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1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和越南语称谓语语用对比探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谭群瑛 言秀华 谢小玲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4Z期66-67,共2页
汉语和越南语都有丰富的称谓系统,二者有异有同,相异之处对越南学生或习得汉语称谓语造成阻碍。本文对汉越称谓语的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进行分析,把使用频率非常高的称谓语从语用学的角度进行汉越对比分析,从而提高汉语和越南语跨国交际... 汉语和越南语都有丰富的称谓系统,二者有异有同,相异之处对越南学生或习得汉语称谓语造成阻碍。本文对汉越称谓语的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进行分析,把使用频率非常高的称谓语从语用学的角度进行汉越对比分析,从而提高汉语和越南语跨国交际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越汉语教学 称谓词 语用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俄称呼言语行为的社会性别语用对比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周民权 《中国俄语教学》 2013年第4期42-47,共6页
汉俄称呼言语行为的社会性别语用对比分析表明,称呼语揭示了厚重的历史传承,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元素,体现了汉俄两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从中可以看到汉俄称呼语中的社会性别异同、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原型、语用特点及其成因,有助于正确理解... 汉俄称呼言语行为的社会性别语用对比分析表明,称呼语揭示了厚重的历史传承,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元素,体现了汉俄两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从中可以看到汉俄称呼语中的社会性别异同、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原型、语用特点及其成因,有助于正确理解和掌握汉俄社会性别语言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俄语 称呼语 社会性别 语用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汉恭维语的社会性别语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民权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4-19,共6页
恭维语体现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理念,表达了社会对于男女恭维行为的心理认同和期望。说话人用直接的或者间接的委婉方式表达对听话人的赞赏和尊重,维护交际双方的和谐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衡量男女两性之间亲疏关系的手段之一。俄汉... 恭维语体现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理念,表达了社会对于男女恭维行为的心理认同和期望。说话人用直接的或者间接的委婉方式表达对听话人的赞赏和尊重,维护交际双方的和谐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衡量男女两性之间亲疏关系的手段之一。俄汉恭维语的语用对比分析揭示了男女两性在实施恭维行为时不尽相同的社会性别语用特点及其成因,有助于正确掌握俄汉社会性别语言的基本特征以及顺利开展不同语言、不同性别之间的跨文化交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语 汉语 恭维语 社会性别 语用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礼貌原则下汉越称呼语语用对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小玲 《钦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0-54,共5页
遵循礼貌原则的称呼是保证言语交际成功的先决条件。汉越称呼语的礼貌原则深受汉族伦理文化的影响,但因民族和社会发展变迁的不同,表达礼貌的称呼方式也有所不同。对比分析礼貌原则下汉越称呼语跨文化语用差异,可帮助外语学习者减少跨... 遵循礼貌原则的称呼是保证言语交际成功的先决条件。汉越称呼语的礼貌原则深受汉族伦理文化的影响,但因民族和社会发展变迁的不同,表达礼貌的称呼方式也有所不同。对比分析礼貌原则下汉越称呼语跨文化语用差异,可帮助外语学习者减少跨文化语用失误,提升他们的称呼语语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貌原则 汉越称呼语 跨文化 语用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用对比与翻译的等效 被引量:1
5
作者 吴霞辉 《外语与翻译》 2001年第4期23-26,共4页
翻译中的难点在于正确地理解原文中的隐含意义,并在译文中以译文读者能理解的语言形式恰当地表示出来,达到翻译的等效,即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能获得基本相同的效果。对两种语言进行交际层次的对比,注意两种语言的语用差异,可以使翻... 翻译中的难点在于正确地理解原文中的隐含意义,并在译文中以译文读者能理解的语言形式恰当地表示出来,达到翻译的等效,即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能获得基本相同的效果。对两种语言进行交际层次的对比,注意两种语言的语用差异,可以使翻译中的一些难点得到较好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译文读者 原文 语用对比 语用差异 隐含意义 等效 当地 语言形式 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动画片文化差异与语用对比研究
6
作者 申其元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35-36,共2页
动画片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其制作的过程中,往往因受制作国文化的熏陶而深具民族特色。美国是动画制作的强国,中国是动画制作领域的后起之秀,两个国家都有很多优秀的动画作品。本文选用中美两国动画片中各自经典的作品,... 动画片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其制作的过程中,往往因受制作国文化的熏陶而深具民族特色。美国是动画制作的强国,中国是动画制作领域的后起之秀,两个国家都有很多优秀的动画作品。本文选用中美两国动画片中各自经典的作品,从中对动画片的设计元素、文化差异的模式及其语用对比进行研究,旨在论述中美动画片所反映出的两国间的文化差异与语用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动画片 文化差异 语用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汉亲属称呼语的语用对比
7
作者 张岚 《俄语学习》 2012年第2期40-43,共4页
