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认知因素的重视程度纵览语用推理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陈香兰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7-32,共6页
本文指出语用学领域对语用推理的研究呈现出对认知因素越来越重视的趋势。而认知语言学理论中的概念映射观能部分地解释语用学中为何听读者能快速理解这一难题。本文从重视认知因素的角度,将两领域的研究在语用推理上给予统一梳理,并在... 本文指出语用学领域对语用推理的研究呈现出对认知因素越来越重视的趋势。而认知语言学理论中的概念映射观能部分地解释语用学中为何听读者能快速理解这一难题。本文从重视认知因素的角度,将两领域的研究在语用推理上给予统一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认知语用推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推理 认知因素 语用因素 转喻推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气副词的句法分布透视其语用功能 被引量:8
2
作者 齐春红 徐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1期118-123,共6页
语气副词是表达语气的语法成分,也常常跟语用因素直接关联。语气副词既可出现于动态句子中,也可以用于静态短语中。本文援引“小句中枢说”和生成语法的“X—阶标理论”讨论不同位置上的语气副词的句法特征和语用功能的差异。我们进而认... 语气副词是表达语气的语法成分,也常常跟语用因素直接关联。语气副词既可出现于动态句子中,也可以用于静态短语中。本文援引“小句中枢说”和生成语法的“X—阶标理论”讨论不同位置上的语气副词的句法特征和语用功能的差异。我们进而认为,按照最简方案下“广义左向合并理论”,语气副词一律都是在语段生成时左向附加上去的,可以附加于VP,vP和TP等多种不同的句法节点,并非必然地附加于句子的最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句中枢说 X-阶标理论 广义左向合并理论 语气副词 语用因素 连续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语法测试中的语用能力考察及启示——一项基于高考英语试题的实证性研究
3
作者 杨昆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5-59,共5页
一、引言 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往往针对具体的语法规则和形式进行授课,这种教学方式满足了学生对于基础语法知识的需求,却忽视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针对英语语法教学面临的困境,不少语言学家也开始进行积极的反思,他们开始对语言... 一、引言 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往往针对具体的语法规则和形式进行授课,这种教学方式满足了学生对于基础语法知识的需求,却忽视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针对英语语法教学面临的困境,不少语言学家也开始进行积极的反思,他们开始对语言系统进行多视角观察及静动结合的立体性研究(王丽虹,2002),也就是说,对语言系统进行纯形式的结构分析及系统语义研究的同时,深刻挖掘其形态、语义所蕴含的语用因素和内涵(毛利可信,2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英语试题 语用因素 实证性研究 能力考察 语法测试 英语语法教学 语言系统 语义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句子的衔接及其制约因素
4
作者 晓东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90-93,共4页
篇章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篇章的连贯,是近年来各国语言学家感兴趣的课题。 篇章的联结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语法手段,词汇手段,逻辑联系语,以及语用和语义上的意涵等等。 德国语言学家德拉赫(E.Drach)曾把句子分成“... 篇章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篇章的连贯,是近年来各国语言学家感兴趣的课题。 篇章的联结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语法手段,词汇手段,逻辑联系语,以及语用和语义上的意涵等等。 德国语言学家德拉赫(E.Drach)曾把句子分成“联结段”(定式动词之前的句段)及“印象段”(定式动词之后的句段),他认为表示已知信息的“联接段”在篇章中起接应作用。因此,句子的话题、述题传递信息的情况,对于研究连贯性篇章的结构,分析篇章中句与句之间的内部联系,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我们探索和揭示篇章的构成规律,了解发话者组织语句的手段及其语用意图,从而更好地探索句子组合与句子内容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续句 述题 语义关系 句子 已知信息 衔接方式 语用目的 制约因素 定式动词 语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三个平面问题的一次讨论——黄山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研讨会侧记 被引量:1
5
作者 岳方遂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28-29,共2页
由王希杰、袁晖、李晋荃、施关淦、于根元等十多位中年语言学工作者联合发起、安微大学中文系主办的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研讨会于1991年7月25日至8月3日在黄山鹤岭山庄举行。来自19个省、市、自治区的60位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 由王希杰、袁晖、李晋荃、施关淦、于根元等十多位中年语言学工作者联合发起、安微大学中文系主办的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研讨会于1991年7月25日至8月3日在黄山鹤岭山庄举行。来自19个省、市、自治区的60位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句法、语义、语用)问题。 同志们肯定了三个平面说法的理论价值。饶长溶指出,三个平面的说法既有方法问题,又有理论问题。说它是方法,是因为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点、多侧面地研究语法;说它是理论,是因为它是对语法本体的认识,是一种本体论的认识观。袁晖说,三个平面理论的提出,廓清了以往语法研究中一些混沌迷乱的现象,开扩了语法研究的多维视野,为一些争论不休的语法问题的最终解决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平面 现代汉语语法 语用因素 黄山 句法 修辞 语法研究 三个平面分析 研讨会 语用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者来信
