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气词“啊”在儿化音之后的连续音变
1
作者 子木 《汉语学习》 1982年第4期45-47,共3页
常有人问到儿化音节之后的语气词“啊”究竟该怎么变读的问题。这篇小文就是为回答这个问题而写的。 有几本书说,儿化音节之后的语气词“啊”,其变音是ra。这种变音的确是有的。例如:
关键词 语气词“啊” 儿化音节 连续音 变读 变音 一个音节 音素 双重影响 非儿化 连读音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气、情态和汉语的句末语气词
2
作者 梁银峰 《汉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44,共16页
语气和情态都涉及说话人对句子所述命题或事件的主观态度,两者不容易做出明确区分。文章认为,在分析汉语的情态和语气问题时,对于这两种范畴要注意区分其核心功能和非核心功能:典型的情态主要表达说话人对所说内容的确信程度和对信息的... 语气和情态都涉及说话人对句子所述命题或事件的主观态度,两者不容易做出明确区分。文章认为,在分析汉语的情态和语气问题时,对于这两种范畴要注意区分其核心功能和非核心功能:典型的情态主要表达说话人对所说内容的确信程度和对信息的真实性做出判断,典型的语气是表达句子的言语交际作用的范畴,它主要反映的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言语互动。文章认为汉语的句末语气词在功能上可分为三类,这三类句末语气词依据其主观性和所表达的语气的强弱程度以及虚化程度,大致存在如下等级:情态功能>语气功能>互动功能。句末语气词是表达言语行为和传达说话人的交际意图的重要语法手段,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和从言语互动的视角研究汉语句末语气词的功能和意义是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 语气 句末语气词 言语行为 言语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仡佬语语气词概貌与典型演变个例kɔ^(33)
3
作者 李霞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14,共13页
仡佬语各方言均有丰富的语气词,在汉藏语中比较有特点,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语音方面:单音节占优势,以CV型为基本型,音节结构简单;声母大多不送气,主要由m、n、l、■、k、q、x、s等鼻音、边音、塞音、擦音充当;韵母以单元音为主,二合复... 仡佬语各方言均有丰富的语气词,在汉藏语中比较有特点,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语音方面:单音节占优势,以CV型为基本型,音节结构简单;声母大多不送气,主要由m、n、l、■、k、q、x、s等鼻音、边音、塞音、擦音充当;韵母以单元音为主,二合复元音为辅,句首以a为常,句中以i、e为常,句末以o、e为常;有声调,调型以中平为主,中降、低降次之,升调较少,总体符合语气词的声调共性,但居都仡佬语较有个性,声调变体也远多于其他点;具有鲜明的韵律特征,常重读,可延长,有声调,罕见轻声变体。分布方面:位置灵活,不少语气词可在句首、句中、句末三个位置中的两个甚至三个出现,几乎所有句类、句式、句型都有语气词分布;虽然句法分布广泛,但使用上却有一定的语体限制,隐现也有规律可循,受说话场合、交际双方的身份、熟悉程度等语境因素制约。功能方面:语气词虽无实际意义,不充当句子成分,但具备衔接、表态、暂顿、增强语意等语用功能,还有引发语句、协调音节、增加美感等韵律功能,是仡佬语谋篇成句、表达语气的重要手段。仡佬语语气词数量众多,演变情况复杂,系外因与内因两方面合力所致,其中,语法化为重要的内部演变途径之一。比工仡佬语中的高频词kɔ^(33)是一个由语法化所致的演变典型案例,其语法化过程大致为:方位名词--时间名词--时间副词--动态助词--语气词,该词的发展轨迹对于揭示仡佬语语气词的基本演变规律有一定启示。仡佬语语气词的韵律表现与演变问题值得学界持续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仡佬语 语气词 kɔ^(33) 语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州方言语气词“还”的语法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洪妍 林华勇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41,共13页
潮州方言的“还”除了做副词(还_(1)),还可做句末语气助词(还_(2)),构成“XP_(1)+还_(2)”句式。“还_(2)”具备以下功能:(a)反驳语气词(还_(2a));(b)肯定语气词(还_(2b))。“还”的语气词用法由表反预期义的语气副词,经过成分省略、重... 潮州方言的“还”除了做副词(还_(1)),还可做句末语气助词(还_(2)),构成“XP_(1)+还_(2)”句式。“还_(2)”具备以下功能:(a)反驳语气词(还_(2a));(b)肯定语气词(还_(2b))。“还”的语气词用法由表反预期义的语气副词,经过成分省略、重新分析而成。句法结构的变化,促使“还”的语义辖域重心前移,语义内容随之改变,由此进一步引发“还_(2a)>还_(2b)”的语气功能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方言 “还” 副词 语气词 语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是”的产生、来源及发展
5
作者 张丽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36,共17页