称呼语在言语交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说明了说话人与对话人的交际关系,而且直接明确了谈话双方的社会关系。由于俄汉两民族显著的文化差异,俄汉亲属称呼语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不管用于亲属间的称呼还是非亲属间的称呼,其语用特点... 称呼语在言语交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说明了说话人与对话人的交际关系,而且直接明确了谈话双方的社会关系。由于俄汉两民族显著的文化差异,俄汉亲属称呼语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不管用于亲属间的称呼还是非亲属间的称呼,其语用特点也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对俄汉亲属称呼语进行语用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汉民族 亲属称呼语 语用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英汉拒绝策略的语用对比看中西文化差异 被引量:47
8
作者 姚俊 《山东外语教学》 2003年第1期12-17,共6页
本文对美国和中国大陆的拒绝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对比调查研究.调查发现:美国人和中国人使用不同的惯用表达式,倾向于采用不同的拒绝策略;中国人在使用拒绝策略时更"节省"些.这些差异都与中西文化的社会价值差异有关,美国是一... 本文对美国和中国大陆的拒绝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对比调查研究.调查发现:美国人和中国人使用不同的惯用表达式,倾向于采用不同的拒绝策略;中国人在使用拒绝策略时更"节省"些.这些差异都与中西文化的社会价值差异有关,美国是一个注重个体的社会,而中国则是一个注重群体的社会.本文指出了一些礼貌语用理论对于解释跨文化语用差异的局限性,采用了L.R.Mao的"相对面子指向的构想"作为理论框架解释了本项调查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绝策略 社会同一性 个人自主性 中国 美国 社会价值观 语用 文化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一)点(儿)”和“(一)点(儿)”的语义、语用对比 被引量:7
9
作者 葛锴桢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5年第3期88-95,共8页
通过语料统计发现,"有(一)点(儿)"后谓词性成分消极的占绝大多数,其次是中性的,积极的非常少;"谓词性成分(一)点(儿)"前谓词性成分中性的占绝大多数,其次是积极的,消极的极少。"有(一)点(儿)"多出现在现... 通过语料统计发现,"有(一)点(儿)"后谓词性成分消极的占绝大多数,其次是中性的,积极的非常少;"谓词性成分(一)点(儿)"前谓词性成分中性的占绝大多数,其次是积极的,消极的极少。"有(一)点(儿)"多出现在现实句中,"谓词性成分(一)点(儿)"口语中多出现在现实句和非现实认识类句中,书面语中多出现在非现实时间类句中。"有(一)点(儿)+谓词性成分"的语用功能为评价,"谓词性成分+(一)点(儿)"的语用功能为表示希望、对比和用于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一)点(儿) (一)点(儿) 语义 语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非真诚拒绝的语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赖会娣 冉永平 《语言教育》 2013年第3期33-41,共9页
本文采用Chesterman的对比功能分析方法,对英汉语非真诚拒绝(也称虚假拒绝)言语行为进行语用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英语非真诚拒绝的言语行为远不如汉语非真诚拒绝常见。有意义的是,英汉语拒绝语言表达式虽然存在一定相似性,但彼此... 本文采用Chesterman的对比功能分析方法,对英汉语非真诚拒绝(也称虚假拒绝)言语行为进行语用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英语非真诚拒绝的言语行为远不如汉语非真诚拒绝常见。有意义的是,英汉语拒绝语言表达式虽然存在一定相似性,但彼此之间的差异是主要的。(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之所以有“汉语文化下是非真诚拒绝言语行为,英语文化下是劝说言语行为”的类属之分,其原因在于英汉文化和语言的差异。这为翻译、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等提供了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非真诚拒绝 语用研究 对比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不下”与“V不了”句法语义语用对比探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季艳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70-73,共4页
"V不下"与"V不了"虽然都属于可能补语类型,但是它们在具体运用的时候,又存在着交叉和不交叉的地方。通过研究发现它们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都存在一些不对等的方面。
关键词 语用 语义 句法 交叉 对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汉道歉言语行为的社会性别语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春红 周民权 《中国俄语教学》 2014年第2期34-38,共5页
作为社会交往中人际关系的调节手段之一,男女两性的道歉言语行为向来备受语言学界关注。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支撑,对道歉言语行为的基本特征、俄汉语中男女两性的道歉及回应策略、语言表达手段及其语用特点作了探讨,并分析了俄罗斯人... 作为社会交往中人际关系的调节手段之一,男女两性的道歉言语行为向来备受语言学界关注。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支撑,对道歉言语行为的基本特征、俄汉语中男女两性的道歉及回应策略、语言表达手段及其语用特点作了探讨,并分析了俄罗斯人和中国人在性别与年龄、性别与权势方面的认知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汉语 道歉言语行为 社会性别 语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问代词“怎么”“怎样”“怎么样”语用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严伟剑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8-12,共5页
"怎么""怎样""怎么样"的语体分布和语用功能对比分析得出:"怎么"和"怎么样"多用于日常交际语体,"怎样"多用于专业语体和标题中;其语用功能主要分为询问功能和非询问功能,... "怎么""怎样""怎么样"的语体分布和语用功能对比分析得出:"怎么"和"怎么样"多用于日常交际语体,"怎样"多用于专业语体和标题中;其语用功能主要分为询问功能和非询问功能,询问功能又分表求知、关心和征询,非询问功能可分为表不满的情绪、惊讶和感叹、傲慢和无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怎么 怎样 怎么样 语用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汉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星 周民权 《中国俄语教学》 2016年第2期32-37,共6页
