其巧用,以达到不卑不亢、委婉礼貌、灵活... 在诸多的语义修辞学、外语教学与文学翻译研究角度下,本文另僻踒径,试以模糊语言和秘书挡驾情境、沟通技能相结合作为关注的视角,将挡驾过程中普遍运用的模糊语言从词义、限制语、句义等方面探讨其巧用,以达到不卑不亢、委婉礼貌、灵活多变、含蓄深蕴的语用特点及效果,提升其实用价值,促进秘书人员沟通能力与职业技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驾 模糊语言 沟通技能 语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夜》中的重叠式副词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尹钟宏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1-123,126,共4页
目前国内对专书进行语法重叠研究还不多见。《子夜》是现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存在大量的重叠现象,而重叠式副词有其鲜明的语用特征。《子夜》中重叠式副词主要有AA式、AAB式、AABB式等三种类型;可以实现状语、补语、定语、谓语等多... 目前国内对专书进行语法重叠研究还不多见。《子夜》是现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存在大量的重叠现象,而重叠式副词有其鲜明的语用特征。《子夜》中重叠式副词主要有AA式、AAB式、AABB式等三种类型;可以实现状语、补语、定语、谓语等多种语法功能,甚至能独立成句;当它们充任状语时,语义指向的方向可前可后,语义指向的内容可以是谓词性成分,也可以是体词性成分;具有强化语义、加强语气、增强口语色彩、刻画人物形象等语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夜》 重叠式副词 形式分类 语法功能 语义指向 语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被”一特殊用例说到汉语规范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沈怀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47-49,共3页
从“被”一特殊用例说到汉语规范化沈怀兴《中国青年报》1993年11月9日第5版转载了10月31日上海《文汇报》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在北京被吵架》,是德籍华人龙应台女士写的。按一般语法著作和高等院校使用的文科教材《现... 从“被”一特殊用例说到汉语规范化沈怀兴《中国青年报》1993年11月9日第5版转载了10月31日上海《文汇报》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在北京被吵架》,是德籍华人龙应台女士写的。按一般语法著作和高等院校使用的文科教材《现代汉语》(如黄伯荣等主编的《现代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用例 汉语规范化 “被”字 语用效果 语言规则 语用行为 语用现象 言语主体 梁启超 语法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公羊传》《谷梁传》对语序的训释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永平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113-120,共8页
汉语是一种孤立语,是分析型的语言,故语序在汉语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一点曾引起很多语言学家的重视。我国古代尽管没有诞生语法学,但古人已注意到语序问题。《公羊传》和《谷梁传》中就有许多训解涉及语序问题,有的阐述很精辟,对于... 汉语是一种孤立语,是分析型的语言,故语序在汉语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一点曾引起很多语言学家的重视。我国古代尽管没有诞生语法学,但古人已注意到语序问题。《公羊传》和《谷梁传》中就有许多训解涉及语序问题,有的阐述很精辟,对于探明古人对汉语语序的认识,推动语序研究,均有极重要的启发作用和参考价值。一语序是指语言各级单位在组合中排列的次序,如单句中各个成分或各个语词的排列次序、复句中各个分句的排列次序等等。语序属于句法范畴,是一种语法手段。现代语言学认为:语法包括语义、语用和句法。汉语的语序与语义关系、语用效果、句法结构有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讲,语序变了,句法结构、语义关系及语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序 语用效果 公羊传 谷梁传 语序问题 语义关系 句法结构 古汉语 我国古代 语法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比较和符号学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继宁 《山东外语教学》 1999年第1期34-37,共4页
翻译活动涉及两种或数种语言,而语言又是一种承载社会文化信息的符号体系。人类文化正是通过对符号的创造和使用而传授、习得、积累和交融的结果。翻译遇到的困难,无论语言障碍还是文化障碍,归根结底都是不同文化中符号行为模式的差... 翻译活动涉及两种或数种语言,而语言又是一种承载社会文化信息的符号体系。人类文化正是通过对符号的创造和使用而传授、习得、积累和交融的结果。翻译遇到的困难,无论语言障碍还是文化障碍,归根结底都是不同文化中符号行为模式的差异所致。当原语和译语所处的文化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比较 符号学理论 翻译方法 语言习惯 民族文化 语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