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气助词的语气意义 被引量:67
1
作者 胡明扬 《汉语学习》 1988年第6期4-7,共4页
不同的语气助词所表达的究竟各是什么样的语气意义,各家的意见并不一致。语气助词的语气意义本来比较空灵,不容易捉摸,不容易“范围住”,这是一个原因。但是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各家使用的方法不同。 语气助词是典型的虚词,不能单独使... 不同的语气助词所表达的究竟各是什么样的语气意义,各家的意见并不一致。语气助词的语气意义本来比较空灵,不容易捉摸,不容易“范围住”,这是一个原因。但是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各家使用的方法不同。 语气助词是典型的虚词,不能单独使用,孤立的一个语气助词不表达任何意义。因此,只能在语气助词的使用过程中,也就是在语气助词和某个具体句子结合的实例中去考察语气助词所表达的语气意义。这样,随文释义是最自然不过的,而随文释义就很容易把句子中某些语词或某些结构或句终语调的语气意义误加在语气助词身上。所以,要确切地分析语气助词的语气意义就需要采取某些有效的方法尽可能排除这些干扰因素,把要分析的语气助词的语气意义“孤立”出来。我们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具体办法。 (一)去掉语气助词,看看还有没有假设的那种语气意义,如果还有,那就说明那种语气意义是句子中其他因素带来的,不是这个语气助词的语气意义。例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助词 随文释义 句子 语调 虚词 干扰因素 一般疑问 疑问句 使用范围 现代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古诗歌语气助词“只、些、斯、思、止”的词源 被引量:6
2
作者 黄易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9-59,共11页
根据表达语气相同、涵盖的语法单位相同、出现文献互补,以及语音差异符合上古时地演变规律等标准,可以推定上古诗歌语气助词"只""些""斯""思""止"是上古同一语气词的时地变体,它们... 根据表达语气相同、涵盖的语法单位相同、出现文献互补,以及语音差异符合上古时地演变规律等标准,可以推定上古诗歌语气助词"只""些""斯""思""止"是上古同一语气词的时地变体,它们声音的不同,是因为上古时地音变的影响。它们都是"兮"的变体,而"兮"又是"呵"的变体。以上古语音标准衡量,它们的声音有较大差异,原因是,上古口头语言的实际语音变化,比后人从传世文献即书面语言中得知的要复杂,汉字表意性具有的跨越时空的优势,在记载语气词时得不到像记载实词那样的体现,语气词不具备实词那样的意义,以其在口语中的实际语音为形式,与记录它们的汉字的关系不如实词紧密,所以上古诗歌记录语气词的字形容易随语气词语音的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助词 时地音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话中的语气助词“在” 被引量:12
3
作者 鲜丽霞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3-96,共4页
“在”是成都话中重要的语气助词 ,近代汉语中也有一个语气助词“在” ,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应在研究中把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方言紧紧联系起来 ,追溯现代汉语语言现象的源流 。
关键词 '在' 语气助词 成都话 湘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气副词与句末语气助词的共现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齐春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3期125-130,共6页
本文对主观量进行了重新定义,指出“主观量”是指说话人在话语中留下的自我印记的量。为了能更好地揭示语气副词与句末语气助词的共现规律,本文以主观量为标准,我们把语气副词可分为主观疑惑量类、主观估价量类、接近主观大量类、主观... 本文对主观量进行了重新定义,指出“主观量”是指说话人在话语中留下的自我印记的量。为了能更好地揭示语气副词与句末语气助词的共现规律,本文以主观量为标准,我们把语气副词可分为主观疑惑量类、主观估价量类、接近主观大量类、主观大量类四类。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本文指出促使语气副词与句末语气助词共现的内在动因是它们表达的主观量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量 语气副词 句末语气助词 共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廉江粤语的传信语气助词 被引量:6
5
作者 林华勇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5-416,共12页
