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中国现代语法学史的分期问题 被引量:7
1
作者 马庆株 《汉语学习》 CSSCI 1998年第4期2-7,共6页
中国语法学的发展历史,是从语文学向现代语言学发展的历史。现代语法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一种是以现代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法学,研究古代语言的不能算现代语言学;另一种是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方法进行的语法研究,和研究对象无关;还... 中国语法学的发展历史,是从语文学向现代语言学发展的历史。现代语法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一种是以现代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法学,研究古代语言的不能算现代语言学;另一种是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方法进行的语法研究,和研究对象无关;还有一种看法即现代进行的语法研究,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研究 现代汉语语法学 结构主义 语法学史 语言共性 20世纪 语法体系 现代语言学 理论方法 语法著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重要 《史》难写——序《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
2
作者 陆俭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4-105,共2页
关键词 语法学史 新时期 研究成果 汉语 科学研究 学术 研究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序
3
作者 邢福义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语法 语法学史 新时期 2008年 学术活动 法学 讨论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自序
4
作者 邵敬敏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8-112,共5页
关键词 语法学史 汉语 新时期 中国语言学 20世纪90年代初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自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和非词——汉语语法学史札记之一
5
作者 方经民 《汉语学习》 1988年第2期18-20,共3页
汉语语法学发展的历史跟吸收、借鉴国外语言学理论是分不开的。从这个角度按专题研究汉语语法学史,也许会有新的启发。本文是作者整理这方面材料的札记之一。 1.我国古代只有“字”的概念,没有“词”的概念。首先将“词”作为现代语言... 汉语语法学发展的历史跟吸收、借鉴国外语言学理论是分不开的。从这个角度按专题研究汉语语法学史,也许会有新的启发。本文是作者整理这方面材料的札记之一。 1.我国古代只有“字”的概念,没有“词”的概念。首先将“词”作为现代语言学意义的术语引进中国,并且跟“字”加以区分的是章士钊的《中等国文典》(1907)。五十年代,《中国语文》、《文字改革》等刊物曾结合拼音化词儿连写问题和语法研究对词和非词问题不断展开讨论。1959年,吕叔湘曾撰文对过去的讨论作过概述。本文不再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学史 《中等国文典》 札记 非词 语言学理论 语法研究 《中国语文》 文字改革 拼音化 吕叔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邵敬敏著《汉语语法学史稿》
6
作者 方经民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45-48,共4页
早就听说邵敬敏已完成大著《汉语语法学史稿》,然而好事多磨,直到八年后才得以拜读。其间,已有多部汉语语法学史著作问世,特别是林玉山《汉语语法学史》(初版1983,修订本1986)和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稿》(1987)为汉语语法学史这门新兴... 早就听说邵敬敏已完成大著《汉语语法学史稿》,然而好事多磨,直到八年后才得以拜读。其间,已有多部汉语语法学史著作问世,特别是林玉山《汉语语法学史》(初版1983,修订本1986)和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稿》(1987)为汉语语法学史这门新兴学科的建设奠定了厚实的基础。邵著后出转精,更为这门学科的发展添写了新的一页。邵著是一部“史稿”,确实写出了“史”的特点。唐代著名史学专家刘知几指出,史有三长:才(方法)、学(资料)、识(观点),三者缺一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学史稿 语法学史 邵敬敏 龚千炎 汉语语法研究 汉语研究 朱德熙 语法体系 胡裕树 新著国语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特点与中国语法学的研究——中国语法学史札记之一 被引量:6
7
作者 龚千炎 《汉语学习》 1988年第6期1-3,共3页
