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方英语文化对中国人言语行为的影响——以汉语跨文化语用变体为例兼谈汉语国际推广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连伟
邢欣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0-155,共6页
在英语和汉语间语言接触的背景下,受英语语用文化的影响,汉民族的认知观念和价值观发生了部分调整,汉语中融入了英语中的某些交际文化和语用规则,形成了汉语跨文化语用变体。根据和固有表达式的区别关系,汉语跨文化语用变体可分为添加...
在英语和汉语间语言接触的背景下,受英语语用文化的影响,汉民族的认知观念和价值观发生了部分调整,汉语中融入了英语中的某些交际文化和语用规则,形成了汉语跨文化语用变体。根据和固有表达式的区别关系,汉语跨文化语用变体可分为添加型、调整型和频变型三类。定型的跨文化语用变体不仅适用于跨文化交际,成为避免跨文化语用失误的重要方式,同样也运用于汉民族内部,丰富了汉语本身的语用选择,并为汉语国际教育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化
跨文化
语用变体
言语行为
成因分析
汉语国际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他”的语法化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金凤
王继忠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3-186,共4页
当前对"他"的语法化研究普遍集中在其语法意义获得的过程,对其变异动因、认知理据等问题却鲜有考察。而从其变异机制和代词类型学特征来解析,"他"的语法化不仅遵循了第三人称语法化的普遍规律,符合语言变化中的&qu...
当前对"他"的语法化研究普遍集中在其语法意义获得的过程,对其变异动因、认知理据等问题却鲜有考察。而从其变异机制和代词类型学特征来解析,"他"的语法化不仅遵循了第三人称语法化的普遍规律,符合语言变化中的"相似性原则",而且还融入了中国文化特征,从而构成其在共时平面上语用意义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
语用变体
语法化
相似性原则
类型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湘赣方言的特殊给予句式
被引量:
1
3
作者
胡云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2-167,共6页
湘赣方言中存在表示动作的"N给予物"置于中性动词给予动词前的特殊句式"N给予者N给予物VN接受者"。此类句式湖南、江西使用较多,为高频地区,在湖北、安徽、福建、广西使用较少。其来源于古汉语,是在给予句式"...
湘赣方言中存在表示动作的"N给予物"置于中性动词给予动词前的特殊句式"N给予者N给予物VN接受者"。此类句式湖南、江西使用较多,为高频地区,在湖北、安徽、福建、广西使用较少。其来源于古汉语,是在给予句式"N给予者VN接受者N给予物"基础上通过移位的方式派生出来的,是其语用变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赣方言
给予句式
句法-语义特点
语用
特点
语用变体
方言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方英语文化对中国人言语行为的影响——以汉语跨文化语用变体为例兼谈汉语国际推广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连伟
邢欣
机构
鲁东大学文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0-155,共6页
基金
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青年项目(13DWXJ06)
鲁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WY2011009)
文摘
在英语和汉语间语言接触的背景下,受英语语用文化的影响,汉民族的认知观念和价值观发生了部分调整,汉语中融入了英语中的某些交际文化和语用规则,形成了汉语跨文化语用变体。根据和固有表达式的区别关系,汉语跨文化语用变体可分为添加型、调整型和频变型三类。定型的跨文化语用变体不仅适用于跨文化交际,成为避免跨文化语用失误的重要方式,同样也运用于汉民族内部,丰富了汉语本身的语用选择,并为汉语国际教育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关键词
西方文化
跨文化
语用变体
言语行为
成因分析
汉语国际推广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他”的语法化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金凤
王继忠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外语学院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3-186,共4页
文摘
当前对"他"的语法化研究普遍集中在其语法意义获得的过程,对其变异动因、认知理据等问题却鲜有考察。而从其变异机制和代词类型学特征来解析,"他"的语法化不仅遵循了第三人称语法化的普遍规律,符合语言变化中的"相似性原则",而且还融入了中国文化特征,从而构成其在共时平面上语用意义的多样性。
关键词
“他”
语用变体
语法化
相似性原则
类型差异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湘赣方言的特殊给予句式
被引量:
1
3
作者
胡云晚
机构
湖南理工学院中文系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2-167,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YY02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0YJC740041)
+1 种基金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0A047)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8YBA108)
文摘
湘赣方言中存在表示动作的"N给予物"置于中性动词给予动词前的特殊句式"N给予者N给予物VN接受者"。此类句式湖南、江西使用较多,为高频地区,在湖北、安徽、福建、广西使用较少。其来源于古汉语,是在给予句式"N给予者VN接受者N给予物"基础上通过移位的方式派生出来的,是其语用变体。
关键词
湘赣方言
给予句式
句法-语义特点
语用
特点
语用变体
方言地理分布
Keywords
Xiang and Gan dialect
the giving sentence-type
the syntactic and semantic characteristic: the pragmatic characteristic
the pragmatic variant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dialects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方英语文化对中国人言语行为的影响——以汉语跨文化语用变体为例兼谈汉语国际推广
李连伟
邢欣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他”的语法化研究
刘金凤
王继忠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湘赣方言的特殊给予句式
胡云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