廉江粤语表传信的语气助词较为丰富,可结合传信意义和共现顺序对其进行分类。传信语气助词的共现顺序,可从"行、知、言"三域的角度进行描写和解释,大体上存在"知域>言域"(">"意为"先于"... 廉江粤语表传信的语气助词较为丰富,可结合传信意义和共现顺序对其进行分类。传信语气助词的共现顺序,可从"行、知、言"三域的角度进行描写和解释,大体上存在"知域>言域"(">"意为"先于")的共现规律。传信范畴与知、言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值得进一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信范畴 传信语气助词 共现顺序 “行 、知、 言”三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话的语气助词“呢” 被引量:2
6
作者 林天送 范莹 《汉语学报》 CSSCI 2011年第1期51-55,96,共6页
闽南话的"呢"可用于疑问句或陈述句。用于疑问句,有时相当于普通话的"吗",有时相当于普通话的"呢"。用于陈述句,表示"少量"义。"呢"的意义是说话人预设一个命题,提请听话人注意。
关键词 闽南话 语气助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语气助词 被引量:8
7
作者 李顺群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年第6期46-52,共7页
关键词 语气助词“啊” 口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 助词“呢” “呀” “了” 感情色彩 “吧” 陈述句 特指疑问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瓶梅词话》中的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 被引量:5
8
作者 曹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79-82,共4页
本文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金瓶梅词话》中的结构助词 ,主要讨论了“的”、“得”、“地”三者的混用状况以及“的”的功能的泛化现象。第二部分讨论《金瓶梅词话》中的语气助词 ,重点讨论了“哩”、“也”、“罢了”、“么”... 本文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金瓶梅词话》中的结构助词 ,主要讨论了“的”、“得”、“地”三者的混用状况以及“的”的功能的泛化现象。第二部分讨论《金瓶梅词话》中的语气助词 ,重点讨论了“哩”、“也”、“罢了”、“么”、着”、“则个”等相对较多见的语气助词 ,也涉及到了“家”、“上”、“些”等其他用例不多的语气助词。文章最后还指出了书中语气助词经常组合在一块儿以表各种复杂语气的现象以及一些有待于作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词话》 结构助词 语气助词 小说 语法 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县方言选择问句里的语气助词“曼”——兼论西北方言选择问句里的“曼”类助词 被引量:6
9
作者 张邱林 《汉语学报》 2009年第2期54-60,共7页
汉语西北方言的选择问句里常出现一个"曼"类助词。对于这个"曼"类助词,学界多认为是表疑问语气。与西北交接的河南陕县方言也存在这样的现象。本文认为陕县方言的这个"曼"是陈述语气助词,基本语法意义是... 汉语西北方言的选择问句里常出现一个"曼"类助词。对于这个"曼"类助词,学界多认为是表疑问语气。与西北交接的河南陕县方言也存在这样的现象。本文认为陕县方言的这个"曼"是陈述语气助词,基本语法意义是表肯定。本文的讨论有助于深化西北方言选择问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县方言 选择问句 语气助词 “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话“嘅”系句末语气助词的复杂性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小川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3-120,共8页
广州话句末语气助词"嘅"、""的音义和用法的复杂性体现在:(1)"嘅"的读音和语义功能的复杂性。"嘅"[kε33]、[kε35]、[kε353]三种读音是句子语气覆盖叠加的结果,既有共同的核心语义功能,又有... 广州话句末语气助词"嘅"、""的音义和用法的复杂性体现在:(1)"嘅"的读音和语义功能的复杂性。"嘅"[kε33]、[kε35]、[kε353]三种读音是句子语气覆盖叠加的结果,既有共同的核心语义功能,又有各自倾向性的用法。其中读[kε35]的"嘅"还有几种不同的情况。(2)""的合音情况的复杂性表现为,受语调的影响而产生[ka33]、[ka21]、[ka35]三种读音。无论哪种读法,都有不同来源:一为"嘅语气助词+啊";另一个则是"嘅结构助词+啊",故同一读音的""的语义功能不一定完全相同。另外""的跨层合音现象及语义功能也呈现出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话 句末语气助词 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焉”字不只是语气助词
11
作者 马茂书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33-33,共1页