6
作者 王艾录 《汉语学习》 2000年第4期11-,共1页
关键词 完句成分 胡明扬 出版时间 语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的反事实条件句与非事实条件句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莹 陈振宇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59,共18页
本文基于语料库,对汉语的反事实条件句和非事实条件句进行研究,首先将条件句语料分为小说类文本和科技公文类文本,然后根据统计结果做了客观的描写.文章把反事实条件句和非事实条件句纳入一个理论系统中,统计结果证明:汉语条件句的事实... 本文基于语料库,对汉语的反事实条件句和非事实条件句进行研究,首先将条件句语料分为小说类文本和科技公文类文本,然后根据统计结果做了客观的描写.文章把反事实条件句和非事实条件句纳入一个理论系统中,统计结果证明:汉语条件句的事实性是一个有梯度有序列的连续统.以总量数据为比较基准,条件句中连接词和特征标记的功能可分为非事实标记、中性标记、反事实标记三类,它们是决定条件句事实性倾向的重要参考因素.在此基础上,文章考察了时间、情感、频率、数量、人称等语用因素对条件句事实性的影响,运用逻辑“合取”运算,阐明了它们对条件句反事实意义和非事实意义的促成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事实条件句 非事实条件句 条件概率 语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 被引量:19
8
作者 施关淦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9,共6页
○.引言 拙著《关于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中国语文》1991年第6期),介绍了胡裕树、张斌、范晓等先生提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经过情况,这个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渊源,并指出了它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明确的三个方面,同时也作了一些... ○.引言 拙著《关于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中国语文》1991年第6期),介绍了胡裕树、张斌、范晓等先生提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经过情况,这个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渊源,并指出了它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明确的三个方面,同时也作了一些解释和发挥。拙著的油印稿曾拿到1991年7月底、8月初召开的黄山语法修辞座谈会上散发。参加这次座谈会的,有王希杰、袁晖、李晋荃、范晓、何伟渔、范开泰、于根元、徐枢、饶长溶和我,正好十个人。安徽大学中文系讲师岳方遂为座谈会做记录。会后,他整理了一个发言摘要,经我们删改后登在1992年第1期《语言教学与研究》上,题为《三个平面:语法研究的多维视野》。此外,何伟渔先生在会后赶写了一篇题为《关于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学说》的文章,载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中国语文》1992年第4期发表了范晓、胡裕树两位先生合写的《有关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一文,它回答了拙著提出的三个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平面 语法研究 句法 语言工具 语用因素 句子 语义因素 说法 再论 语言和言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对语言研究的管见与琐为 被引量:6
9
作者 华劭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9,40,共3页
我对语言研究的管见与琐为华劭语言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现代俄语语法新编·句法》、《华劭论文选》,发表《论名词指称》等论文。语言是非常复杂的现象。对此,各种学派众说纷纭,每种学说内似乎都精采与偏颇并存,既使人增... 我对语言研究的管见与琐为华劭语言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现代俄语语法新编·句法》、《华劭论文选》,发表《论名词指称》等论文。语言是非常复杂的现象。对此,各种学派众说纷纭,每种学说内似乎都精采与偏颇并存,既使人增进知识,又给人留下遗憾。看来,从不同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研究 结构语言学 俄语教学 语言工具 语言单位 传统语言学 кафедра 语用因素 语义类型 介绍引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学说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伟渔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4期104-108,共5页
80年代初,胡裕树(胡附)和张斌(文炼)两位先生率先倡导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理论来研究现代汉语语法。有人指出,对语法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研究,特别是句法、语义、语用的结合研究,将是90年代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 80年代初,胡裕树(胡附)和张斌(文炼)两位先生率先倡导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理论来研究现代汉语语法。有人指出,对语法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研究,特别是句法、语义、语用的结合研究,将是90年代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发展趋势”。本文试图就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学说的有关问题进行一番梳理,谈谈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语法意义 主语 语义因素 句法平面 语用因素 句法成分 语言符号 学说 施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现代语言学理论的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裕树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3,共2页