一种语言的语法学,一般都是从分析具体的语言事实出发,然后逐步认清该语言的性质和特点,不断揭示其结构规律,并经过归纳整理和全面总结,才构成为科学的系统的。也就是说,要研究好某种语言的语法,必须对它的性质特点有所认识,在一定意义... 一种语言的语法学,一般都是从分析具体的语言事实出发,然后逐步认清该语言的性质和特点,不断揭示其结构规律,并经过归纳整理和全面总结,才构成为科学的系统的。也就是说,要研究好某种语言的语法,必须对它的性质特点有所认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语言特点认识得愈清楚,语法学就研究得愈好。世界上许多语言(英语、法语、德语、俄语……)的语法研究,就都是这样发展过来的。可是汉语的语法研究,却走的是与众不同的曲折道路。 我国关于语法现象的分析是比较早的。例如春秋战国时期,《春秋》的注解中就有类似语法的分析,涉及到自动与他动、单数与多数、修饰成分等;汉魏时期,开始了对虚词以及句、读、顿的研究;唐宋以后,研究的领域更是扩及到了句式、省略、倒装、词语搭配等许多方面。应该说,这些分析研究都是符合汉语实际的,能够反映汉语特点的。但是,一则它们是分散的、零星的、不成系统的,二则它们只是训释经籍时顺便提及,属于训诂学的附庸,所以科学的语法体系始终没有建立起来。 1898年《马氏文通》的发表,标志着中国语法学的正式创立,是《马氏文通》使汉语语法研究脱离了训诂国学的范围和影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马氏文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法学 汉语特点 《马氏文通》 语法学史 汉语语法研究 语言事实 结构规律 语法现象 词语搭配 汉魏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语法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评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
8
作者 吴继光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5-49,共5页
邵敬敏的《汉语语法学史稿》1990年11月出版(上海教育出版社,以下称《史稿》),我于去年夏天得以拜读。读后,颇有收益。适巧,我自己近几年为研究生讲了两轮“汉语语法学史”课,也形成了一些想法。凑到一起,草成此文,一方面算是对《史稿... 邵敬敏的《汉语语法学史稿》1990年11月出版(上海教育出版社,以下称《史稿》),我于去年夏天得以拜读。读后,颇有收益。适巧,我自己近几年为研究生讲了两轮“汉语语法学史”课,也形成了一些想法。凑到一起,草成此文,一方面算是对《史稿》的评论,另一方面,借机求教于敬敏兄和其他方家。 一、“史”的脉络与论著的评述 汉语语法学史,既然为“史”,就应该勾划出历史的发展脉络。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如此简单。语法学史的作者,面对的是汗牛充栋的学术文献,要写成“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学史 稿》 传统语法 汉语语法研究 几个问题 语法理论 语法专题 北京口语 描写语法学 勾划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三个问题——《中国语法学史稿》序 被引量:2
9
作者 吕叔湘 《语文建设》 1987年第1期26-27,共2页
龚千炎同志写了一本《中国语法学史稿》,要我在书的前面写几句话。我想借此机会说说我对于汉语语法研究所遇到的问题的感想。第一部正式讲汉语语法的书是《马氏文通》,到现在快有一百年了。在这一段时间里,出版了不少专著和论文,汉语语... 龚千炎同志写了一本《中国语法学史稿》,要我在书的前面写几句话。我想借此机会说说我对于汉语语法研究所遇到的问题的感想。第一部正式讲汉语语法的书是《马氏文通》,到现在快有一百年了。在这一段时间里,出版了不少专著和论文,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原则性问题也渐渐被人们看清楚了。有哪些问题呢?我以为有三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学史 汉语语法研究 龚千炎 《马氏文通》 现代汉语语法 语法理论 一本 二字 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语法学史稿》日译本序
10
作者 龚千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4-15,共2页
有人说中国语法学是一门年青的科学,这话又对又不对。如果只从1898年马建忠《马氏文通》算起,那当然是够年青的;但是中国语法学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春秋》注释中就有类似语法的分析,它经过长期的孕育醖酿,有自身的传统。所以... 有人说中国语法学是一门年青的科学,这话又对又不对。如果只从1898年马建忠《马氏文通》算起,那当然是够年青的;但是中国语法学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春秋》注释中就有类似语法的分析,它经过长期的孕育醖酿,有自身的传统。所以换一个角度看,中国语法学又是一门不年青的科学了。 又有人说中国语法学来自西方,这话也是又对又不对。就拿《马氏文通》来说吧,它固然模仿拉丁语法,用西方的语法框架来套汉语的材料;但是它也大量继承了我国传统的语法研究成果,例如关于句、读、顿的理论,关于虚词尤其是助字的理论,关于句式、语序、省略、倒装的说法,等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马氏文通》应该看作是中国语法研究与西方语法学的交汇和融合。人类文明进化史表明,学科创建之初有时模仿也许是不可避免的,也许可以不叫作模仿而叫作引进或创造。本国没有的东西,也可以在国内创造,也可以从国外引进,在这个意义上,引进是否也是一种创造?! 不过,也无庸讳言,《马氏文通》以后的40年间,尽管诞生了《新著国语文法》这部反映白话文规律的大著作,但是中国语法学界确实一直存在模仿西洋语法、忽视汉语特点的倾向。三十年代、四十年代,正由此而引发了中国文法的革新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是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法学 日译 《马氏文通》 稿》 汉语语法学史 汉语特点 语法研究 朱德熙 中国语文 学科创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中国语法学史稿》
11
作者 蒋同林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8-42,共5页