「焉」字不只是语气助词安徽枞阳中学马茂书人教版高中五册第五单元“单元知识和训练”中《常用文言虚词用法(四)》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文言虚词的最后一课,无疑它应有复习巩固作用,内容宜疏而不漏,简而不缺。可课文写“焉”字时... 「焉」字不只是语气助词安徽枞阳中学马茂书人教版高中五册第五单元“单元知识和训练”中《常用文言虚词用法(四)》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文言虚词的最后一课,无疑它应有复习巩固作用,内容宜疏而不漏,简而不缺。可课文写“焉”字时只说“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这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焉”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语气助词 文言虚词 文言课文 单元知识 《词诠》 语气停顿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兼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乞大》里的语气助词“也”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公望 《汉语学习》 1987年第5期23-24,共2页
元明白话作品中,语气助词的使用十分活跃,不仅用以表达特定的感情色采,增强语势,凸现语言的表现力,而且比较忠实地记录了当时的语音,生动地反映了北方共同语的口语风貌。本文列举《老乞大》里语气助词“也”的用例,对其语用功能作些具... 元明白话作品中,语气助词的使用十分活跃,不仅用以表达特定的感情色采,增强语势,凸现语言的表现力,而且比较忠实地记录了当时的语音,生动地反映了北方共同语的口语风貌。本文列举《老乞大》里语气助词“也”的用例,对其语用功能作些具体分析和归纳,企望能为现代汉语有关语气助词的科学考察提供一点历史线索。 《老乞大》里“也”共出现118次,其中语气助词42例,表达丰富的各类语气意义。 一、用于陈述句 (1)用于句末,表已然,强调已产生的新变化或出现的新情况,含有解释说明的意味。其中的“也(了也)”相当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了”或合音助词“啦”。 ①我是属牛儿的,今年四十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也” 《老乞大》 语气助词 元明白话 “呀” 语义重点 现代汉语 同语 “吧” 合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气助词语篇功能研究
13
作者 孙海波 谢刚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1Z期62-63,共2页
语气属于语法范畴,在会话交际中语气的表达对交际效果会产生至关重要的结果。不同的语言系统中有着不同的语法手段来表达语气效果,如汉语主要运用词汇和语调,并辅以句法手段,而英语主要运用句法手段。本文通过对语气助词的研究来探讨语... 语气属于语法范畴,在会话交际中语气的表达对交际效果会产生至关重要的结果。不同的语言系统中有着不同的语法手段来表达语气效果,如汉语主要运用词汇和语调,并辅以句法手段,而英语主要运用句法手段。本文通过对语气助词的研究来探讨语气系统类型学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助词 语篇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气助词“了”新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其昀 《高校教育管理》 1988年第3期62-66,共5页
句子(含小句)末尾的语气助词“了”主要肯定事态出现了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见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了”字条.以下该书简称:《八百词》)这里举例说明:
关键词 语气助词 《现代汉语八百词》 吕叔湘 小句 句子 事态 语法意义 “就” 举例说明 缩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现代汉语一般疑问语气助词的由来
15
作者 王修力 《高校教育管理》 1993年第3期55-58,共4页
上古汉语的疑问语气助词有三类:纯粹传疑的“乎”,纯粹反诘的“哉”,要求证实或有倾向性疑问的“欤”(与)、“耶”(邪)。上古“与”和“邪”作用相同,在不同书中分别使用。上古汉语一般疑问句,选择疑问句与特殊疑问句所用的语气助词没... 上古汉语的疑问语气助词有三类:纯粹传疑的“乎”,纯粹反诘的“哉”,要求证实或有倾向性疑问的“欤”(与)、“耶”(邪)。上古“与”和“邪”作用相同,在不同书中分别使用。上古汉语一般疑问句,选择疑问句与特殊疑问句所用的语气助词没有分别,现代汉语一般疑问句的语气助词不同于选择疑问句与特殊疑问句。现代汉语的一般疑问语气助词的由来是跟下列句式有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疑问 语气助词 现代汉语 “吧” 山东方言 “蛮” “无” 否定副词 句式 反复问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瓶梅词话》中的表事态和语气的助词“来”
16
作者 刘继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4X期43-44,共2页
本文考察了《金瓶梅》中助词"来"的使用情况,根据是否具有时体意义,把助词"来"分为事态助词和语气助词,并分别描写其在文本中的表现。
关键词 《金瓶梅词话》 事态助词 语气助词“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古汉语OV语序结构助词“是”“之”差异及原因
17
作者 李武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9-259,共11页
