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什么叫X”的语用否定用法
1
作者 李广瑜 段琼 李洋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70,共9页
语用否定式“什么叫X”用于否定话语表达方式的适宜性,言谈交际中具体表现为对不足量表达方式、消极表态表达方式、道义要求表达方式、疑问表达方式、指称表达方式或预设相关表达方式的称引反驳。基于客观事实的修正、示证,基于主观经... 语用否定式“什么叫X”用于否定话语表达方式的适宜性,言谈交际中具体表现为对不足量表达方式、消极表态表达方式、道义要求表达方式、疑问表达方式、指称表达方式或预设相关表达方式的称引反驳。基于客观事实的修正、示证,基于主观经验或立场的求证、表态,常常表征为语用否定式“什么叫X”所在话轮的话轮构建单位,与语用否定式“什么叫X”所否定的不同类型的话语表达方式呈现出规律性对应,体现出交际诉求在话轮构建中的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什么叫X” 语用否定用法 话轮交替 话轮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问句语用否定功能论 被引量:4
2
作者 常瑛华 兰成孝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7期151-154,157,共5页
反问句是汉语中十分特殊的一类句式。以往研究认为反问句的功能是对原有命题进行否定,表达于原命题互逆的命题。但本文认为,反问句的否定是语用层面而非句法、语义层面的,其功能是传达言外之意、行使言外之力。本文还逐条分析并证明了对... 反问句是汉语中十分特殊的一类句式。以往研究认为反问句的功能是对原有命题进行否定,表达于原命题互逆的命题。但本文认为,反问句的否定是语用层面而非句法、语义层面的,其功能是传达言外之意、行使言外之力。本文还逐条分析并证明了对"合作原则"的遵守与违反是反问句发挥语用否定功能的根源。最后本文总结了反问句语用否定的本质,即为"反问者使用言语行为引导和干涉被反问者、从而实现其语用目的的一种曲折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问句 语用否定功能 合作原则 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才怪”的语用否定性 被引量:6
3
作者 马宁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9Z期58-59,共2页
本文从语用的角度,探讨了"才怪"否定性语义的产生与"才"的负向强调和"怪"的语义有关,而且"才怪"属于有标记的强性否定。"才怪"语用否定的成因主要与言语交际的"回声作用"... 本文从语用的角度,探讨了"才怪"否定性语义的产生与"才"的负向强调和"怪"的语义有关,而且"才怪"属于有标记的强性否定。"才怪"语用否定的成因主要与言语交际的"回声作用"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才怪”语用否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话隐涵的语用否定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涌 辜向东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66-75,共10页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了否定作用于会话隐涵的标识性用法,指出否定可影响话语表达的适宜性;文章试图分析汉英语用否定在词法、句法等方面的特点,并扼要讨论了这种否定的交际功能。
关键词 语用否定 会话隐涵 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否定:否定之否定 被引量:5
5
作者 范振强 肖治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7-82,共6页
不能简单地认为双重否定是包含两个否定成分且表达肯定意义的格式。双重否定在句法上必须是一个否定管辖另一个否定的形式。一些看似没有直接管辖关系的格式通过深层的逻辑变换或语义等级变换可以实现直接管辖。前、后分句各自包含一个... 不能简单地认为双重否定是包含两个否定成分且表达肯定意义的格式。双重否定在句法上必须是一个否定管辖另一个否定的形式。一些看似没有直接管辖关系的格式通过深层的逻辑变换或语义等级变换可以实现直接管辖。前、后分句各自包含一个否定成分的条件复句不是双重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否定 管辖 语义等级 语用否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否定性行事结构 被引量:1
6
作者 徐默凡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84,98,共6页
否定性行事结构是一种特殊的行事语力显示项,在汉语中的典型格式是"我+不是+行事动词+你"。该结构表现两种特殊的行事语力:一种是否定某种言语行为的部分构成性规则而实施一种"不完全言语行为";一种是在否定某种语... 否定性行事结构是一种特殊的行事语力显示项,在汉语中的典型格式是"我+不是+行事动词+你"。该结构表现两种特殊的行事语力:一种是否定某种言语行为的部分构成性规则而实施一种"不完全言语行为";一种是在否定某种语力的同时肯定另一种语力。说话人使用否定性行事结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语力表达意图、语力明辨意图和礼貌意图。否定性行事结构是一种语用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性行事结构 语力显示项 构成性规则 语用否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否定的强化 被引量:53