判断系词位于句末并演变为语气词的现象出现于汉语及一些藏缅语系语言中,代表了判断系词语法化的一种新路向,体现了一种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不断增强的主观化过程,蕴含类型学价值。文章首先梳理现代汉语方言“是”作句末语气词的用法,并... 判断系词位于句末并演变为语气词的现象出现于汉语及一些藏缅语系语言中,代表了判断系词语法化的一种新路向,体现了一种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不断增强的主观化过程,蕴含类型学价值。文章首先梳理现代汉语方言“是”作句末语气词的用法,并在历时考察的基础上,探讨近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是”的用法及其语法化路径。研究表明,句末语气词“是”大致产生于唐宋时期,主要经历了“回指代词→后置判断句中‘是也’共用→‘也’字脱落→句末语气词”的演变过程。判断系词“是”成为判断句的唯一语法标记后,全面取代了“也”的功能,除了发展出焦点标记、强调标记、对比标记的用法外,在“NP+VP+(其他)+是”结构中也发展出语气词的用法。最后将研究视野扩展到藏缅语系语言中,结合藏缅语句末系词语法化为语气词的众多实例,深入挖掘其蕴含的类型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句末语气词 “是” 语法化 类型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语气词用法的自动识别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周溢辉 穆玲玲 +1 位作者 昝红英 袁应成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55-157,161,共4页
研究现代汉语语气词用法的自动识别问题,从语气词的实际用法入手,构建语气词用法词典和语气词用法规则库,利用语气场构建语气词用法规则库。采用1998年1月的《人民日报》分词与词性标注语料,利用语气词用法规则库进行语气词的自动识别... 研究现代汉语语气词用法的自动识别问题,从语气词的实际用法入手,构建语气词用法词典和语气词用法规则库,利用语气场构建语气词用法规则库。采用1998年1月的《人民日报》分词与词性标注语料,利用语气词用法规则库进行语气词的自动识别。实验结果证明,语气词的识别准确率为78.4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虚词知识库 语气词用法识别 语义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祈使句句末语气词选择性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齐沪扬 朱敏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2-69,共8页
现代汉语祈使句句末语气词的分布存在选择性,其原因与祈使句的类别及主语人称有关。选择差异表现为:(1)肯定式带语气词的比例高于强调式和否定式。(2)各类别祈使句句末语气词呈现出较明显的分布差异性。肯定式以带“吧”及“啊”的变体... 现代汉语祈使句句末语气词的分布存在选择性,其原因与祈使句的类别及主语人称有关。选择差异表现为:(1)肯定式带语气词的比例高于强调式和否定式。(2)各类别祈使句句末语气词呈现出较明显的分布差异性。肯定式以带“吧”及“啊”的变体为主,强调式多见“啊”及其变体,而否定式常用“啊”及其变体以及“了”与“啊”的合音变体。(3)同类别不同人称句末语气词的分布频率存在差异,差异性与祈使句主语人称的标记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祈使句 句末 词选 语气词 “啊” 存在差异 否定式 肯定式 差异性 变体 分布 人称 类别 “吧” “了” 标记性 主语 调式 合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是(了)”的词汇化与语法化——兼论语气词“就是(了)”的形成 被引量:8
8
作者 刘顺 潘文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73,共8页
"便是(了)"形成于元末明初,它是在谓语位置上通过语用推理、吸收语境义、不断词汇化和语法化而产生的。到明朝中前期,语气词"就是(了)"开始替换准语气词"便是(了)",明朝晚期以后,"便是(了)"很... "便是(了)"形成于元末明初,它是在谓语位置上通过语用推理、吸收语境义、不断词汇化和语法化而产生的。到明朝中前期,语气词"就是(了)"开始替换准语气词"便是(了)",明朝晚期以后,"便是(了)"很少使用,现代汉语时期完全被"就是(了)"替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便是(了) 就是(了) 词汇化 语法化 词汇替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语气词历时演变的几个特点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利 李小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9-56,共8页