三十年代末,陈望道曾考察过汉语语法学的历史,此后也时有语法学史方面的散论发表。然而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汉语语法学史”受到关注并得到发展还是近几年的事情。龚千炎先生的新著《中国语法学史稿》(语文出版社·1987)以详实的史... 三十年代末,陈望道曾考察过汉语语法学的历史,此后也时有语法学史方面的散论发表。然而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汉语语法学史”受到关注并得到发展还是近几年的事情。龚千炎先生的新著《中国语法学史稿》(语文出版社·1987)以详实的史料和合理的编排记述了汉语语法学的源流变迁史,为“汉语语法学”这门学科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借鉴。本文试就《史稿》理论和方法上的几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语法学的发展受到自身历史和语法构造的制约,也受到社会需求结构和占支配地位的政治思潮的影响。如果离开社会的发展去研究语法学的历史,很可能陷进主观唯心主义的泥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法学 稿》 汉语语法学史 研究语法 汉语事实 理论语法 暂拟系统 理论和方法 中国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井克之和他的汉语语法学史研究
12
作者 洪毅 《汉语学习》 CSSCI 1997年第4期60-63,共4页
关键词 《汉语语法学史 《马氏文通》 中国语法学 汉语语法研究 教学语法 汉语官话 现代汉语 中国语言学 学术研究 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语法学史稿》即将出版
13
作者 蒋同林 《语文建设》 1987年第4期63-,共1页
龚千炎所著的《中国语法学史稿》即将由语文出版社出版。这本近30万字的著作,是作者在有关的讲稿的基础上加工修订而成的。该书努力探索从一个语法规范体系到另一个语法规范体系的变化,注意前一时期的余脉和下一时期的先兆以及其间的关... 龚千炎所著的《中国语法学史稿》即将由语文出版社出版。这本近30万字的著作,是作者在有关的讲稿的基础上加工修订而成的。该书努力探索从一个语法规范体系到另一个语法规范体系的变化,注意前一时期的余脉和下一时期的先兆以及其间的关系。根据语法学自身发展的过程,作者把汉语语法学史分为酝酿、萌芽,草创、模仿,探索、革新,发展、繁荣四个时期。按照这个线索,全书分为四章:语法研究的萌芽,中国语法学的创立,语法学的革新时期,新中国的语法学。作者力求历史地、动态地、系统地反映公元前475年~公元1986年汉语语法学发展变化的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学史 龚千炎 汉语语法学 语法研究 语法规范 朱德熙 语文出版社 语法问题 于根元 重要论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说汉语语法学形成较晚的原因
14
作者 仇鑫奕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5-27,共3页
再说汉语语法学形成较晚的原因仇鑫奕我国是一个具有两千年语言研究历史的国家。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以前就产生了训诂学著作《尔雅》,公元前17年又产生了方言学著作(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公元122年第一部文字学著作《说文解... 再说汉语语法学形成较晚的原因仇鑫奕我国是一个具有两千年语言研究历史的国家。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以前就产生了训诂学著作《尔雅》,公元前17年又产生了方言学著作(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公元122年第一部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问世,公元200年词源学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学史 《马氏文通》 形态变化 对外汉语教学 训诂学 中国文化语言学 语法研究 汉语词序 必要性和必然性 古代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文通》研究的新收获——读王海棻《<马氏文通>与中国语法学》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之朗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38-40,共3页
汉语语法学的奠基石,我国第一部语法学专著《马氏文通》的出版至今已历九十余个春秋。九十余年来,该书对我国语法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启发并带动了语法学界对古汉语、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而对这部巨著本身的研究,从它出版以后的十几... 汉语语法学的奠基石,我国第一部语法学专著《马氏文通》的出版至今已历九十余个春秋。九十余年来,该书对我国语法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启发并带动了语法学界对古汉语、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而对这部巨著本身的研究,从它出版以后的十几年开始,直到现在,几乎是绵延不断、经久不衰,从而成为汉语语法学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马氏文通》研究的初期,曾先后出现过质疑派(陶奎,《【文通】质疑》)、刊误派(杨树达,《【马氏文通】刊误》)和文法革新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文通》 语法学史 语法学 现代汉语语法 《文通》 语法体系 汉语语法学 中国文法论 比较文法 汉语语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特点和趋势 被引量:9
16
作者 邵敬敏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1,共9页