拒绝言语行为在俄汉语言中广为运用,是语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化解面子威胁、维系交际双方的和谐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以言语行为理论和礼貌原则为支撑,多角度探讨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特征,对比分析俄汉语拒绝言语行... 拒绝言语行为在俄汉语言中广为运用,是语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化解面子威胁、维系交际双方的和谐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以言语行为理论和礼貌原则为支撑,多角度探讨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特征,对比分析俄汉语拒绝言语行为在表达方式和交际策略方面的异同,有助于深化对该言语行为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希冀为不同语言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 拒绝言语行为 礼貌 交际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否定是非问句答句的语法和语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余东涛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29-31,共3页
英汉否定是非问句的答句在语法结构上有比较大的差异,但是在实际运用中说英语和说汉语的人却倾向于采用相同或者相似的语用策略。对于语言表层一些似是而非的语言现象应该做多角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为语言教学服务。
关键词 否定是非问句 答句 语法结构 语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中委婉语和禁忌语的语用对比初探
16
作者 纪安娜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6年第4期47-48,共2页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记录着一个民族发展的轨道。随着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不仅中国掀起语和禁忌语,这也是语言学习的迫切需要。本文通过对英汉中委婉语和禁忌语的语用对比进行初探,研究二者之间的差异,旨在希望日后的英汉翻...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记录着一个民族发展的轨道。随着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不仅中国掀起语和禁忌语,这也是语言学习的迫切需要。本文通过对英汉中委婉语和禁忌语的语用对比进行初探,研究二者之间的差异,旨在希望日后的英汉翻译工作及交流能够更顺利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文化 委婉语 禁忌语 语用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义动词“整”与“搞”的语义语用对比 被引量:4
17
作者 蒋明 《语文学刊》 2016年第8期58-59,共2页
"整"与"搞"是口语和方言中被普遍使用的两个泛义动词。二者除了有泛义动词的普遍共性,在语义、语用方面也有部分共同点和细微的差别。语义上,"搞"比"整"更正式,"整"的贬义、口语、... "整"与"搞"是口语和方言中被普遍使用的两个泛义动词。二者除了有泛义动词的普遍共性,在语义、语用方面也有部分共同点和细微的差别。语义上,"搞"比"整"更正式,"整"的贬义、口语、方言意味较浓重;从语用方面来说,"整"比"搞"的表达效果更加生动有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义动词 语义 语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礼貌原则的英汉感叹句跨文化语用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艳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6年第2期59-63,共5页
从基于礼貌原则中的赞扬准则(用于表情和表述)、谦虚准则(用于表情和表述)、赞同准则(用于表述)、同情准则(用于表述)这一视角对比分析了东西方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与英汉感叹句语用之间的关系。不同社会对不同准则的侧重是... 从基于礼貌原则中的赞扬准则(用于表情和表述)、谦虚准则(用于表情和表述)、赞同准则(用于表述)、同情准则(用于表述)这一视角对比分析了东西方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与英汉感叹句语用之间的关系。不同社会对不同准则的侧重是不同社会间的文化取向、价值观之差异所造成的。礼貌原则的各准则在英汉感叹句语用上同中有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貌原则 感叹句 跨文化语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夸张和低调的语用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强 苏晓军 《山东外语教学》 2000年第1期41-45,共5页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夸张和低高速这一对辞格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并就它们在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加的语用情况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认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使用者吉对包括夸张和低调在内的修辞手段进行的是有所侧重的选择使用。这...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夸张和低高速这一对辞格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并就它们在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加的语用情况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认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使用者吉对包括夸张和低调在内的修辞手段进行的是有所侧重的选择使用。这种有所侧重的选择反映了文化对语用的深层制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夸张 低调 语用功能 对比分析 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赞美话语中关系身份建构的元语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龚萍 《外语与翻译》 2016年第4期38-44,共7页
身份是在话语实践中建构的,是交际过程的一部分。本文立足于语言使用者的本位视角,以中美大学生的录音访谈为语料,Tracy(2002)的话语实践建构身份理论和Verschueren(2000)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框架,对比中美大学生通过赞美对象和话题的策... 身份是在话语实践中建构的,是交际过程的一部分。本文立足于语言使用者的本位视角,以中美大学生的录音访谈为语料,Tracy(2002)的话语实践建构身份理论和Verschueren(2000)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框架,对比中美大学生通过赞美对象和话题的策略性选择所建构的多种关系身份类型,考察两组人群以其元语用意识为指导,动态顺应多种社会语境因素建构各种关系身份的深层语用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身份 赞美 动态顺应 语用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