语气词的衍生取决于其自身的语义和句法基础,但其后的发展演变却主要受制于当时的语气词系统。在历时演变中,语气词的语气义有扩展、缩减和仪式化三种变化形式。语气义扩展又有四种原因:句式或语气义之间的天然联系、借用、语气义沾染... 语气词的衍生取决于其自身的语义和句法基础,但其后的发展演变却主要受制于当时的语气词系统。在历时演变中,语气词的语气义有扩展、缩减和仪式化三种变化形式。语气义扩展又有四种原因:句式或语气义之间的天然联系、借用、语气义沾染、语气词系统的彼此影响和制约。语气词的音变(弱化)现象非常普遍,在声母、韵母、声调三方面都有所反映,音变有时会造成语气词的混用,有些甚至会产生新语气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历时演变 语气 语音弱化 语气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民初北京官话语气词例释——以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课本为依据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无未 杨杏红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6-103,共8页
本文以日本明治时期的北京官话课本为依据,描写北京官话教科书中的语气词与同时期其他文献在词形、词音等方面的差别,并分析仅出现在北京官话课本中的语气词"呐""咯"的使用情况。文章最后指出日本明治时期的北京官... 本文以日本明治时期的北京官话课本为依据,描写北京官话教科书中的语气词与同时期其他文献在词形、词音等方面的差别,并分析仅出现在北京官话课本中的语气词"呐""咯"的使用情况。文章最后指出日本明治时期的北京官话课本中出现的语气词与同时期其他文献存有差异的原因,并认为应该动态地看待清末民初北京官话语气词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北京官话 明治时期 课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气词“嘛”的用法及语用功能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杜建鑫 张卫国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7-149,共3页
语气词"嘛"的核心人际功能是"强传信",核心语篇功能是"要求继续";两者与具体交际语境结合产生"提醒"、"劝请"等派生人际功能和"标示话轮转换"、"标示主位"等派... 语气词"嘛"的核心人际功能是"强传信",核心语篇功能是"要求继续";两者与具体交际语境结合产生"提醒"、"劝请"等派生人际功能和"标示话轮转换"、"标示主位"等派生语篇功能;在不同语境中,又可以衍生出不同的附加义。其核心特性、派生功能和附加义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语用功能网络表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嘛” 核心功能 语用功能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城方言语气词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纶鑫 何清强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8-133,共6页
石城方言是赣南客家方言的一支。石城方言的语气词可分为单音语气词和双音语气词两类。其单音语气词共 2 1个 ,分别表示疑问、陈述、祈使、揣度与商量、惊叹等语气。其双音语气词共 12个 ,由单音语气词按一定的规律构成 。
关键词 石城方言 单音语气词 双音语气词 客家方言 复合语气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句尾语气词“吗”的语法化过程 被引量:45
13
作者 杨永龙 《语言科学》 2003年第1期29-38,共10页
本文探讨了"吗"的语法化过程,认为"吗"是在"VP无"格式中语法化的,整个过程可以从两个方面观察:一是"无"语义泛化,与句法功能的扩展有关;一是"VP无"句式的主观化,与表达功能的扩展有关。
关键词 语法化 语义泛化 主观化 功能扩展 语气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气词“好”的形成过程及机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小军 朱习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11-115,共5页
语气词"好"形成于晚唐五代,源于形容词"好"的主观化。这一过程中,"好"的语义逐渐弱化,同时主观评注性功能增强,"VP好"这一格式的句法语义重心前移。"好"从静态描绘到动态评价再到劝... 语气词"好"形成于晚唐五代,源于形容词"好"的主观化。这一过程中,"好"的语义逐渐弱化,同时主观评注性功能增强,"VP好"这一格式的句法语义重心前移。"好"从静态描绘到动态评价再到劝慰、命令,这是一个语用推理过程:VP很好→希望(受众)V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主观化 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气词“着(著)”的形成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小军 曹跃香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18-122,共5页
持续义助词"着(著)"如果出现在未然态语境中,且与听话人有关的行为动作在说话时还没有发生,则持续义弱化,并最终演变为语气词。"着"的祈使语气源于句式义。唐代以来书面语中表祈使语气的"者"乃是口语中&q... 持续义助词"着(著)"如果出现在未然态语境中,且与听话人有关的行为动作在说话时还没有发生,则持续义弱化,并最终演变为语气词。"着"的祈使语气源于句式义。唐代以来书面语中表祈使语气的"者"乃是口语中"着"的借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着(著) 语法化 祈使语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气词“唦”的来源及其方言变体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小军 《语言科学》 CSSCI 2008年第4期398-405,共8页