7
作者 张伯江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5-18,共4页
否定的强化张伯江否定的意义不仅可以用否定词来表达,也可以用其他形式,反问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里就曾论述过反问形式的否定作用,吕先生说:"反诘实在是一种否定的方式:反诘句里没有否定词,这句话的... 否定的强化张伯江否定的意义不仅可以用否定词来表达,也可以用其他形式,反问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里就曾论述过反问形式的否定作用,吕先生说:"反诘实在是一种否定的方式:反诘句里没有否定词,这句话的用意就在否定;反诘句里有否定词,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问式 《中国文法要略》 否定 《中国语文》 否定形式 吕叔湘 一般否定 电视剧 否定 语用否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倒是X”小句及其对答联系项功能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健军 吴长安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5-218,共14页
联系项(relator)及相关原则最初由功能语言学家Dik提出,近年来已成为汉语语法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文章从语义特征、语用机制、语篇功能及语体风格等方面考察了对答情境下的"X倒是X"格式,在此基础上证明了"X倒是X"具... 联系项(relator)及相关原则最初由功能语言学家Dik提出,近年来已成为汉语语法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文章从语义特征、语用机制、语篇功能及语体风格等方面考察了对答情境下的"X倒是X"格式,在此基础上证明了"X倒是X"具有联系项的性质。以往的研究表明,汉语中联系项的范畴边界发生了延展,由单纯的虚词发展为包含部分实词,而本项研究则进一步说明在话语平面上联系项的范围也可以扩展到小句层级。联系项研究应重视静态与动态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倒是X” 联系项 对答 礼貌原则 语用否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是不X”、“不是没(有)X”和“没(有)不X” 被引量:5
9
作者 方绪军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1-521,共11页
现代汉语中"不是不X"、"不是没(有)X"和"没(有)不X"都是双重否定形式,但在语篇或话语中,这三种形式的构成、意义和使用条件有所不同。文章首先结合这三种形式的出现语境,考察分析它们与各自前提陈述的关... 现代汉语中"不是不X"、"不是没(有)X"和"没(有)不X"都是双重否定形式,但在语篇或话语中,这三种形式的构成、意义和使用条件有所不同。文章首先结合这三种形式的出现语境,考察分析它们与各自前提陈述的关系("不是没(有)X"的前提陈述通常是"S没(有)X","不是不X"和"没(有)不X"的前提陈述则通常是"S不X"),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这三种双重否定形式的表达功能,再从使用的角度讨论在表达中选用这些形式的条件以及它们所表达的结构意义,最后分析了"不是不X"和"不是没(有)X"表达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否定 前提陈述 语义否定 语用否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仅仅”的语篇功能及交互主观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史金生 周稚新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39,共11页
本文全面考察“不仅仅”语篇分布及其与“不仅”的可替换性,发现造成两者区别的根本原因是“不仅仅”具有交互主观性,有论辩值,是“行、知、言”三域的统一,而“不仅”只有信息值,没有交互主观性。“不仅仅”交互主观性的特点促成了“... 本文全面考察“不仅仅”语篇分布及其与“不仅”的可替换性,发现造成两者区别的根本原因是“不仅仅”具有交互主观性,有论辩值,是“行、知、言”三域的统一,而“不仅”只有信息值,没有交互主观性。“不仅仅”交互主观性的特点促成了“不仅仅……而是……”的搭配使用。“不仅仅”的副词身份及交互主观性的特点,可以对其各种语篇分布及表达功能做出统一解释,区分出连词用法不合理。“不仅仅”用法独特,应该成为词典解释的条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仅仅 交互主观性 语用否定 语用焦点 论辩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