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用前提与戏剧对白翻译 被引量:9
1
作者 刘肖岩 《外语研究》 2001年第2期74-76,共3页
语用前提的互知性对翻译具有指导作用。由于民族文化差异 ,在翻译过程中语用前提往往容易丢失 ,从而导致读者对译文的误解。在戏剧对白翻译中 ,语用前提的恢复是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翻译理论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主要探讨了四种恢复... 语用前提的互知性对翻译具有指导作用。由于民族文化差异 ,在翻译过程中语用前提往往容易丢失 ,从而导致读者对译文的误解。在戏剧对白翻译中 ,语用前提的恢复是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翻译理论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主要探讨了四种恢复语用前提的方法 :1.加注法 ,2 .加词法 ,3 .同义替代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前提 戏剧对白 非语言前提 文化 互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贺卡语中的语用前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晦 《山东外语教学》 2003年第2期12-14,共3页
本文以语用学中"前提关系"推论为背景,分析英语贺卡语中言语行为实施的互知性问题,认为语言交际双方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及无声状况下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实现话语理解是由于语用前提的引导作用.贺卡语是一特定的语言交际形式,... 本文以语用学中"前提关系"推论为背景,分析英语贺卡语中言语行为实施的互知性问题,认为语言交际双方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及无声状况下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实现话语理解是由于语用前提的引导作用.贺卡语是一特定的语言交际形式,其语用前提的共同理解不同于其他语言形式,受非语言因素影响,其可取消性的语用前提特征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卡语 语用前提 互知性 可取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英汉交际中语用前提内涵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宜良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111-114,共4页
要成功地进行英汉交际 ,必须理解交际中语用前提的异同点。从语言学家对语用前提的见解着手 ,分析语用前提在英汉交际中的内涵 ,即交际双方的社会背景信息 ,各自的文化背景信息和一定的语境常识 。
关键词 语用前提 内涵 英语 汉语 言语交际 社会背景 文化背景 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用前提设置的“远近原则”
4
作者 吴明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3-43,共1页
语用前提设置的“远近原则”吴明华语用前提同语义前提一样是人们在交际活动中,透过语言形式本身,把握"会话含义"(也就是语用含义或言语交际意义)的桥梁。关于语用前提,一般的理论认为,它的设置必须符合合适性(appropr... 语用前提设置的“远近原则”吴明华语用前提同语义前提一样是人们在交际活动中,透过语言形式本身,把握"会话含义"(也就是语用含义或言语交际意义)的桥梁。关于语用前提,一般的理论认为,它的设置必须符合合适性(appropriateness或fei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前提 近原则 张大千 共知性 会话含义 合适性 言语交际 八宝山 教育出版社 语用含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用前提与话语理解
5
作者 吴喜艳 《山东外语教学》 2001年第4期46-48,72,共4页
语言交际是交际双方的互动过程,涉及发话者的话语产生和受话者的话语理解,而话语理解对交际成功至关重要.本文试从话语理解的先决条件-语用前提-的定义出发,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会话分析,具体说明语用前提-话语理解的先决条件和推导会话含... 语言交际是交际双方的互动过程,涉及发话者的话语产生和受话者的话语理解,而话语理解对交际成功至关重要.本文试从话语理解的先决条件-语用前提-的定义出发,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会话分析,具体说明语用前提-话语理解的先决条件和推导会话含义的基本依据-对话语理解的制约和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前提 话语理解 制约作用 引导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语插入结构的语用功能分析
6
作者 杨衍春 赵丽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131-135,共5页
插入结构被看作是独立于句子之外的相对独立的言语形式,在语法、语义、修辞不同层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一方面,插入结构能够反映说话人的思维方式,展现说话人对不同话语之间语义关系的主观判断。另一方面,在交际过程中插入结构能表明言... 插入结构被看作是独立于句子之外的相对独立的言语形式,在语法、语义、修辞不同层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一方面,插入结构能够反映说话人的思维方式,展现说话人对不同话语之间语义关系的主观判断。另一方面,在交际过程中插入结构能表明言语行为的类型,影响听话人的行为,承载着与说话人本身相关的语用信息。即插入结构具有语篇指示功能,是言语行为类型的指示语,是交际过程的触发语用前提,体现语用策略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入结构 语篇指示 言语行为 语用前提 语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叙实谓词和含蓄谓词的前提意义与句法特征 被引量:9
7
作者 辛斌 《山东外语教学》 1997年第2期6-10,共5页
前提(presupposition)主要有两种:语义前提(semantic presupposition)和语用前提(pragmatic presupposition)。前者指在肯定和否定的情况下恒真的命题。如果命题‘P’是命题‘q’真实性的必要条件.那么‘P’就是‘q’的(语义)前提(见L... 前提(presupposition)主要有两种:语义前提(semantic presupposition)和语用前提(pragmatic presupposition)。前者指在肯定和否定的情况下恒真的命题。如果命题‘P’是命题‘q’真实性的必要条件.那么‘P’就是‘q’的(语义)前提(见Lyons,1977:597)。后者指发话人认为是真的或大概是真的那些信仰和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 句法特征 谓词 语用前提 肯定 含蓄 否定 命题 情况 真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词语在翻译中的语义连贯与重构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淑侠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1-115,共5页
为了探讨文化词语,特别是集文学和文化于一体的文学文化词语的语义连贯与重构策略,运用语用学的语用前提理论,对比分析小说《浮躁》中部分文化词语与其英译本Turbulence中的相应译文的语义连贯,并就译文的语义连贯和重构策略及其交际效... 为了探讨文化词语,特别是集文学和文化于一体的文学文化词语的语义连贯与重构策略,运用语用学的语用前提理论,对比分析小说《浮躁》中部分文化词语与其英译本Turbulence中的相应译文的语义连贯,并就译文的语义连贯和重构策略及其交际效度进行了语意转换维度的讨论。结果表明:文学文化词语的翻译不仅要体现原作的文化民族性和文学性特征,同时还要顺应译文读者的思维与表达习惯,这两者之间“度”的把握均以再现原作意义的译文语义连贯重构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文化词语 语用前提 语义连贯 语义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视角下语境中的话语幽默论析——以当代影视作品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曈 《电影评介》 2012年第9期73-77,共5页
话语幽默作为人类一种既普遍而又特殊的交际形式,与语境密不可分。话语幽默通过语域偏离在不协调的语境中产生,通过交际者共知的语用前提在共知的语境中实现。基于Halliday关于情景语境的思想,分析语境对话语幽默产生和实现的作用,旨在... 话语幽默作为人类一种既普遍而又特殊的交际形式,与语境密不可分。话语幽默通过语域偏离在不协调的语境中产生,通过交际者共知的语用前提在共知的语境中实现。基于Halliday关于情景语境的思想,分析语境对话语幽默产生和实现的作用,旨在对语境中的话语幽默进行探索。多元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不同语言变体的偏离与融合,为语言使用提供了共知的语境,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话语幽默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幽默 语境 语域偏离 语用前提 多元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