语气词"唦"分布在南部主要省份以及西北各省等,在不同方言里因为语音的差异及不明来源,而产生了多个变体字。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唦"和"些"是同一个语气词,"唦"源于"些"的音变,而语气... 语气词"唦"分布在南部主要省份以及西北各省等,在不同方言里因为语音的差异及不明来源,而产生了多个变体字。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唦"和"些"是同一个语气词,"唦"源于"些"的音变,而语气词"些"由量词"些"语法化而来。普通话里不见语气词"些"或"唦",可能是被金元以来的语气词"罢(吧)"取代了,而在有语气词"唦"、"些"的方言区语气词"吧"很少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方言变体 来源 音变 “唦”“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绥德方言语气词的连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晓琴 陶相荣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4-119,共6页
绥德方言的语气词可以两两连用,甚至还有3个或4个连用的情况。绥德方言语气词的连用,比普通话语气词的连用丰富得多,也复杂得多。特别是4个语气词的连用,更是普通话所没有的。
关键词 绥德方言 语气词 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方言的句首语气词 被引量:8
18
作者 林华东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8-168,共11页
句首使用语气词是闽南方言的一大特色,也是闽南方言继承古汉语句法形式的特征之一。本文对闽南方言句首语气词作了系统梳理;从语气词与句子的组合情况解析句首语气词的句法结构特点;从句首语气词的出现与否及发音变音事实论述语气词对... 句首使用语气词是闽南方言的一大特色,也是闽南方言继承古汉语句法形式的特征之一。本文对闽南方言句首语气词作了系统梳理;从语气词与句子的组合情况解析句首语气词的句法结构特点;从句首语气词的出现与否及发音变音事实论述语气词对句子语义细微差异的指示作用;概述了句首语气词对句子语气所起的衔接、表态和增强等语用功能;从汉语史角度对闽南方言句首语气词的来源也作了较深入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方言 句首语气词 汉语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气词“罢了”和“而已” 被引量:19
19
作者 方绪军 《语言科学》 2006年第3期49-54,共6页
本文探讨语气词“罢了”和“而已”在句法环境和表达语气意义上的倾向性。在句法方面,“而已”前边常用数量词语,“X而已”可以被包孕在更大的结构之中。在表达语气意义方面,二者都可以表示“把事情往小里说”的意味,但“罢了”常表示... 本文探讨语气词“罢了”和“而已”在句法环境和表达语气意义上的倾向性。在句法方面,“而已”前边常用数量词语,“X而已”可以被包孕在更大的结构之中。在表达语气意义方面,二者都可以表示“把事情往小里说”的意味,但“罢了”常表示“纯粹、完全属于某种情况而非其他”的意味,“而已”常表示“认定数量不够、程度或等级低”的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罢了 而已 句法 语气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词衍生过程中的语音弱化 --以汉语语气词为例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李小军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3-364,共12页
汉语虚词在衍生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语音弱化。语音弱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声韵调的变化,产生记音字,结构省缩。记音字的出现以及结构省缩都源于声韵调的变化,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因果关系,不过声韵调的变化并不一定会导致记音字的出现和... 汉语虚词在衍生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语音弱化。语音弱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声韵调的变化,产生记音字,结构省缩。记音字的出现以及结构省缩都源于声韵调的变化,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因果关系,不过声韵调的变化并不一定会导致记音字的出现和结构省缩。虚词衍生过程中偶尔还会出现语音强化,语音强化其实是语音弱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语音弱化对语法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促使虚词语义分化,到一定阶段还会衍生出新的虚词,另外,常常会加速语法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词 语法化 语音弱化 语气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