借助“是”“之”前置的OV语序是上古汉语OV语序的重要类型之一,对“是”“之”的差异及原因进行探索,有助于全面认识OV语序。从历时角度看,其差异在西周时期开始出现,春秋战国时期二者差异全面呈现,两汉时期随着OV语序的消失二者差异... 借助“是”“之”前置的OV语序是上古汉语OV语序的重要类型之一,对“是”“之”的差异及原因进行探索,有助于全面认识OV语序。从历时角度看,其差异在西周时期开始出现,春秋战国时期二者差异全面呈现,两汉时期随着OV语序的消失二者差异也随之消失。从数量上看,受语体的影响,不同时期使用数量不同。在使用上,因二者出现的时间不同、来源不同,其差异体现在三个大的方面,是与“将”搭配、前置宾语、语气强弱等,其中语气强弱还包括否定词句法位置、否定对称、与疑问词的搭配、句末是否有语气词、主语为人称代词“我”或“吾”等五个小的方面的差异。从差异产生的原因看,依次为时间表达、连接性强弱、语气强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汉语 语言类型学 OV语序 前置语序 结构助词 语气助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缅语疑问语气助词的类型学特征——兼与汉语比较
18
作者 戴庆厦 吕羿蒙 《汉语学报》 2024年第1期46-55,共10页
本文运用语言类型学和描写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考察、比较50多种藏缅语族语言及方言疑问语气助词的基础上,指出藏缅语有疑问语气助词发达型、次发达型和不发达型三种类型;部分疑问语气助词存在多功能性,即除了表示疑问语气外,还能表... 本文运用语言类型学和描写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考察、比较50多种藏缅语族语言及方言疑问语气助词的基础上,指出藏缅语有疑问语气助词发达型、次发达型和不发达型三种类型;部分疑问语气助词存在多功能性,即除了表示疑问语气外,还能表达人称、数、方向等意义;不同语言间的疑问语气助词同源词较少、只有部分存在同源关系,而且分布不平衡。藏缅语与汉语是有同源关系的亲属语言,二者有相同点,也有差异。通过比较发现,藏缅语、汉语分析性语言类型的共性决定了疑问语气助词的基本特点相似,但分析性强弱不同又导致了疑问语气助词的丰富程度存在差异。汉语虽在上古阶段就出现了疑问语气助词,但应当是在与藏缅语分化后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问语气助词 藏缅语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化州粤语的助词“嗲”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伟 甘于恩 陈帅杰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3-191,共9页
化州粤语中“嗲1”是完成体助词,“嗲2”是语气助词。“嗲”与某些心理动词同用时,受到的限制较小。“嗲”可以不紧贴在动词之后。本文探讨了化州粤语中“嗲”的行、知、言三域,揭示了三域理论在化州粤语中所表现出的复杂性。“嗲_(了... 化州粤语中“嗲1”是完成体助词,“嗲2”是语气助词。“嗲”与某些心理动词同用时,受到的限制较小。“嗲”可以不紧贴在动词之后。本文探讨了化州粤语中“嗲”的行、知、言三域,揭示了三域理论在化州粤语中所表现出的复杂性。“嗲_(了行1)”表示“动作的完成”,位于动词后;“嗲了_(行2)”表示“事态出现变化”,位于句尾。“嗲_(了行1+了_(行2))”表示“动作的完成且事态出现变化”,位于动词后的句尾部分。“嗲”在行域上的范围包括“了_(行1)”“了_(行2)”“了_(行1+行2)”。“嗲”在三域上的范围包括“了_(行1)”“了_(行2)”“了_(言)”“了_(知)”“了_(行1+行2)”“了_(行1+知)”。在广州粤语中“咗”“喇”必须同现的句子,在化州粤语中则有时两个“嗲”同现,有时单用一个“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州粤语 完成体助词 语气助词 三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言学角度看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问题——以《琵琶行并序》中的“去来”为例
20
作者 蔡黎雯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75-78,共4页
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注释不仅解释字词意思,更是沟通古今汉语的桥梁。本文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八课《琵琶行并序》中“去来”的注释为例,结合汉语史语料,从句法语义角度分析,认为“来”注为“以来、以后”更契合语言事... 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注释不仅解释字词意思,更是沟通古今汉语的桥梁。本文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八课《琵琶行并序》中“去来”的注释为例,结合汉语史语料,从句法语义角度分析,认为“来”注为“以来、以后”更契合语言事实。教材古诗文注释可兼顾句法、语义、历时演变三个维度,为经典文本教学提供语言学支撑,助力语文核心素养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 语气助词 《琵琶行并序》 统编教材 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