新时期的中国汉语语法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无论是研究领域的扩大、研究专题的深化、研究队伍的更新,还是研究视野的国际化、研究理论的多元化、研究手段的现代化,无不渗透着浓郁的三大特色,即时代特色、中国特色和学科特色。... 新时期的中国汉语语法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无论是研究领域的扩大、研究专题的深化、研究队伍的更新,还是研究视野的国际化、研究理论的多元化、研究手段的现代化,无不渗透着浓郁的三大特色,即时代特色、中国特色和学科特色。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新时期的汉语语法研究进行阐述:(1)历史分期与评述框架;(2)学术梯队的新陈代谢;(3)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特色;(4)21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 立体交叉评述模式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黎锦熙语法思想的几个重要原则 被引量:2
17
作者 刁晏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73,共8页
长期以来,对于黎锦熙的语法思想,人们见仁见智,褒贬不一,这都与一些人在以下问题上的模糊或偏差有关:一是对"模仿"的认识和认定,二是受各自所宗的"主义"影响,三是受政治的干预,四是忽略黎氏语法作为教学语法的某些... 长期以来,对于黎锦熙的语法思想,人们见仁见智,褒贬不一,这都与一些人在以下问题上的模糊或偏差有关:一是对"模仿"的认识和认定,二是受各自所宗的"主义"影响,三是受政治的干预,四是忽略黎氏语法作为教学语法的某些习惯和特点,五是以今度"古",六是褒贬均不够客观。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旗帜鲜明地提出以下原则:明确"模仿"内涵、摒弃"主义"影响、排除"政治"干扰、认清"体系"之别、站稳"立场"脚跟、坚持"客观"态度。只有就此统一认识,达成共识,才能正确评价黎氏语法思想及其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锦熙 语法 新著国语文法 语法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十年代以前现代汉语语法纵、横向比较法研究简述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鹏亮 《安康师专学报》 2001年第3期23-24,53,共3页
在今所见语法学史论著中 ,很少有人对七十年代以前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使用纵、横比较法的历史作系统地梳理 ,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以补不足。
关键词 比较法 研究 21世纪70年代以前 现代汉语 语法 方言 语法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对40年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些看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文炼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0-15,共6页
今天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同50年代的情况相比,好像是从黑白电视时代,进入了彩色电视时代。因为看到的是五彩纷呈,有时不免觉得眼花缭乱,然而我们透过绚丽的画面,去寻找它的光源,就会发现那里发射出来的只是有限的几种原色。人们所见到... 今天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同50年代的情况相比,好像是从黑白电视时代,进入了彩色电视时代。因为看到的是五彩纷呈,有时不免觉得眼花缭乱,然而我们透过绚丽的画面,去寻找它的光源,就会发现那里发射出来的只是有限的几种原色。人们所见到的万紫千红,都是由这几种原色光束交织而成的。从光谱学的角度看,黑白与原色并非了不相涉。从语法学史的眼光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学史 汉语语法 语法分析 传统语法 分布分析法 朱德熙 转换生成语法 语法研究 意义标准 变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述评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玉山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9-13,共5页
吕叔湘先生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1979,以下出版单位简称同此)的出版,标志着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开始。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非常繁荣兴盛。自吕老的论著开始,到1990年底,我国(台湾省和港澳因缺乏资料未列入统计)共出版语法著作39... 吕叔湘先生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1979,以下出版单位简称同此)的出版,标志着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开始。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非常繁荣兴盛。自吕老的论著开始,到1990年底,我国(台湾省和港澳因缺乏资料未列入统计)共出版语法著作390种。其中论著278种。语法教材67种,语法工具书27种,其他18种。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语法研究在新时期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研究 现代汉语 语法分析 语法著作 语法学史 胡裕树 吕叔湘先生 朱德熙 繁荣兴盛 汉语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