各位代表: 第三届现代语言学研讨会在大家的努力下胜利开幕了,为此,我向各位表示热烈的祝贺。 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建设”,我觉得选择这个主题,对当今的中国语言学的发展来说,是很及时的也是很有意义的。任何一门科... 各位代表: 第三届现代语言学研讨会在大家的努力下胜利开幕了,为此,我向各位表示热烈的祝贺。 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建设”,我觉得选择这个主题,对当今的中国语言学的发展来说,是很及时的也是很有意义的。任何一门科学的研究工作,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离开了理论,具体的研究就会失去方向。而中国语言学的理论研究向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和我们一些同志的思想观念有一定的关系。现在学术界的年轻的同志思想比较活跃,包括今天到会的一些同志,想在语言学理论上作一些探讨,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想你们一定会得到整个中国语言学界的支持。 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谈一些个人的想法,供同志们参考。 语言学不同于其他自然科学,我们怎样强调语言的复杂性都不过分。语言研究者的兴趣爱好、研究方向都不一样,有时对别人的研究一时不能理解,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对每一位研究者来说,在他的研究领域里,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总体构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语言学 中国语言学 三个平面 总体工程 研究工作 总体构思 语言学理论 研究者 四个平面 语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的一些看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建安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13,38,共3页
关于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的一些看法周建安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的提法见于列文森1991年发表的一篇论“前指代”规律的论文,文中他将自己用以推导“前指代”系的三条语用原则称为“新格赖斯语用学机制”(Levinson,1991... 关于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的一些看法周建安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的提法见于列文森1991年发表的一篇论“前指代”规律的论文,文中他将自己用以推导“前指代”系的三条语用原则称为“新格赖斯语用学机制”(Levinson,1991:108)。对于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 语用学研究 语用因素 “合作原则” 常规关系 “新” 语用研究 一般含意 列文森 语境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句成立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13
作者 金立鑫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2-36,共5页
0.1语法学家们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这样一部语法:只要我们(或者机器)遵循这部语法的规则进行操作,我们就能够得到合格的并且只能是合格的句子。无疑,这样一部语法是十分迷人的。那么,一个合格的句子应该具有哪些最基本的条件(必要条件)呢?... 0.1语法学家们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这样一部语法:只要我们(或者机器)遵循这部语法的规则进行操作,我们就能够得到合格的并且只能是合格的句子。无疑,这样一部语法是十分迷人的。那么,一个合格的句子应该具有哪些最基本的条件(必要条件)呢?或者换句话说,构成一个合格的句子的充分条件是什么呢?讨论一下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或许能使我们对认识语言事实的描写价值,对认识语法研究的重点,对认识语法研究中所应注意到的其它一些问题有所帮助。 0.2 本文所涉及到的几个观念:a.语义——事实;b.语法·语义关系;c.语法·语词选择;d.语法·语序;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选择 语法研究 充分条件 隐含判断 语句 语序 语义关系 必要条件 言语结构 语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现代语言学理论的思考
14
作者 胡裕树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9-9,共1页
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建设”,我觉得选择这个主题,对当今中国语言学的发展来说,是很及时的,也是很有意义的。任何一门科学的研究工作,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离开了理论,具体的研究就会失去方向。而中国语言学的理论研究... 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建设”,我觉得选择这个主题,对当今中国语言学的发展来说,是很及时的,也是很有意义的。任何一门科学的研究工作,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离开了理论,具体的研究就会失去方向。而中国语言学的理论研究向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和我们一些同志的思想观念有一定的关系。现在学术界的年轻的同志思想比较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理论 中国语言学 理论建设 思想观念 研究工作 语言理论 语言本体 三个平面 句法形式 语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